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奉鄉

上奉鄉

上奉鄉位於贛西北的修水縣東部,總地域面積124.8km2,人口1.57萬,有近3萬畝肥沃的耕地和14萬畝山林。風光秀麗、特產豐富、素有“修水糧倉”之稱。上奉鎮是一文明古鎮,人類活動可追溯到距今約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現時常出土的文物為各博物館所收藏,這裡濃縮著十分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著名的山背文化舊址位於上奉鎮境內。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上奉鄉上奉鄉農作物水稻
上奉鄉是一文明古鎮,地處贛西北的修水縣東部,總地域面積124.8km2,人口1.57萬,有近3萬畝肥沃的耕地和14萬畝山林。上奉鄉特產豐富,主產糧食,豆腐,米果,肉,鬼辣椒等,其所轄鄉村有:上奉街居委會、石街村、山背村、石坪村、沙洲村、湖山村、觀前村、麻洞村。上奉鄉現時常出土的文物為各博物館所收藏。人類活動可追溯到距今約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的“跑馬嶺”被歷史學家命名為“山背文化遺址”。

過去祖祖輩輩以種糧為主,產品單一化,經濟發展緩慢。近些年, 新辟桑園240畝,果園200畝,擴種西瓜500畝,扁豆100畝,同時還新挖魚塘80畝,合計用地占耕地總面積的40%,並封山育林10000餘畝,形成了糧、林、果、漁、茶、桑的綜合開發。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飛速發展,上奉鄉鎮企業發展迅速。上奉板鴨廠、鉛筆廠、林化廠、茶葉精製廠、地板廠等鄉鎮企業所生產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有的已出口東南亞歐洲,有的在國內市場享有盛譽。該鎮交通便利,新鋪設的油路可直達武漢南昌九江等城市,電力資源豐富、電信系統、金融系統可為客商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行政區劃

上奉鄉上奉鄉村民住宅
面積:122k㎡ 

人口:16158人

郵編:332411

代碼:360424115

上奉鎮轄觀前居委會,觀前、石街、山背、石坪、沙洲、湖山、麻洞等7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觀前。

歷史文化

上奉鄉上奉鄉山背文化
上奉鎮是一文明古鎮,人類活動可追溯到距今約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原始社會考古表明,九江的先民們早在中石器時代就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進入新石器時代,他們已經較熟練地掌握了制技術。新石器時代早期,陶製品就與江西萬年仙人洞出土的陶品有相似之處。隨後既有自身文化的發展規律,又受鄰近各省文化的相互影響。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山背遺址下層那種以有段石錛和夾砂紅陶為主要特徵文化遺存,廣泛地分布在鄱陽湖濱和贛江中下游地區,有人稱這種文化為“山背文化”。

山背文化就其族屬來講,它應是三苗部落的文化遺存。三苗族也叫苗蠻族,這個氏族,大約在時,從中原被趕回南方到達長江中下游的。“堯戰於丹水之浦,以服南蠻”“昔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亡,帝殺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為三苗國”“昔者三苗之居,左彭鑫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教授認為:“在洞庭鄱陽之間,北抵伏牛山麓、南達江西修水一帶的屈家嶺文化為中心的三大階段的原始文化為三苗遺存。”九江當屬其列。那么九江三苗是一個什麼樣的經濟形態呢?通過以上幾個遺址的考古資料表明,他們是以種植水稻為主,以採集和漁獵業為輔的經濟活動,同時可以紡紗織布製作衣服,建房造屋,改善居住條件,他們採用的木骨泥結構的住房,用木棍、泥土和稻草桿作成“三合一”的牆,頂上蓋草或樹皮,這種房子冬暖夏涼,比潮濕的山洞溫暖得多。這個時期,制陶技術亦大大提高,不僅種類多,而且質量好,基本上滿足了人們對生活用器的需要。

山背文化是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的典型遺存之一,距今約4300年左右,因首次發現於江西修水山背而命名。陶器成形基本手制,少量經慢輪修整。夾砂和泥質紅陶為多,其它為夾砂和泥質灰陶及極少數黑皮陶。三足器和圈足器比較普遍,器形以鼎、、豆、、壺、罐、等為多見,其中大袋足帶把鬹、杯形豆為典型器;鼎足變化較多,有扁平、圓錐和羊角等式。陶器多為素麵和磨光,部分飾弦紋或齒形弦紋,個別器物出現了拍印幾何紋飾,對中國東南地區印紋硬陶起源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管理機制

上奉鄉上奉鄉
上奉鎮自然資源優越,地方特產豐富,向為修水產糧大鎮。近年來,雖然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當地民眾普遍認為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相比已顯後勁不足,其根源在於民眾觀念滯後,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尤以智力投資意識淡薄,尊師重教氛圍不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上奉鎮創新扶貧方式,變“輸血”為造血,充分利用農民夜校等載體,通過舉辦知識講座,建立培訓基地等方式,讓貧困戶掌握1—2門實用技術,達到在自己的骨頭上長肉。針對一些困難民眾有致富技能,缺乏啟動資金的情況,該鎮在幹部中開展“農民貸款,幹部擔保”結對幫扶活動。

