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化鄉

青化鄉

青化鄉位於周至和眉縣的交界處,是眉縣最東邊的一個鄉,南依秦嶺,北鄰渭河。全鄉有15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4450戶,總人口18983人。全鄉總面積為2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000畝。

基本信息

交通狀況

青化鄉青化鄉
全鄉交通十分便利。西寶公路橫穿東西,青果青馬公路縱貫南北。全鄉電力供應充足,郵政電訊網路健全,行政村之間道路全部沙石硬化,村村裝有自來水,組組通電話,已實現了“四通”

5月26日上午,眉縣縣城鑼鼓喧天,老百姓期盼已久的國道310眉縣青化至五丈塬段公路改建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項目是由陝西省交通廳立項批覆的2006年幹線公路改造重點項目之一,也是近五年內寶雞地區改建里程最長的一段線路。工程東起眉縣青化鄉,西經眉縣橫渠鎮、槐芽鎮、河底、眉縣縣城、華明,至終點五丈塬鎮,全長43.01公里,其中眉縣縣城過境段6.48公里為新建路段,其餘36.53公里為舊路改建。工程技術標準為二級公路,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12米,工程估算總投資7200萬元。工程建設單位為寶雞公路管理局,目前開工建設,計畫年底完工。

該項目的實施,對於構建寶雞地區“三橫五縱”公路網骨架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推動寶雞“四市”建設,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改善當地人民出行條件,推動寶雞地區旅遊業發展,實現寶雞地區經濟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建設

青化鄉青化鄉
青化鄉3月3日在全鄉鄉、村、組三級幹部參加的工作總結表彰動員大會上,全面系統地學習了縣政府《關於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的決定》,鄉政府結合青化鄉實際提出了五條貫徹意見。通過宣傳,使《決定》精神做到了家喻戶曉,全鄉廣大幹部民眾充分認識到了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了發展獼猴桃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全鄉掀起了栽植獼猴桃的熱潮,全鄉今春共栽植獼猴桃5427.6畝,栽植農戶達到2728戶。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1、分解任務,目標責任管理。年初,青化鄉將縣上下達的5000畝獼猴桃新栽任務分解到村,進行量化考核,實行任務實績與工資報酬掛鈎的目標責任制管理,由於任務明確,責任落實,為栽植任務的超額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科技支撐,提高果農素質。青化鄉將縣上印發的《眉縣優質獼猴桃關鍵生產技術周年操作規程》及時傳送到各村。加強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聯繫與合作,聘請西農大劉旭峰教授和縣園藝站高級農藝師王志忠老師為青化鄉技術
青化鄉青化鄉
總顧問,以青化村、宣窩村為示範點,開展了“獼猴桃產業科技示範與科技入戶工程”,積極開展青化村千畝獼猴桃生態園、宣窩村標準化技術推廣示範村建設。他們充分利用鄉村農技校這塊陣地,廣泛深入的開展獼猴桃生產技術培訓活動。在三月份,他們組建宣講團,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姚春潮副教授、縣園藝站高級農藝師王志忠二位專家學者參加,由政府副鄉長劉宏緒任團長,農業幹事朱德昌、農技校長許智軍為成員的五人宣講團採取逐村舉辦獼猴桃技術培訓班的方式,每場宣講的第一項議程就是原原本本地宣讀縣政府的《決定》,其次進行栽植技術培訓講授。僅科技宣傳月中,全鄉共舉辦技術培訓班12場次,培訓果農3600人次。截至八月中旬,全鄉共舉辦技術培訓班21場次,培訓果農5600人次。全鄉建立科技示範戶100戶、輻射戶100戶。基本實現了每村有一個技術領頭人,每組有一個技術指導員,每戶有一個技術明白人。

3、依託優勢,發揮示範作用。他們依託紐西蘭環球園藝公司出口示範基地落戶青化鄉和西農大獼猴桃試建站150畝精品示範園在青化鄉境內的優勢,採取組織果農參觀現場,選派果農跟班幹活等形式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這一獨特的區位示範優勢,為青化鄉獼猴桃產業的大發展起到了有力地促進帶動作用。青化村和風池村在出口基地示範優勢的帶動下,今春栽植面積分別突破了1000畝和600畝。

4、組建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2008年,青化鄉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在各村開展了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及專業協會的組建工作,截至目前全鄉已在工商局註冊取得營業執照的專業合作社2個,其中青化村獼猴桃專業合作社1個,李魏村秦椒專業合作社1個。組建了眉縣獼猴桃協會青化鄉分會,成立了青化村、曹梁村、宣窩村、河灣村四個獼猴桃村級協會,目前這些組織運作規範,為果農提供各種服務。與此同時,發揮全鄉37個冷庫貯藏企業與客商多年交往的優勢,組建起青化鄉百人獼猴桃銷售網路,其終端市場涉及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

