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塔

興隆塔

興隆塔,古稱興隆寺寶塔,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東北隅兗州博物館內,因該地原有古剎興隆寺而得名,為八角樓閣式磚塔。興隆塔始建於隋代仁壽二年(602年),初為木塔,北宋年間改建為磚塔,此後各代都曾有過修葺,現存塔身為清康熙年間重建。1977年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建築結構

興隆塔興隆塔
其為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空芯磚塔, 底基周長48米,高54米,二層外部設平座,二、四、六、七層盲窗修飾,通體區分兩截,上下疊加,呈母子相托狀。下七層粗大深厚,內設台階式磚梯踏步,層間設迴廊,遊人可順梯拾階迴旋而上;兩截間形成2米寬的陽台,四周有石雕欄桿,憑欄遠眺,風物盡收眼底。上六層驟縮細小,挺秀玲班,直入雲端;六層空心,設有樓板木梯直至塔頂(現已拆除);塔頂用琉璃瓦製成的蓮台寶相式寶剎,塔內有題名碑記6塊。

歷史

興隆塔興隆塔
舊時每年正月十六此處有廟會。文人騷客,商賈雲集,多登塔攬勝,題詩賦文。明代宗藩朱當沔《登興隆塔》詩云:“屼峍高臨斗,崢嶸直倚天。鈴聲聞十里,鶴跡閱千年。舍利前朝化,心燈午夜然。我來登絕頂,舉手挹雲煙。”更有前人“高入白雲,影落靈光;翠色獨凝洙水,風聲遙應岱峰”之語,“崢嶸塔白雲齊之感喟。俗傳夏至日太陽初升,城西三十里的嵫陽山奎星樓其影綽綽可現,霞光蔚成兗州八景之一的“興隆塔影”。寶塔倩影,山色流金,牧童笛聲,古廟松柏,仙人踏歌,靈光生輝,相映成趣,實為齊魯一大景觀。唐、宋、明、清歷朝修葺,解放後修繕一新,供人遊覽賞景。登臨其上,懷古察今,意融融,樂陶陶,令人心曠神怡,領略著古城文明神韻和現代化都市風光。

名稱由來

現位於兗州區博物館院內的興隆塔,高54米,13層,因建於興隆寺而得名,寺早已毀圯無痕而塔巋然獨存。“屼峍高臨斗,崢嶸直插天”(朱當沔);“崢嶸塔與白雲齊,影落靈光古殿低”(仲宏道),都是描摹其巍然高聳之姿。“影落靈光”句是說傍晚時分塔的影子可以伸到東邊三十里外的曲阜(曲阜有古魯靈光殿遺址),這也是興隆塔影之稱的由來。

修建時間

興隆塔興隆塔
沿塔中梯級可以登至七層平台,這裡多少年來都是兗州城的制高點,撫欄遠眺,一派蒼茫,有人說能看到曲阜的大成殿,這在古代也許不是誇張之辭。明萬曆元年府志記此塔“隋開皇間建,高十三層,中虛,可登頂顛,有尉遲公修建年月。”清仲宏道詩中有“碧苔漸蝕開皇字”句,與府志所記正合。但《滋陽縣誌》卻記此塔建於仁壽二年(602年)。張馭寰先生的文章(載《故宮博物館院刊》)亦認為此塔建於仁壽二年,是當時全國第二批建的五十三座之一。張先生大概是未見上述記載,而是根據史籍記載的仁壽元年隋文帝曾令內史豫章王暕宣諭《隋國立舍利塔詔》一事的推測。

還有,《續高僧傳》也記有兗州僧法性於仁壽初年詔送佛舍利於兗州普樂寺。普樂寺即後來的興隆寺。當然,當時所建之塔多為木結構,極易損壞,其後多有重建和修葺。但既考其始建,還是應以所記最早的確切文獻為根據。文獻中記興隆塔的修葺,有《寰宇訪碑錄》中的唐玄宗年間的《僧九定造像記》一石,上有修塔工匠的名字,如“大匠趙守忠,造浮屠匠蘇則。”此石及府志所記開皇刻石都已不存,現在塔上最早的刻石是北宋嘉祐八年(1063)三月的一件題名。如“社人張元妻郭氏計家二十口”等。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古建專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曾來兗州測繪此塔,在《中國建築史》上著錄云:“山東滋陽縣興隆寺塔,形制頗為奇特。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級,全塔簡潔無贅飾,各層但疊澀出短檐而已。其塔身逐層遞減,但最上六層則驟然縮減,如以另一小塔置於未完塔上者,蓋建至第七層而建築費告罄,故將上六層縮小歟?塔之建造年代為宋嘉祐八年。”按梁先生斷為建於嘉祐八年,明顯是根據塔上題名。又,羅哲文著《中國古塔》,亦著錄有此塔,雲“按現有實物推斷,塔應是宋代遺物”。

