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間房鄉

九間房鄉

九間房鄉位於藍田縣城東部的秦嶺北麓,是聞名於世的藍田猿人遺址所在地,有25個行政村,101個村民小組,5218戶,18663人,14526畝耕地。(這是一個歧義詞條,後面將補充介紹柞水縣九間房。

基本信息

地理介紹

九間房鄉九間房鄉

九間房鄉主導產業蔬菜、苗木花卉,種植面積分別達到6000畝,蔬菜主要以菠菜、芹菜、蒜苗、西紅柿、黃瓜、白菜、蘿蔔、西葫蘆等為主。2005年,建設九間房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2008年,基地內投資160萬元,蔬菜批發市場已建成並投入運營,基地2.4公里中心路已硬化,兩村8條生產路已整修,打井48眼,建設蔬菜大棚10棟,苗木花卉主要以國槐、垂柳、金絲柳、側柏、白皮松、女貞、紅葉小櫱、速生楊等為主

1998年以來,充分利用秦嶺腹地無公害、無污染的自然環境優勢,以發展無公害蔬菜為主導產業,引進種植紫豆(梅豆)5862畝,占全鄉耕地面積的41%,現已發展到20個村,3987戶,占全鄉總戶數的72%。人均純收入由1998年的865元增加到2005年的2168元,其中主導產業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46。24%,山區12個村的無公害蔬菜種植收入占總人均收入的86。2%。

無公害蔬菜產業的發展,為山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變了過去單一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產業經濟

九間房鄉九間房鄉

1996年,九間房鄉被縣政府列為藍田縣貧困重點鄉之一,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鄉黨委、鄉政府從實際出發,為改變山區單一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1998年10月,縣農牧局多種經營辦組織技術人員在九間房鄉油坊坪和韓家坪20戶(高山村)試種秋紫豆50畝,當年獲得可喜的收成,並在西安市場取得立足之地。

為了將秋紫豆為主導產業的“一村一品”項目做大做強,鄉政府、縣農業局先後投資60多萬元扶持民眾從事秋紫豆生產,先後邀請馮勝坤、史革朝在鄉農技站舉辦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培訓班3期,參訓人員420人(次),由縣園藝站2名技術人員駐村抓指導。第一年發展的50畝秋紫豆平均畝產達到2100公斤,年均收入達到3200多元,農民得到了實惠,從而為大面積推廣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引進項目取得成功以後,鄉政府把發展與管理作為“一村一品”項目建設的重要一環,及時組織召開技術指導現場會,成立了無公害蔬菜協會。2000年被市農業局確定為西安市第一家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逐步形成了在協會的管理組織協調下,有專業銷售網路,價格穩定,供不應求的農業支柱產業。

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在縣農業局的指導下,2001年以來實施了秋紫豆物脫毒洋芋間作套種的地膜覆蓋種植技術,由傳統的單一種植變為雙料套種,改變了山區氣溫低只收一料秋的傳統,提高了產量,增加了農民收入。
在“一村一品”建設中,將繼續堅持科學可持續發展觀,把“一村一品”建設作為政府在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結合實際完善措施,開拓創新,搞好服務,全面完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農業經濟發展任務,促進鄉域經濟。

黨政建設

九間房鄉九間房鄉

首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鄉黨委、政府認真組織召開一次黨委會議,研究創建計畫生育六好鄉存在的問題,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和薄弱環節,確定後階段創建工作的重點。

二是開展一次宣傳教育。在政府門前設點宣傳,發放《計畫生育知識讀本》、致富書籍、防震知識折頁等資料2000餘份,來諮詢民眾達1000餘人,為廣大育齡民眾送“一聲問候,一項政策,一份致富經”。

三是進行一次學習培訓。對鄉、村兩級協會成員進行一次學習培訓,重點培訓協會基本知識、會員權利義務、協會職能等,進一步提高協會幹部隊伍的知識水平和服務技能。

四是組織一次送溫暖活動。動員各級協會和會員積極為獨生子女戶雙女戶、實行計畫生育的特困戶送溫暖,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問題,使他們感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對他們的關懷和溫暖。

五是宣傳一批典型。大力宣傳表彰一批協會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宣傳表彰實行計畫生育的帶頭戶、好媳婦、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等,在全社會營造實行計畫生育光榮的良好氛圍。

柞水縣九間房鄉

九間房鄉九間房鄉

九間房鄉位於柞水縣東北角,北與藍田縣、商州區毗連。總面積64平方公里,有耕地3159畝,人均耕地0.76畝,平均海拔1300米。全鄉轄5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1052戶,4378人,其中農業人口4143人。

地理概況

九間房鄉九間房鄉

九間房鄉地處柞水、商州、藍田三縣交界地帶,鄉政府所在地距柞水縣城75公里,到藍田60公里,離西安90公里。李先念、徐海東曾帶領紅25軍“九進八出”九間房。蔡九三級公路年底可竣工通車,村組均通公路,水電設施齊全,通訊方便。

