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白山羊

長江三角洲白山羊

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是皮、肉、毛兼優的江蘇地方山羊品種,具有早熟、多羔、適應能力強、繁殖力高等特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其特色產品--筆料毛細直有鋒、富有彈性,是制筆的優良原料。因其主產區集中在海門啟東崇明一帶,故習慣上稱為"海門山羊"。

特徵

長江三角洲白山羊體格中等,頭呈倒三角形,公母羊均有須有角,公羊頸部粗短、背腰平直、前胸較發達、後軀較窄;母羊頸細長、背腰微凹、前胸較窄、後軀較寬深。
長江三角洲白山羊初生重1.25千克,周歲體重:公羊24千克,母羊17千克。平均產羔率230%以上,連皮羊肉的屠宰率一般在49%以上。

產地與分布

長江三角洲地區。

生產性能

具有肉質好,板皮質優,羊毛挺直有峰,彈性好的特性。屬肉、皮、毛俱優的山羊,尤以生產比料毛而著稱。體格中等偏小。

體重:成年公羊為28.6千克,母羊為18.4千克,周歲公羊為16.4千克,母羊為14.9千克。 屠宰率(當地習慣連皮宰食):成年為45.9%,一歲為48.7%,剝皮羊在35~45%之間。 板皮質緻密柔軟,富光澤,彈性好,是制皮革的優制原料。 羊毛潔白,挺直有峰,具光澤彈性。產羔率為224%。

認識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