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坳鄉

石坳鄉

石坳鄉位於修水西部,地處北緯29.1度,東經114.4度,居幕阜山脈與九嶺山脈之尾,總面積46.7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1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萬,耕地總面積14000餘畝,以糧食生產為主,正值產業結構大調整階段,高效農業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日益擴大,鄉域內各行政村交通便利,省道柯龍線和遼南公路橫貫全鄉。鄉域地勢由西北向東北傾斜,鄉內丘陵廣布,周邊群山環繞,年平均氣溫16.5為℃,一月均氣溫4.1℃,七月均氣溫28.3℃,平均無霜期為247天,年均降水量1617毫米。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石坳鄉宗祠祭祀
石坳鄉歷史悠久,古有兩江驛道貫穿全鄉,商周時期為艾國轄區,春秋為吳國艾邑管轄,歷朝歷代皆有建制。 修水自古稱“文章奧府”,為“濂溪弦鐸之地,山谷桑梓之鄉”,文化教育比較興盛。宋代黃庭堅的曾祖父黃中理曾開辦櫻桃書院和芝台書院。延引四方學子,郊、宋祁兄弟和黃庭堅等曾就學於此。宋代理學家周敦頤任分寧主簿時,曾開辦書院,後稱濂溪書院。徐、祝等大姓亦辦有書院,培養眾多人才。自唐宋至清代,本縣共有進士201名,舉人317名,僅宋代即有進士160名。北宋一朝,雙井村出進士48名;歷代有丞相2名,尚書16名,正一品官員3名,從一品1名,正二品5名,從二品4名;知名文學藝術家21名。宋代名臣徐禧布衣騰達,胸蟠甲兵,殉節永樂城,有“宋殞長城”之嘆。

黃庭堅開創江西詩派,與蘇軾齊名,並稱“蘇黃”,也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徐禧子徐俯,官至參知政事,又是江西詩派著名詩人,名句流傳至今。南宋政治家、軍事家、四川按撫置制使余,治蜀10年,屢挫蒙軍,勵精圖治,功勳卓著。明代周季麟、周季鳳兄弟,均官至左都御史,史稱“雙鳳”。清萬承風,為宣宗侍讀,朝庭重臣。古代和近代縣人留下各類專著272部1198卷,這些都被修水人民引為驕傲。修水是個古老縣份和著名蘇區,歷史文物、革命文物和風景名勝甚多。有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結束的全縣文物普查中,收集流散文物750件,全縣有古文化遺址116處,其中上奉山背跑馬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最著名。

行政區劃

面積:47k㎡

人口:16240人

郵編:332418

代碼:360424205

石坳鄉轄石坳、太平嶺、花門、余源、水門、黃源、徐塅、青源等8個村委會。

農業資源

石坳鄉石坳鄉
石坳鄉地貌形態多姿,氣候條件優越,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資源豐富。修水植物資源豐富,全縣有種子植物2000多種,屬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植物54種。如我國特有的活化石銀杏,本縣特有的珍稀樹種柳葉臘梅、金錢柳、香果松、穗花杉、伯樂樹等。

石坳鄉白朮、花椒、車前子白花茵陳麥冬半夏等中草藥300多種。野生中華獼猴桃、板栗、楊梅、棗、柿、棠葛、油茶、油桐、烏桕等經濟作物分布廣泛。修水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現有脊椎動物200多種,其中哺乳動物30多種,鳥類41種,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華南虎金錢豹、獐、蟒蛇白鷳等18種,省級保護的黃鼬、大杜鵑等8種。此外還有眾多的魚類、兩棲類和爬行動物,均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修水石坳鄉河道眾多,自然落差大,雨量充沛,水利資源極為豐富,蘊藏量40萬千瓦,可開發量在20萬千瓦以上,50%保證率年地表水總量3.7億立方米,平均地下水總量4.8億立方米,人平均擁有水量6500立方米,還有泰清、司前、湯橋等多處溫泉

經濟建設

石坳鄉石坳鄉三都中小
石坳鄉圍繞“人變精神山變綠,地變高產水變清,戶奔小康村變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主攻工業經濟。力爭年內發展1-2戶規模企業落戶三都項目區;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稅收淨增20萬元,人均增收300元。大力實施“回歸”工程,鼓勵鄉賢人士回鄉創業。抓好新農村建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新栽早熟500畝、瓜簍 500畝、山露菜200畝、茶葉300畝、平原綠化1000畝、商品林2000畝;高標準完成10個新農村示範點的建設任務;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計畫培訓300人次,建立勞動服務站,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做好“勞務富民”文章;擴建生態畜牧小區兩個,組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3個。

