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市

兗州市

濟寧市兗州區,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濟寧市區東北部。兗州歷史悠久,4000多年前夏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講學;“詩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基本信息

兗州區兗州區
兗州,即濟寧市兗州區,地處魯西南平原,東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東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稱,是山東省魯西南大都市的經濟中心。總面積651平方公里,耕地60萬畝,人口60萬,轄10鎮2個街道辦事處,492個行政村,30個居民委員會。2002年在全國縣域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和區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序中,分別列第60位和第54位。

概述

兗州區兗州區

位於中國山東省西南部,濟寧市區東北部。1990年人口57.1萬。漢族為主,有回、蒙古、藏、苗、彝、布依、朝鮮、滿等14個少數民族,計6000餘人。面積641.6平方千米。耕地4.27萬公頃。黃帝創九州,兗州為其一,早稱負夏、夏,商屬徐州,周屬魯國,春秋為魯國負瑕邑,戰國改為瑕丘;秦屬薛郡;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變為侯國;東漢夏置瑕丘縣;三國時屬兗州商平國;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更置兗州;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析鄒縣、汶陽、平原三縣復置瑕丘縣;宋大觀四年(1110)改為瑕縣,後改稱嵫陽縣;明洪武三年(1370)併入兗州,十八年復置嵫陽縣,成化七年(1471)改為滋陽縣;1944年屬兗濟縣,1948年併入滋陽縣;1958年併入曲阜縣;1962年兩縣分治,原滋陽縣改稱兗州縣。1992年撤縣設市。礦藏資源主要有煤。土特產品有小磨芝麻油、兗州美術蠟燭。名勝古蹟有興隆塔、少陵公園西吳寺遺址、青蓮閣、“中御橋”。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區,兗州市改稱濟寧市兗州區,下轄3個街道、7個鎮。

兗州區地處魯西南平原,東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臨水泊梁山,素有“東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稱,是濟寧市組群結構大城市的經濟中心。總面積651平方公里,耕地60萬畝,人口60萬,轄10鎮2個街道辦事處,492個行政村,30個居民委員會。兗州交通便利。有“九省通衢,齊魯咽喉”之稱,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商賈雲集之埠”,京滬鐵路縱貫南北,新石鐵路橫跨東西,是魯西南

兗州區兗州區
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和客運中轉站。公路四通八達,327國道、日荷高速等數十條公路幹線穿境而過,市內公路總長630餘公里,公路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資源豐富。是國家重要煤炭基地,煤田儲量200多億噸,年開採量2000多萬噸,地下水儲量約20億立方米,是山東省三大豐水區中唯一尚未大量開採的地區。歷史悠久。公元前21世紀,夏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在4000餘年的歷史變遷中,兗州相繼為郡、州、府所在地,是一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文化深厚。素有“端信、尚賢、兼容、樂善”的優良人文傳統,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子思等曾在此講學,弘揚儒家文化。唐時“詩仙”李白曾寓家兗州20餘年,賦下許多不朽詩篇。兗州有著眾多的人文景觀,如杜甫登臨賦詩的少陵台,李白暢遊覽勝的青蓮閣,“崢嶸塔與白雲齊”的興隆塔等,清康熙年間鑄造的泗河鎮水之劍長7.5米、重1500公斤,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地名由來

兗州,這顆鑲嵌在祖國華北平原上的明珠,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澱。
兗州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先秦著作《尚書·禹貢》。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後,劃天下之地為九州,兗州即為其一。《禹貢》就是各州向朝廷貢賦的標準。又有的說法是黃帝時候就曾“方制九州,列為萬國”;還有的說是九州乃顓頊所置,他傳給帝嚳,後來堯遭洪水,天下分絕,大禹治好了洪水,乃分天下為十二州,夏有天下,才又還為九州。這種種傳說,來源不一,我們也很難確定何者為是,其中最普遍為人們接受的還是大禹定九州。如《史記·夏本記》說,大禹“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衢”;《左傳》襄公四年引《虞人之箴》,說“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德用不擾”;還有《山海經·海內經》的“帝乃命禹卒布土定九州”;等等。這些記載都把九州和大禹連在一起,這說明了大禹在古代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兗州區兗州區

