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沮鄉

關沮鄉

關沮鄉位於沙市區北側城郊,東與鑼場鎮接壤,西與荊州區郢城鎮毗鄰,南依中心渠,北靠海子湖,距中心城區約3.2公里。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片最高點海拔45.8米(吳凇基面),東南片最低點26.8米,平均高程28--29米。轄8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兩個鄉直漁場,國土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10畝,水面2091畝。總人口16112人,3085戶,其中常住人口16553人,非農業人口4833人,多系漢族,少有回族、彝族等民族。

基本信息

關沮鄉關沮鄉政府

關沮鄉位於沙市區北側城郊,東與鑼場鎮接壤,西與荊州區城鎮毗鄰,南依中心渠,北靠海子湖,距中心城區約3.2公里。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片最高點海拔45.8米(吳凇基面),東南片最低點26.8米,平均高程28--29米。轄8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兩個鄉直漁場,國土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10畝,水面2091畝。總人口16112人,3085戶,其中常住人口16553人,非農業人口4833人,多系漢族,少有彝族等民族。

簡介

關沮鄉關沮鄉風光
一.鄉名來歷

關沮鄉因關沮口而得名。關沮口位於關沮鄉關沮村,古名關渡口,現名關沮口。據《沙市市志》記載:“關渡口地處古沮漳河(一說是沮漳河、灌橋河、石橋河等三河),長湖出口,勢若關隘,故名。北有一渡口,可去長湖對岸。”熊永《荊州三國傳說》認為:傳說關公守荊州時,諸葛亮捎信讓他在海子湖練水兵,關公在海子湖設了個渡口,老百姓就把位於關沮村的那個渡口叫“關渡口”。

關沮鄉於1986年9月18日建立,由原沙市市立新鄉和江陵縣各4個村合併組建而成,鄉政府座落在十號路與318國道交匯處。

二.交通

轄區交通通信發達,水路得長湖之利,陸路有過境公路318國道宜黃高速公路橫穿東西,襄荊高速公路荊沙鐵縱貫南北,六號路、十號路直達市中心。

農業機械化

關沮鄉關沮鄉機械化
關沮鄉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取得顯著效果。2003年,關沮鄉社會總產值實現12.57億元,財政總收入900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3950元。

農機發展速度快

作為全省農業機械化示範區,關沮鄉農機事業取得長足發展。關沮鄉現有大型鏈軌拖拉機86台(902四台;802四十四台;荷蘭一台;804三台;65八台);小型四輪371台(其中泰山30四台);農用汽車154台;農用三輪480台;玉米收穫機5台;裝載機2台;大中小型各種農機具5864台(套),配套比為1∶4;農機總動力51800千瓦,農機固定資產4500萬元。

農機管理體制活

2000年,鎮裡在農機管理上一直採用集體經營、腳踏車核算、自負盈虧的管理辦法,這種體制在計畫經濟時代確實發揮了一定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其自身固有弊端越來越突出的顯現出來。比如:管理不善的問題、吃大鍋飯的問題、經營效益差的問題、收費難的問題等等。從2000年開始,借鑑國有企業改制中的一些成功做法,採取租賃拍賣股份合作等形式,對關沮鄉24個村的農機隊進行了資產重組。通過整合,農機管理體制大致分三種:

一是以長山村為代表的農機股份合作社。這樣的合作社有五個,涉及22台機車。具體是:將原有村機耕隊的農機具、機庫棚等固定資產評估作價,按地七人三的比例折股到戶,農戶按自願原則持股入社,不願入社的給予資金補償。合作社成立農機隊,對內將農戶的土地集中起來,統一經營;對外追求最大利潤,年終按股分紅。

二是以房家村為代表的農機大戶個體經營。這樣的村有7個,涉及11台機車。運作辦法是:將原有村機耕隊的機車、機具轉賣個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私有化,個人有獨立的產權管理權使用權

三是以建平村為代表的集體所有腳踏車租賃經營。這樣的村有12個,占關沮鄉24個村的50%,涉及44台機車,占關沮鄉機車台數的51%。

以上三種管理體制,都是因村制宜,各有特色的。實踐證明,探索農機管理的股份制民營化經營之路,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深化改革的有效選擇,通過資產重組和利益再分配,激活農機管理的內部機制,使農業機械化真正成為推動鎮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農機耕作水平高

關沮鄉已有8200公頃土地從秋翻整地、春耙播種、施肥中耕、除草收割、脫粒運輸等環節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在耕作制度改革上,實現了科學合理的“三三制”,即關沮鄉16453公頃,耕地每年秋翻三分之一,深松滅茬三分之一,桔稈還田三分之一。另外,從先進設備的引進到農用機械的修配,形成了上有專家組、下有技術員的配套服務體系,先進農科技術的推廣套用快,講理論,重實踐,尤其是機械組裝和修理,小修不出組,大修不出村,實現了機務管理技術推廣,安全監理一體化,為機械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本保障。

