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甲鄉

布甲鄉

布甲鄉位於修水縣最北面,處於兩省(贛、鄂)三縣(修水、武寧、通山)六鄉(溪口、港口、新灣、南嶽、三界)交界處。相傳很久以前,一個客商來到此地用布夾著帳篷做布匹生意,自稱其布匹可甲天下,故得名“布甲”。布甲鄉地下礦產資源豐富,有大量鎢、鉛鋅、煤、大理石等,地表山高林密,野生動物較多,林木是這裡民眾主要收入來源。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布甲鄉版土為114平方公里,10個行政村,9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260人,耕地面積7400餘畝,山林面積10萬餘畝。境內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景色秀美,峰巒疊嶂,溝壑縱橫,是休閒的理想去處。全鄉平均海拔在750M。太陽山是我鄉八大山頭之一,其峰巔海拔在1550M,可遠眺武漢都市,若在睛天,黃鶴樓雄姿依稀可辯。此山物產甚多,野生中草藥百餘種,人稱“天然藥場”,山頂的草場遼闊,草料豐富鮮嫩,可養大批牛羊。鄉境內溶洞岩密布,座落在布甲鄉的布甲溶洞在縣內頗有名氣。洞深400餘米,分四關三廳。洞內兩側溶岩畫廊,鍾石滿目,姿態各異,特別是後廳三柱筍石如三尊菩薩端坐其中,一尊酷似觀音坐蓮,滿目慈容,迎接遊人朝拜。相傳大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本鄉洞上、畫灣兩村傳道授業,故有“蛤蟆不叫念書台”,“黃雀不跳畫灣地”之神奇民間故事,鄉人很是自豪

布甲鄉板栗紅棗毛竹薇菜等遍地都是,特別是薇菜久負盛名,由於它生長條件獨特,是天然無污染綠色食品,具有抗癌、降壓、減肥之功效,行情看好,遠銷日本等東南亞國家,成為橫山、太陽兩村的主要經濟支柱。由於本鄉海拔較高,土壤類型多樣,作物病蟲害很少發生,米質白而柔軟有粘性,口感很好,無農藥污染。

行政區劃

面積:104k㎡ 

人口:8929人 

郵編:332438 

代碼:360424210

布甲鄉轄布甲、洞上、橫山、太陽、洪石、畫灣、布甲口等7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大屋場

地方特產

修水縣布甲鄉土地肥沃,適宜各種作物生長,因此土特產尤為豐富,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地方特產。

花椒:古市一帶的花椒在江南一帶出了名,每年收穫季節,外地客商上門要貨,見農戶採摘不過來時,指樹作價自己採摘或請人采搞。客商夸古市花椒味正勁好,麻辣中透著清涼,既可做麻辣作料,還可泡茶入藥。三伏天在菊花茶中放幾粒花椒,不僅清涼祛暑,且茶水過夜不餿。

板栗:溪口鎮的板栗近年打入了上海市場,這是當年在這裡插隊落戶的上海知青的功勞。如今溪口板栗品種多,有雜交大板栗,有本地甜板栗,還有野生尖栗子。溪口板栗肉脆味甜耐保鮮,尤其是風乾了幾天后的板栗,破殼後內皮自脫,板栗肉就象軟飴糖似的格外有味。

香菇:復源是個林區,一直未產天然香菇,其香菇拼短肉厚、個頭中等、鮮甜可口、香味撲鼻。引種菌種香菇,雖沒有別的鄉鎮多,但單產比別的地方高,而且形色味道更好,年年供不應求。

化紅:修水甜橙俗名化紅,在明萬曆年間就出了名。主要出產於西港、上杭、杭口、東津等地,尤以西港所產最佳。西港化紅味甜而略酸,香氣濃郁,食之有止咳、化痰、散氣、健胃之功能,皮還可入藥。1985年西港甜橙專業戶周梅九一棵樹產化紅13.5擔,出席了全國勞動致富座談會。

