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頭鎮

黃山頭鎮

“江河數片白,黃山一點青”。素有“鄂南門戶”之稱的公安縣黃山頭鎮地處湘鄂兩省邊陲,北望荊州古城,南臨洞庭湖濤,扼湖廣之咽喉,連湘鄂之通衢,是原國家林業部1991年命名的“國家森林公園”,也是湖北省政府分別於2000年、2001年審批的“省級重點口子鎮”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黃山頭鎮黃山頭鎮領導視察
公安縣黃山頭鎮位於湘鄂兩省及公(公安)、石(石首)、安(安鄉)、澧(澧縣)四縣(市)交界處。北望荊州古城,南臨洞庭,扼湖廣咽喉,居南北要衝,灰來是湘鄂商貿之重鎮,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黃山頭鎮版土面積102平方公里,總人口4萬人。千里平川,黃山獨秀,本地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蹟遍布。

全鎮概況

地理位置

黃山頭鎮地處荊江分洪區最下游,位於東經112°1ˊ-112°2ˊ,北緯29°26ˊ-30°3ˊ東西寬8.2公里,南北長14.2公里,版土面積約1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5平方公里,水域面積45平方公里,東與安鄉河順勢,西與甘廠鄉相連,南鄰湖南省安鄉黃山頭鎮,北接藕池鎮積玉口村。

黃山頭鎮一角黃山頭鎮一角

地形地貌

黃山頭鎮屬低湖平原地帶,西北高,東南低,整個地形呈心臟狀,平均海拔33.17米,最高點金牛山海拔37.5米,最低老貫溪海拔29.5米,黃山頭鎮湖泊眾多,溝渠縱橫。
氣候特點

黃山頭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6.4℃,最高溫度40℃,最低氣溫-10.9℃,無霜期275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400毫米,1983年最高降雨量1980毫米,最低降雨量980毫米,降雨量一般集中在7-9月,月平均降雨量320毫米,年降雨量日約150天。年平水份揮發量1316毫米,最大揮發量1575.8毫米,最小揮發量1153毫米。主要風向為南、北風,最大風速5.7米/秒,最大風力6級,土壤支承力12噸/平方米,地震裂度七級。

黃山頭鎮黃山頭鎮

行政區劃

黃山頭鎮1985年12月升格為轄鎮,1987年10月,北宮小鄉劃歸黃山頭鎮管轄。2001年3月,黃山林場三村併入黃山頭鎮。2005年,黃山頭鎮對全鎮20個村進行了村級規模調整。其中,將原白泉寺、馬鞍山凌武當合併,定名為馬鞍山村;將永中白家崗村合併,定名為永興垸村;將八家鋪新堤村合併,定名為新堤村;將同盟、柯家村合併,定名為肖家咀村;將北宮金牛村合併,定名為北宮咀村;將腰渡口村更名為丁家咀村。黃山頭鎮現轄14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會,2個鎮直農業隊,3個鎮辦漁場和1家國營林場,全鎮總人口40100人。鎮人民政府設在南閘西南面的黃山腳下。

經濟文化

基礎設施

黃山頭鎮黃山頭鎮

建有11萬伏變電站、500千瓦火力發電站、3000門程控電話、日產5000噸自來水廠,硬體設施完備。省際公路穿鎮而過貫通207國道,北達宜昌武漢,南通長沙廣州虎渡河松東河依山而過,上抵長江三峽、下匯洞庭之濱,水陸交通極其便捷。
工農業經濟

盛產糧棉油、瓜果菜、魚藕蓮蟹鱉鱔、牛羊、雞鴨鵝、木材和草場資源豐富。工業產品有8大類120餘個品種,其“黃山頭”牌防水材料、禽蛋肉食、“黃山頭”優質酒、食品飲料等主導產品,暢銷海內外。此外,尚有2萬畝湖泊和72公里山坡草場、長堤綠洲開發前景廣闊。
商貿流通

