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裘皮羊

泗水裘皮羊

泗水裘皮羊是泗水縣的特產,屬蒙古羊的後裔,1981年命名為山東省優良畜種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泗水裘皮羊體格健壯,善於爬山,可終年放牧。屬裘肉兼用羊。毛被光澤,毛股清晰,花案美觀,皮薄堅韌,羔皮可與灘羊二毛媲美,主要分布在泗水、曲阜、鄒縣等山丘地帶。
公母羊均頭部窄長,鼻樑隆起,公羊有螺鏇型角的及無角的約各占半數,母羊多數無角,兩耳較小,頸部細小,四腳較短。體型側視略呈長方形。脂尾垂至飛節以上,尾尖上翻。毛色純白,頭、肢間有黑褐色斑點,毛被主要有兩型毛及粗細毛組成,底部絨毛少,毛股清晰,花穗明顯。
成年公羊體高60.1±4.2厘米,體斜長63.9±3.7厘米,胸圍79.2±45.2厘米,體重38.9±3.1公斤,最大60公斤。母羊體高55.1±3.8厘米,體斜長60.1±2.9厘米,胸圍71.2±4.9厘米,體重28.4±3.4公斤,最大40公斤。母羊性成熟期10個多月齡,在粗放管理條件下,產羔率100.9%,公羊產毛量2.5公斤,母羊1.5公斤。羯羊屠宰率45-49.5%,淨肉率37.2-39.3%。

產地概況

泗水裘皮羊的主要產地為山東省泗水縣,集中分布於該縣泗河兩岸的泉林、黃溝、苗館、泗張、星村、中冊、城關、聖水峪、高峪、柘溝、金莊等鄉鎮。
泗水縣位於魯中南部,泰沂山系南麓,系沂蒙余脈低山丘陵區。地理坐標東經117º05´—117º35´,北緯35º28´—35º48´。東接沂蒙老區臨沂,西臨儒家聖地曲阜,北依泰山,南面棗莊,隸屬於濟寧市。地勢東高西低,由東向西傾斜,山巒起伏,山脈多東西走向,以花崗石、變質岩、灰岩為主。土地多為粗骨棕壤土,有機質含量低,保水蓄肥能力差,水土流失嚴重,滲透性強,對作物選擇性強,土層質地粗,礫石含量高。種植地瓜、花生等耐乾旱、耐瘠薄的小雜糧居多,多為一年一作。
該縣氣候屬暖溫帶氣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寒晴燥,光照充足,年溫差及日溫差較顯著。年平均氣溫13.4ºC,月平均氣溫七月份最高26.7ºC,一月份最低-2.1ºC。無霜期174—213天,年均日照時數2411.5小時,日照百分率52—64%,年均輻射總量每平方厘米499.9千焦耳,年均降水量75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歷年相對濕度65%。
該縣因水而得名。泗河發源於泗水縣東部的泉林,而泉林又因泉水如林而得名,泉大如蓋,常年噴涌,由東而西流經泗水、曲阜等縣市進入微山湖。泗河之水為該縣主要水源,灌溉兩岸農田,滋潤兩岸萬物生靈。

