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

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下行文種名稱之一。原指薄小的木片,古人常用它作為書信的載體。札用作公務文書,最早見於《南史》,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即用黃紙札代替檄版,作為國家授予官位的憑證。唐、宋皇帝有時用書信形式發布命令、指示,稱為御札。

基本信息

漢字資料

扎
zhá
古時寫字的小木筒:札記。
信件:手札。信札。
舊時的一種公文:札子。
夭死。
筆畫數:5;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5

詳細解釋


zhá
【名】
(形聲。從木,札聲。本義:古代用來寫字的小木片)
同本義〖woodenstrip〗
扎
札,牒也。——《說文》
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後漢書·循吏傳》
卿有札書。——《漢書·郊祀志上》
上令尚書給筆札。——《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上許,令尚書給筆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郡國諸戶口黃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載名。——《太平御覽》
古代公文的泛稱〖officialdocument〗。如:札子(古代官方公文的一種);札付(官府上行下的文書,多指手諭);札吏(舊時官府撰擬公文的使員);札委(舊時官府委派差使的公文);札書(牒,公文);札函(奏摺);札稿(文稿);札牘(借指簿冊)
引申為書信〖letter〗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古詩十九首》
又如:札帙(猶書函、書套);札誨(賜函教誨。舊時書信套語);札翰(書信)
疫病。也指遭瘟疫死亡〖plague〗
大札則不舉。——《周禮》
土氣和,亡札厲。——《列子》
又如:札荒(瘟疫與災荒);札喪(因疫病死亡);札厲(因疫病死亡);札瘟(因疫癘、疾病而死);札手風(手張開而不能自由伸縮的一種病。亦比喻醒態)

zhá
【動】
拔出;拔除〖pullout〗
毫末不札,將尋斧柯。——《孔子家語》
夭死〖dieyoung〗
癘疾不降,民不夭札。——《左傳
書寫〖write〗。如:札記
纏繞;捆,綁〖bind〗。如:札裹(收拾;打扮);札縛(結紮;捆縛);札合(把分散的東西捆在一起);札足(纏足);札抹(猶纏束);札實(牢靠穩固)
同“扎”。刺〖prickrunorstick〗
語來言去各仇恨,棒迎拐架當心札。——《西遊記》
同“炸”〖deep-fry〗
劊子手將一把鐵笊籬,在油鍋里撈,…又奏道:“和尚身微骨嫩,俱札化了。”——《西遊記
札記
zhájì
〖readingnotes〗讀書時摘記的要點以及所寫的心得
札手舞腳
zháshǒu-wǔjiǎo
〖unsteady〗形容手舞足蹈、毛毛草草的姿態
好一個配猴兒日的,札手舞腳的,恰便似個活螃蟹。——明·無名氏《雙林坐化》

起源

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下行文種名稱之一。原指薄小的木片,古人常用它作為書信的載體。札用作公務文書,最早見於《南史》,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即用黃紙札代替檄版,作為國家授予官位的憑證。唐、宋皇帝有時用書信形式發布命令、指示,稱為御札。宋代大臣上殿奏事時使用的奏疏稱為劄子,宰相向屬下行文也用劄子。 御札、劄子都是程式比較簡便的文種。劄、札二字音同義近,大臣用劄字是為了避免與皇帝用的札字相同。各代沿襲宋代的劄字,改稱劄付,是中央六部和其他高級官府使用的下行文種,但與札不同。明、清兩代常把私人書信稱為書札,清代官員之間商洽公務除使用公文之外也時常使用書信,平級之間、上級對屬下寫信大都稱為書札。清初上級同屬下商談公務的書札,性質仍是私信,談妥之後,上級仍須用下行的牌正式行文。用書札同屬下商談公務,較之公文更容易推動工作,所以書札的使用日益普遍。到乾隆中葉,為了簡化手續,發出書札之後不再另行牌文,書札遂成為公開使用的下行文種之一,簡稱為札,而牌文則退居次要地位,一般只用來下達例行公事。札文載體用折式,程式比較簡單,不像牌文那樣編寫發文字號和加蓋半印。折面正中偏上書寫一個大的札字,用以標明文種名稱,札字也常寫作劄。正文首行書寫檔案責任者的全銜和姓,不具名,最後寫一個“為”字,是事由“為某事”的第一個字。這一行字和折面的札或劄字,大多用刻成的戳記蓋印。正文每面寫四、五、六行不等,每行寫十餘字,最後用“速速此札”、“切切特札”等語作結。

