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於北京市學府林立的海淀區,南鄰國家圖書館,北依中關村科技園,由北京市、國家民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學校1978年被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也是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之一。 中央民族大學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民族學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學院在北京正式成立,烏蘭夫任首任院長。1993年11月,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現占地面積為38萬平方米,另規劃新校區占地面積81萬平方米。校園建築面積59.2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0餘萬平方米,資產總值34億元。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96人,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67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7%。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台港澳地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858人,其中本科生11283人,碩士、博士研究生4708人,少數民族預科生184人(本校);本科生(含預科生)中,少數民族學生比例為50%。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學院,1969年遷至湖北潛江,後遷回北京。延安民族學院以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從事民族工作的漢族幹部為主要任務,以毛澤東的題詞“團結”為校風。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新型大學-中央民族學院,抽調了一批當年在延安民族學院工作過的同志進行建院籌備工作。同年11月,周恩來總理主持政務院第60次政務會議,批准了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提出的《培養少數民族幹部試行方案》和《籌辦中央民族學院試行方案》。  

1950年6月至1951年底,為初創階段。當時學校的校址暫設在城內國子監,有教職工280多人,軍政幹部班、藏語文班兩個訓練班的學員260多人。

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學院正式開學。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政務院副總理董必武在開學典禮上做了重要講話。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1952年至1966年5月,學校開始正規化辦學並逐步發展成為一所文科高等學校。1952年國家進行院、系調整時,把已建設數十年的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北京大學東語系的部分專業和北京大學的前身燕京大學的社會學系,調整到中央民族學院。校址也從國子監遷到了西郊白石橋附近。之後陸續建立了民語系、歷史系、政治系、藝術系、漢語系、研究部、預科部等教學科研單位。中央民委參事室也併到中央民族學院。

1966年6月至1978年8月,“文革”嚴重影響了學校的發展。

1978年9月至1993年10月,發展成為以文科專業為主體、以民族學科為特色,文、理、工、藝、管等專業兼備的綜合性大學。

1978年2月,學校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大學。陸續建立了物理、套用數學、生化、計算機科學技術等理工系科,從文科高等學校發展成為一所綜合性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校園 中央民族大學校園

1993年11月30日,中央民族學院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為學校題寫了新校名。

1999年,學校被確定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

2001年6月,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同志到校視察,並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學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學”的奮鬥目標。同年,胡錦濤、李嵐清等國家領導人親自審批了國家民委、教育部、國家計委、財政部四部委聯合上報的《關於進一步辦好中央民族大學的請示》。

2002年6月,國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簽署《關於重點共建中央民族大學的協定》。

2004年,學校成為“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2015年10月,國家民委和教育部決定共建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2017年9月,中央民族大學入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10月24日,國家民委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在京簽署共建中央民族大學海南校區戰略合作協定。  

2018年3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中央民族大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助力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廣西民族大學謝尚果校長與中央民族大學黃泰岩校長簽署了《中央民族大學與廣西民族大學合作共建框架協定》,雙方將加大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合作力度。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現有24個學院,有覆蓋10個學科門類的64個本科專業。  

院校專業名稱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民族學社會學博物館學
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會計學財務管理
旅遊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
人力資源管理
經濟學院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法學院法學法學與英語
馬克思主義學院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對外漢語廣告學
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 
外國語學院英語日語俄語韓語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環境科學生態學
製藥工程  化學
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套用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
美術學院繪畫(油 畫)中國畫美術學(美術教育)視覺傳達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影像設計)
舞蹈學院舞蹈表演教育編導舞蹈鋼琴伴奏 
音樂學院音樂學作曲聲樂民樂
少數民族器樂鋼琴音樂教育  管弦
國際教育學院漢語國際教育 
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蒙古語言文學系蒙古語言文學
維吾爾語言文學系維吾爾語言文學 
朝鮮語言文學系朝鮮語言文學 
哈薩克語言文學系哈薩克語言文學 
體育學院  體育學
教育學院教育學
哲學與宗教學學院宗教學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39 個,國家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一級5個、二級13個,省部交叉重點學科1個  