大禹應該是原始社會末期的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他以自己的勤勞智慧和毅力,更重要的是偉大的獻身精神,歷十三年之久終於治服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理所當然地受到人民世世代代的尊崇供奉,也成為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的開國之君。根據近年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所公布的年表,夏的起始年代為公元前2070年,那么,禹定九州已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事情。
在關於大禹治水的傳說中,他的足跡曾經走遍當時的天下。但是,傳說中他曾有鑿開三門峽、開劈龍門等工程,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認為是後人為了崇拜他而創作的神話。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史前那次大洪水最嚴重的災區應是地勢低洼的黃河下游一帶,這一帶才是大禹治水的最主要的工地。安作璋先生曾說:“傳說大禹治水,主要活動地方就在今兗州一帶。”因此,如果說大禹是在兗州劃定了九州,也不無道理。
九州都有哪些,各種文獻的記載也並不統一。《禹貢》所記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呂氏春秋》 則沒有梁州而有幽州;《爾雅》則把青州、梁州換為幽州和營州。不管哪種記載,兗州是九州之一是沒有疑問的。
對大禹劃九州的說法,近現代以來頗有一些學者不以為然,郭沫若、顧頡剛等都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禹貢》成書於戰國時代,九州的概念是當時具有大一統思想的作者對諸雄疆域的托古創製,這些學者的看法已普遍為學界接受。但是,近年來又有一些學者對此重新進行審視,他們依據考古發掘中對文化類型的分析歸納,得出的結論是:“不管《禹貢》成書於什麼年代,其對於九州的記載都是應有夏代的史實作為依據的。九州不是古代行政區劃,也不
兗州區兗州區
是戰國時的托古創製,而是自公元前2000年前後就實際存在的,源遠流長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區系,反映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地域文化格局”。這種看法無疑較前又進了一步。
兗州的這個“兗”字,來源於兗水兗水又稱濟水,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縣的王屋山中。濟水分黃河南和黃河北兩部分,後來由於水系變化,黃河以南現在已經沒有濟水了。兗水的兗字古代寫作“沇”。在小篆里,“三點水”有時候可以寫成“橫水”而放在“允”字的上邊,後來由篆書向隸書演化時,“橫水”就變成了“六”,於是成為今天的“兗”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兗州……小篆作沇,隸變作兗,此同義而古今異形也。”
兗州的“兗”字,還被後人賦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義,那就是端信。此說最早見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的緯書《春秋元命苞》:“兗,端也,信也。”初唐編《晉書》、《隋書》等國家正史,都曾對此轉述引申,例如《隋書·地理志》就說:“兗之為言,端也。言陽精端端……其地兼得鄒魯齊衛之交,舊傳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遺風。今此數郡,其人尚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矣。”這就更明確地說明,不僅“兗”字有端信的含義,而且兗州人也是端信的人。
什麼是端信?東漢許慎 《說文解字》 :“端,直也”;“信,誠也”。端信就是為人行為端正、品格正直;就是在與人交往中誠信無欺。這是多么美好的含義!
說兗州的“兗”字有端信的含義和兗州人有端信的稟性,不是偶然的。兗州人的端信,既是地理條件、自然環境的賜予,又有歷史的淵源
兗州有十分悠久的農耕文化傳統。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相
兗州區兗州區
對封閉的社會結構、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等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意識形態和行為方式,塑造了兗州先民遵守規範、敬畏權威、嚴謹認真、誠實淳樸的品格。另外,兗州在地緣上屬於魯文化區域,魯文化也可以稱為儒家文化,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十分重視個人的品格修養和道德完善。歷代地方志評論兗州的民風,往往是:“家家自以為顏路,人人自以為由求,人皆知讀聖賢之書,文質彬彬乎過人,弦誦洋洋乎盈耳”(元《方輿勝覽》);“其俗溫厚馴雅,華而不窕,有先聖賢之風”(明《兗州府志》);“土風和厚,家多弦誦,民俗馴謹,無狙獷氣”(清《滋陽縣誌》)。端信,正是這種風氣和精神的概括。兗州的歷史上,確實也出現了不少堪稱端信楷模的人物,像我們後文將陸續介紹到的顏回、范淑泰、牛運震等;相信在今後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這種精神將不斷與時俱進,發揚光大。
兗州這個地名所涵蓋的內容,在漫長的歷史中曾有過十分複雜的演變。它最終屬於了今天這塊土地,是和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革及治所的遷徙分不開的。
《尚書·禹貢》:“濟河唯兗州”。是說兗州的位置在濟水和黃河之間,是今河南省的東部、山東省的西部及河北省的南部一帶地方。《禹貢》又說:“海岱及淮唯徐州”,海是指黃海,岱是指泰山,淮指淮河,很顯然,在上古時候,今兗州地方並不屬兗州,而是屬於徐州。明代于慎行的《兗州府志》的《沿革志敘》里說:“禹貢之界在濟河。而今日之境略及海岱,故其東南郡邑屬徐州之域者十之八九……蓋宅徐之方而受兗之名也。”上古時候有所謂星野的說法,就是把天上的星區和地下的州國一一對應起來。有以二十八宿與州國相配的,也有以十二次與州國相配的。按《淮南子·天文訓》和《史記·天官書》等古籍的記載,兗州在二十八宿中屬角、氐、亢三星,對應鄭國;徐州則屬奎、婁、胃三星,屬於魯國。鄭國在今河南境內,魯國即今曲阜,和兗州僅相距15公里。星野的說法充滿了神秘色彩,我們姑不論其是否有根據,但由此可以證明,今兗州在上古時是屬於徐州的。
《禹貢》九州中的兗州,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區劃。兗州最早成為行政區劃名稱,是在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當時漢武帝分
兗州區兗州區
天下為十三個刺史州部,州設刺史以監察吏治,兗州為其中之一。當時的兗州轄有山陽、東郡、陳留等8個郡(國)和100多個縣,位置和範圍大體和《禹貢》九州一致。州行政長官稱為刺史(後來稱牧),西漢時刺史並沒有固定的治所,他平時巡行於各個郡國,到年末時回到京師向朝廷回奏巡行情況;到東漢時候,州刺史才有了固定的治所。兗州刺史治所曾設在山陽郡的昌邑(今金鄉)、濟陰(今定陶)、鄄城。三國時兗州屬曹魏,轄有8郡國64縣,治東郡廩丘(今鄄城)。晉仍設兗州,轄陳留等四國及濟陽等二郡,治所遷至鄆城。後來外族入侵,北方淪陷,朝廷為了安頓南下的士族,在南方僑置了很多州郡,僑兗州曾設在京口(今江蘇丹徒)、廣陵(今江蘇江都)、金城(今南京附近)、下邳(今江蘇邳州)等地。淝水之戰後,東晉政府設北兗州,治滑台(今河南滑縣);與之相應的僑兗州稱為南兗州。南北朝時候,南方的劉宋政權曾設兗州於鄒山(
兗州區兗州區
今山東鄒城)、彭城(今江蘇銅山)、須昌(今山東東平),後於453年遷往瑕丘(今兗州)。北方的北魏政權也設有兗州,曾治淮陰(今江蘇淮陰)、滑台、瑕丘。滑台的兗州又稱西兗州,後又移治定陶;瑕丘的兗州則稱東兗州。並且,北魏還曾設南兗州於渦陽(今安徽蒙城),又遷到譙城(今安徽亳州),這在當時和滑台的西兗州和瑕丘的東兗州合稱為三兗州。東魏時候,又改南兗州於陳留(今河南開封),西兗州於濟陰(今山東曹縣),瑕丘仍為兗州。從上面這些並不全面的敘述可知,兗州的行政設定和治所的遷徙流變,是多么繁複紛亂!
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後,取消了州的建制而改稱郡,兗州為魯郡,治瑕丘,統任城、鄒等十縣。後來徐圓朗據瑕丘叛,唐初平定後,又重設兗州,仍治瑕丘,統十縣,並在這裡設大都督府,是管領兗、泰、沂三州的軍事重鎮。安史之亂後,逐漸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兗州是泰寧軍節度使的駐地,從此直至五代,這裡一直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後周時候泰寧節度史慕容彥超據兗州叛亂,太祖郭威親率大軍征討,久攻才破,郭威一怒之下把兗州降為一般的防禦州。從此兗州地位大不如前,宋代兗州稱襲慶府,屬山東東路,治瑕縣,轄奉符(今泰安)、泗水等十縣;金代屬山東西路,治嵫陽,轄曲阜、寧陽等四縣;元代屬濟寧路,治嵫陽,轄四縣。到明代,因兗州成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封國,行政地位因之上升,成為轄有濟寧、東平等四州二十三縣的府,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代基本沿襲明制,兗州府轄一州十三縣(乾隆時)。民國實行道縣制,兗州府被撤除。
兗州區兗州區

