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栗子

尖栗子

尖栗子,又稱錐栗,珍珠栗,轉栗子,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和江南各地,與栗子同一科,果實為帶刺球型圓球,殼頭內一般只有一個錐狀的堅果,味同板栗。每年10月份後成熟,殼體裂開,內部堅果脫落。堅果果殼比板栗薄,吃法與栗子相同,果仁含糖、澱粉、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

形態特徵

尖栗子 尖栗子

高達30米的大喬木,胸徑1.5米,冬芽長約5毫米,小枝暗紫褐色,托葉長8-14毫米。葉長圓形或披針形,長10-23厘米,寬3-7厘米,頂部長漸尖至尾狀長尖,新生葉的基部狹楔尖,兩側對稱,成長葉的基部圓或寬楔形,一側偏斜,葉緣的裂齒有長2-4毫米的線狀長尖,葉背無毛,但嫩葉有黃色鱗腺且在葉脈兩側有疏長毛;開花期的葉柄長1-1.5厘米,結果時延長至2.5厘米。雄花序長5-16厘米,花簇有花1-3 (-5)朵;每殼斗有雌花1(偶有2或3)朵,僅1花(稀2或3)發育結實,花柱無毛,稀在下部有疏毛。成熟殼斗近圓球形,連刺徑2.5-4.5厘米,刺或密或稍疏生,長4-10毫米;堅果長15-12毫米,寬10-15毫米,頂部有伏毛。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1 800米的丘陵與山地,常見於落葉或常綠的混交林中。

分布範圍

廣布於秦嶺南坡以南、五嶺以北各地,但台灣不產。模式標本采白湖北巴東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