博士後流動站(3個):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社會學、歷史學、哲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哲學、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民族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歷史學、數學、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美術學、音樂舞蹈學、中國史、考古學、世界史、統計學、生態學、軟體工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法律碩士、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工商管理碩士、藝術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教育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民族學  

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中國少數民族經濟  

省部級重點學科一級(4個):民族學、中國史、社會學、哲學  

省部級重點二級學科(15個):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門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藝術、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宗教學、生態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人類學、民俗學、美術學、企業管理、環境科學、區域經濟學  

師資力量

中央民族大學專家 中央民族大學專家

學校建校之初,一批學界名流,如潘光旦、吳文藻、費孝通、翁獨健、吳澤霖、馮家昇、楊成志、林耀華、傅樂煥、于道泉、聞宥、馬學良、王鍾翰等到校任教,成為學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重要奠基人。  

截至2018年11月,有教職工總數為1893人,其中專任教師1196人,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67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7%。教師中有戴慶廈、王堯、張公瑾、牟鍾鑒、胡振華、施正一、劉秉江、馬躍、靡若如、李魁正、楊聖敏、金炳鎬、薛達元等知名專家學者。學校常年聘有60多名外籍專家任教。學校有雙聘院士1人,長江學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0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教學團隊7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55人,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10人,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12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21人。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民族學教學團隊(負責人:楊聖敏)  

北京市教學團隊(7個):

 
大學名稱負責人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教學團隊文日煥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教學團隊楊聖敏
中央民族大學生態學教學團隊馮金朝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史教學團隊趙令志
中央民族大學公共管理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李俊清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團隊慈仁桑姆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教學團隊金炳鎬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11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教育部精品課程公開課1門,北京市精品課程11門,北京市實驗教學中心3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宗教學、舞蹈學、歷史學、藝術設計、音樂學、生態學、行政管理

國家級 精品課程:宗教學導論  

教育部精品課程公開課:中國古代婦女史  

北京市精品課程(11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基礎、中國民族志、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概論、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中國民族史概要、中國少數民族舞蹈(藏、朝鮮)   、文化人類學概論、藏族文學史、察哈台維吾爾語、藏傳佛教思想史、民族學導論

北京市實驗教學中心(3個):中央民族大學電子工程實驗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和民族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  

對外交流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與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羅馬大學、都柏林大學、美國波士頓大學、紐約州立大學、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法國巴黎第十三大學、里昂第三大學、韓國首爾大學、慶熙大學、蒙古國國立大學、烏茲別克斯坦國民大學等70多所著名大學簽訂了合作協定,並開展了實質性的交流。學校先後發起或參與、組織召開了首次全國(兩岸三地)民族學、人類學教學科研機構負責人聯席會議、清史/滿族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民族學/人類學與中國經驗論壇、西部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民族新學科發展理論研討會、全國民族院校管理學科研討會、第三屆全國民族院校藏學暨藏語文教學研討會、東亞文化交流與發展模式的探討國際學術交流會、中國朝鮮族的人口問題及其對策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阿詩瑪》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大型學術會議。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4年11月,學校有2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基地。  

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歷史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

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3個):中國當代民族問題戰略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教育與邊疆史地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中國民族地區社會經濟與公共管理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研究機構列表 

編號 研究機構名稱 負責人姓名 掛靠單位
1 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 楊聖敏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2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文日煥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
3 少數民族藝術研究所 王 軍 教育學院
4 少數民族經濟研究所 劉永佶 經濟學院
5 宗教研究所 何其敏 哲學與宗教學系
6 民族理論政策研究所 金炳鎬 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
7 藏學研究所 郭衛平 藏學研究院
8 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 祁慶富 中央民族大學
9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學研究中心 崔 箭 科研處

科研成果

截止2014年11月,學校共承擔和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52項,社會橫向課題138項,自主科研立項625項,出版學術專著1,067餘部,發表學術論文4,866篇,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55項。  