以上所介紹的是作為一級或二級行政單位的兗州的演變沿革情況。而作為三級行政單位的縣,其演變也相當複雜。前文曾提到的瑕丘,可說是今兗州區最早的前身。瑕丘又叫負瑕負夏,在春秋時候,是魯桓公庶子的采邑,其故址在今兗州城東北五里的古城村。魯國後來被楚所滅,瑕丘便成了楚之領土。秦代實行郡縣制,瑕丘屬於薛郡。西漢時瑕丘屬徐州魯國,東漢屬兗州山陽郡。東晉時候,瑕丘縣被撤銷,併入了高平國的南平陽縣,南平陽縣治在今鄒城。南北朝時劉宋元嘉三十年(453年),瑕丘成為兗州治所,但這時並沒有恢復瑕丘縣的建置,這叫“縣省名存。”直到隋代開皇年間,才割鄒縣、汶陽縣和平原縣三縣地方復設了瑕丘縣,延續到北宋大觀年間,因瑕丘之名犯了孔子名諱而稱為瑕縣;金代又因“瑕”字有“疵”義,不吉,改為嵫陽縣。明成化年間,因為魯王府屢次發生火災,又改嵫為滋,以“水”旁易“山”旁以魘之。民國時候滋陽縣屬於濟寧道。1948年7月兗州戰役後,原滋陽縣城區稱兗州區,鄉村稱滋陽縣,同年12月,市併入縣,稱滋陽縣,隸屬於尼山專署。1958年,滋陽縣和曲阜縣合併,稱曲阜縣。1962年,兩縣又分治,原滋陽縣改稱兗州縣。至此,最終完成了從瑕丘到兗州的名稱演變,兗州這個本來代表更大地理區域的地名,終於凝固到了這裡。
綜上所述,兗州名稱的
兗州區兗州區
演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是上古時候的兗州,那是一個大範圍的自然地理或曰人文地理區系的概念是漢代以後,兗州成為行政區劃的名稱,從沒有治所到治所遷徙不定;是在距今1500多年的劉宋時候,瑕丘成為兗州治所,兗州和瑕丘之名同時共存,但前者是一級行政單位,後者是三級行政單位;四是瑕丘之名在屢經變化後,最終以兗州代之。在這個演變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州”字的含義也屢有變化。州的本義是水中的陸地,《說文》:“水中可居者曰州”,大禹定九州用的正是本義。這個含義後來被“洲”代替,“州”成了行政區劃名稱。早期的“州”是一級行政區,轄有多個郡國;唐宋時候一級行政區改稱“道”或“路”,“州”成了二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到了明清時候,一般的二級行政單位稱“府”,只有次要的才稱州(直隸州)。所以明代的兗州稱為兗州府,以示其行政級別。此時的“州”字就已經不具備行政區劃的含義了。

