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中華生活經典》

《茶經--中華生活經典》

《茶經--中華生活經典》是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生活經典系列叢書中的一本。

基本信息

簡介

《茶經--中華生活經典》《茶經--中華生活經典》
《茶經》是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
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其主要內容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圖。它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它不僅是一部精闢的農學著作又是一本闡述茶文化的書。以後茶書皆本於此。

內容簡介

書中插圖書中插圖
《茶經》上、中、下三卷十章,內容十分豐富。它總結了當時茶葉生產技術與經驗,收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作者實踐調查。從現代學科分科的角度來說,《茶經》是茶葉文化的百科全書,涵蓋了茶葉栽培、生產加工、藥理、茶具、飲用、歷史、文化、茶產區劃等方面的內容。
卷上《一之源》言茶之本源、植物性狀、名字稱謂、種茶方式及茶飲的儉德之性;《二之具》敘採制茶葉的用具尺寸、質地與用法;《三之造》論採制茶葉的適宜季節、時間、天氣狀況,及對原料茶葉的選擇、制茶的七道工序、成品茶葉的質量鑑別。
卷中,《四之器》記煮飲茶的全部器具,計二十四組二十九種。全套茶具的組合使用體現著陸羽以“經”名茶的思想,風爐、鍍、夾、漉水囊、碗等器具的材質使用與形制設計,則具體體現出陸羽五行協諧的和諧思想、入世濟世的儒家理想以及對社會安定和平的渴望。而陸羽在關注世事的同時,又滿懷山林之志,是典型的中國傳統人文情懷。
卷下《五之煮》介紹煮茶程式及注意事項,包括炙荼碾茶、宜火薪炭、宜茶之水、水沸程度、湯花之育、坐客碗數、乘熱速飲等方面;《六之飲》強調茶飲的歷史意義由來已久,區分除加鹽之外不添加任何物料的單純煮飲法與夾雜其他食物淹泡或煮飲的區別,認為真飲茶者只有排除克服飲茶所有的“九難”,才能領略茶飲的奧妙真諦;《七之事》詳列歷史人物的飲茶事、茶用、茶藥方、茶詩文以及圖經等文獻對茶事的記載;《八之出》列舉當時全國各地的茶產並品第其質量高下,而對於不甚了解地區的茶產,則誠實地謙稱“未詳”;《九之略》列舉在野寺山園、瞰泉臨澗諸種飲茶環境下種種可以省略不用的制茶、煮飲茶用具,最後又強調,“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認為只有完整使用全套茶具,體味其中存在的思想軌範,茶道才能存而不廢;《十之圖》講要用絹素書寫全部《茶經》,張掛在平常可以看得見的地方,使其內容目擊而存、爛熟於胸,這樣《茶經》才真正完整了。

作者簡介

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號竟陵子,居上饒(即今江西上饒)號東崗子,於南越(今廣東)稱桑薴翁。陸羽在所寫((陸文學自傳》中稱自己不知所生,三歲時被遺棄野外,竟陵龍蓋寺(後改名為西塔寺)僧智積在水濱拾得而收養於寺。陸羽長大後以《周易》為自己占卦,得“蹇”之“漸”卦日“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因而用它們作為自己的名姓,姓陸名羽字鴻漸。一說因智積俗姓陸,故以陸為姓(見《因話錄》卷三)。
九歲時,陸羽開始學習撰寫文章。師父智積想讓他學佛,“示以佛書出世之業”,而陸羽一心嚮往儒學,智積屢勸不從,因而罰他做掃寺地、潔僧廁、踐泥圬牆、負瓦施屋、牧牛等重務。在這些沉重勞動之餘,陸羽仍然堅持學習。沒有紙練習寫字,就用竹枝在牛背上寫。智積知道陸羽堅持學習的情況後,怕他看多了佛家之外的典籍,心去佛道日遠,就將陸羽拘束在寺中.“芟剪榛莽”,並派門人之伯看管他。陸羽一邊幹活一邊默誦所學,被看管的入鞭打其背,直打到棍子斷才住手。陸羽不堪困辱,逃寺而去,投靠當地戲班,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戲,演戲為生,很快顯現才華,著《謔談》三篇,並任伶正。

關於食品方面的書籍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一種文化,而中華美食則譽滿天下!讓我們品著美食,邊吃邊聊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