學術資源

• 圖書館藏

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位於校園西南角,截至2014年5月,該館總面積24500平方米;有紙質圖書180萬餘冊,3000餘種線裝地方志書,20多個文種的民族文字圖書,47個文種的民族學及相關學科外文圖書等,館藏古籍圖書25萬餘冊,包括宋、元、明、清各種善本1400餘種。圖書館有電子圖書176萬餘冊,中文期刊、中西文學術會議論文、研究生學位論文等全文資料庫101個及西文期刊原文傳遞平台(NSTL)。  

• 學術期刊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該刊是哲學社會學術理論刊物,2004年度全國核心期刊。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92年,是國家民委主管、中央民族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刊物,也是中央民族大學理工科各專業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該刊物為季刊  

《民族教育研究》:該刊是中國唯一向國內外發行的民族教育研究方向的學術理論期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認定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為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的刊物。

文化傳統

校徽

中央民族大學校徽樣式:

中央民族大學校徽 中央民族大學校徽

校徽釋義:標誌設計整體為圓環形,象徵著學校功德圓滿、學業圓滿。校徽設計整體色調統一和諧,暗藍色低調沉穩,又不失大氣之度。藍色代表沉著、理智、博大的胸懷。標誌的外形同樣是採用環形的形式來進行表現,莊重,符合中央民族大學的文化氣質。校徽採用“民大”的字型加以變形,線條粗壯有力,尖角圓角有機結合,剛柔並進。整體上看猶如一本翻開的書的形狀,將文字與圖形巧妙結合。完美地將其內在與外在的文化素養呈現出來。也突出了“美美與共,知行合一”的校訓,同時完整地體現了該校的辦學宗旨、定位和特色,以及該校的大學文化特質和治學理念。校徽整體結構清晰明了,主體突出,從這點上看,也進一步的暗示了其學校發展以文科專業為主體、以民族學科為特色,並綜合發展文、理、工、藝、管等專業。

校訓

校訓釋義:民大校訓為“美美與共,知行合一”。“美美與共”一詞出自該校已故名譽校長費孝通教授關於文化自覺的著名論述,意為不同民族間要相互尊重、欣賞和讚美對方文化;“知行合一”一詞則源於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認識論命題,現今多用於表達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強調“知”與“行”的辯證統一。“美美與共,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為“人與人和,知與行合”;校訓較完整地體現了該校的辦學宗旨、定位和特色,突出了該校的大學文化特質和治學理念。  

知名校友

政界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鐵木爾·達瓦買提第八屆、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甘玉貴國家民委辦公廳文檔處處長
丹珠昂奔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韋榮慧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知名民族服裝設計師
李成玉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74級乾訓部劉剛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
王林旭全國政協常委、民族文化宮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楊邁軍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部主任
安青松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常委、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馬國倉新聞出版總署圖書司副司長
白有忠原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副局長張崇根原國家民委政策研究室處長、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石宗源中共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艾斯海提·克里木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協主席
阿山拜克·吐爾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熱孜萬·艾拜新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肖開提· 依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買買提· 熱介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買買提·艾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語委主任、黨組副書記羅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室主任、副教授
鹹輝甘肅省副省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老幹部工作局局長馬虎成中共定西市委副書記
陳瑞清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工黨中央常委、農工黨內蒙古區委主委賽革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農牧業委員會主任
玉榮內蒙古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副主任格桑頓珠雲南省民委主任、雲南省民族理論學會會長
次仁西藏自治區水利廳廳長張小平西藏自治區廣播電視廳副廳長、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副總編輯
馬飆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現任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溫卡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周異決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譚明傑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監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王正偉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蘭致和原福建省民政廳副廳長、福建省紅十字會副會長
高金素梅台灣原住民立法委員邱林華原福建省民政廳副廳長、民族與宗教事務廳廳長
馬啟智原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馬開明原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紹先原四川省政協副主席牛玉儒原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呼和浩特市委書記
夏日原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拉巴平措原西藏自治區副主席、西藏社會科學院院長
劉剛黑龍江省黑河市委書記

