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古坳鄉

羊古坳鄉

羊古坳鄉位於隆回縣北部,總面積61.28平方公里, 境內屬丘陵地帶,東北有高山屏障,其餘地勢平坦,河溪密布,田壠相連。 世界水稻高產第一鄉,百畝片平均畝產988.1公斤,創下了全國水稻百畝連片高產新記錄。 2016年4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隆回縣羅洪鄉、羊古坳鄉建制,分別以原羅洪鄉、羊古坳鄉的行政區域為羅洪鎮、羊古坳鎮的行政區域。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耕地面積20885畝,其中水田18292畝,旱土2593畝。轄花塘、寨石、匡家鋪、轉角丘、劉家排、桅子樹、高石橋、大美田、韓家鋪、桎木山、禾木山、羅英、羊古坳、鑼鼓石、桂山、趙家沖、龍家灣、雷峰、白山口、牛形嘴20個村,208個組,共8123戶,32507人。

自然條件

三都河穿心而過,南入六都水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利條件較好。有水庫9座,水塘144口,旱澇保收面積12179畝。

新聞報導

袁隆平院士(右一)在隆回縣羊古坳鄉試驗田 袁隆平院士(右一)在隆回縣羊古坳鄉試驗田

新華社2013年9月29日電 ,農業部29日發布訊息,農業部28日組織國內著名水稻研究專家,對地處湖南省隆回縣羊古坳鄉雷峰村的第四期超級雜交稻苗頭組合 “Y兩優900”101.2畝高產攻關片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結果顯示,百畝片平均畝產988.1公斤,創下了全國水稻百畝連片高產新記錄。

羊古坳鄉是全國豐產超級稻試驗攻關項目示範基地,除雜交水稻之外,該鄉採取多種渠道爭取政府扶助和公司聯農戶等靈活方式,率先在該鄉轉角丘等村首次試種“兩優6326”富硒有機稻新品種2000畝,使之成為邵陽市唯一的千畝富硒有機稻示範片。由於實行連片連戶規模種植,統一科學管理,獲得高產豐收。經農業科技部門測定, 項目區內有機稻平均畝產達600公斤以上。

袁隆平表示,除了種子和栽培方法兩個因素,水稻超高產還需要得天獨厚的栽培環境。此次創下世界紀錄的百畝攻關片,位於雪峰山余脈望雲山腳下的隆回縣羊古坳鄉。這裡土地肥沃,排灌方便,小環境氣候非常適合種植超級雜交中稻。2000年和2004年,超級稻大面積畝產700公斤和800公斤的攻關先後在該鄉取得成功。

2014年4月9日,粉壟耕作新技術在隆回縣羊古坳鄉韓家鋪村超級稻試驗田開機啟動,吸引了當地上百名農民現場觀摩。 “粉壟耕作技術”是套用立式粉壟深耕深松機將土壤垂直鏇磨粉碎並自然懸浮成壟,在壟面種植作物的耕作新技術。它突破傳統耕作局限,可一次性完成深耕、粉碎、成壟等作業,具有省力、省工、節約成本、增加效率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粉壟鏇磨后土壤的有機質和速效氮、磷、鉀含量均比非鏇磨的土壤增加10%—30%,利於種植作物的營養吸收。

為了實現袁隆平院士超級稻第四期高產攻關項目,突破畝產1000公斤,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廣西農業科學院等相關單位合作在羊古坳鄉韓家鋪村實施粉壟耕作進行超級稻高產攻關。

經濟發展

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紅薯、馬鈴薯、大豆、油萊等。經濟作物有藥材、柑桔及各種小水果。近年,發展了無公害農業,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起了優質水稻、尾參、金銀花、板栗、牲豬、牛羊和冬粉等種養業生產和加工基地。2011年,由羊古坳鄉趙家沖書記王化永在雷峰村負責實施的超級稻高產攻關項目,經國家農業部委派的專家組進行現場監督驗收,測得百畝片平均畝產達到926.6公斤,創造了世界最高產量紀錄,使得我國雜交稻科技水平遙遙領先,攻克了大面積實現畝產900公斤的世界難關。