漢字演變

扎

札的書法

扎

方言集匯

◎粵語:zaat3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zad5[沙頭角腔]zat7[東莞腔]zat7[台灣四縣腔]zap7[客英字典]zap7[寶安腔]zat7[梅縣腔]zap7[陸豐腔]zhap7[海陸豐腔]zap7
◎潮州話:zab4zag4(tsaptsak)[澄海]zag4(tsak)

茶具

一手壺 | 三足帶杓茶葉罐 | 上杉瓢簞 | 東本茶硯 | 五彩八仙慶壽盅 | 五彩花卉紋茶壺 |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 仿供春樹癭壺組 | 冰裂茶具 | 沖泡盅 | 玄機噴水壺 | 初花肩沖 | 盧葵生刻烹茶圖錫茶壺 | 取茶器 | 古逸壺 | 奉茶盤 | 孟臣罐 | 宜興紫砂壺 | 寒玉壺 | | 嵌螺鈿人物漆碗 | 工夫茶具 |建窯兔毫斑茶盞 | 弦紋金錢如意壺 | 歸復初制錫茶壺 | 歸復初款錫茶壺 | 彩瓷茶具 | 彩陶圈足碗 | 徐麗豐 |德化窯杯 | 把杯 | 把缸 | 掇球 | | 揭鹺簋 | 搪瓷茶具 | 收口杯 | 敞口杯 | 鬥彩歲寒三友壺 |日本茶具 | 明代茶具 | 更香茗茶 | 木魚石茶具 | | 朱泥壺 |杯托 | 松花 | 柿形壺 | 陶器茶具 | 水方 | 汝窯茶具 | 沈存周刻詩句錫茶壺 | 沈存周款錫茶壺 | 泡茶巾 | 泡茶杯 | 活瓷茶具 | 消毒櫃 | 滌方 | 清代茶具 | 清宮大宴乳茶碗 | 滓方 | 漆器茶具 | 漉水囊 | 犀角雕花卉蟠螭杯 | 玻璃茶具 | 玻璃茶壺 | 珏窯 | | 瓷器茶具 | 甜白僧帽壺 | | 白壇盞 | 白瓷茶具 |竹製茶具|竹木茶具|粉彩過枝瓜蝶紋蓋碗 白瓷茶臼 | 百折杯 | | 蓋杯 | 蓋碗 | 蓋置 | 盛具 | 直口杯 | 石茶盤聚石緣 | 石雕茶具 | 石雕茶盤 | | |素漆托盞 | 紫砂之家 | 紫砂八瓣瓜棱形功夫茶具 | 紫砂茶具 | 紫砂陶茶具 |綠玉斗 | 綠茶品茶茶具 | | 羽暖杯 | 翻口杯 | 茶具珍賞 | 茶具選配 | 茶則 | 茶匙 | 茶葉罐 | 茶器 | 茶城線上 | 茶壺 | 茶巾 | 茶巾盤 | 茶托 | 茶挾 | 茶斗 | 茶杯 | 茶海 | 茶焙 | 茶盂 | 茶盅 | 茶盤 | 茶碗 | 茶筒 | 茶箸 | 茶籯 | 茶罏 | 茶罐 | 茶船 | 茶荷 | 茶蟲 | 茶針 | 茶食盤 | 蓋碗 | 歸牧圖汝窯茶具 | 藏族嵌瓷陶壺 | 藏族黃釉注壺 | 衡州窯 | 計時器 | 許四海壺具 | 越窯蓮花紋碗 | 