石坳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客運車站建設,著手環鄉公交車運作;投入300萬元,完成石坳—花門、石坳—徐塅、石坳—太平嶺、李家源16公里路面硬化,完成20公里通道兩旁綠化和維護工作,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完成鄉衛生院、文化站、中學綜合樓,石坳信用社的建設及全鄉中國小的改水改廁;完成黃源、水門兩個村部建設,實現村村有村部。促進社會和諧。抓好信訪、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內,計畫生育率在90%以上;建設移民安置點1個,接受移民200人。

飲食文化

石坳鄉石坳鄉
贛西北山區的修水縣過去地廣人稀,百姓缺醫少藥。那時醫療條件十分落後,老百姓有病大都是“硬挺”著,實在不行也只有上山挖一些中草藥熬湯喝。為了防病治病,人們從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摸索出許多行之有效的藥膳,筆者從縣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編印的《健康金鑰匙》一書中選出修水農村幾項科學而行之有效的藥膳獻給大家。

雞蛋百合羹 雞蛋補陰血,百合治痰火、補氣、增氣血。清水中放入洗淨瓣開的百合,磕碎兩個雞蛋同燉,起鍋後加適量白糖食用,能養陰潤燥,清心安神。

紅薯大棗糊 過去,紅薯是山區百姓的主食。紅薯洗淨去皮切碎與大棗同煮,熟後搗糊,加入蜂蜜,每日早晚空腹服用,對於治療便秘有特殊療效。

蓮薺五汁飲 取蓮藕100克、梨200克、荸薺100克、麥冬15克、蘆葦根30克,將蓮藕、梨、荸薺洗淨、切碎、絞汁,麥冬、蘆葦根煎過取汁,將五汁混合後攪勻飲用,每日一劑,專治以多飲為主的上消型糖尿病患者。

山藥粳米粥 取山藥50克,黃精、沙參各15克,粳米50克,將山藥研成細粉,黃精、沙參加水煎煮過濾取汁,以藥汁加粳米、山藥粉煮粥,代早餐食用,專治中消型糖尿病患者。

山楂綠豆湯 山楂能擴張血管,降低膽固醇。綠豆與山楂洗淨後煮爛即成,常飲山楂綠豆湯有降壓保健的作用。也可在綠豆湯中加入切碎的蘋果,蘋果中所含鉀能與體內過剩的納鹽交換,使過剩的納排出體外,可使血壓穩定。

羅卜青果茶 羅卜300克、青果10個,煎湯當茶飲,每日數次,治療咽喉痛效果明顯。

地方特產

石坳鄉石坳鄉村民
修水縣版土面積居全省之首,且土地肥沃,適宜各種作物生長,因此土特產尤為豐富,下面為遊客介紹10種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地方特產。

蜜棗:地處修水西面的全豐鎮自古以來產棗子。改革開放後,當地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擴栽棗樹,使棗樹面積大幅度增加,品種不斷更新。如今盛產的有青皮棗、花皮棗、雞心棗、紅燈籠等,一個個大如牛眼,而且皮薄核小甜如蜜。

花椒:古市一帶的花椒在江南一帶出了名,每年收穫季節,外地客商上門要貨,見農戶採摘不過來時,指樹作價自己採摘或請人采搞。客商夸古市花椒味正勁好,麻辣中透著清涼,既可做麻辣作料,還可泡茶入藥。三伏天在菊花茶中放幾粒花椒,不僅清涼祛暑,且茶水過夜不餿。

板栗:溪口鎮的板栗近年打入了上海市場,這是當年在這裡插隊落戶的上海知青的功勞。如今溪口板栗品種多,有雜交大板栗,有本地甜板栗,還有野生尖栗子。溪口板栗肉脆味甜耐保鮮,尤其是風乾了幾天后的板栗,破殼後內皮自脫,板栗肉就象軟飴糖似的格外有味。

化紅:修水甜橙俗名化紅,在明萬曆年間就出了名。主要出產於西港、上杭、杭口、東津等地,尤以西港所產最佳。西港化紅味甜而略酸,香氣濃郁,食之有止咳、化痰、散氣、健之功能,皮還可入藥。1985年西港甜橙專業戶周梅九一棵樹產化紅13.5擔,出席了全國勞動致富座談會。

香菇:復源是個林區,一直未產天然香菇,其香菇拼短肉厚、個頭中等、鮮甜可口、香味撲鼻。引種菌種香菇,雖沒有別的鄉鎮多,但單產比別的地方高,而且形色味道更好,年年供不應求。

九江鄉鎮導航

九江古稱江州、潯陽、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門之稱,北隔長江、幕阜山與安徽、湖北相鄰。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傾斜,平均海拔32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