交口鎮

交口鎮

交口鎮位於延長縣東北部,與延川縣毗鄰,鎮政府駐地距縣城46公里,全鎮轄26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82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委員會,共有2692戶、11515口人,其中農業人口11146人。耕地總面積28905畝,其中:基本農田9878畝、有林地42895畝(經濟林9945畝、用材林32950畝)。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交口鎮交口鎮
交口鎮地處延長縣北部,距縣城15公里,東與安河鎮相邊,西與劉家河相接,北接延川縣,南鄰張家灘七里村兩鄉鎮渭清公路空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用職權,商貿非常發達,全鎮總面積194.8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8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627人,2671戶,有黨支部30個,黨員504名。屬典型半乾旱殘塬區地貌。氣候適宜,土壤肥沃,耕地總面積76465畝,為蘋果最佳有優生區,盛產蘋果紅棗玉米大豆小米、小雜糧,養殖業發達,牛存欄3066頭,豬存欄3780頭,羊存欄5525隻,小城鎮建設規劃合理,初具規模。教育布局合理,光華中學設施、功能完善,教學質量連年提高。 

全鎮共有21個黨政企事業單位,其中鎮屬9個,縣屬12個,共有幹部職工203人。有學校48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農村國小46所,有教師158名,學生2816名。由邵明路先生投資修建的全市一流水平的光華中學座落在本鎮內,村村通電、通路、小城鎮改建基本完成。

全鎮共有21個黨政企事業單位,其中鎮屬9個,縣屬12個,共有幹部職工203人。有學校48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農村國小46所,有教師158名,學生2816名。
2000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012.6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87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7.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0元,糧食總產1558噸,人均產糧134公斤。

鄉鎮發展

交口鎮交口鎮
產業狀況:

1、梨果業:蘋果總面積15805畝,其中幼園7425畝,掛果園8380畝,品種以富士係為主,2007年計畫再發展1800畝,所產蘋果品質高、口味好、市場前景廣闊。民眾發展積極性高,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2、養殖業:交口鎮民眾有養牛傳統,隨著賀家川何志平肉牛育肥中心和交口鎮肉牛改良中心的建成運行,可以有效地帶動我鎮養牛業發展。2008年,全鎮牛存欄3066頭,2007年改良率,達到50%以上,大棚養豬業為我鎮農民有一新興產業。目前全鎮有21戶,存欄450頭,發展勢頭良好。

3、種植業:交口鎮有壩地4000多畝,適合玉米種植,年產玉米100萬公斤,是農民一大收入來源,同時也為養殖業提供了豐富的飼料,實現了增值,同時小雜糧種植面積大,有較大潛力

主要工作成就

1、小城鎮建設:2003年啟動實施小城鎮建設工程,完成了街道硬化,農貿市場建設,舊街改造,建成交口鎮大橋和劉家溝大橋,累計完成投資600多萬元,徹底改變了交口鎮面貌。

交口鎮交口鎮

2、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洋仙坪至馬家河,棗坪至高家灣兩條20公里油路,村級道路實現了沙石化,實施了董家河流域48座壩系建設,新修基本農田1070畝。

3、扶貧開發:完成了寺塬坪移民搬遷,規劃合理、實施到位,在全縣起到了示範效應。實施了張家溝、棗坪、賈農塬等村扶貧重點開發。改善了民眾生產生活條件。

4、教育教學方面:全面改造了15年村國小,鎮中學、中心國小,實現了“兩基”達標。
發展方向:

1、隨著渭清線的貫通,交口鎮依託緊領省道的優勢,擴大小城鎮規模,發展商貿業、把交口鎮建設成為現代物流中心。

2、依託何志平肉牛育肥中心和肉牛改良中心,把肉牛改良業做大做強。

3、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交通發展,梨果業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

4、勞務輸出經濟會進一步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培養現代農民的要重途徑。

城鎮建設

交口鎮交口鎮
交口鎮位於延長縣東北部,交口鎮與延川縣圪台鎮隔河相望,於清乾隆元年即1736年建鎮。全鎮流域總面積198.4平方公里,人口約11515人。

2006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以“三個文明”建設為目標,大力實施“產業富民、城鎮帶動”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扶貧開發戰略,開闢出了“塬區梨果業、溝道草畜業、鎮區工商業、僻方地區實施移民搬遷”的富民之路。先後投資1400萬元,修建一座嶄新的高原小城。原北京知青邵明路先生於1996年義舉投資1420萬元修建了50年不落後的交口光華中學和15座農村國小,渭清線全面開工,新修柏油路20公里,使鎮教育、交通、通迅、飲水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性改觀。梨果產業蓬勃興起,總面積達23840畝。草畜業進一步擴大,舍飼養羊0.5萬隻,大家畜0.32萬頭,養豬4560頭,個體工商戶265戶。全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700萬元,人均純收入1900元,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中,新一屆領導班子以飽滿的精神風貌,帶領全鎮廣大幹部民眾,搶抓機遇,謀求發展,為全鎮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而努力奮鬥。

