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河鎮

朱河鎮

朱河鎮地處風景秀麗的洪湖西岸,緊傍黃金水道長江,距國家開發區岳陽40公里,長江開放港口城陵磯3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荊岳公路、荊洪公路穿境而過,是湘鄂兩省四縣市農副產品集散地。有版圖面積123.7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總人口逾10萬,轄50個村,3個居委會。朱河自古繁榮,素有“小漢口”、“金朱河”、“香港市場”之譽。自宋朝立埠,至乾隆年間,“市廛殷盛,客商雲集”。黃少山、沈萬山等名商巨賈發跡於此。

基本信息

鄉鎮概述

朱河鎮朱河鎮改建場地
朱河鎮地處風景秀麗的洪湖西岸,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總人口逾10萬,轄50個村,3個居委會。(一居、二居、三居、下車街、趙祠、孫橋、江十、長江、乃灣、倉市、豐樹、花園、瞿鋪、王巷、鍾月、蘆陵、跑馬、朱塔、城建、羿嶺、北港、民主、阮堤、李莫、鄉鑰、高堤、沈黃、杜上、連灣、仁義、細河、宋河、中南、建設、李朋、中北、余揚、東張、軍李、瞿吳、西張、崔嶺、青山、雙石、新張、迎接、莊屋、周胡、付良、麥齋、李溝、王鋪、官溝、周劉。鎮政府駐朱家河。)
朱河工業基礎雄厚,有城鎮工業30家,初步形成了輕工業、紡織、建材、冶金、食品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尤其是紡織業,規模已達到10萬錠。先後有“荊楚牌”腐乳等三種產品稱號和省金鶴獎,機耕船獲國家金獎,耕整機獲省科技成果獎,黃麻輕紡廠生產的麻絨球、麻布片、彩色麻織袋遠銷日本。
朱河是省政府批建的中心城鎮,目前已建成了具有無線、光纖、數據傳輸等一批現代化通訊設備的郵電大樓、長江自來水廠、豪華賓館、大型超市。二、三產業的長足發展,奠定了朱河作為監南中心城鎮的地位。總產值7.92億元,工商入庫稅金1100萬元,財政收入2190萬元,在全市鄉鎮綜合經濟實力評估中,朱河排列第3名,被中共荊州市委評為“鄉鎮10面紅旗黨委”。

地理位置

朱河鎮朱河鎮

朱河鎮地處風景秀麗的洪湖西岸,緊傍黃金水道長江,距國家開發區岳陽市劃公里,長江開放港口城陵礬3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荊岳公路、荊洪公路穿境而過,是湘鄂兩省四縣市農副產品集散地。有版圖面積123.7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總人口逾10萬,轄50個村,3個居委會。
朱河自古繁榮,素有“小漢口”、“金朱河”、“香港市場”之譽。自宋朝立埠,至清乾隆年間。黃少山、沈萬山等名商巨賈發跡於此。朱河工業基礎雄厚,有城鎮工業30家,初步形成了輕工、紡織、建材、冶金、食品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尤其是紡織業,規模已達到10萬錠。先後有“荊楚牌”腐乳等三種產品榮獲省優稱號,“家寶”舒絨制被榮獲省新產品稱號和省金鶴獎,機耕船獲國家金龍獎,耕整機獲省科技成果獎,黃麻經紡廠生產的麻絨球、麻布片、彩色麻織袋遠銷日本。
朱河是省政府批建的中心城鎮,已建成了具有無線、光纖數據傳輸等一批現代化通訊設備的郵電大樓。長江自來水廠。豪華賓館、大型超市及歌舞廳、夜總會。二、三產業的長足發展,奠定了朱河作為監南中心城鎮的地位。1995年升格為省管開發區,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92億元,工商人庫稅金1100萬元,財政收人2190萬元,在全市鄉鎮綜合經濟實力評估中,朱河排列第3名,被中共荊州市委評為“鄉鎮10面紅旗黨委”。

