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口鎮

黃家口鎮

黃家口鎮位於洪湖市北邊,鎮域面積113平方公里,境內人口3.96萬。全鎮下轄30個自然行政村。黃家口鎮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黃家口鎮是“魚米之鄉”。主要農產品為大米、油菜籽、棉花等,水產品主要有“四大家魚”及黃鱔、甲魚、泥鰍、龍蝦等名優水產品。黃家口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水產大鎮,長期以來,在該鎮存在著農工產業結構不平衡狀況,嚴重製約著全鎮經濟的發展。於是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鼓勵和支持外來投資者。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黃家口鎮黃家口鎮
黃家口鎮位於洪湖市北邊,瀕臨東荊河,隔河與仙桃市楊林尾鎮相望,鎮域面積113平方公里,境內人口3.96萬。全鎮下轄30個自然行政村,2個街道居民委員會,耕地面積4萬畝,水產養殖面積4.3萬畝,森林覆蓋率22%。

黃家口鎮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境內地勢廣闊平坦,有大小河流30多條,湖泊10多個,大小電力排灌站近10座,其中國家級大中型電排站——南套電排站和高潭口電排站分別座落在東西兩側。

該地交通便利,距市區37公里,距省城武漢市150公里。境內公路基本實現村村通,其中“黃——中”路為6米寬的水泥路,是該鎮水產品生產的命脈路。

區位優勢

黃家口鎮魚米之鄉
黃家口鎮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主要農產品為大米油菜籽、棉花等,水產品主要有“四大家魚”及黃鱔甲魚、泥鰍、龍蝦等名優水產品。近年來,鎮委、鎮政府以“農業穩鎮、水產富鎮、工業興鎮”戰略為指導,立足本地實際,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水產養殖在傳統養殖模式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名特優”,重點推廣網箱養鱔、魚鱉混養等新型養殖業,其年產量已分別達到200萬斤和20萬斤。

在“工業興鎮”戰略指引下,該鎮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湧現了一批重點企業,如:恆盈生化有限公司、金宏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利華木製品廠、嘉禾興精米廠等,初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生化、能源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隨著工農業生產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斷提高。2006年全鎮人均純收入6000元,人平居住面積50㎡,全鎮擁有手機近2000部,平均每15人就擁有一部手機,每30人擁有一輛機車,每戶擁有一台彩電,兒童入學率100%。

行政區劃

全鎮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建設路、文衛路、黃家口、網柳、平陽、姚河、新垸、西湖、新場、新建、壩壇、天壇、崗塔、十河、萬嶺、宋墩、南岸、南套、五台、七號、革丹、楊墩、長河、新河、作才、湘口、大嶺、上白林、下豐岸、大白林、永寧。鎮政府駐黃家口。

1975年從汊河區分出,建黃家門公社,1984年建區,1987年置鄉,1989年建鎮。

招商措施

黃家口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水產大鎮,由於受客觀條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長期以來,在該鎮存在著農工產業結構不平衡狀況,農業水產發展步子大,企業發展規模小,而且發展速度緩慢,嚴重製約著全鎮經濟的發展。近年來,黃家口鎮圍繞“農業如何發展工業經濟”這一工作主題,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強力實施“工業興鎮、水產富鎮、農業穩鎮”的發展戰略。

黃家口鎮小鎮榮譽
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鼓勵和支持外來投資者。該鎮規定:凡到黃家口鎮投資辦廠的單位和個人,鎮政府堅持簡化行政審批制度,一切手續由鎮提供職責性無償服務。在服務職能上,鎮村兩級切實轉變工作職能,為企業發展做好後盾。該鎮還成立了行業協會,通過行業協會,實現企業信息構通,網上構通,管理構通,為全鎮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搭建好平台。

為加大招商引資新上項目力度,黃家口鎮主要採取了四項得力措施: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全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為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二是明確責任目標,制定目標考核實施細則。對制定招商引資計畫項目量化到村,嚴格實行目標責任制。各部門分包到村、包項目,站所為督導責任人。三是成立督導小組。黨委書記、鎮長為督導組組長,成員由科級幹部擔任。四是嚴格獎懲措施,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表揚和重獎,對年終各行政村招商引資、新上項目的工作情況由鎮黨委、政府統一組織考評,對沒有完成責任目標的行政村,給予通報批評,並取消年終各種評先資格。

名村簡介

湘口村

黃家口鎮湘口水鄉
現有人口3200人,面積12.8平方公里,水產面積10000畝,村黨委下設3個支部,共有黨員62人。1996年成立了洪湖市湘口水產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村企合一的新型村級黨組織。