傳媒界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高峰中央電視台副台長、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長、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王天璽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誌社總編輯
李蘭中央民族翻譯局副編審王鐵志民族出版社黨委副書記、總編
王剛人民日報新聞研究室主任張波《時尚》雜誌創始人
覃遠軍《多媒體世界》雜誌社總編輯、總經理孫剛《汽車族》雜誌總編輯、《車迷》周刊主任
劉彤《中國企業報》常務副總編輯、《財經時報》創始人張坤《中國旅遊報》主任編輯、著名畫家
余志川《中國科學探險》雜誌社總編輯劉舜《健與美》雜誌副主編
白智運央視製作部音樂編輯、音樂錄音總設計冉軍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製片人
姚友霞央視《讀書時間》創辦人、《見證》欄目編導王洪梅央視《央視論壇》欄目策劃人
李雪蓮央視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欄目策劃人魏建央視新聞頻道《紀事》欄目製片
那威旅遊衛視《那小嘴》主持人、中國連珠五子棋奠基人李曼麗中國教育電視台包裝組主管、卡通片《西遊記》動畫設計
伍文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午間半小時》製作人小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都市之聲《北京不眠夜》主持人
烏日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娛樂新幹線》主持人斯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港澳中心編輯、節目主持人
寇非人民日報社廣告部國際業務處副處長、廣告編審何明盛《追求》雜誌首席攝影師、北京菲林空間知名導演
孫志永《開放系統世界》月刊副總編葉爾克西.胡爾曼別克《西部》雜誌社副總編
邊傑《中國企業家》雜誌著名IT記柳百琪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編審、《世界地震譯叢》編輯部主任兼副主編
張春艷天天線上網老年頻道總編程文兵慧聰網汽車市場研究所研究經理

商界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林宗成 世界銀行項目專家 劉偉 深圳中秦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朴青石 三星集團中國戰略企劃經理 劉明輝 北京泛海天鑫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吉東 LG集團電子銷光儲售部經理 納洪福 寧夏紫金花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優秀企業廠長
關學君 美國亞特蘭大地區北低克普扶輪社社長 賈振國 內蒙古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薛家灣供電局局長
李彬 聯想集團掌上設備事業部副總經理 買買提·阿不力孜 新疆西星國貿大廈(烏魯木齊最大鞋城)總經理
馬翬 賽迪集團高級副總裁 覃東 北京富誠廣告公司總經理
雷振劍 樂視網副總裁兼總編輯 劉革 廣州市沸點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創作總監
丁小平 華資銀團副總裁、中銀銀團組織集團總裁 李紅雨 中坤投資集團副董事長
王佳 海南大欣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鐵銘 廈門大洲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廈門十大傑出企業家