林業資源豐富,現有森林面積94400畝,植被森林覆蓋率達80%,主要森林樹種有華山松、油松、漆樹、橡樹等。在大面積的山林中,野生天麻、五味子、柴胡、扣子七、豬苓、草蒲等中藥材品種繁多,產量較大。礦產資源優勢明顯,境內礦產有螢石、銅、、金、大理石等,農林螢石礦開採年銷售收入達200萬元。旅遊資源前景廣闊。境內有文公嶺、九華山等名山,九華山主峰海拔2160米,層巒疊嶂,峰迴路轉,雲霧繚繞,森林茂密,野生動物繁多。民眾善良質樸,熱情好客,民風淳厚,具有建設生態旅遊區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

全鄉有中心國小1所,完小1所,初小3所,在校學生560人,教師25人,隨著“危改”工程的完成,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鄉上設有廣播電視文化中心,修有有線電視基站。鄉屬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5個,醫務人員9名,民眾就醫買藥比較方便,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社會活動

九間房鄉九間房鄉

2008年9月10日,九間房鄉黨委、政府全體班子成員、中廟村支部、村委會成員以及全鄉教師歡聚一堂,隆重慶祝第24個教師節的到來。在慶祝大會上,學生代表向全體教師獻了祝詞,並對全鄉10名先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獎勵,先進教育工作者們進行了經驗交流,中心校校長作了表態發言,廣大教師紛紛表示在以後的工作中以最大的熱情為九間房鄉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4年6月30日,久旱逢甘霖的同時遭遇土石流,真叫人喜憂參半。30日15:10至16:30,藍田普化鎮、九間房鄉兩個鄉鎮600餘畝玉米地被毀、被淹;近百間房子遭到洪水和土石流襲擊,幾十間大棚菜被淹,數十間民房倒塌。

村民們認為,出現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是排洪不暢,而排洪不暢又主要是因為防汛設施不到位而造成的。

柞水縣九間房鄉謝街村20戶農戶,爭先恐後的與陝西匯生源生態農業公司簽定了30畝高山蔬菜生產回收契約,預計兩個月後戶均蔬菜收入可達3000元。謝街村海拔1300米,適合種植反季節蔬菜,被柞水縣確定為四個高山蔬菜種植示範基地,縣農業局、鄉政府認真考察,廣泛宣傳,積極組織農戶學習高山蔬菜種植技術,重點給農戶培訓了白蘿蔔生產技術規程。並連同陝西匯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從北京世農有種苗有限公司引進了低溫條件下生長快、根形優美的美農型春蘿蔔。按契約價每公斤1元算,平均畝產按2000至3000公斤,農戶可收入2000至3000元。

愛心活動

九間房鄉九間房鄉

2007年元月6日,由西安晚報發起,市教育局和藍田縣教育局牽頭,滿載本報社、西安高級中學、鐵一中、陝西省幼稚園和碑林區永寧國小捐助物資的四輛中巴車,在嚴寒中抵達藍田縣九間房鄉中心學校。
此次,“助學助教送溫情”活動是在繼第一批捐助物品和現金送至周至板房子中學後的第二站。五家單位共捐助禦寒衣物3300多件,學習用品2500件,現金6681.72元,本報社捐助舊電腦12台。自本報發起“助學助教送溫情”活動後,捐助諮詢熱線每天總是響個不停,各中國小校學生們積極行動起來,掀起助學助教送溫情的一次次高潮。

在九間房鄉中心學校捐助現場,藍田縣教育局副局長劉均孝說“代表全縣6000多名教師對一直關心該縣教育事業發展的西安晚報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藍田縣教育部門將不負社會各界眾望,再接再厲一定把藍田縣的教育事業辦好!”

九間房鄉教育幹部田利元表示,九間房鄉孩子們的學習狀況一直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牽掛,這次又在這特別寒冷的時刻能及時收到這么多棉衣、學習用品和現金,全鄉貧困山區的孩子真心的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在社會各界的特別關心下九間房鄉教育教學質量2008年來不斷提高,2007年考試成績在全縣名列第一。

陝西省商業幼稚園小朋友張譯丹說:“聽爸媽說這裡的哥哥、姐姐和小朋友穿著單薄的衣服在沒有暖氣的教室里上課,他們的手和臉都被凍紅了。們幼稚園的全體小朋友拿出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錢和家裡的舊衣服送給九間房鄉各學校的哥哥、姐姐和小朋友們,真心的希望他們能和們一樣吃飽穿暖。”這次陝西省商業幼稚園共捐助衣物528件,學習用品1200件,現金1412元。

西鐵一中團委書記陳琳說“社會是一個大家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天帶來的是鐵一中全體師生的愛心,捐助衣物1460件,學習用品1925件,現金5269.72元。希望這些微不足道的物品能為九間房鄉孩子帶來一絲溫暖,但願九間房鄉所有學校和鐵一中能愛心永存,友誼長久。”

西安高級中學校長安保仁說“時刻關注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學習狀況,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們學校全體師生能自覺積極行動起來獻愛心,捐助衣物1460件,學習用品1925件,為山區孩子捐助過冬衣物和學習用品,是他們的共同心愿,也是學校德育的實踐。們真心的希望貧困山區的孩子能努力學習走出大山。”

這次“助學助教送溫情”活動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西安晚報有著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讓更多的人們手拉手、心連心,讓愛心編織成網,讓社會各界了解到還有許多的貧困山區孩子需要大家的幫助。們也為此將不遺餘力地將扶貧助學活動進行下去。

陝西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陝西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