農機作業效果好

關沮鄉經過堅持不懈抓農機事業的發展,農機作業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隨著農機服務功能的不斷增強,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農機的觸角已深入到生產,生活的各個角落,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是解放了大批勞動力。機械作業的普遍推廣,大批勞動力洗腳離田。關沮鄉80%的勞動力從糧食生產中轉移出來,從事二、三產業,其中以從事畜牧養殖、蔬菜、運輸的人數居多,達到13000人。

二是推進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農機管理體制改革,尤其是農機股份公司的建立,為土地集中流轉,規模經營奠定了基礎。關沮鄉已有2988戶,3565公頃土地實現了有序流轉,連片經營,占關沮鄉耕地面積的20%。

三是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機械取代人力,推動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了提質降耗增效的目的。經實際測算,全程機械化斤糧成本僅為0.26元(比湖北省平均值的0.32元低0.06元),用工時僅10天,而半機械半人工種植斤糧成本0.296元,用工時達60天,同時,從用種用肥及糧食產量上,也是非常明顯的效益對比,關沮鄉每年減少種肥投入達120萬元,而公頃單產增加達2000斤左右,兩次合計,關沮鄉增加收入達到460萬元。

經濟發展

一.經濟概況

關沮鄉關沮鄉企業
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53578萬元,比上年增長9%;其中,工業總產值43068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491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324萬元,財政收入278.7萬元,比上年增長45%;農民人均純收入3918元。被評為荊州市鄉鎮綜合經濟實力第十強。

二.特色工農業

全鄉年產等名優水產品4702噸,速生精細無公害蔬菜10550噸,優質蓮藕4932噸。2001年,全鄉農業總產值17457萬元,是建鄉初的10.9倍,關沮鄉始終堅持“只有大開放,才能大發展”的戰略思路,堅持不懈地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和小城鎮建設“三大戰略”的關鍵措施來抓,跳出農村抓農業,全面提高城郊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關沮鄉現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3個,生產的主導產品有35個,主要有“金鯉魚”系列熟食魚,"沙雪牌"蓮藕罐頭及系列蝦產品等。

關沮鄉經濟發展較快,工業已成為全鄉經濟的主導。現有工業企業26家,涉及汽車配件、塑膠型材、生物製藥洗滌化工、食品加工、機械加工、糧油加工預製構件、建築施工、家俱製造等行業。其中“味之淵”系列熟食、澳星環保設備等分別獲國家輕工業部、省、市優質獎。2003年鄉鎮工業總產值4.3億元。

三.關沮工業園區

關沮鄉關沮鄉招商引資
關沮工業園區是沙市區推進“工業興區”戰略基地之一,是城區工業外移的主要載體,地處318國道以南,十號路以西,占地近2000畝。近年來,關沮鄉黨委、政府堅持只有大開放,才能大發展的工作方針,實施工業興鄉戰略,全方位招商引資,全面推行“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全滿意”招商引資工作法,始終堅持黨政領導重“商”、優惠政策引“商”、優質服務留“商”,最佳化環境穩“商”,優良效益富“商”,建立健全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全,人全我誠和“三先”(領導率先、工作爭先、政策優先)、“三定”(定任務、定責任、定獎懲)、“三全”(全員、全行業、全方位)、“三圍繞”(圍繞重點園區、圍繞重點區域、圍繞重點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對外來投資客商在註冊登記、基礎設施建設、勞動用工、生產用電、土地流轉、費用減免等方面給予優惠,如引進企業可先生產,後交租金,先經營,後辦手續,購買企業可分期付款,土地流轉中在基準價的基礎上優惠50%等等。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棲,建設好園區就是打造好招商引資平台。在區委、區政府的政策傾斜、項目扶持下,關沮鄉舉全鄉之力,自籌資金500多萬元加強西湖工業園區的配套設施的建設,園區基礎條件日趨完善。一是採取土地折抵公路款的辦法修建了西湖大道,一期工程投資270多萬元,全長1280米,寬26米的西湖大道全部完工,上下水管網建設即將完成。二期工程將西湖大道延伸至六號路,形成兩橫三縱的公路網。二期工程目前已經全面啟動。二是引水入園。通過區委、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投資240萬元鋪設400mm的自來水管引入了園區,滿足園區工業用水需求。三是保障電力供應,根據落戶企業要求,派出專人多次與供電部門聯繫,2005年新裝2台套變壓器,累計630KVA,2006年納入供電計畫有9台套,累計4000KVA,保障園區工業、基礎設施用電需求。

景點

關沮鄉關沮鄉瀑布
①關渡口
關渡口隸屬荊州市沙市區關沮鄉關沮村,古名關渡口,現名關沮口。屈原的先祖屈瑕的封地在關渡口鳳凰山、洪山一帶。屈瑕乃莫敖後,為楚王宗親,且其職多為父子相傳,屈原為左徒(左徒當即莫敖,莫敖可能是屈氏族的分圖騰)。今人考證屈原的出生地在江陵八里山,傳說屈瑕的封地就在今天的關渡口鳳凰山、洪山一帶。