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 越窯青黃釉盒 | 遲櫻肩沖 | 都籃 | 醬釉 | 釉里紅碗 | 金屬茶具 | | 鏨花銅提梁壺 | | 鎏金銀荷葉托盞 | | 鐵觀音初制茶 |銅荷花瓣托盞 | | 銀茶具 | 鑲錫 | 長流銀注壺 | 聞香杯 | 陶土器具 | 陶瓮 | 陶瓶 | 陶瓷茶具 | 陶瓷茶壺 | 陶碗 | 集慧工藝茶盤 | 青白釉 | 青白釉碗 | 青磁砧大內筒 | 青磁砧馬蝗絆 | 青花三羊開泰杯 | 青花書法蓋盞 | 青花壺 | 青花蓋罐 | 青花碗 | 青釉 | 青釉盞托 | 青釉雕花三足蓋罐 | 風爐 | 飲具 | 饒平縣新豐楊大彩瓷廠 | 骨質瓷咖啡具 | 鹺簋 | 黑瓷茶具 | 黑釉 | 黑釉執壺 | 紫砂壺 | 廿碗頭茶壺 | 早船 | 湖月 | 面影 | 北野黑 | 樂燒 | 東陽坊 | 戰國原始瓷鼎式爐 | 南朝青釉點褐彩茶托 | 南朝青釉點褐彩碗 | 漢青銅獸耳釜 | 銀鑲金鏨花馬黛茶具 |日本老鐵壺 | 麥傳亮 | 清乾隆青花釉里紅山水人物紋茶葉瓶 | 清康熙五彩描金花鳥紋茶壺 | 清粉彩折枝花卉紋梨式壺 | 宋龍泉窯青釉瓜形壺 | 玉蓋包錫壺 | 茶夾 | 玉冰花 |茶暖 | 茶室四寶 | 茶盞 | 功夫茶具 | 煮具 | 嵌玉扁圓形刻詩錫茶壺 | 青磁千鳥 | 蘆屋真型釜 | 潮汕爐 | 乙御前釜 | 嵌玉八棱形及扁圓形刻詩錫茶壺 | 橋立 | 四十石 | 黑樂大黑 | 一重切園城寺 | “孟臣”壺 | 達磨堂釜 | 清琺瑯彩瓷開光仕女茶壺 | 三島桶 | 紹鷗茄子 | 九十九發茄子 | 珠光小茄子 | 稻葉瓢簞 | 曜變稻葉天目 | 魚屋飯櫃高麗 | 二重切夜長 | 松屋肩沖 | 制茶 | 清紅木茶籝 | 素雅 | 掌盤 | 泥繪方壺 | 鈞窯小碗 | 黃釉托杯 | 粉彩方壺 | 唐鞏縣窯外茶葉末釉裏白釉茶鐺 | 唐邛崍窯黃釉茶銚 | 漢典茶禮 | 水缽 | 提梁紫砂壺 | 泰一石 | 泰一石茶具 | 五代越窯青釉水方 | 唐鞏縣窯黃釉風爐及茶釜 | 清紫金釉開光粉彩人物紋茶壺 | 清松石綠地粉彩花蝶紋茶船 | 清康熙青花花蝶紋鈴鐺杯 | 清乾隆豆青凸白花茶葉瓶 | 清黃地粉彩帶托杯 | 唐越窯青釉撇足碗| 陶瓷茶壺鞋 | 乾隆御品 | 手繪茶具 | 鈞窯罐 | 茶道組 | 山間集 | 玳瑁盞 | 百卺雙桃杯 | 建窯茶具 | 茶拖 | | 鎏金折枝團花紋銀碟 | 紫檀六用 | 榧木茶盤 | 茶備 | 陶茶具 | 紫砂壺 | 紫砂陶 | 瓷茶具 |茶洗

拼音是zha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