5、行政推進,擴大栽植規模。青化鄉認真遵照縣政府提出的“政府引導、民眾自建、集中連片、板塊推進”的原則,努力擴大獼猴桃栽植面積。根據全鄉實際提出了將青果路兩側、金河路兩側、關環路兩側、310國道兩側構建獼猴桃四大板塊,到2010年使全鄉獼猴桃總面積達到1.5萬畝,果品面積達到1.8萬畝,實現人均1畝果園奮鬥目標,形成“一鄉一業、多村一品”的主導產業新格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採取“三包”(鄉領導包片、機關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三集中”(集中3月份時間、集中領導、集中人員)的方法,深入村組農戶,認真做好民眾思想發動、技術指導等各項服務工作。由於目標明確、措施得力,全鄉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獼猴桃栽植高潮,超額427.6畝完成了縣上下達的5000畝栽植任務,新建集中連片在百畝以上的示範園達到6個。其中青化村採取村集體投資5萬元,統一購置獼猴桃幼苗8.5萬株,分發到栽植農戶,今春新栽植獼猴桃1141.3畝,該村2700畝栽植計畫可提前實現。

抗震救災

青化鄉捐款現場
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青化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抗震救災工作做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三項措施並舉紮實作好救災各項工作。

一是深入一線做好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戶的摸排統計工作。地震發生後,鄉上及時組織召開了黨委會、領導辦公會及抗震救災專項工作會議,及時完善了《青化鄉破壞性地災害應急預案》,成立了青化鄉抗震救災指揮部,各村聯繫領導和包村幹部第一時間深入村、組、農戶家庭查看災情,為了全面、準確、快速的摸清災情,確保受災戶一個不漏,一個不錯,逐村逐組逐對象反覆核實,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要求每個受災戶調查情況由村委會主要幹部、包村幹部、包抓領導簽名蓋章,確保調查摸底的準確性。經過認真核查,全鄉共摸排受災重建戶133戶、維修戶198戶,快速、準確地摸清了災情,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抗震救災贏得了主動,主要領導深入一線,檢查指導,保證了抗震救災工作有條不紊開展。為了消除民眾的恐慌心裡,穩定民眾的情緒,組織各村通過辦板報、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力宣傳地震知識,耐心做好民眾思想工作,確保全鄉人民生產、生活正常開展。

二是以創新性開展“一幫一、多幫一”活動為契機,迅速組織民眾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在抗震救災中,青化鄉大膽創新,不等不靠,組織開展黨員幫扶受災戶、致富戶幫扶受災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幫扶受災戶,在外職工幫扶受災戶、村組幹部幫扶受災戶等“一幫一”、“多幫一”幫扶活動,明確幫扶對象和幫扶任務,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受災民眾重建家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截至目前,全鄉133戶重建戶全部落實了幫扶人,全鄉已搭建防震棚260多個,妥善安置130多戶受災民眾的住房和生活,使民眾切身感覺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同時,鄉上組織民眾積極開展災後重建,李魏村、青化村、咀頭村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深入農戶家中,開展災後重建。鄉上針對摸排的45戶重建戶和37戶高崖滑坡點危房戶,研究制定重建方案,大膽提出重建戶搬遷方案,並組織城建、民政等站所深入一線,與村組積極開展工作。

三是組織開展繳納“特殊黨費”和獻愛心活動。鄉黨委號召全鄉黨員繳納“特殊黨費”和在幹部民眾中開展獻愛心活動,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發揚團結友愛、樂於助人的風格,發揚中華民族扶弱濟困的美德,伸出友愛之手,為災區人民和災後重建捐款、捐物、獻血,奉獻愛心,以實際行動幫助災區人民度難關、建家園。截至目前,全鄉共繳納“特殊黨費”和幹部民眾捐款總計89400多元。

社會活動

青化鄉青化鄉
前些日子,眉縣青化鄉聯集村成立了苗木協會,18年沒有唱過大戲的聯集村請了西安易俗社的大戲團,村民們自編自演的秧歌扭紅了大街小巷,百人的鑼鼓隊敲得是驚天動地……靠苗木發家致富的村民們盡情地享受著新生活的樂趣。

聯集村是個名副其實的苗木花卉村,位於渭河南岸,和楊凌農科城一河之隔,全村人口2100人,耕地面積2815畝,由於大部分耕地是沙灘地,種糧效益太差。1999年,村民們抓住山川秀美工程的機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苗木花卉產業,有關部門也從政策傾斜、資金扶持、技術推廣等方面給率先種植苗木花卉的村民提供優惠條件。沙灘地種糧食不怎么樣,但是種苗木花卉卻得天獨厚,效益比種糧食作物好許多倍,大夥種植的積極性不斷上漲。經過近10年的發展,苗木品種由原來單一型的常青綠化苗木,發展為現在的集綠化美化為一體的複合型產業,發展苗木花卉20大類,380多種,全村有50多家產銷一條龍的綠化工程公司和基地,其中註冊的園藝公司有11家,還有5個農民經紀人協會,業務範圍遍及全國16個省市和地區。2005年,全村苗木花卉產值達1220萬元,人均年純收入達到3300元。

手頭有了余錢,大夥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改變落後的村容村貌,享受全新的生活方式。眼下,全村已擁有私家車50多輛,平均10個家庭就有1輛,手機1000多部,平均2人1部,電腦100多台。村雙委會發動民眾籌集資金近60萬元,先後建成了2400米的柏油路、650米的水泥路和12000米的沙石路和一座16間3層的村小教學樓。2007年又籌資40萬元建起了村雙委會辦公大樓,建立了黨員活動室、文化室、圖書室、老年活動中心、村民代表議事室、人口學校,組建了秧歌隊鑼鼓隊,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強了黨的基層陣地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相關詞條

陝西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陝西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