經濟發展

高潮村高潮村

朱河鎮堅持圍繞市場搞加工,圍繞市場上項目,積極實施工業強鎮戰略,走出了一條“以商帶工,以工促商,工商聯動的發展之路,累計投資7.5億元,修訂完善了園區發展總體規劃,打造出2個生產要素齊備,軟硬環境優良的工業發展平台,並成立了鎮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和工業協會,對入駐賈宋的所有企業、實行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目前,全鎮共培育壯大骨幹企業50餘家,形成機械鑄造、塑膠、針織、化肥、建材五大產業集群。
2006年,朱河鎮瞄準國際產業向國內轉移,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的有利時機,解放思想,搶準機遇,積極整合電力、土地、人力資源、閒置廠房四種優勢,著力構築最佳化輿論環境親商,最佳化服務環境富商,最佳化經營環境安商的工作格局,通過制訂優惠政策,創新招商辦法,健全招商機制,強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僅上半年,朱河鎮就引進各類企業11家,投資總額達5000餘萬元。

朱河鎮朱河鎮

朱河鎮行政機關的臨時人員和借調人員與領導和同事們握手惜別,該鎮417名富餘人員已全部平靜離崗,11個財政供養機構精簡順利完成。

機構改革前,朱河鎮行政在崗人員83人,這次只定崗定編46人,超編超崗37人。為了減少改革矛盾,實現人員無震盪離崗,朱河鎮黨委政府按照“留用有用人員,分流富餘人員,不用臨時和借調人員”的要求,一面由幹部職工參與制訂方案;一面在機關和部門開展“假如我被精簡分流”的大討論。廣大幹部職工紛紛表示支持理解本次機構改革。
鎮長楊純華帶領書記班子成員分區、分線一一深入離崗人員家中噓寒問暖,鼓勵他們接受挑戰,並實實在在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該鎮企辦主任聶金城辦企業有經驗,這次分流後,鎮長楊純華立即幫他在一家私營企業找到了工作。原蘆陵總支書記朱正新兼任麥齋村支部書記,工作十分出色,這次分流後,鎮主要領導將其請到家裡吃飯,幫助他化解心中的疙瘩。如今老朱以麥齋村支部書記身份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村裡的稅費改革中。

農業發展

朱河鎮田園朱河鎮田園

朱河鎮東臨洪湖,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村,該村總人口1050人,耕地面積3100畝,其中80%的面積為海拔24米種植線以下,歷來是“小水收、大水丟”的“水窩子”。該村立足本村地勢低洼、溝渠眾多的實際,在朱河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變“避水農業”為“載水農業”,按照“機制調動、科技驅動、典型帶動”的思路,大力發展蝦稻連作和蝦蟹混養模式,朱河鎮已受益蝦蟹混養面積1000畝,又新開發高標準蝦稻連作回形魚池1300畝,預計新增收入70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其主要作法是:
一靠激勵機制調動。為了激發農戶發展水產業的積極性,該村制定了鼓勵措施,凡是願開發養殖池的農戶可享受村級擔保的小額貸款。同時村里統一聯繫挖池,統一投勞疏通排灌渠道,統一出資栽桿送電,努力提升基礎設施水準,為養殖戶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二靠科學技術驅動。朱河鎮為農戶訂閱了有關水產養殖技術的報刊雜誌,同時聘請了縣水產局水產養殖專家擔任技術指導。村里已成立了水產養殖協會,及時為農戶提供良種養殖、市場銷售等方面的信息。

三靠典型大戶帶動。朱河鎮積極培養種養大戶典型,通過已經取得良好效益的大戶現身說法,讓廣大農戶感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效益,民眾主動開發養殖基地的積極性高漲。新挖的1300畝蝦稻連作面積已全部完工並發包,大部分已投放種蝦。朱河鎮正繼續加大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加大路網、電網、水網建設,全面實現路通、水通和電通,載水農業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