經濟建設

上奉鄉上奉鄉經濟作物
2008年,上奉鎮圍繞“推進農業產業化、城鎮特色化、信息便捷化、工作經常化、社會和諧化”目標,全力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培育10家投資超50萬元的民營企業;新增水利設施10處;努力培養年收入超10萬元的致富標兵10名;全力為民辦好十件實事。確保財政收入超100萬元;搞好“民生工程”建設,完成100餘名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為全鎮500名困難民眾落實好低保生活待遇;完成集鎮基礎設施投資100萬元;培養黨員小康致富示範戶100個;發展特色產業,創辦15個茶葉、毛竹、果業、蠶桑百畝示範基地。

上奉鎮完成招商引資超千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千萬元;實現全鎮5000人勞務輸出勞務報酬超5000萬元;為2000名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確保優質商品糧超千萬斤。完成4萬畝速生豐產林的山林流轉,新建1萬畝速生豐產林;高標準管護好1萬畝公益林;搞好6萬畝工業原料林的山林流轉;確保1.6萬人全面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惠農政策;完成1萬平方米“巴西菇”試種;大力推進畜牧生產,新增100頭以上養殖大戶50戶,力爭建設1萬頭畜牧小區一個;通過三年努力,實現毛竹茶葉兩產業面積超過1萬畝。

名勝古蹟

上奉鄉頑童觸摸修水上奉5千年山背文化遺存
修水縣上奉鄉山背村有著名的山背文化遺址。距修水縣城約36公里,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中國長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修水的山背文化、廣東曲江的石峽文化、福建閩江的曇石山文化為東南地區三種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1961年1月-9月,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鑑定工作組在修水縣山背地域發現43處古文化遺址,並選擇跑馬嶺、楊家坪及養鴨場三處遺址進行試掘,揭露面積200平方米。調查和試掘共獲480件石器

山背文化從石器方面來看,總的特點是磨製精細、體大身長、渾厚粗壯、別具一格,種類有石錛石斧石鏃、石鏟、石鑿、石球等,而以段石錛、石斧、石刀為代表。石鏃也是當時原始人類一種重要的生產工具和武器,其數量僅次於段石錛。石刀有無孔和有孔之別,其形狀以半月形居多。出土的陶器有夾粗砂陶和泥質紅陶,夾粗砂陶和泥質灰陶及黑陶三種陶器,以夾砂紅陶最多,其小有羼粗砂和細砂之別,而以夾粗砂陶為常見。

山背發現的43處遺址,基本上可以分為二類,第一類是下層紅砂陶文化,上層為印紋硬陶遺址。已發掘的跑馬嶺,上層印紋硬陶的堆積幾乎都已沖刷殆盡。第二類是單純的印紋硬陶遺址,普遍保存不好。兩類遺址中的第一類比較多。這類所謂印紋硬陶遺址從採集的器皿的幾何印紋來看,實際就是商代吳城文化。山背地區這種下層的新石器晚期文化,上層有商代吳城文化的堆積情況,與江西其它地區發掘的情況大體一致。

發掘證實,山背跑馬嶺文化遺址系公元前28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它是長江中下游鄱陽湖地區一種以段石錛和紅砂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專家提出將贛地區以段石錛和紅砂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單獨命名為“山背文化”。197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鑑定後,認可了這一命名。山背文化遺址於1987年12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生活習性

上奉鄉修水縣上奉鎮人孟建華
從山背文化中出土大量農業生產工具和形式多樣的陶器組合群以及草拌泥中夾雜有稻穀殼、稻桿痕跡等等來看,說明山背文化時期的原始居民早已定居下來,和同時期南方其它地區的原始居民一樣,從事著艱苦的原始農耕。水稻是當時的主要農作物,儘管這種栽培稻的種別未曾鑑定,但它非野生稻無疑。它的發現,填補了贛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栽培稻發展史上的空白。也有力地說明了遠在4500年前,贛江流域就有種植栽培水稻的悠久歷史,從而又為探索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提供重要的實物證據。

在遺址中發現有相當數量的石骸和陶網墜等,又反映了那時的原始居民還進行著一定的輔助性勞動——漁獵和採集活動。雖然文化遺存中用於守獵的石鏃數量不少,但豬、狗、牛、羊之類的獸骨很少出現,這就反映了當時的家畜飼養業並不是很發達。

室內的遺物有規律地堆放,這就給人以啟示,這座房屋的主人很可能是在某種突如其來的情況下倉促離去,致使原貌得以保存下來。這種原始居址和室內各種陳設的如實再現無疑為探索房屋主人身份,人口和生產等情況提供了可貴的資料。在一座房居中,竟然出土生產工具達115件,日用陶器68件,這決非兩、三個人的家庭,而應是一座較大的家庭的住所。

九江鄉鎮導航

九江古稱江州、潯陽、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門之稱,北隔長江、幕阜山與安徽、湖北相鄰。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傾斜,平均海拔32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