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錛

石錛

磨製石器的一種。長方形,單面刃,有的石錛上端有“段”(即磨去一塊),稱“有段石錛”。裝上木柄可用作砍伐、刨土。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主要的生產工具。

考古發現

石錛石錛

曇石山文化是中國東南地區最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之一,也是福建省第一個被確立的考古學文化。到目前(2014年)為止,考古學家對曇石山文化的了解僅限於閩江下游曇石山的中、下層。這是一處典型的貝丘遺址,遺址中有大量的的海生蜆類貝殼和少量的蛤蜊殼堆積,其年代約為公元前1300年左右。此文化的生產工具中有很多石錛,尤以一面扁平,另面有人字形縱脊的石錛最具有特色,還有少量的有段石錛及石鐮、陶網墜、石鏃、骨鏃等工具。

黃岡湖北省文物大市之一。距今約二、三萬年的黃梅縣杉木張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即有先民在此棲息繁衍。1987年黃梅陸墩出土。長6.1厘米,寬4.3厘米,厚0.8厘米,灰綠色變凝灰質砂岩。表面較粗糙,頂端和兩側都有長條平面,正面稍凸弧,背面平,刃緣斜向,正面有刃脊。現藏黃梅縣博物館。

功能

石錛的功能,民族材料表明它們不僅可以用來作為生產工具,還可以用作祭祀和彩禮等。通過石器微痕研究分析結果表明,石錛不僅可以用作砍伐樹木還可以用作屠宰切割等。

石斧與石錛區別

石錛石錛

石斧與石錛是新石器時代特別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非常常見的器物,因石斧石錛外形相似,功能上存在交叉現象,區分起來有些困難,尤其是非專業的收藏愛好者。

一般認為,石斧與石錛的區別主要表現為兩方面。第一,刃部的區別,斧是雙面磨刃,錛是單面磨刃;第二,裝柄方式不同,即功能上有所區別,柄與刃緣平行,錛柄與刃緣垂直。

考古發掘中考古學者經常會遇到另一種現象,刃為雙面磨刃,但一面磨製程度重,一面磨製程度輕,並且差別非常明顯,排除了視覺誤差導致導觀察到磨製不平衡的因素。這種情況可能與二次加工有關。對於這類情況,考古學者認為該類器物也應稱作石錛。

終上所述,斧與錛的區別可概括為以下兩方面。

第一,斧為雙面磨刃,且雙面磨製均衡。錛為單面磨刃或雙面磨刃,其中雙面者兩面磨製不均且磨製程度和面積差別很大。

第二,在裝柄方式上,斧柄與刃緣平行,錛柄與刃緣垂直。

相關新聞

石錛石錛

江蘇省宿遷市62歲的林蘭松老人,家裡有塊石頭,是上一輩耕田時偶爾撿到的。2015年4月,林老漢把石頭拿給考古工地的專家瞧,沒想到小小頑石竟是距今至少4000年的石錛,屬新石器時期文物。林老漢決定將它無償送給宿遷市博物館收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