農業

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紅薯、大豆、油菜等。經濟作物有藥材、柑桔及各種水果。發展了一優兩高農業,大搞家業綜合開發,建起了板栗、藥材、白果、生豬、牛羊和冬粉等種養業生產和加工基地。

工業

鄉村企業和私營企業也發展較快,有造紙、捲筒、引線、鞭炮配套生產線,有集藤椅、衛生筷等一體的竹器加工廠,還有黃酒廠、鑄造廠等。

1995年農業總產值2811萬元,工業總產值322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423萬元, 財政收入67萬元。

2010年年內,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4462萬元,同比增長10.1%;實現工業總產值8612萬元,同比增長152.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270萬元,同比增長32.2%;完成國稅任務12萬元,為縣分配任務的120%;完成地稅任務99.8萬元,為縣分配任務的195.7%;完成財稅任務34.2萬元,為縣分配任務的228%;農民純收入達到1320元,同比增長7%。

2011年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9364.6萬元,同比增長7%;實現工業總產值8216萬元,為全年任務的136.8%;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00萬元,同比增長26.6%;財政收入實現180.7萬元,占任務105.8%。其中,國稅完成30.1萬元,地稅完成150.6萬元;農民純收入達到1558元,同比增長6%。

歷史

相傳古時候三都河發洪水,神龍從望雲山直瀉而下,此時見坳上有一雄羊傲頭挺立,大有不懼之勢,羊古坳因此得名。 羊古坳建鄉歷史較短。解放後,地屬第三區。1961年調整社隊體制,建立羊古坳公社。1978年併入金潭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從金潭公社分出,建立羊古坳鄉政府。1995年撤區並鄉,中團鄉政府併入,仍名羊古坳鄉政府至今。

地理環境

境內屬丘陵地帶,東北有高山屏障,其餘地勢平坦,河溪密布,田壠相連。三都河穿心而過,南入六都寨水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利條件較好。有水庫7座,其中小I型水庫2座,小II型水庫5座,水塘244口,旱澇保收面積21332畝。

行政區劃

羊古坳鄉位於隆回縣北部,總面積61.28平方公里。

行政區域代碼城鄉分類行政區域名稱


430524204201220花塘村委會
430524204202220寨石村委會
430524204203220匡家鋪村委會
430524204204220轉角丘村委會
430524204205220劉家排村委會
430524204206220桅子樹村委會
430524204207220高石橋村委會
430524204208220大美田村委會
430524204209220韓家鋪村委會
430524204210220桎木山村委會
430524204211220禾木山村委會
430524204212220羅英村委會
430524204213210羊古坳村委會
430524204214220鑼鼓石村委會
430524204215220桂山村委會
430524204216220趙家沖村委會
430524204217220龍家灣村委會
430524204218220雷峰村委會
430524204219220白山口村委會
430524204220220牛形嘴村委會