塔上碑刻

文物文物

以上諸家按碑刻定為宋塔,但塔上又有清代碑刻多塊,如康熙三十一年、三十五年、三十九年、五十九年均有題刻,這些題刻多在五、六層上。據《中國地震目錄》,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有過一次以郯城、臨沂為中心的大地震,康熙版《滋陽縣誌》載“震毀房屋,壓死男婦多人,興隆寺塔毀”,是塔毀後二十多年才開始修葺,至康熙末才竣工,前後歷時幾乎三十年之久,最後畢其功者即前文介紹過的兗州知府金一風。塔上還有很多近代人用銳器刻劃的字跡,如“困兗人繆振國北平”;“平原縣石信卿於民國十六年(1937)避倭亂於此留念”;“德昌縣名西郡浦莊村中井清昭和十三年(1938)五月”;“香川縣綾歌郡府中村永秀雄昭和十三年五月六日”等。其中後二者顯系日本人。這些雖不是正式銘刻,但亦反映了當時的雪泥鴻爪,是日寇侵華這一歷史事件的見證,令人讀了頗生滄桑之感。興隆塔在兗州戰役中略有毀壞,八十年代國家撥款重修,現在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下建有市博物館。

旅遊景區

興隆塔塔體直接由地面切入地下形成堅實厚重的塔基,在塔基中央構築四邊形地宮,地宮底面為邊長2.8米的正方形,高3.1米,有南、北兩條甬道,頂部有16排斗拱。地宮出土了"安葬舍利"碑刻、石函、鎏金銀棺金瓶、舍利、"佛牙"和玻璃瓶等一批珍貴文物。

興隆塔為八角形,邊長6米,對應邊距離15米,八邊形塔體直接由地面切入地下形成堅實厚重的塔基,在塔基中央構築四邊形地宮,有南、北兩條甬道。

在興隆塔地宮的清理過程中,發現北甬道入口在塔基北側正中,距地面2.1米,為長方形,豎井式,7級階梯。入口處豎井內填滿碎磚塊,沿豎井階梯而下,進入長6.6米的地宮通道,即北甬道,甬道內有4道依次封堵的磚牆。仰復蓮花座放置在地宮中央,其上為長方形石函,函上有蓋。地宮東側豎一字跡清晰的"安葬舍利"碑刻,內容十分豐富,不僅介紹了塔和地宮的建造年代、原因和經過,更重要的是記述了頂骨真身舍利的來歷和供養過程。地宮中央有一直徑0.26米、深1.7米的水井,井水清澈,一塊唐鹹通年間墓志銘碑加蓋上方。

在興隆塔北側發現一座小塔基,與興隆塔相距6米,邊長1.8米,雙重內外均為八邊形,僅存底部,最高保存6層磚牆,大部分磚牆被破壞。內重磚牆邊長1.1米,八角各有一完整的基礎石塊,塔心部分上層保留少部分鋪地磚,下部為夯土層,一層層夯築,夯土厚約0.8米,有的夯窩保存完好。在塔基土層中發現大量的磚瓦殘塊和白灰顆粒,為塔基倒塌所致,在土層中發現1件珍貴的力士頭像。

出土了石函、鎏金銀棺、金瓶、真身舍利、佛牙、圓形琉璃瓶、長頸琉璃瓶碎片、"安葬舍利"碑刻、明代青釉瓷碗、小型陶質佛像、唐代墓志銘碑及瓦當、磚、瓦、銅錢等殘片一批的佛教聖物,文物價值極高,保存的相當完好。

石函是安葬佛陀舍利的最外層石棺,裡面發現了鎏金銀棺、金瓶、舍利、佛牙、玻璃瓶,置於興隆塔地宮中央,由仰復蓮花座、石函、石蓋組成,石函四周和頂蓋雕刻有人物圖案和花紋,石函的左右兩個長側面刻畫佛教的護法及弟子形象,並有"梵王眾"、"帝釋眾"、"天王眾"、"波旬眾"、"比丘眾"、"諸王眾"等榜題銘文。石函前後兩面分別為菩薩和天王形象。函蓋刻畫了龍、牡丹和金翅鳥形象。內容上表現的都是護法神、佛弟子形象,目的是護衛石函內的舍利。形式上看宋代地宮石函上刻畫如此眾多的護法神,本次還是首次發現,刻畫精美、完整。繪畫上如此精美的刻畫也是極為罕見,是一件難得的宋代佛教繪畫作品。經鑑定為一級文物。

鎏金銀棺是以銀做成棺的形制,表面鎏金,四周圍欄。整體長47厘米,寬20厘米,高25厘米。左右兩個側面為主體圖案,表現釋迦牟尼涅槃的場景,佛祖側身橫臥,單手托腮,雙目微閉,慈祥莊重,四周為眾弟子傷心悲痛的場面,神情動作各異,形象逼真生動。其他各面表現佛、弟子、菩薩等佛教神像。考古專家介紹,興隆塔地宮宋代鎏金銀棺圖案內容的豐富程度和刻畫製作的精細程度,可與法門寺唐代單體金銀寶函相媲美,而同時代函棺無與此相提並論的。經鑑定為一級文物。

同時出土的金瓶為純金製品,通高13厘米,瓜棱狀,是宋代典型器形。蓋頂端坐一尊弟子形象,合十行禮,金瓶內盛裝舍利,碑刻文字中有"安葬舍利金瓶一兩",指的就是這件金瓶。另外,在金棺內同時發現了金瓶頂骨真身舍利和數量眾多的舍利,大小不一,色彩鮮艷,數量之多令人震撼。發現2顆佛牙,長約7厘米,如此完好的佛牙,在國內比較罕見。佛牙、舍利等佛教聖物保存程度、數量在國內首屈一指 。

旅遊指南

交通

濟寧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又是104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機場已經開通了濟寧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青島等多條航線。

特產

兗州有徐公硯 、席編、大黃眼藥、兗州煤雪茄菸太陽紙等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