學術界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韋蘭春日本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白瑪旺傑美國加州西部大學宗教系教授
朝克蒙古國科學院教授、石油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內蒙師範大學教授趙傑北京大學語言學教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委副主任、石河子大學副校長
管郁達北京大學訪問學者、貴州大學藝術學院教師、藝術批評家、策劃人陳崗龍北大東語系蒙語教研室主任
王積超中央財經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曉燕四川大學藝術學院表演系聲樂教師、國家一級演員
苗志宏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數學教研室副主任從春俠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培訓部副主任
張心才西南財經大學電子商務學院政治教研室主任羅憶新疆大學黨委辦公室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金雅聲西北民族大學校長尤努斯·阿不列孜新疆財經大學校長
陳洛廣西教育學院院長央吉廣西黨校(廣西行政學院)副校長
馬麗娟雲南民族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楊再延廣西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
包祥內蒙古大學前副校長王德強雲南民族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雷安平湘潭大學苗族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向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
吳應輝雲南師範大學辦公室主任金仕瓊瀋陽醫學院社會科學部馬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喜饒尼瑪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班班多傑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院長、著名藏學家
金炳鎬中央民族大學馬列主義學院院長、全國百位教學名師楊聖敏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
戴慶廈國際著名語言學家、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國際雙語學會會長張公瑾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會長
胡振華國際著名語言學家張海洋著名人類學家
王堯國務院參事、著名藏學家梁庭望著名壯學家
賀希格陶格陶著名蒙古族文史學者李曦輝中央民族大學成人教育學院院長
安佳北京服裝學院藝術教育部基礎繪畫教研室主任烏爾金斯四川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辦公室主任
羅漫中南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校級學術帶頭人、教授許憲隆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教授
何星亮中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謝志民中南民族大學女書文化研究中心顧問、著名女書研究專家教授
唐景福西北民族大學宗教研究中心主任華侃西北民族大學蒙藏語文研究室主任
逯貴北京民族大學副校長、著名作曲家韋樹關廣西民族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教授
金龍珠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舞蹈系主任、國際著名舞蹈家陳德賢寧夏大學歷史系黨總支書記
楊秀昭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烏力吉圖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任
張雁鳴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確精扎布內蒙古大學蒙語系副主任、內蒙社聯副主席
郝毅強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主任王其格內蒙古赤峰學院蒙語系主任
布仁巴雅爾內蒙古赤峰學院蒙語系黨總支副書記蒙曼《百家講壇》主講人,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謝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馬志福國家發改委投資所旅遊研究中心主任
們發延中國民族博物館研究部主任崔光弼中國民族圖書館研究發展部主任、副研究館員
宋軍民族文化宮展覽館文物部主任、副研究館員周潤年中國民族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教授
關紀新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民族文學研究》編輯部主任白庚勝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所副所長、國際納西學學會創始人
鄧敏文侗族文學學會會長郎櫻西北民族文學室主任
諾布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總編白濱著名西夏學者
扎洛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歷史研究室副主任李範文寧夏社會科學院名譽院長
吳宏偉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關嘉祿遼寧省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
李本高湖南民委古籍辦主任、中國瑤學會副會長

文藝界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白庚勝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宋祖英海政文工團團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丹增 中國文聯副主席 易秒英空政文工團青年歌唱家
馮藝 廣西作協主席、廣西民族出版社社長 韓庚中國著名流行男歌手、演員
班覺 西藏作協副主席 吉傑中國靈魂樂歌手第一人
岑科 北京知名自由撰稿人 林爽影視歌三棲藝人
李秀蘭 知名自由撰稿人 許藝娜樂壇新生代
鍾求是 青年作家 迪麗娜爾·阿布都拉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端智嘉 已故著名藏族學者、作家 烏蘭圖雅80後內蒙古歌手,代表作《套馬桿》《我要去西藏》
李遠明 《阿凡提故事》譯作者 田翌臣著名中韓組合TimeZ成員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張京澤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黃泰岩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馬文喜 黨委副書記 刀波
黨委常委、副校長 宋敏 黨委常委、副校長 石亞洲
黨委常委、副校長 曲木鐵西 黨委常委、副校長 青覺
黨委常委、副校長 鄒吉忠 副校長 再帕爾·阿不力孜
總會計師 張艷麗

歷任領導

中央民族大學歷任校長中央民族大學歷任黨委書記
陳理 2009年-2015年 鄂義太2005年至今
鄂義太 2005 - 2009年 王彥1997年9月 - 2005年1月
榮仕星 1999年12月 - 2005年1月 哈經雄1996 - 1997年
哈經雄 1992 - 1999年 周興健1991 - 1996年
任世琦 1985 - 1992年 羅炳正1988 - 1991年
江雲 1982 - 1985年 江雲1982 - 1988年
宗群(代理院長) 1977 - 1982年 宗群(代理院長)1977 - 1982年
李力(革委會主任) 1971 - 1977年 李力(革委會主任)1971 - 1977年
劉春 1957 - 1966年 陳林1963 - 1966年
劉格平 1954 - 1957年 蘇克勤1954 - 1963年
烏蘭夫 1950 - 1954年 劉春1950 - 1954年 

