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北白山羊

魯北白山羊

魯北白山羊是皮、肉兼用型優良羊種,各縣均有飼養。1976年國家在臨邑縣建立了飼養基地。

基本信息

簡介

產地(或分布):主要分布在山東省北部平原地區。
數量:2000萬隻。
主要特性:魯北白山羊全身被毛白色,頜下有須,有角羊占59%,無角羊占41%。有肉垂的羊占80%。公母羊前軀發達,背面平直。母羊前軀寬,後軀發育好。周歲公羊平均胴體重為5.03千克,屠宰率為44.24%。成年公羊體重為41.07千克,母羊為31千克。母羊4~5月齡為初配期,公羊性成熟為4~5月齡,6~7月齡初配。母羊一年四季均可發情,經產母羊繁殖率為232%。

品種瀕危

魯北白山羊耐粗飼、易管理,是優良的地方畜種。近年來,由於波爾山羊的大量引進和雜交改良,對魯北白山羊的純種繁育形成了嚴重衝擊,最近的品種資源調查顯示,霑化縣魯北白山羊存欄數量銳減,純種種公羊已不足20隻,種質資源狀況甚憂。霑化縣是魯北白山羊的中心產區之一,必須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通過建立核心繁育群或採取凍精、胚胎等遺傳資源保護方式,加大品種開發,切實保護這一優良地方畜種。

認識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