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黑山羊

金堂黑山羊

金堂黑山羊,是通過和努比亞山羊雜交然後經過60餘年的群選群育而形成的具有良好生產性能和相當規模的黑山羊群體。也被譽稱為黑色努比亞山羊,經堂黑山羊是四川省優良地方肉用山羊品種,全身被毛黑色,具有光澤。體型大,頭中等大,頸長短適中。耳有垂耳、半垂耳、立耳三種。背腰平寬,四肢粗壯,蹄質結實。品種內按頭型特徵可分為有角型和無角型兩種類型。金堂黑山羊遺傳性能穩定;早熟,繁殖力強,生長發育快,生產性能優良;且具有耐濕熱、耐粗飼、適應性強,肉質細嫩,無膻味等特點。對飼養管理條件要求不高,每天放牧8-10小時,不需精料,羊只生長良好。

基本信息

簡介

金堂黑山羊金堂黑山羊
金堂黑山羊產於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該山羊群體在長期自然選擇基礎上,自五、六十年代開始有組織、有計畫選育發展,至今全縣存欄黑山羊已達50萬餘只。金堂黑山羊因其個體大、生長發育快、繁殖率高、適應性能和抗病力強、全身被毛黑色、肉質細嫩無膻味而享譽省內外。

外貌特徵

金堂黑山羊金堂黑山羊
1、被毛:全身黑色、較短、富有光澤。

2、體形外貌:體形較大,體質結實,全身各部結合良好;頭中等大,頸長短適中,前身軀發育良好,胸寬深,背腰寬平,後軀發育較好,尻部較寬,較斜,四肢粗壯,蹄質結實。公羊體態雄壯,睪丸發育良好;母羊體態清秀,乳房發育良好。

品種分布

金堂黑山羊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金堂、青白江、龍泉驛、雙流等區縣,年飼養量40萬隻以上。目前已推廣到北京、江西、湖南、重慶、河南、安徽等省市和省內德陽、自貢、瀘州、涼山州、阿壩州、攀枝花、達川等地市。

生產性能

金堂黑山羊金堂黑山羊
1、繁殖性能:公羊8-10月齡、母羊6-7月齡開始配種繁殖。母羊一般年產1.7胎,產羔率:初產193%,2-4胎246%。初生及雙月重:公羔2.35kg及12.5kg,母羔2.22kg及12.3kg。

2、生長發育:6月齡體重及體高,公羊25.5kg及58.2cm,母羊23.8kg及55.1cm;12月齡體重及體高,公羊37.2kg及65.8cm,母羊34.9kg及60.7cm;成年體重及體高,公羊74.6kg及76.7cm,最高體重達125kg,母羊56.2kg及68.5cm,最高體重達80.5kg.

近幾年,縣委、縣政府把"大規模、高速度、高質量"發展黑山羊作為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措施,在全縣重點抓了10個黑山羊基地鄉鎮建設並組建了15個金堂黑山羊基礎選育群,使金堂黑山羊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較大發展和提高。

所獲榮譽

金堂黑山羊曾作為我國第一個雜交體質羊品種--南江黃羊的父本之一,是金堂縣寶貴的品種資源。金堂黑山羊於2001年11月被命名為四川省地方優良品種。

認識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