鄉鎮建設

監利地圖 朱河鎮監利地圖 朱河鎮

朱河鎮按照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鎮品位,建設園林化小城鎮的工作思路,堅持規劃、建設、經營、管理四位一體。鎮區內實現了水、電、通訊、綠化、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相配套,功能完善。2006年3月份,朱河鎮被南陽市市委、市政府評定為“四星級小城鎮”,一個以商貿業為中心,加工業環繞,住宅、科技、文化、商業相銜接的新型小城鎮已崛起在豫西南中華大地。
一是堅持高標準規劃。1996年以來,朱河鎮先後3次高薪聘請國家設計院專家對城鎮布局進行了總體規劃、修訂和完善。2006年又圍繞東區開發,聘請國家建設部河南設計分院專家赴賈宋實地規劃設計,並對鎮區進行功能分區。目前,圍繞產業特色所形成的商貿區、工業區、住宅區、文教衛生區、行政事業區,布局合理,相得益彰。
二是堅持高標準建設。2000年投資60萬元,對民族街進行了仿古改造;2003年投資300萬元,對華星、華鑫兩大市場鋪設彩色面磚,改造市場門面房260間;2004年投資180萬元,對車站路兩側206間門面房進行了改造,同時對鎮區廣告牌進行了規範,收到了較好的效果;04年以來,先後投資720萬元興建了朱河鎮文化廣場,朱河鎮政府辦公大樓,實施了“三路三景工程”,在清真街、車站路、府右路安裝豪華路燈1200盞,栽植各類風景樹3000餘株。目前,圍繞政府行政中心及底商住宅建設正掀起新一輪的開發熱潮。
三是堅持高效益經營。朱河鎮在城鎮建設中創新經營理念,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以土地一級市場專賣和房地產開發為重點,把生地養成熟地,熟地炒成金地。廣泛吸引各種經濟成份和民間資金參與城鎮建設,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融資機制,走出了以城養城,以城建城,以城興城的經營城鎮之路。
四是堅持高效能管理。成立了市政所和城建監察中隊,對鎮區主要街道按照“綠、潔、暢、亮、美”的標準,該規範的規範,該整治的整治,該拆除的拆除,該綠化的綠化。和鎮區居民簽訂居民公約,實行門前三包制度,基本實現了鎮區全日保潔;深入開展“誠信文明商戶”,爭當“文明居民”的活動,努力營造“人人講文明”的濃厚氛圍,提高了城鎮居民的文明意識。

黃岡荊州鄉鎮(一)

黃岡市和荊州市是湖北兩個重要的城市它們地大物博,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黃岡和荊州的一些鄉鎮吧~

荊州市行政區劃

區縣街道鄉鎮
沙市區

解放路街道| 崇文街街道| 中山路街道| 勝利街街道| 朝陽路街道| 岑河鎮| 觀音壋鎮| 鑼場鎮 | 關沮鄉| 立新鄉| 聯合鄉

荊州區

西城街道 | 東城街道| 城南街道| 紀南鎮| 川店鎮| 馬山鎮| 八嶺山鎮| 李埠鎮| 彌市鎮| 郢城鎮| 太湖農場| 菱湖農場

洪湖市

新堤街道| 濱湖街道 | 螺山鎮| 烏林鎮| 龍口鎮| 燕窩鎮| 灘鎮| 峰口鎮| 曹市鎮 | 府場鎮| 戴家場鎮| 瞿家灣鎮| 沙口鎮 | 萬全鎮| 汊河鎮 | 黃家口鎮| 老灣回族鄉

松滋市

新江口鎮| 南海鎮| 八寶鎮 | 涴市鎮| 老城鎮| 陳店鎮 | 王家橋鎮 | 斯家場鎮| 楊林市鎮| 紙廠河鎮| 街河市鎮| 洈水鎮 | 劉家場鎮| 沙道觀鎮| 萬家鄉| 卸甲坪土家族鄉

石首市

繡林街道 | 筆架山街道 | 新廠鎮| 橫溝市鎮| 大垸鎮| 小河口鎮| 桃花山鎮| 調關鎮 | 東升鎮 | 高基廟鎮 | 南口鎮 | 高陵鎮 | 團山寺鎮 | 久合垸鄉| 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監利縣

容城鎮 | 朱河鎮 | 新溝鎮| 龔場鎮| 周老嘴鎮 | 黃歇口鎮| 汪橋鎮 | 程集鎮 | 分鹽鎮| 毛市鎮| 福田寺鎮| 上車灣鎮| 汴河鎮 | 尺八鎮| 白螺鎮 | 網市鎮| 三洲鎮| 橋市鎮 | 紅城鄉| 棋盤鄉| 柘木鄉| 大垸農場| 荒湖農場

江陵縣

資市鎮| 灘橋鎮| 熊河鎮 | 白馬寺鎮| 沙崗鎮| 普濟鎮 | 郝穴鎮 | 馬家寨鄉| 秦市鄉| 江北農場| 三湖管理區| 六合垸管理區

公安縣

斗湖堤鎮| 埠河鎮| 夾竹園鎮| 閘口鎮| 楊家廠鎮| 麻豪口鎮 | 藕池鎮 | 黃山頭鎮| 孟家溪鎮 | 南平鎮 | 章莊鋪鎮| 獅子口鎮 | 斑竹壋鎮| 毛家港鎮| 甘家廠鄉| 章田寺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