培育歷史

泗水裘皮羊培育歷史悠久,所產裘皮品質優良,早在清朝時期就被列為給皇帝進貢的佳品,俗稱貢品,價值非凡。據光緒十八年泗水縣誌記載:“泗水裘皮,所貢者微,而所費者屠,召公有言:不貴異物,民乃足有”。據此可見泗水裘皮的名貴,同時也說明該縣歷史上就有數量可觀的裘皮羊。另據該縣縣誌資料記載,民國二十年(1931年)泗水縣存欄量為一萬五千餘只。
1981年,農業部組織畜牧專家進行地方畜禽良種調查,認定泗水裘皮羊品質優良,並報請上級有關部門批准將泗水縣定為裘皮羊生產基地,提出“去劣選優,提純復壯”的方針,並指示成立育種組,提高裘皮羊的雙羔率。泗水縣畜牧部門根據上級指示確定泗張、泉林、苗館、星村、中冊5個區為裘皮羊繁殖基地,建立核心群5個,選育優質羊500餘只。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受肉羊市場衝擊,許多裘皮羊養殖戶開始引進小尾寒羊和其他肉、毛品種和裘皮羊同群飼養,並用其公羊雜交裘皮羊,不僅直接造成裘皮羊種群混亂,純度下降,而且致使數量日趨減少。據泗水縣畜牧部門報告,2006年全縣飼養綿羊10000餘只,經筆者實際調查,在所有所養綿羊當中,大約只有不足20%具有不同程度泗水裘皮羊典型外貌特徵,其餘皆為小尾寒羊或其他肉、毛雜交羊。保種形勢十分嚴峻。

生態特性和外貌特徵

生態特性:裘皮羊是泗水縣的特產,是經當地歷代勞動人民選育而形成的優良家畜品種,適應當地自然氣候和生態環境,耐粗飼,好管理,善於爬山,可終年放牧飼養。
外貌特徵:泗水裘皮羊公、母個體均較小,體型低矮。毛色純白,個別頭、肢間有黑褐色斑點。被毛為兩型毛,腹毛稀短,頭及四肢為刺毛。
頭部狹長,面部清秀,鼻樑隆起。耳形及大小不一,大者耳長10--12cm,向兩側方向下垂;短者耳長6--7cm,向兩側伸直;小耳者較少,其耳形僅能看到耳根。
公羊頭生多角,可達2--6隻不等。根據頭生角數不同,形狀各異:頭生兩隻角者,成年時可長成螺鏇形大角:頭生三隻角者,或一側生一隻,頭頂往上長一隻,狀如刺刀,或頭一側長一隻,另一側長兩隻;頭生四角者,頭兩側各生兩隻,中間一對往上長,外邊一對往下長;頭生五角者,或一側三隻,另一側兩隻,或兩側各兩隻,中間一隻往上長;頭生六角者,頭兩側各生三隻角,生長方向則不固定,多數是外側兩隻角往下螺鏇生長,中間一對往上長,非常威武。據筆者調查,泗水裘皮羊公羊頭生3角以上者約占60%以上,經觀察分析,凡是頭生多角者,則毛皮類型趨向於裘皮型;頭生兩隻螺鏇形大角者,則多數毛皮類型變異,可能被雜交改良。公羊角質結實而堅硬。母羊有角或無角,有角者不過是姜角而已,角質較差。
頸部細長,胸較深,後軀發育好,尻微斜,腹部緊湊稍下垂,背腰稍平直,四肢短而結實。軀體略長,側視體型呈長方形。尾系大脂尾,上寬下厚,尾尖向上再向下垂,長達飛節。

生產性能

裘用性能:泗水裘皮羊的突出特點表現在裘皮質量上乘。適宜制裘的二月齡羔羊毛長6.4—8.5cm,羔皮面積0.33㎡左右。其毛色純白,光澤良好;毛股細小而清晰,彎曲明顯,花穗美觀;皮板薄而堅柔,光滑不擀氈,禦寒性能強。裘皮花穗類型,按照毛穗的結構和花彎的形狀可分為小花毛穗、大花毛穗、蝸牛花和蒜瓣花4種類型。用泗水裘皮羊生產和鞣製的裘皮,可與寧夏灘羊裘皮媲美,幾可亂真,被視為國內裘皮珍品。
羊肉品質:泗水裘皮羊肉質較好,色澤光艷,肉色為淺紅至鮮紅;皮下脂肪分布均勻,脂肪層較薄;腹內脂肪白色堅實;肌細肉嫩,肌纖維間含有適量脂肪,外觀有大理石紋狀。烹調後香味濃郁,膻味小,味道鮮美。
繁殖性能:泗水裘皮羊繁殖性能較低。正常情況下,母羊的性成熟一般在10個月以上,公、母羊1—1.5歲方能配種繁殖。發情無明顯季節性。一般飼養條件下,成年母羊可兩年產三胎,一般一胎一羔,產雙胎較少。據對38窩繁殖羊統計分析,總計產羔46隻,繁殖率121.05%;產單羔者30窩,占78.9%;產雙羔者8窩,占21.1%。