經濟建設

交口鎮交口鎮
交口鎮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紮實推進信用工程建設,積極支持“三農”經濟發展。2007年各項存款餘額達11、05億元,較年初淨增5、17億元,增長率87、99%,完成市聯社下達存款任務1億元的517%,增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市場份額位居全縣金融系統之首。經營效益的穩步提高,有效的保證了“三農”資金的及時投放,截至07年底,累計投放支農貸款4、61億元,同比增加2、27億元,為扶持交口鎮“三農”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一致讚揚。

交口鎮信用聯社根據省、市聯社關於“三千三百惠農工程”和新農村建設信貸支持計畫的會議精神,根據銀監部門關於“送金融知識下鄉”的要求,去年以來,全縣共抽調20多名青年志願者小分隊,身披彩帶,先後深入各鄉鎮村及縣城主要街道為農民講解金融知識,印發了8種宣傳資料,其中傳單1.6萬份和知識實用手冊400本,都發放到了農民手中,進一步推進了“三千三百惠農”工程的開展,有效地推進了信用工程建設,為“三農”經濟的發展拓開了新的局面。具體表現為:

一是擇優支持能帶動農民致富的涉農企業和縣域骨幹企業。交口鎮信用聯社在全縣擇優選定了10個符合信貸政策,連結農業、聯繫農民,有市場、有效益、守信用的龍頭企業作為扶持重點,先後向10戶企業累計發放貸款16495萬元。

二是擇優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該社對全縣符合標準的4個農民合作社,選定了2個具有代表性、有一定規模的雙池鎮神嶺牧業專業合作社和桃紅坡昌盛養兔專業合作社作為扶持對象,向桃紅坡昌盛養兔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和合作社服務的農民進行了貸款支持,貸款金額達35萬元。通過信用社的支持,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全縣獺兔養殖戶現已發展到120戶,並帶動周邊縣養殖戶50多戶。合作社為社員購進種兔500組,飼料1000餘噸,銷售成品兔25000多隻,增加值150萬元,使每戶農戶年增加收入10000多元。

三是全面推進信用工程。交口鎮信用聯社在原27個信用村的基礎上,鞏固22個信用村,提升了5個省級信用村,並優先對省級信用村檔案管理進行了規範,通過年檢、評定、發證、掛牌、創建等形式,營造“窮可貸、富可貸,不講信用不可貸“的氛圍,不斷提升了信用工程的內涵和質量。去年,轄內已評定信用戶5973戶,占轄內全部農戶的30.1%,對5個省級信用村334戶的信用戶建立了經濟檔案,並對80%以上的信用戶進行了評定和掛牌,貸款支持了229戶,累計發放貸款716萬元,貸款餘額達到695萬元,不良貸款占比達到5%以下。這五個省級信用村已經市聯社驗收合格。

四是積極創建信用市場。該社對選定的具有一定發展規模、從事服裝商品、農產品批發零售的3個市場,作為信用工程的重點。以評定信用商戶為基礎,對該市場的247個商戶中的98戶進行了信用等級評定,並授信了49戶,貸款餘額73.2萬元。

五是擴大信貸投放面。去年,全縣信用社為1.23萬個農戶發入貸款16134萬元,占到全縣農戶總數的27.02%,完成市聯社下達為1萬個農戶提供服務的123%,屬2006年來最高。戶均提供貸款3.47萬元,預計可為農戶年平均增收0.45萬元。

六是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工作。去年累計向7個試點村和10個重點村發放貸款10862萬元,貸款餘額達到8387萬元,主要支持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和運輸業等行業的發展,收到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008年,交口鎮信用聯社又制定了新的扶農惠農工程目標:其一是累計發放支農貸款5億元,其中小額農村貸款累放500萬元;其二是創建省級信用村2個,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3個,創建信用市場2個,支持15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為9700多戶城鄉居民提供金融服務;力爭在扶持全縣“三農”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再上一個新台階。

計畫生育

交口鎮黨委、政府對春季計畫生育工作高度重視,專題研究部署春季計畫生育工作。一是強化宣傳,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全鎮已印製中央《決定》、《流動人口管理條例》小冊子、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等宣傳折頁20000餘份,利用集鎮在政府門口設點宣傳,利用廣播宣傳計生政策、中央《決定》等,發放各類資料近萬份,刷寫標語60餘條。二是強化培訓,提高業務水平。以鄉村人口學校為陣地,邀請區計生局宣傳科長、綜合科長對全鎮領導、幹部、計生專乾及中心戶長進行中央《決定》及省、市《實施意見》的宣傳和業務培訓。三是抓好“三查”等優質服務工作,抓好一個示範村權中村,創建54戶新家庭,全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

相關詞條

陝西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陝西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