名人

彭述之,化名張次南,中共早期二號人物。清光緒二十年(1894)出生於邵陽縣北三都轉角丘(今隆回縣中團轉角丘村)。小時受過私塾教育,後入邵陽中學和寶慶縣中學求學。在校組織學生會,參加反對袁世凱、反對與日簽訂“二十一條”的愛國鬥爭。中學畢業後任教一年,考入北京大學學習,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參加“五四”運動。民國9年(1920)秋,先後在長沙、上海參加革命活動,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受派前往莫斯科,先後在紅軍和東方大學學習。學習期間,擔任中共莫斯科支部負責人之一。參加過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還以蘇聯共產黨員資格參加莫斯科的的市區代表大會。民國13年,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資格和李大釗一同出席共產國際第五次大會。同年8月回國,在上海大學任教,擔任過《新青年》主編。在次年黨的“四大”會議上,他被選為中央委員,兼任中央宣傳部主任和《嚮導》主編。在此期間,他給家鄉寄回《共產黨》、《嚮導》、《政治周刊》等刊物,宣傳馬列主義,鼓勵親友投身革命。民國16年,他堅決執行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拒不在《嚮導》上刊登毛主席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作。是年參與領導上海暴動,失敗後,同陳獨秀組成反對派運動,公開進行反黨活動。民國18年11月15日,黨中央批准江蘇省委關於開除彭述之等人黨籍的決定。以後,他成為托洛茨基分子,同陳獨秀、劉仁靜及其他托派分子一起,組成所謂“列寧主義者左翼反對派”,在上海設立中央機關,出版刊物《火花》。同年12月15日,與陳獨秀、劉仁靜等81人,發表《我們的政治意見書》,公布了托陳取消派的綱領,後來他在托洛茨基建議下,盡力將托洛茨基各小組統一起來,組成“中國共產主義同盟”》。民國21年,同陳獨秀等十餘人一起,被國民黨以違反《國民緊急治安法》名義逮捕,判刊八年。26年出獄,這時圍繞著蘇聯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主義等問題,他和陳獨秀之間產生很深的裂痕與分歧。抗日戰爭爆發,他去香港等地,秘密進行托洛茨基的派別活動。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將中國共產黨勝利成功的原因和教訓,發表《告中國共產黨書》。由於香港政府的鎮壓,先後流亡越南和歐洲。1951年參加第四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成為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及書記局成員,鏇同第四國際總書記巴布羅蘭的多數派在理論和政策上發生對立。不久,第四國際公開分裂,彭述之即成為少數派領袖,致力把分裂的托洛茨基主義分子重新統一起來,企圖創造托洛茨基運動的再統一,繼續分裂和破壞共產主義運動。為此,他流亡日本、美國等地,最後遷居美國。他始終堅持托派觀點從事托派活動。1983年11月28日,在美國因患心臟病去世,終年89歲。

王璇,字調元,號吉生,乳名吉保,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5月14日生,邵陽縣三都羊古坳(今隆回縣羊古坳鄉長溪壟)人。六歲開始讀書,十四歲進入隆一高小。民國13年秋,考入寶慶縣立中學,不久,參加三民主義研究會。民國14年(1925)冬,與同學趙錦等人,隨歐陽秋曝老師(共產黨員)到城郊小江湖一帶,以辦文化補習班為名秘密組織農民協會。次年2月,經戴天介紹,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3月,駐寶慶五縣學生聯合會成立,他當選為學聯的領導成員。在聲討北京軍閥政府製造“三一八“慘案的鬥爭中,王璇成功地領導了驅逐鎮壓學生運動的縣立不學校長的鬥爭。4月12日,寶慶各學校師生和市民舉行遊行示威,抗議北京軍閥政府的殘暴罪行。這時,縣立中學劉校長卻指使一群打手,攔路截擊,棍棒交加,將男女學生打傷30多人,造成寶慶”四一二“慘案。慘案發生後,王與同學發出通電,揭露這位校長破壞愛國學生運動的罪行;與劉雲龍等十餘同學組織”離校團“,以示抗議,得到駐省各校寶慶學友會的紛紛聲援,終將校長驅逐出校。民國15年8月,王璇被選派到長沙參加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舉辦的政治講習班學習。結業後,仍回寶慶工作。是年冬,積極參加與寶慶學生焚毀英商亞細亞孚記煤油公司煤油兩萬餘桶的鬥爭,在這期間,他加入中國共產黨,被委任為縣立中學中共黨支部書記。“馬日事變“後,寶慶的中共組織遭到破壞。王璇用黃建中、劉建華的化名,與彭梅生一道,奔走於長沙、武漢及江西等地,尋找黨的組織,然後按照黨的的部署,重回寶慶,聯繫同志,恢復寶慶黨的組織。隨後來到隆回,與趙錦一道,恢復司門前,土橋兩個黨支部。9月下旬,召開黨員骨幹會議,正式成立中共隆回區工委,同時,通過司門前支部書記歐陽民英,與隱蔽在桐木坪岵屋坑養病的原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羅卓雲聯繫,商量成立隆回暴動團,奪取團防局槍枝,在桐木坪建立蘇維埃政權。後因走漏訊息,未果。11月,中共湘西南特委成立,他當選為委員,負責組織工作。民國17年初,中共寶慶特區區委改為寶慶縣委,他任縣委書記。奔走於新化、漵浦、武岡等縣之間,部署各地準備武裝起義。為了獲得武器,發動年關暴動,王璇派彭昆、尹先瑩前往銅盆山,爭取綠林隊伍頭目胡九哥,約其配合奪取灘頭團防局的槍枝。不料這支隊伍在途中遭到山門團防局伏擊,灘頭團防局得以乘機逃走。奪槍計畫未能實現。民國17年2月15日凌晨,混入地下黨的特務厲思齊帶來邵陽縣保全團,包圍中共湘西南特委機關,王璇等人不幸被捕。3月,王璿與彭梅生、歐陽欽、孫會元等六人被押赴大祥坪刑場,英勇就義。