歷史沿革

兗州,古九州之一,今山東省兗州區。

兗州區兗州區

“兗州”一詞的出現始於春秋以後。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兗州即其一。“兗”古作“沇”,《史記·夏本紀》“兗州”作“沇州”。
沇水原出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入海。沇水的河段稱謂與流域記載不一,《尚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偽孔傳》載:“泉源為沇,流去為濟。”《水經注·濟水》:“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為沇水,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以上記載,沇水在黃河北岸濟水的發源處,《禹貢》載兗州得名於沇水,其州境在黃河以南濟水中、下游。《漢書·地理志》敘沇水自發源入海,未提發源以後或下游稱濟水,則沇實指濟水全流。近世黃河北岸的濟水有時亦稱沇水。總之,從以上的這些記載分析,
沇水和濟水實為一條河流,上游稱沇水,下游稱濟水,有時全流亦稱沇水或濟水,只是由於各個時期的稱謂不同而已。古兗州的地域範圍與沇水的流域有關。《尚書·禹貢》載:“濟、河惟兗州。”《爾雅·釋地》載:“濟、河間曰兗州。”《周禮·夏官·職方氏》載:“河東曰兗州。”這些古書中的濟為濟水,亦應為沇水。因此,濟水與黃河之間應為古兗州的區域範圍
《爾雅·釋地》邢昺疏:“李巡去:濟、河間其氣專質,厥性信謙,故曰兗。兗,信也。”《隋書·地理志中》載:“兗之為言端也,言陽精端端,故其氣纖殺也。……舊傳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遺風。今此數郡,其人尚多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矣。”意指濟水和黃河之間,所處地理條件甚好,屬孔孟聖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受周禮孔孟思想影響,其德行忠厚,信義誠實,性情嚴謹,因此“封”為兗。
“兗”通“沇”在許多史書上都已得到證實。而“沇”演變成“兗”,古人有這樣的說話:“沇”字的篆文立水旁寫作橫水置於“允”上,後又隸變為“六”,改為“兗”字。因此,“沇”的本義為水名,今“兗”的意義是後人附加的。封其地為“兗”,也應在春秋戰國以後。
兗州的“州”,原指水中可居之地。後來人們在河邊的高地上居住,繼而形成為居民點,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繁衍以及階級的對立,逐漸發展為邑或都城。“州”便成為一種行政區劃的代名詞。然而作為古九州的“州”仍指水中可居之地。
兗州區兗州區