現狀

泗水裘皮羊是濟寧市九大地方優良品種之一,自1980年以來,由於多方面原因,致使泗水裘皮羊存養量急劇下降。近日,泗水縣畜牧局對泗河沿岸的中冊、高峪、苗館、泗張、泉林等鄉鎮裘皮羊存養量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顯示,目前全縣泗水裘皮羊存欄不足1000隻,致使泗水裘皮羊存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市場對裘皮的需求量下降;二、泗水裘皮羊的繁殖率低,一般一胎一羔,雙羔很少。三、泗水裘皮羊的肉用價值沒有被開發利用。為了保護開發好泗水裘皮羊,縣畜牧局積極與科研院校的專家教授聯繫,制定了保種開發計畫。目前,位於大黃溝鄉南華村的保種場已經建成,正待選羊進場。

研究價值與啟示

反映出我國綿羊品種遺傳基因的多樣性;
泗水裘皮羊公羊品種純度與頭生多角有相關性。並不是說角越多越純,但可以肯定,在現在雜交混亂的羊群中,3角以上者都當屬泗水裘皮羊(毛股花穗明顯優良);
泗水裘皮羊作為多角綿羊品種在我國羊品種的進化和培育過程中的存在價值值得重視。據揚州大學常洪教授介紹,從我國古代的唐畫等作品中曾見到過多角的羊和牛,以此認為,我國古代曾存在多角的羊和牛,只是近代減少了而已,可喜的是並未滅絕,泗水裘皮羊提供了見證的活化石。
泗水裘皮羊泗水裘皮羊

對泗水裘皮羊的品種資源保護值得重視。我國畜禽遺傳資源十分豐富,並具有許多優良特性,這些資源與我國民族文化相隨發展,是由先輩的智慧和血汗凝聚起來的,也是世界人類共同擁有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泗水裘皮羊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和重要的生產利用價值應當引起關注。鑒於該品種數量急劇減少和品種遺傳基因受到嚴重破壞的現實,進行必要的品種資源保護和開展有關技術研究迫在眉睫。
納入全國品種資源調查範圍。20世紀80年代,泗水裘皮羊優良的品質曾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當地也曾採取過一定的普查、保種和選育措施,但是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全國養羊形勢的發展與改變,從地方到上級對泗水裘皮羊的重視力度都有所降低。在1999年出版的《山東省畜禽品種志》中就沒有把泗水裘皮羊列入進去。2006年,農業部部署了“全國地方畜禽良種普查”工作,希望有關部門把泗水裘皮羊列入調查範圍之內,並列入有關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制定泗水裘皮羊品種標準。2002年以來,筆者多次參加山東省地方品種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但在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列出的“地方良種畜禽品種標準名錄”中我們始終沒有找到泗水裘皮羊,泗水縣及有關部門也沒有申報制定的跡象。為了泗水裘皮羊的保種和利用,建議在對泗水裘皮羊調查基礎上儘快制定泗水裘皮羊品種標準。
建立泗水裘皮羊品種資源保護場。在現有基礎上,按照泗水裘皮羊典型外貌特徵選擇優良個體組成保種群,專門飼養管理。制定保種和育種方案,進行必要的提純復壯和選育提高。群體以300隻--500隻為宜,公母比例1:10。
開展有關泗水裘皮羊基因遺傳等方面技術研究。泗水裘皮羊獨特的生物學特性需要及時研究;裘皮利用價值頗高,應該適當研究開發。只有將資源優勢及時轉化為經濟優勢,才能更好地促進地方品種資源保護和選育。

認識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