劉楚勛,字建民,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農曆十月出生於邵陽縣北三都劉家排(今隆回縣中團鄉劉家排村),五歲隨父讀書,後求教於鄉儒賀立德。天資聰敏,學習刻苦,深受老師垂愛。民國15年3月,入廣州政治講習所學習,經徐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回湘後,任安化縣農運特派員,與孫光耀、李向矩、蔣曄等人一道,開展農民革命運動,鎮壓了土豪劣紳寧碧梧、羅甫卿、周鏡泉等。民國16年春,趁回家之機,與蘇踞峰、蕭登庸等領導中團一帶農民打土豪劣紳,並與寶慶工農糾察隊配合,擊退反動派的武裝反撲。“馬日事變”後,密赴常德,期與革命同志發動農民暴動,後遭到反動當局通緝,鏇轉長沙,正準備往江西尋找革命隊伍,不幸被國民黨邵陽縣黨部孫冠東發現被捕。在獄中,敵人用燒紅的烙鐵烙背,逼他招出同黨,他至死不招。民國17年8月27日殺害於長沙。

彭鍾澤,字覺如,化名鍾澤民、羅醒吾。清光緒二十二年農曆三月十二日(1896年4月25日)出生於邵陽縣三都匡家鋪(今隆回縣羊古坳鄉匡家鋪村)。八歲從塾師讀“四書”。民國6年秋,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就讀時,受進步思想的薰陶,面向社會,開展反帝反封建的宣傳活動。民國11年秋,任寶慶縣五台山高小教員,翌年升為校長。為使家境貧困學生獲得讀書的機會,他增辦半工半續班,並在附近創辦平民夜校,向勞動人民灌輸革命思想,曾獲省教育司司長李劍農的嘉獎。民國13年秋,兼任寶慶愛蓮女師和湖南寶郡聯立中學教員。14年加入共產黨。當年10月與向暄、蔣硯田、唐竹軒等在縣立國小建立了寶慶第一個中共黨小組。12月,中共寶慶直屬支部委員會成立,任書記。15年3月,改稱中共寶慶縣特支委員會,再次當選為書記。民國15年夏,北伐軍進入湖南,革命形勢蓬勃發展。以彭為首的寶慶特支,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到7月,寶慶地下黨建立17個支部。10月,中共寶慶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當選為執委書記兼縣農民協會執行委員。中共湘南區委發出《關於湖南政局宣言》後,他忠實地執行區委指示,發動民眾,在寶慶建立農、工、商、學、婦等民眾組織,建立農民自衛隊和工人糾察隊,並選派骨幹去長沙參加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舉辦的政治訓練班。繼長沙反英示威大會之後,1926年10月,他為首在寶慶組織反英示威遊行,當場燒毀鴉片兩箱,將無理扣押運油民船的英商亞細亞孚記煤油公司的兩萬桶煤油燒掉,並沒收拍賣了美國正大煤油兩萬餘桶,作為支持上海、省港罷工的經費。“馬日事變”後,匪首陳光中自稱反共先遣司令,從安化直犯寶慶,襲擊工農武裝,發出反共擁蔣通電,組織“清黨委員會”,懸賞緝捕彭鍾澤、向暄等。向暄被捕後,彭於8月秘密回隆回才能家,繼續開展地下活動。“八·七”會議後,他化名鍾澤民、羅醒吾,帶著“八·七”會議精神,以省特派員身份,赴衡陽與湘南特委陳佑魁等聯繫,接受任務。民國17年春節,他赴江華,負責以江華為核心的江(江華)、永(江永)、道(道縣)、寧(寧遠)四縣湖南總暴動的組織工作。鏇即去武子廟找省特派員吳柱傳達湘南特委和湖南暴動總指揮部機密檔精神,並在江華武子廟等地恢復健全農協和農民自衛軍,發動農民暴動,奪取區、縣挨戶團武裝,建立蘇維埃政權。由於叛徒唐崇縉(嶺東區赤衛隊縱隊司令)告密,於同年3月3日下午被子捕,3月17日在江華縣沱江鎮英勇就義,時年32歲。