兗州最早出現是依地理區劃而言的。古書中有黃帝劃州分野、建置萬國的說話,雖系後人用王朝觀念對原始社會疆域的附會依託,不足信以為實,但禹分中國為九州的說法則較為流行。夏禹是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的過渡式人物,雖有理想人物化身之意,但仍不失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尚書·禹貢》記載:禹根據地理概況,依照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把中國劃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個大的區域,故曰九州(“九州”在禹時並非確指,“九州”的具體稱謂也並非大禹時所為)。並分別敘述其山川、湖泊、土壤、物產、田賦等級、貢品名目以及水陸經路和少數民族等。
作為地理區劃,早在夏禹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形成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原始文化中,就存在著類似於區域性的形式。通過考古學諸文化的發現,並通過它們本身所反映出來的特殊性與共性表明,我們的祖先所創造的原始文化就已經存在著區域性問題,因此,也可構想為“整體”的劃分。至於能否形成人為的區域性劃分,卻很難證明。
古代的行政區劃往往以地理條件為根據,受地理因素的制約。夏、商、周三代均有關於九州或十二州的記載,雖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兗州”,作為地理概念用語。其地約在今河南東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春秋以後,諸侯國逐漸確立了自己的行政區劃,但由於地理概念的代名詞不太適應作為行政區劃的用語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廢除州名,全國實行郡縣制
兗州正式作為行政區劃是在西漢武帝設十四州刺史時開始的。
漢代由於“開地斥境”,擴大了疆域規模。據《漢書·地理志》載,漢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把全國重新劃分為十四州,設十四州刺史部。兗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設在濮陽,轄山陽(轄瑕丘、橐縣、方與……等)、東郡、陳留、濟陽、泰山、東平六郡國。王莽時期認為漢代的“州名及界,多不應經”,把州名作了改動或合併,兗州未變。東漢建武十一年(35),將西漢時期的朔方併入并州,改全國為十三州。兗州治所在昌邑(今山東金鄉縣西北40里),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今兗州屬山陽郡)、濟陽、東平八個郡國,大體範圍在今山東西部及河南東部。
三國時,兗州區域屬魏國曹操領冀州牧後,為擴大勢力範圍,縮小其他州區併入冀州,兗州轄區未動,仍轄八個郡國。僅將漢時陳留改為陳留國,任城國改為任城郡。據《三國疆域志》載,兗州初治昌邑,後移治廩丘(今山東鄄城縣東)。
晉時,設兗州刺史部,轄濮陽國、東平國、濟北國、泰山郡、陳留郡、濟陽郡、任城國、高平國(治昌邑,轄瑕丘、金鄉、巨野……等)八郡國五十六縣。晉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晉滅掉吳國,把全國劃分為十九個州部。永嘉年間設立二十一個州部。兗州均為其中之一,初治廩兵,後移治鄆城(今山東鄆城西北)。晉惠帝末年(290),兗州全境淪沒,附屬後趙。戰亂中的兗州黎民百姓,大量南遷,到東晉元帝時便在南方設定了僑州、僑郡、僑縣、僑鄉等,兗州為僑州之一,治所設在京口(今江蘇丹徒)。晉明帝太寧年間(323—325)以郄鑒為兗州刺史,寄居廣陵(今江蘇江都縣東北)。康帝建元初(343)寄
兗州區兗州區
治金城(今江蘇江寧縣北)。穆帝永和(345—356)中僑治下邳(今江蘇邳縣東),淮西公太和(366—371)中又移治山陰(今江蘇淮安),孝武帝太元(376—396)中還治廣陵,並割江淮地區為兗州轄境,領十四郡。歷史上稱廣陵之兗州為南兗州。而稱北方鄆城同時存在的兗州為北兗州。北兗州轄東平、高平、濟陽、濟北、任城等郡。
南朝劉宋初年,武帝劉裕平河南,又設兗州於滑台(今河南滑縣),時稱西兗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移治鄒山(今山東鄒城東南故邾城),又寄治彭城(今江蘇銅山縣),徒遷須昌(今山東東平縣西北50里)。元嘉二十年(443)把兗州區域分屬徐州、冀州,其兗州舊地為魯郡代替。至元嘉三十年(453)六月復立兗州,治瑕丘(今兗州區),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治湖陸(今江蘇沛縣北),宋明帝秦始初(465)移治瑕丘。齊、梁時,又設北兗州於清江,設南兗州於廣陵
兗州區兗州區