②海子湖與鳳凰山
海子湖原來叫未名湖、瓦子湖。是因為東海龍王的二太子倒插門做女婿而得名,即與修煉成精的鯉妹結婚。故曰:海(東海龍王)子(二太子)湖。傳說龍太子與鯉妹吵架,夫妻二人大發脾氣,漁民深受其害。這事傳到關公耳里,他銘記於心。一天關公見湖中無風起浪,白浪滔天,漁船翻滾。只見關公手提青龍偃月刀,跳上艨艟舟,直指浪心,使出看家本領,舉刀便砍,三刀砍下,湖平浪靜。原來龍太子認出了關公,知道他是天神下凡,自認倒霉,從此再不敢滋事。座落在海子湖南畔的鳳凰山原來叫無名山,很久以前海子湖叫三海,即上海、中海和下海。在海的附近有三座山,除無名山外,還有北岸的孫家山和大山子。傳說有一天從西南飛來了一對十分美麗的鳳凰在無名山落籍。這以後,周圍百姓年年豐收,歲歲有餘、更奇怪的是這座山不斷地長大,長高。山上鳥語不斷,花果滿枝。但好景不長,從遠方來了兩個獵人,他們找到了鳳凰巢,又進行追捕,鳳凰飛走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恩愛吉祥的鳳凰鳥就把無名山改名為鳳凰山了。2006年以來,荊州市海子湖旅遊目的地建設項目列為荊州“十一五”規劃的重點項目。該項目以地處荊州古城東北的海子湖為依託,建設項目沿湖畔展開。按照規劃,海子湖旅遊目的地分為楚文化主題公園旅遊休閒配套區、荊楚人家民俗區三大區域,其中楚文化主題公園占地1.8平方公里,區域內主要是重建古紀南城,建造的城門城牆宮殿、民居、手工作坊、商業街等,力圖再現楚國宏偉氣派的都城景象。而荊楚人家民俗區主要是項目區內農戶的集中安置房、旅遊從業人員公寓以及別墅、度假村等,規劃面積在1.2平方公里。荊州市學術研究和文物保護層面,將本項目建成楚國文物集中展示的權威中心,成為研究楚文化、感知楚文明的聖地,致力於打造一座在全球範圍內展區規模最大、文物數量最多、文物價值最高、學術地位最高、設施最先進的楚文化博物館

相關詞條

黃岡荊州鄉鎮(二)

黃岡市和荊州市是湖北兩個重要的城市它們地大物博,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黃岡和荊州的一些鄉鎮吧~

荊州市行政區劃

區縣街道鄉鎮
沙市區

解放路街道| 崇文街街道| 中山路街道| 勝利街街道| 朝陽路街道| 岑河鎮| 觀音壋鎮| 鑼場鎮 | 關沮鄉| 立新鄉| 聯合鄉

荊州區

西城街道 | 東城街道| 城南街道| 紀南鎮| 川店鎮| 馬山鎮| 八嶺山鎮| 李埠鎮| 彌市鎮| 郢城鎮| 太湖農場| 菱湖農場

洪湖市

新堤街道| 濱湖街道 | 螺山鎮| 烏林鎮| 龍口鎮| 燕窩鎮| 灘鎮| 峰口鎮| 曹市鎮 | 府場鎮| 戴家場鎮| 瞿家灣鎮| 沙口鎮 | 萬全鎮| 汊河鎮 | 黃家口鎮| 老灣回族鄉

松滋市

新江口鎮| 南海鎮| 八寶鎮 | 涴市鎮| 老城鎮| 陳店鎮 | 王家橋鎮 | 斯家場鎮| 楊林市鎮| 紙廠河鎮| 街河市鎮| 洈水鎮 | 劉家場鎮| 沙道觀鎮| 萬家鄉| 卸甲坪土家族鄉

石首市

繡林街道 | 筆架山街道 | 新廠鎮| 橫溝市鎮| 大垸鎮| 小河口鎮| 桃花山鎮| 調關鎮 | 東升鎮 | 高基廟鎮 | 南口鎮 | 高陵鎮 | 團山寺鎮 | 久合垸鄉| 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監利縣

容城鎮 | 朱河鎮 | 新溝鎮| 龔場鎮| 周老嘴鎮 | 黃歇口鎮| 汪橋鎮 | 程集鎮 | 分鹽鎮| 毛市鎮| 福田寺鎮| 上車灣鎮| 汴河鎮 | 尺八鎮| 白螺鎮 | 網市鎮| 三洲鎮| 橋市鎮 | 紅城鄉| 棋盤鄉| 柘木鄉| 大垸農場| 荒湖農場

江陵縣

資市鎮| 灘橋鎮| 熊河鎮 | 白馬寺鎮| 沙崗鎮| 普濟鎮 | 郝穴鎮 | 馬家寨鄉| 秦市鄉| 江北農場| 三湖管理區| 六合垸管理區

公安縣

斗湖堤鎮| 埠河鎮| 夾竹園鎮| 閘口鎮| 楊家廠鎮| 麻豪口鎮 | 藕池鎮 | 黃山頭鎮| 孟家溪鎮 | 南平鎮 | 章莊鋪鎮| 獅子口鎮 | 斑竹壋鎮| 毛家港鎮| 甘家廠鄉| 章田寺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