湘口村各種文化設施齊全,村實現了全作醫療,興建了辦公大樓、綜合大樓、三級漁港、自來水廠,90%的村民用上了手機、有線電視覆蓋率100%,村民生活殷實。2002年被省農業廳評為“生態農業示範區”,2001年被省農行評為“AAA級信用企業”,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明星村”,2004年被省委評為“五好村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湘口村黨委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湖區優勢,緊緊依託市場,不斷調整水產品結構,緊緊依託水資源優勢,通過開挖精養魚池、開辦蓮子罐頭廠,發展名特優水產養殖,做大做強了湘口水產業。如今,湘口已形成了六大基地;3萬口網箱養鱔示範基地、1800畝中華鱉魚混養示範養殖基地、6000畝四大家魚精養基地、500畝桂花魚養殖基地、1600畝蓮藕種植基地、500畝細鱗斜傾牯和黃尾密養殖基地等,年創收5000萬元,帶領民眾年均增收2000元。

革丹村

黃家口鎮革丹村
革丹村1900畝水旱地是該鎮有名的“油——稻”、“瓜——稻”優質高產噸糧田,現有1600畝精養漁池已全部套養了黃鱔,2005年底本村網箱養黃鱔1萬口,每口網箱純收入1000元,養黃鱔年收入10萬元的大有人在。近年來該村投資30多萬元架起了三橫三縱五公里漁業電網設施、投資50多萬元修通了村級柏油路2公里、漁場碎石路3公里,不僅解決了民眾行路難的問題,更使本村農產品能及時暢銷外地。

經濟全面發展,農民興起了建房熱,最近3年農民新建280多棟樓房,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的改善。男女青年都騎機車既方便又風光。2005年革丹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革丹村10年來沒有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人民安居樂業,鄰里和睦相處。革丹村2001年被洪湖市綜治委評為“安全文明村”;2002年村消費品保會被荊州市公安局評為“優秀治保會”。

荊州市行政區劃

區縣街道鄉鎮
沙市區

解放路街道| 崇文街街道| 中山路街道| 勝利街街道| 朝陽路街道| 岑河鎮| 觀音壋鎮| 鑼場鎮 | 關沮鄉| 立新鄉| 聯合鄉

荊州區

西城街道 | 東城街道| 城南街道| 紀南鎮| 川店鎮| 馬山鎮| 八嶺山鎮| 李埠鎮| 彌市鎮| 郢城鎮| 太湖農場| 菱湖農場

洪湖市

新堤街道| 濱湖街道 | 螺山鎮| 烏林鎮| 龍口鎮| 燕窩鎮| 灘鎮| 峰口鎮| 曹市鎮 | 府場鎮| 戴家場鎮| 瞿家灣鎮| 沙口鎮 | 萬全鎮| 汊河鎮 | 黃家口鎮| 老灣回族鄉

松滋市

新江口鎮| 南海鎮| 八寶鎮 | 涴市鎮| 老城鎮| 陳店鎮 | 王家橋鎮 | 斯家場鎮| 楊林市鎮| 紙廠河鎮| 街河市鎮| 洈水鎮 | 劉家場鎮| 沙道觀鎮| 萬家鄉| 卸甲坪土家族鄉

石首市

繡林街道 | 筆架山街道 | 新廠鎮| 橫溝市鎮| 大垸鎮| 小河口鎮| 桃花山鎮| 調關鎮 | 東升鎮 | 高基廟鎮 | 南口鎮 | 高陵鎮 | 團山寺鎮 | 久合垸鄉| 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監利縣

容城鎮 | 朱河鎮 | 新溝鎮| 龔場鎮| 周老嘴鎮 | 黃歇口鎮| 汪橋鎮 | 程集鎮 | 分鹽鎮| 毛市鎮| 福田寺鎮| 上車灣鎮| 汴河鎮 | 尺八鎮| 白螺鎮 | 網市鎮| 三洲鎮| 橋市鎮 | 紅城鄉| 棋盤鄉| 柘木鄉| 大垸農場| 荒湖農場

江陵縣

資市鎮| 灘橋鎮| 熊河鎮 | 白馬寺鎮| 沙崗鎮| 普濟鎮 | 郝穴鎮 | 馬家寨鄉| 秦市鄉| 江北農場| 三湖管理區| 六合垸管理區

公安縣

斗湖堤鎮| 埠河鎮| 夾竹園鎮| 閘口鎮| 楊家廠鎮| 麻豪口鎮 | 藕池鎮 | 黃山頭鎮| 孟家溪鎮 | 南平鎮 | 章莊鋪鎮| 獅子口鎮 | 斑竹壋鎮| 毛家港鎮| 甘家廠鄉| 章田寺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