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味只應天上有》

《此味只應天上有》

《此味只應天上有》這是一本講述美食生活情調和趣味的書,書中介紹了家常飯菜、酒街食肆、知名食府、異國他鄉中各種美食的吃法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古人說過:一世顯貴之人才懂得如何居住,三世顯貴之人才懂得如何飲食。可見飲食這件事是多么莫測高深。《此味只應天上有》這是一本講述美食生活情調和趣味的書,書中介紹了家常飯菜、酒街食肆、知名食府、異國他鄉中各種美食的吃法,以及如何製作粥、粉、面、茶、湯、飯,上至飛禽,下至海鮮等各種美味佳肴的做法,並告訴廣大美食愛好者到哪兒去吃、吃什麼、何時吃、怎么吃。在率性灑脫的文字中,我們不僅隨著作者的步伐品味了各地美食,更學到了快樂為本率性為人的生活態度。人生苦短,食途漫長,到天涯海角探尋世間美味,自由灑脫地開吃,人生還有什麼遺憾?
《此味只應天上有》第1章美食是一種生活態度
日本便當,都是一些諳熟騙術的人做出來的。
壽司便當來說,那最好吃最有色彩的,一定放在上面,比如蟹子壽司,那橘紅色的蟹子,是眾星捧月里的月,先“色”奪人,賣相一流。去掉蟹子之後,便每況愈下,一層比一層暗淡。原來,壽司的配菜也分為上、中、下三等,賣的時候是依次從上而下排放的。最上面的那層葷菜,炫目誇張,常常作虛假承諾,如果沒有這層誘餌,誰願意去吃最底下的那塊冷飯糰。做壽司便當的人,是不是也知道人生每況愈下,何以偏偏將悅目的那部分翻到面上來?
《此味只應天上有》第2章美味口中生,溫情心上起
窗外赤日炎炎,往電腦上輸入“冬瓜”二字,一股清涼的感覺便從舌尖沁透全身。冬瓜解暑墜火,是酷暑天的恩物。粵人喜歡把清熱降火說成“墜火”,強調一個“墜”字。墜是什麼?往下拽,從高處跌下來。畫裡的夏天,太陽滿臉生火,火焰都是往上躥的。怎么壓得住這火?粵人用一個“墜”字,比起“降”字,更生動更有人味。
小時候,大暑天回到家裡,母親已經煲好了冬瓜水,冬瓜連皮帶瓤,與扁豆、荷葉、薏米煮成一煲,待湯稍涼,大人便要我們連湯帶渣大碗大碗地吃。邊吃邊聽母親說:“冰棍雪糕只能解嘴熱,這么皮毛利口不利福。只有喝冬瓜湯,五臟六腑的暑氣都墜清了,人才會從內到外地涼快起來。”
《此味只應天上有》第3章一輩子都離不開的家常美味
“老廣”都知道“廚出鳳城”一說.鳳城即順德,廣州很多著名菜館的大廚都來自順德。順德位於珠江三角洲,面臨南海,背靠五嶺,氣候濕潤,河涌縱橫,28萬畝魚塘星羅棋布,人稱“開門見水,舉步登舟”的魚米花果之鄉。
在這片土地上,山珍河鮮海鮮,水陸之產,稀物奇寶,樣樣不缺,為順德廚子提供了豐厚的食材和廣闊的施展空間。19世紀末,順德成為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它的繅絲業超過當時上海和天津產業工人的總和。清末民初,順德還是廣東著名的錢莊集中地和金融中心。廣州50%的銀行家和55%的金融資本來自順德。商家多自然產生講究美食的濃厚風氣,這時起,順德人食求精,烹求善,一代代下來,使順德人聞香知味,嘗臠曉鼎,省港澳烹調技藝均望其項背。
順德人對食事的精細追求往往體現在最日常的菜式里,比方各類小炒,乃至一飯一粥。

作者介紹

鍾潔玲,筆名丁河月、粒粒香,
雙棲人:專欄寫手,文藝編輯。
天生一張饞嘴,指望美食濟世。
讀中文系的時候,她渴望過游書夢筆生涯,打算走萬里路,吃萬家飯,卻未嘗讀過萬卷書。畢業時天掉餡餅,她撿到了一份“看小說,拿工資”的好差事,到花城出版社當小說編輯。寫作還是當編輯?無法取捨,在魚與熊掌之間搖擺,終成雙棲人:一手抓紅筆,一手抓黑筆,編稿之余覓食,覓食之餘碼字。所幸認識一群有食無類的雜食主義者,結伴四處快樂覓食,以舌尖探險,開始美食耕耘。
多年來,在《深圳晚報》《深圳商報》《法制晚報》《新華書目報》《天津日報》《瀋陽晚報》等報刊,開設“食有八九”“結廬人間”“舞文弄墨”“流水席”等專欄,十隻鍋三隻蓋,哪裡催租逼債,就在哪裡出現。

關於食品方面的書籍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一種文化,而中華美食則譽滿天下!讓我們品著美食,邊吃邊聊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