2009中國大學教育學60強

教育學包括教育學、體育學等2個學科類,共有9個本科專業。 

2009中國大學法學100強

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共有12個本科專業。 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法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4.97%,授予的法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7.63%,法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4.15%。另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40110名博士生導師中,有1639名是法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4.09%。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武漢大學
清華大學
吉林大學
復旦大學
中山大學
廈門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南京大學
南開大學
浙江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山東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湘潭大學
蘇州大學
雲南大學
暨南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四川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外交學院
重慶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上海大學
湖南大學
煙臺大學
蘭州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
黑龍江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深圳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遼寧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湖北大學
安徽大學
揚州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南大學
同濟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南大學
寧波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瀋陽師範大學
廣東商學院
福建師範大學
甘肅政法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寧夏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東北大學
華僑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
海南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西北大學
新疆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
青海民族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
溫州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陝西理工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河海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2009中國大學文學100強

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藝術等4個學科類,共有66個本科專業。 
北京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南京大學
復旦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四川大學
浙江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暨南大學
中山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山東大學
武漢大學
南開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福建師範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蘇州大學廈門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西南大學
上海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
河南大學
吉林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上海音樂學院
東北師範大學
山東師範大學
上海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黑龍江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上海戲劇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東南大學
徐州師範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中南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
深圳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
中央美術學院
安徽大學
蘭州大學
湖南大學
河北大學
內蒙古大學
揚州大學
山西大學
中國音樂學院
南昌大學
鄭州大學
湘潭大學
四川師範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大學
西北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杭州師範大學
西安外國語大學
汕頭大學
寧波大學
同濟大學 
廣州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南京藝術學院
曲阜師範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遼寧師範大學
新疆大學
山西師範大學
聊城大學
溫州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
哈爾濱師範大學
武漢音樂學院
重慶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天津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寧夏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瀋陽師範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中央戲劇學院
天津外國語學院 

2009中國大學哲學20強

哲學只有哲學1個學科類,3個本科專業。 

中國211工程大學

地區學校數量所處省市學校
華北地區
        
30所
            
北京: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政法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大學
華東地區30所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 復旦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 | 上海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省: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師範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河海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山東省: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浙江省:浙江大學
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廈門大學 | 福州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
西南地區10所重慶市:重慶大學 | 西南大學
四川省:四川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省:雲南大學
貴州省:貴州大學
西藏:西藏大學
東北地區11所遼寧省:大連理工大學 | 東北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省:吉林大學 | 東北師範大學 | 延邊大學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華中地區11所湖北省: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華中師範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河南省:鄭州大學
湖南省: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華南地區6所廣東省:中山大學 | 暨南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華南師範大學
廣西:廣西大學
海南省:海南大學
西北地區12所陝西省:西北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長安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陝西師範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省:蘭州大學
寧夏:寧夏大學
青海:青海大學
新疆:新疆大學 | 石河子大學
軍事系統3所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北京市高校一覽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科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交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首鋼工學院|北京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警察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北京錫華國際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盛基藝術學校|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吉利大學|北京匯佳職業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北大方正軟體技術學院|北大資源美術學院|北京人文大學|北京高等秘書學院|北京套用技術大學|中國防衛科技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信息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中國管理軟體學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北大資源學院|現代管理大學|北京民族大學|北京市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市建設職工大學|北京市房地產職工大學|北京市汽車工業總公司職工大學|北京市西城經濟科學大學|北京市豐臺區職工大學|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市東城區職工業餘大學|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北京市海淀區職工大學|北京市崇文區職工大學|北京宣武紅旗業餘大學|北京市石景山區業餘大學|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北京市機械工業局職工大學|北京醫藥集團職工大學|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北京演藝專修學院|北京興華大學|北京新園明職業學院|網路銷售大學|朝陽二外|中北國際演藝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