兗州降魏之後,僑治於淮陰,舊地兗州移治於滑台,後治瑕丘。時稱瑕丘之兗州為東兗州,復曰兗州。而滑台之兗州則為西兗州。北魏孝昌年間(525—527),西兗州又移治於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北魏太和年間(477—499)置南兗州於渦陽(今安徽蒙城縣東北),北魏正光年間(520—525)又移治譙城(今安徽毫州)。當時稱兗州(瑕丘)、西兗州(滑台)、南兗州(譙城)為三兗州。東魏時設兗州於瑕丘,改置南兗州於陳留,西兗州於濟陽(今山東曹縣西北)。北齊時,改清江之兗州為淮州,廣陵之兗州為東廣州。
隋初沿襲前制,開皇三年(583),“遂廢諸郡,行州縣之制”。大業二年(606),瑕丘之兗州改為魯郡,領十縣。西兗州改為東郡,南兗州改為譙郡。
唐高祖李淵立朝後,實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平徐元朗部,置兗州。治所設在瑕丘,領任城、瑕丘、平陸、襲丘、曲阜、鄒、泗水七縣。貞觀十四年(640)置兗州都督府,轄兗、秦、沂三個州。天寶元年(742)改兗州為魯郡,乾元元年(758)復為兗州,領八縣,同時設兗海節度使,治瑕丘,隸屬河南道,轄兗、海、沂、密四個州。
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設兗州秦沂節度使,屬河南道,治瑕丘。到後周時期,因慕容彥超據兗州時反叛,遂降兗州為防禦州,領六個縣。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兗州升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1118)改為襲慶府,治瑕縣,隸屬山東東路,下轄瑕縣(今兗州區)、奉符(今泰安)、泗水、襲縣(今寧陽)、鄒縣(今鄒城)、任城(今屬濟寧市)、仙源(今曲阜)、萊蕪、金鄉、魚台十個縣。
金改設兗州。初置泰寧軍,治嵫陽。大定十九年(1179)改為泰寧軍節度使,隸屬山東西路,轄嵫陽、曲阜、泗水、寧陽四個縣。
元朝設兗州,治嵫陽,隸屬濟寧路。憲宗二年(1252)分隸東平路。至元五年(1268)復屬濟州,至元十六年(1279)改隸濟寧路總管府,轄嵫陽、曲阜、泗水、寧陽四個縣。
明初,嵫陽併入兗州。兗州轄三縣,隸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為魯王,藩兗州,升兗州為府,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復置嵫陽縣為兗州府治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兗州區兗州區

清代仍設兗州府,治滋陽,隸屬山東省。據乾隆三十一年(1766)版(兗州府志)記載,兗州府轄一州十三縣。
1913年廢州府制,改道縣制。撤銷兗州府,府所在地改屬濟寧道。
1948年7月,滋陽縣城區稱兗州市,農村稱滋陽縣。同年12月,市縣合併,稱滋陽縣,隸屬尼山專署。1962年1月,滋陽與曲阜分治,滋陽縣改稱兗州縣,隸屬濟寧專署。1984年4月進行行政體制改革,兗州縣隸屬濟寧市,下轄十三區(鎮),三十七個鄉,四個街道辦事處,四個居民委員會。1990年兗州縣轄五個鎮八個鄉。1992年9月19日,兗州縣改稱兗州區。1995年兗州區轄九鎮四鄉。2002年兗州區轄十鎮和兩個辦事處。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區,兗州市改稱濟寧市兗州區,下轄3個街道、7個鎮。

行政區劃變化

1992年3月1日,撤銷兗州縣,設立兗州市(縣級),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1992年4月25日,撤銷兗州縣堡子鄉,設立興隆莊鎮
1994年9月7日,撤銷兗州市城郊鄉,設立新兗鎮。
1995年12月18日,撤銷黃屯、谷村鄉,設立黃屯鎮谷村鎮
1996年8月12日,撤銷泗莊鄉,設立泗莊鎮,其行政區域不變,人民政府駐地由泗莊遷至薛廟西兗顏公路3.5千米處。
1999年12月6日,撤銷漕河鄉,設立漕河鎮。

兗州區兗州區

2000年,兗州市轄11個鎮、2個鄉。總人口598387人,各鄉鎮人口: 兗州鎮 86593人 新兗鎮 77065人 谷村鎮 36163人 大安鎮 47339人 新驛鎮 47920人 顏店鎮 35741人 泗莊鎮 29810人 黃屯鎮 26636人 王因鎮 56818人 興隆莊鎮 58218人 漕河鎮 30176人 前海鄉 29488人 小孟鄉 36420人 。
2000年12月1日,撤銷兗州鎮,設立鼓樓、永安兩個街道辦事處鼓樓街道辦事處鼓樓、少陵、惠民、韋園、南順城、奎星樓、苗圃、校場、榕花園、神路、崗子街、東關、查官園、鄧家窯、軍民、興隆、文東、大觀門、塔前19個居委會,辦事處機關駐文化東路4號;永安街道辦事處轄息馬地、鐘樓、民族、蓮花、白衣堂、中御橋、南環、新興、紅西、長安、文西11個居委會,辦事處機關駐中山西路239號。撤銷泗莊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新兗鎮;撤銷前海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顏店鎮(魯政函民字[2000]66號)。
2002年7月,省政府批覆同意:兗州撤銷小孟鄉,設立小孟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兗州轄2個街道、10個鎮。
2005年8月17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兗州市將黃屯鎮東稻營、西稻營、楊廠、東張莊、老府莊、金家村等6個村劃歸新兗州鎮管轄。