鎮中睦鄰大道連通湘鄂兩省,同賈雲集,僅占地5千平方米的全封閉式黃山頭市場商品交易額逾2億元。其它各類專業市場亦初見雛形。本鎮是南貨北運,北貨南調的商貿集散地和中轉站,堪稱湘鄂通衢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設施齊全,廣播電視普校成教醫療衛生等初具規模。黃山頭中學的教學質量、建設規模在全縣同類中學中位居前列。黃山頭電視差轉台覆蓋兩省十多個縣市,有線電視台覆蓋城鄉。各具特色的文化娛樂場所多達百餘處。全鎮市民熱情好客,民風純樸,社會治安穩定。

黃山頭

黃山頭鎮黃山頭鎮美景

“江河數片白,黃山一點青”是明代文學家雷思霈描寫公安黃山頭的名句。黃山頭位於洞庭湖濱湖北公安和湖南安鄉接壤之處,海拔264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1.5公里,山上多蒼松翠柏,怪石修竹,景色宜人。古人把黃山晨曦美景描寫為“黃山曉黛”,為舊志中所載的“公安八景”之一。山上有後人為北宋荊州刺史謝麟築的石墓及廟宇,後均隳毀。1952年修建的荊江分洪節制閘,已重新修復(簡稱南閘),建立在黃山腳下的虎渡河上。在山腰黃山頭公園高聳之處修了紀念塔、紀念亭各兩座。紀念塔全用大理石砌成,塔身有漢白玉的各種造型浮雕。黃山頭既有山林的古樸,又有湖鄉的韻味,自古為風景勝地。黃山蒼松翠竹鬱鬱蔥蔥,山下湖泊星羅棋布,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宛如鑲嵌在水鄉澤國的一顆綠色明珠。小鎮依山傍水,山青水秀,人文景觀豐富,有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忠濟廟,唐宋年間的南禪寺,宋朝的雲麓宮、謝麟墓。還有舌子嶺原始村落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漢唐古墓群早已揚名海內外。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為廣袤的江漢平原平添了幾分秀色。站在黃山頂上極目四望,虎渡河橫貫南北,節制閘凌空聳立,極為壯觀,多有名人游此。

計生工作

黃山頭鎮黃山頭鎮
黃山頭鎮黨委政府一班人採取有力措施,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半年來,全鎮出生153人,計外出生11人(其中期內計外生育5人,補報計外出生6人),計畫生育率為93%,與2007年同期比較,計畫生育率高2個百分點,計畫外少出生6人。全鎮共做各類手術267例,其中結紮17例,上環210例,流引產手術40例,與去年同期比較,各類手術均有大幅度增加,為全鎮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1、隊伍建設超常規。2008年初,鎮黨委政府加強了對全鎮的計畫生育領導隊伍和工作隊伍建設,調整了鎮計生組長和計生分管負責人,計生辦工作人員在全鎮範圍內公開聘用,競爭上崗,計生辦主任面向全縣公開招聘。村級計生專乾由鎮村兩級認真考核,擇優錄用,全鎮計畫生育工作隊伍煥然一新,計生隊伍素質顯著增強。