竹筍:黃港林區面積大,竹林面積多,盛產竹筍。尤其是用明礬壓制的楠竹乾筍,在市場上暢銷,同時還產小山竹筍乾和鮮筍罐頭。黃港竹筍食之清脆爽口,屬綠色環保食品,滿受人們喜歡。

西瓜:適宜種西瓜,所產西瓜皮薄籽少,襄紅味甜,而且個頭大、產量高,縣城買西瓜的只要聽說是黃坳西瓜,情願多出幾毛錢。黃坳瓜農除了出小產比別人早的、大的,還出產比別人遲的、小的。

特色文化

修水人喜吃茶,尤其喜吃相料茶。修水相料茶區別於其它地方茶的主要特點是以佐料下茶,故稱喝茶為“吃茶”。在修水,凡僅以茶葉或菊花入茶者稱之為“白水茶”,加以佐料入茶才稱為“相料茶”。相料茶又顯區域特色,可分為仁鄉茶、奉鄉茶、泰鄉茶及縣城“十錦茶”等多種。
修水人喜歡以茶待客。遇客到,先讓座敬茶。左右鄰舍甚至來往行人近宅,都會熱情地招呼:“坐下當、戲下當、吃碗茶當”(修水方言,意思坐下來歇會,吃碗茶再走,當:音dàng)。遠道賓客臨門,男主人陪坐、女主人奉茶。每逢婚喪嫁娶,主人會專設茶座準備好茶水,鄰里會泡來一罐或一小桶米爆、豆子茶給主人待客。同時安排專人不時地給客人添茶敬茶,此話稱為“司茶”。民間請藝匠做工,主人還在工間奉上茶水和小食,謂之“歇茶”、 “歇伙”或“過晝”。逢年過節,多以自制果品隨茶待客,果品稱為“茶點”。主要有炒熟的米爆、苞蘆爆、花生、黃豆、蠶豆、南瓜子、葵花子、糍花片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花生糖、芝麻糖、凍米糖和餅乾、糕點也多為茶點。在自製的茶點中,尤以奉鄉的曬糖果最具特色,有糖茄子、糖刀豆、糖山椒、糖木瓜、柚子花、糖瓜莖等,多數還刻有各種造型的花紋和捏制的各種形狀,色艷形美、味道甘甜。盛裝茶點果品有的用瓷碟,四至六碟、八碟不等;有的用五格、七格或九格的木盤裝,寓為“五子登科”“七子團圓”“九久長”等。

以茶待客極講禮儀,茶料越豐富,表示對客人越敬重,故每向客人敬茶時皆謙曰:“沒么相咯”(修水方言,表示沒有茶料放,不成敬意)。泡茶不宜太滿,俗雲“茶泡淺、酒斟滿”。又曰“氓婦(指不懂禮節者)泡茶滿盅弦,大閨(指懂禮節者)泡茶半盅淺”。茶料須下豐富,所泡之茶要做到“上不見水、下不見底”。向客人敬茶,有用手端和茶盤托兩種,來客只1~2人,上茶一般用手端;如果來客多,使用茶盤托送。送茶順序多以長幼尊卑決定,也有先送生客、稀客,再送熟客、自己人。上茶時,送茶人不能與客人正面相對,需要側身上前,同時道聲“請吃茶”(現在也有叫請喝茶)。上完茶後,退時不能以背向客人,應側身面退。送茶時,托盤可以無方向,但茶碗一定要有方向,即碗把(把音bà 下同)應向客人。用手端茶時,也不能捏住碗口,而要一手握住碗身,一手虛托碗底,將碗把向著客人雙手遞送。如雙手都拿著碗把同時端兩碗茶的,應說:“對不起,一隻手咯”以表示歉意。客人吃茶也有規矩,接茶要用雙手,不能用手捏住碗口。茶碗一般端在手中,如暫不吃,應放在桌子或茶几中間,不能放邊上,更不能放地下。如茶吃完,主人沒來收拾茶碗,應自動將碗送回茶盤或泡茶處。客人如未受到其它禮遇,告辭時應講:“多謝茶當”;如喝了茶又吃了飯,告辭時則說“多謝茶飯”。