肖剛強,男,漢族,1952年11月出生,湖南隆回人,中共黨員,大學普通班學歷,1972年1月參加工作,湖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現任湖南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委副主任委員。

匡樂滿,1962年生,羊古坳鄉人。1985年畢業於湖南師大理論物理系,1988年獲湖南大學理論物理碩士學位,1996年獲南開大學理論物理博士學位。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師大物理與信息科學學院院長,國內外著名的量子物理與信息技術專家。曾任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協聯成員(訪問教授),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訪問教授,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客座教授,美國猶他大學物理系訪問教授。從事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的量子效應、波色愛因斯坦凝聚物理、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中的前沿問題研究。主持過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被國際權威科學引文文摘SCI收錄80篇。

姜松榮,1963年生,羊古坳鄉羊古坳村人。1981年參加教育工作。1983年考取湖南師院美術系,1990年於天津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7月,任教於湖南師大美術學院。2000年8月至12月,赴美國聖路易斯社區學院講學。湖南師大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指導老師,湖南省美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省文藝評論協會理事。曾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25篇,主編高等藝術院校教材2部 ,參加國際教育論壇(美國)會議,在美國舉辦過個人畫展,5次參加全國美展。

程映湘,女,1929年生,羊古坳鄉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彭述之之女。曾在法國研究所從事遠東與中東問題的研究工作,並任法國政治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著有《中國同古巴相愛》、《中蘇不和》等書。1979~1986年,曾多次回到北京、上海等地,進行學術交流活動。1986年,同前法籍丈夫回隆回探親,並捐資辦學。

肖玉和 羊古坳鄉禾木山村人,曾擔任隆回縣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現已退休;

魏運廷 羊古坳禾木山人,少年喪父,貧困的家庭磨礪了他的意志,經過不斷努力,現任隆回縣政協委員;

交通

羊古坳境內公路四通八達。有省道219線隆回至新化公路,羊古坳至鴨田公路貫穿南北,富石廟至劉家排公路橫貫北境,羊古坳至魏源故居公路連線西鄰,各村均有公路相通,大部分公路已水泥硬化。

旅遊

轄區望雲山腳。望雲山是座聞名遐邇的“仙山”, 上有天平古剎建築壯觀,神象威嚴,傳說神奇,吸引周邊各縣市遊客來旅遊觀光。鄉鎮內的花朵屋(現花屋), 梔子樹,大石骨均有著神奇的色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