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區,兗州市改稱濟寧市兗州區,下轄3個街道、7個鎮。

經濟概況

兗州是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示範市,先後建成了“噸糧縣”、“雙千市”,糧食單產多年保持全國領先水平。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優越,60萬畝耕地可5天輪灌一遍,管灌、噴灌等節水灌溉46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5%,農田作業機械化程度達到90%以上。全市492個村基本實現“六通一有”目標,即村村通自來水、通電、通程控電話、通有線電視、通柏油路、通公車,村村有文明一條街。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非農化進程不斷加快,已建成太陽紙業、雪花澱粉、華龍正龍速食麵、綠源肉鴨等十大龍頭企業,帶動形成了十條農業產業鏈,年加工總值近百億元,85%的農產品經過加工進入市場,80%的農戶進入一體化經營,轉移農村勞動力近12萬人。按照城鄉統籌的思路解決農村問題,實現了教育、醫療、村幹部誤工補助、職工養老保險城鄉統籌。

兗州區兗州區

兗州全市現有工業企業1000多家,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林紙一體化、機電一體化、煤化工、醫藥等新型工業體系,主導產業銷售收入占全市工業銷售收入的85%以上。實施培優扶強政策,促進骨幹企業不斷壯大,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90家,6家企業進入濟寧市民營經濟十強行列。全市利稅過千萬元的企業達到16家,過億元的4家。陽紙業集團、銀河膠帶集團被濟寧市列為創百億的重點企業,2008年銷售收入將突破百億。招商引資成效顯著,近兩年來,共引進項目200多個,其中投資過5000萬元的23項,過億元的15項,契約利用市外資金80多億元,到位30多億元,其中實際利用國外資金8000萬美元。大力培植出口主導產品,多途徑擴大出口,外向型經濟主要指標連續多年居濟寧市第一位。

兗州立足區位交通優勢,加快了現代物流中心建設的步伐,建設各類批發市場28處,形成了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市場群,占地30萬平方米的息馬地商城年交易額達到20億元;富居家具城室內營業總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客商發展到800多家;火車站小商品批發市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1000多家批發商到此經營;永豐建材城營業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400多家批發商匯集於此;建有木材農機農貿辣椒等十多處專業批發市場和多處兩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去年達到30億元,對全市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兗州

兗州區兗州區
堅持走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路子,大規模實施了城市綜合開發和舊城改造。在全省縣級市中首批實現了城區居民和企事業單位集中供氣、供熱。投資1.13億元,建成了年處理能力1400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完成了文化廣場、九州廣場、太陽廣場建設,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少陵公園、興隆塔公園、濱河公園等20餘處景點,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7%。啟動建設了資訊便捷的數位化信息處理寬頻網路,通訊技術套用廣泛。規劃了20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區、“五縱五橫”城市路網工程和十大標誌性建築,其中博物館、九州廣場、市委黨校、孔子學府已建成。鎮村建設步伐加快,6箇中心鎮初具規模,以農村康居工程為重點的現代化文明示範村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全市建設高標準小康樓2000餘棟,小馬青村被命名為全省農村精神文明示範點

歷史名人

江公

經學家江公,史佚其名,是漢武帝(前140—前87)時的經學博士。他精通《詩》和《春秋》兩經,為著名《魯詩》學者申培的弟子。他和董仲舒共同仕於朝廷,為武帝講《春秋》經。董仲舒講《春秋》宗《公羊》之學,江公則宗《穀梁》之說。後來江公回到故鄉瑕丘,設帳授徒,由於他的傳授,《穀梁春秋》才得以流傳至今。江公的弟子中有韋賢,人稱鄒魯大儒,後來成為宰相。江公的孫子也被立為博士,也稱江公。江氏一家世代為博士,薪盡火傳,於中國學術的傳承是有貢獻的。

陳湯

字子公。西漢元帝時(前49—前34)的傑出軍事將領

兗州區兗州區
自幼有建功立業之大志。曾任西域副校尉。適逢匈奴郅支部侵擾邊境,與漢為敵。陳湯組織了胡漢合兵四萬餘人,出奇兵打擊匈奴,他充分利用匈奴各部之間的矛盾,作戰十餘次,行程近萬里,最後大獲全勝,使得此後幾十年中邊境得以平安,被封為關內侯。陳湯戰術、方略被認為是軍事指揮史上的典範。

儲光羲

唐代著名詩人。開元年間(718—741)舉進士,任過縣尉一類小官。曾因仕途失意與詩人王維隱居終南山,後被授以監察御史之職。“安史之亂”時被強迫授以偽職,後來因此而被貶謫,最後客死嶺南。他的詩歌繼承了謝靈運、陶潛以來的傳統而又有自己的面貌,以田園生活為主要題材,主要描寫大自然的幽靜恬淡,表現自己的清高絕俗和閒情逸趣,在審美上有迥異於他人的價值。是當時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人物。並且,其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揭露了戰爭和徭役給百姓帶來的災難和痛苦,說明他是一個有社會良知的詩人。

