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寒羊

新密寒羊

新密寒羊,中國綿羊優良品種,因在寒冷季節膘肥體壯生產發育較快而著名。

基本信息

簡介

其祖先是蒙古羊元朝(公元1260~1264年)年間隨蒙古族大量南徙進入中原地區時,最先到達河南密縣(今新密市)桑坡,進而擴展到河北、山東。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河南綿羊大部分是寒羊。在寒羊中又可分為細毛和半細毛兩個類型。細毛型以“新密寒羊”為代表,毛細質佳,肉肥細嫩,體形小,產毛量低。半細型以“東明寒羊”為代表,體形較大,毛較粗,產毛量較高,一胎二羔很普遍。

特徵

(1)毛為白色,毛色全白的占99.19%。

(2)公羊大部有螺鏇形頭角,占94.12%;母羊大部無角,占74.75%

(3)脂肪尾肥大,公羊尾長25~31公分,寬22~25公分;母羊尾長12~19公分,寬17~21公分.

(4)羊毛細度,細毛率最高占97.21%,肩部毛細70支,腹部毛細64支,平均毛細為64支。

(5)淨毛率為52.52%,年產毛重公羊1.5~2.5公斤,母羊1.2~2公斤。

(6)公羊初生體重2.83公斤,母羔2.77公斤;成年公羊88~70公斤,母羊25~50.5公斤其飼養管理方法獨特,多數以小群放牧為主,餵鹽有生熟之分,放牧回家都上圈,春夏季節吃樹葉、青草,還用桑葚、桑皮作飲料;秋冬季節掃集乾樹葉和割曬野草備飼草備乾土墊圈。種公羊、羔羊以及母羊產前產後都分別加料、餵饃、飲米湯,冬春飲溫水,夏秋飲冷水。

認識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