2、強化責任出舉措。鎮計生辦工作人員工資實行全額浮動,績酬掛鈎,打破“鐵飯碗”、“大鍋飯”、“平均主義”,實行重獎嚴罰,工作紮實,成績突出的計生辦工作人員年薪可達2-3萬元,能力低下,工作落後的人員只能領到每月500元的基本生活費,從而調動計生辦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變壓力為動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乾好本職工作。村級計生專乾年工資4000元,也納入了鎮統籌,由計生辦一月一考核,一月一發放,獎優罰劣,增強了村級計生專乾的責任感,調動了工作積極性。同時,鎮幹部每人拿2000元工資,村幹部拿1000元工資用於計畫生育考核,讓每一名幹部對計畫生育工作都有一份責任,形成計畫生育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3、嚴格管理動真格。一是嚴格再生育報批。該鎮對再生育報批嚴格管理,認真把好了調查座談、鎮村公示和領導簽字三個環節,嚴控“防水養魚”和“弄虛作假”的現象發生。二是強化孕前型管理。認真落實了季度婦查,做到了底子清楚,情況明了,對發現的計外孕婦,鎮村兩級能夠不惜一切代價予以落實。為了處理一例計外孕婦,鎮黨委書記能夠多次上門做民眾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民眾自願地實施引產。僅2008年來,黃山頭鎮就做流引產手術40例,消除了一批違法生育隱患。三是加大社會撫養費徵收力度。鎮裡成立了由書記和鎮長親自掛帥的社會撫養費徵收隊伍,從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計生辦政府機關抽調15名幹部組成,常年開展撫養費徵收。徵收的重點是期內違法生育對象和2003年以來違法生育未處理或未按標準徵收到位的對象,黃山頭鎮在撫養費徵收上做到了“三不”,即在工作上不講人情;在處理上不降低標準;在徵收上不隨意結案。黃山頭鎮對期內的5名違法生育對象,徵收了2.5萬元的撫養費,對補報的6名違法生育對象徵收了1.5萬元的撫養費,且全部簽訂了分期付款協定,預計年底,將全部按每例不低於8000元的標準,全額徵收到位,以此達到整治生育秩序,淨化生育環境的目的。

黃岡荊州鄉鎮(二)

黃岡市和荊州市是湖北兩個重要的城市它們地大物博,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黃岡和荊州的一些鄉鎮吧~

荊州市行政區劃

區縣街道鄉鎮
沙市區

解放路街道| 崇文街街道| 中山路街道| 勝利街街道| 朝陽路街道| 岑河鎮| 觀音壋鎮| 鑼場鎮 | 關沮鄉| 立新鄉| 聯合鄉

荊州區

西城街道 | 東城街道| 城南街道| 紀南鎮| 川店鎮| 馬山鎮| 八嶺山鎮| 李埠鎮| 彌市鎮| 郢城鎮| 太湖農場| 菱湖農場

洪湖市

新堤街道| 濱湖街道 | 螺山鎮| 烏林鎮| 龍口鎮| 燕窩鎮| 灘鎮| 峰口鎮| 曹市鎮 | 府場鎮| 戴家場鎮| 瞿家灣鎮| 沙口鎮 | 萬全鎮| 汊河鎮 | 黃家口鎮| 老灣回族鄉

松滋市

新江口鎮| 南海鎮| 八寶鎮 | 涴市鎮| 老城鎮| 陳店鎮 | 王家橋鎮 | 斯家場鎮| 楊林市鎮| 紙廠河鎮| 街河市鎮| 洈水鎮 | 劉家場鎮| 沙道觀鎮| 萬家鄉| 卸甲坪土家族鄉

石首市

繡林街道 | 筆架山街道 | 新廠鎮| 橫溝市鎮| 大垸鎮| 小河口鎮| 桃花山鎮| 調關鎮 | 東升鎮 | 高基廟鎮 | 南口鎮 | 高陵鎮 | 團山寺鎮 | 久合垸鄉| 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監利縣

容城鎮 | 朱河鎮 | 新溝鎮| 龔場鎮| 周老嘴鎮 | 黃歇口鎮| 汪橋鎮 | 程集鎮 | 分鹽鎮| 毛市鎮| 福田寺鎮| 上車灣鎮| 汴河鎮 | 尺八鎮| 白螺鎮 | 網市鎮| 三洲鎮| 橋市鎮 | 紅城鄉| 棋盤鄉| 柘木鄉| 大垸農場| 荒湖農場

江陵縣

資市鎮| 灘橋鎮| 熊河鎮 | 白馬寺鎮| 沙崗鎮| 普濟鎮 | 郝穴鎮 | 馬家寨鄉| 秦市鄉| 江北農場| 三湖管理區| 六合垸管理區

公安縣

斗湖堤鎮| 埠河鎮| 夾竹園鎮| 閘口鎮| 楊家廠鎮| 麻豪口鎮 | 藕池鎮 | 黃山頭鎮| 孟家溪鎮 | 南平鎮 | 章莊鋪鎮| 獅子口鎮 | 斑竹壋鎮| 毛家港鎮| 甘家廠鄉| 章田寺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