畢再遇

(1148—1217)字德卿,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他的父親畢進是岳飛的部將。畢再遇自幼受家庭薰陶,苦練武藝,熟讀兵書,矢志抗金。在開禧二年(1206)開始的北伐戰爭中,他任主將。他有勇有謀、指揮得當,屢立戰功。尤其在泗州、靈壁、六合、楚州諸役中,給敵軍以沉重打擊,使敵人聽到“畢將軍來也”便聞風喪膽,表現出他傑出的指揮才能和驍勇無敵的作戰實力。因為功勞卓著,畢再遇屢升為左驍衛將軍,武功大夫,鎮江都統制,兼權山東、京東招撫司事,兼揚州、淮東安撫使,左驍衛上將軍,成為當時南宋抗金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另外,畢再遇在治軍練兵及軍械裝備的創新和改進方面也都有不少發明創造,在中國軍事史上有一定地位。

范淑泰

(1503—1642)字通也,大來,又字木漸。自幼有

兗州區兗州區
大志,以天下事為己任。24歲中舉,次年成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又升吏科左給事中等職。當時朝廷權奸當政,吏治腐敗,他奮不顧身,上書言事百餘次,激烈地抨擊時弊,指斥奸佞,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崇禎十五年(1642)升吏科都給事中,奉旨去浙江主持鄉試,事畢回故鄉小住,適逢兗州大飢,人死過半,他捐出家產賑濟,活人無數。這時,清兵南下侵掠,他積極參與守城,捐貲助餉,又親自上城巡邏。後由於內奸的出賣,兗州城被攻破,范淑泰被清兵捉住。清兵要他投降,他說:“我頭可斷而志不可屈!”又許以大官,他說“殺即殺耳,何必用官爵誘我?”最後慷慨就義,年僅39歲。

牛運震

(1706—1758)字階平,號真谷,空山,人稱空山先生,是清代著名的循吏和學者。他於27歲時中進士,始授甘肅秦安縣知縣。當時秦安地瘠民貧,條件惡劣,他到任後大力興修水利,革除弊政,平反冤獄,發展教育,政績十分突出。以才幹過人,被任命兼攝秦安、徽、兩當三個縣的事務。調任平番縣後,成功地處理了固原兵變,制止了一場大規模的流血事件,表現出過人的大智大勇。對平番五道峴地方饑荒,捐俸救濟、活人無數,百姓感其德,制“萬民衣”相送。不料竟遭官場嫉妒,終因此被劾罷官。罷官後,靠講學及別人接濟才湊夠回鄉的路費。此後便遠離仕途,或閉門著述,或講學授徒,53歲時去世。牛運震的事跡載入《清史稿》的《循吏傳》,其著作涉及經學、史學、文學、金石學諸領域,有《空山堂文集》9種101卷。

王景禧

(1867—1932)字燕泉,號石蓀。光緒十六年中進士後授翰林院編修,兼國史館協修,又任順天鄉試同考官。他生活於清末內憂外患極為嚴重的時代,思想上傾向於變法維新君主立憲的改良派,與康有為有較深的交往。戊戌變法失敗後,不被重用,出京任濟寧南池書院山長,又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護送留學生。此後他便致力於教育事業,曾任齊魯大學教授,創辦了山東優級師範專科學堂

兗州區兗州區
山東高等農業學堂等。辛亥革命前曾任山東省咨議局副議長;北洋政府時期,曾任國務院秘書長,後 在天津行醫賣字為生。“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策劃偽滿州國,鄭孝胥曾寫信勸他去長春任職,他撕信大罵鄭為無恥漢奸。1932年卒。王景禧在金石、書法、文學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著作有《金石釋文》《知吾所好齋金石文史考》等多種。其長詩《宮井詞》曾經風靡京津,有人認為可以和白居易的《長恨歌》媲美。

山東省城市

山東,古代為齊魯之地,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省會設在濟南。陸地南北最長約420公里,東西最寬約700餘公里,陸地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6%,居全國第十九位。這個任務主要介紹山東城市人文,歷史,經濟等。

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轄2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濟南市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市南區 | 市北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嶗山區 | 城陽區 | 黃島區 | 即墨市 | 膠州市 | 膠南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淄博市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棗莊市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莊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煙臺市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濟寧市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萊蕪市萊城區 | 鋼城區
臨沂市蘭山區 | 羅莊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德州市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穀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濱城區 | 鄒平縣 | 霑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