舊時民間青年男女相親是婚姻的第一道程式,俗稱“看大姑”。相親之日,崽哩(男方)及主要親戚來到姑哩(女方)家,男女能否“相”成親,要看“三碗茶”。第一碗是姑哩先奉上的 “待客茶”。不管姑娌是否中意,這碗茶崽哩只管喝。就在端這第一碗茶時,姑哩要用心觀察,並迅速決定是否中意。如不中意,第二碗茶即定情茶就由其母親或家嫂端來,男方自然會明白其意,便可起身告辭;如中意,則由姑哩端出第二碗茶。這時崽哩不要急於吃茶,而要迅速決定是否中意姑哩,如不中意可以託辭離去;如中意,姑哩在傳第二碗茶即定情茶時,男方要將禮金放於茶盤內,俗稱“壓茶盤”。這第三碗茶即雙方皆大歡喜茶,喝了這碗茶雙方就可進一步協商“采家舍”、“定庚”等實質性問題了,女方則準備設午宴招待男方來客,婚事便可算初定。

基礎建設

布甲鄉領導考察布甲鄉鎮
布甲鄉自改革開放以來,布甲鄉人民以自強不息、勤勞苦幹的奮鬥精神改寫布甲歷史,變更布甲面貌,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特別是近幾年來發展更快;(一)村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二)80%的村民小組(屋場)裝有閉路電視,90%的農戶用上山區自來水,50%農戶擁有彩電和家庭影院;(三)村委有辦公地點,村級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基本消滅了危房,鄉中學也建設了總計3000M2的教學生活用房,(四)九八年投資50萬餘元改善了布甲口至布甲8KM縣鄉公路,極大改善了交通狀況;(五)集鎮建設初具規模,街道實現了路面硬化,常住人口2000餘人,鄉政府投資70萬餘元修建了辦公大樓和幹部宿舍,財政、水利、農技、醫院等單位也新建或改善了辦公條件;(六)鄉辦企業一枝獨秀,80年代中投資50萬元修建了橫港二級電站(200KV),90年代初根據鎢礦較多的條件,投資近200萬元在高湖村創辦了日處理50T礦石的高湖鎢礦,成為吸引周圍省市客商的璨燦明珠

經濟發展

布甲鄉隨著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歷屆鄉黨委、政府領導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奉獻精神,放眼長遠,從轉變民眾觀念入手,培養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圍繞“突出布甲特色,營造山水優勢”的工作思路,按照“常規農業規模化,特色農業示範化,荒山沃地果業化,經營方式產業化”的工作方法,立足鄉情,主攻果業,突破薇菜,發展畜牧,挖潛礦產,引導藥材穩步推進五大產業。目前以高標準栽種2000畝嫁接板栗,栽種花椒、杜仲近700畝,有年產數十噸野生薇菜基地,購置了一套人工授精設備,引進360頭西門塔爾雜交一代牛試養,對本鄉的黃母牛進行改良,做到遠緣雜交,人工授精,提高耕牛繁殖效益。通過三至五年不懈努力,全鄉人民有信心把布甲建成果業之鄉,薇菜之鄉,藥材之鄉,礦業之鄉,林木之鄉,黃牛改良示範鄉。

布甲鄉人民熱情,民風淳樸,民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強。熱心公益事業,勇於克服困難,樂於助人,待人誠實厚道。黨群、幹群關係水乳交融,目前全鄉上下在黨的政策指導下萬眾一心,風雨同舟,為改變落後面貌,早日奔上富裕之路而奮力拚搏。

九江鄉鎮導航

九江古稱江州、潯陽、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門之稱,北隔長江、幕阜山與安徽、湖北相鄰。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傾斜,平均海拔32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