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脂尾羊

豫西脂尾羊

豫西脂尾羊屬蒙系綿羊,源於中亞和遠東地區,經過豫西人們長期馴化選育而成,是河南省優良的地方種。在偃師、伊川、洛寧、嵩縣、汝陽、新安等均有飼養,總量達30餘萬隻。

基本信息

外貌特徵

豫西脂尾羊多為白色,公羊角呈螺鏇形,母羊大無角。該羊鼻樑隆起,耳大下垂,肋骨開張,腹大而圓體軀長而深,背腰平直,四肢粗壯,蹄質堅實,呈蠟色。脂尾呈橢圓形,尾尖緊貼尾溝,將尾分為兩瓣,于飛節以上。

生產性能

1、產肉性能:豫西脂尾羊胴體豐滿,肉質細嫩,脂肪分布均勻,1歲以上的屠宰率平均為50.5%,淨肉率平均為41.1%。
2、產毛性能:豫西脂尾羊一年剪毛2-3次,一般在5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進行。每隻公羊每年產毛量2.6公斤,母羊年產毛1.4公斤,毛質細密,質量優良。
3、繁殖性能:脂尾羊繁殖率高,性成熟早,母羊多為一年一胎,也有一年二胎,產羔率為107%。公羊1歲即可配種,利用年限5-7年。

飼養管理

豫西脂尾羊耐粗飼、抗病力強,飼養管理要點如下:
(一)種公羊的飼養管理。種公羊對提高羊群的生產起著重要作用,必須重視公羊的飼養,保證體質結實,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好。在非配種期,應補給足夠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飼料,使其保持中上等膘情。配種期應增加精料量,補給燕麥、黍米等飼料,提高精液品質。同時還應使種公羊每日保持適當的運動,控制交配或采精次數,提高配種能力。
(二)母羊的飼養。配種前,抓膘復壯,為配種妊娠貯備營養,達到全配全懷、全生全壯的目的。妊娠前期,胎兒發育較慢,所需營養沒有顯著增多,在日常飼養基
礎上給予適當補飼即可。但要避免吃進腐敗變質飼料,不飲冰碴水,以防早期流產。妊娠後期,胎兒迅速生長,對營養需求明顯增加。為提高羔羊初生重和母羊泌乳量,
必須增加飼料供給,可在維持飼養的基礎上增加20%左右。同時要加強母羊管理,防滑倒、防擁擠,禁餵發霉變質和冰凍飼料,以防流產。哺乳期尤其在哺乳前期是母羊餵養的重要階段,應提供充足的營養,提高泌乳量。精料應比妊娠後期稍有增加,粗飼料儘可能以優質乾草、青貯飼料和多汁飼料為主,管理上要保證飲水充足,圈舍乾燥清潔,寒冷地區要注意保暖。
(三)羔羊的飼養。在初乳期(產後5大),要讓羔羊儘量吃到初乳,並隨母子自然哺乳,通過母乳抗體和豐富的營養增加羔羊抵抗力和成活率。常乳期是羔羊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營養需要量人,要在哺乳的同時,訓練羔羊開食,刺激消化器官及心肺功能健全發育。可選擇色綠、味香、質優、柔軟的禾本科或扛科乾草,讓羔羊採食。隨著羔羊吃奶量下降,要及時補充精料,1個哺乳期(4個月)約需精料10—15公斤。
(四)育成羊的飼養。育成羊指由斷乳至第一次配種的幼齡羊。此期羊的骨骼器官迅速發育,對營養要求較高。要供給含有豐富的蛋白蛋、礦物質元素以及維生素A、D等飼料。

疫病防治

保持羊圈的衛生,及時清除羊圈周圍雜物、垃圾,做好殺蟲滅鼠工作,減少疾病發生。同時要做好羊炭疽、破傷風、羊猝疽、羊快疫、羊腸毒血症、羔羊梭菌性痢疾、口蹄疫等病的防制工作,降低死亡率,提高經濟效益。

認識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