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因鎮

王因鎮

王因鎮系濟寧市城市東城區,位於濟寧、兗州、曲阜、鄒城四個城市的中心位置,經緯度東經116°47′北緯35°28′,距濟寧市區6公里,兗州市區7公里,曲阜市區15公里,鄒城市區18公里。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王因鎮王因鎮
1948年解放初期,本鎮為本縣第八區;1949年稱王因區;1956年撤區分屬王因、柳溝、黃屯三個大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建立“紅旗人民公社”;1962年與曲阜分治後稱王因公社;1966年5月,改王因公社為區;1968年底又撤區仍稱王因公社;1984年5月,行政區劃改革時,與婁莊公社合併改為王因區。1986年12月撤區改為王因鎮。

本鎮駐地王因村歷史悠久,相傳古時有個王子曾被囚禁於此,村因得名王囚。後來覺得囚字不雅,加一橫改作王因。

行政區劃

轄:王因村、西王因村、前崗村、後崗村、大辛莊村、前竹亭村、後竹亭村、蘇莊村、陳家莊村、韓坡村鄭坡村、街頭村、高村村梁營村、晏家村、劉家村、官莊村、長慶村寺上村魏廟村、孫樓村、陳莊村、店子村、戲樓村、張家村、錢家村、申街村、西興隆莊村、郭營村史營村、前侯村、後侯村、柳溝村呂廟村、程街村、玉皇廟村、仁祖廟村、辛集村、苗營村、東婁莊村西婁莊村、前仁美村、西仁美村、中仁美村、後仁美村、沙河村、齊家村、娘娘廟村、周莊村、業莊村、河口村、社倉村、田莊村、丁莊村、儲莊村、南許村前韓村、後韓村、北許村

園區建設

王因鎮王因鎮
·優越的位置

系濟寧市城市東城區,位於濟寧、兗州、曲阜、鄒城四個城市的中心位置,距濟寧市區6公里,兗州市區7公里,曲阜市區15公里,鄒城市區18公里。

·一流的園區

整個工業園規劃總面積20平方公里,劃分為六大園區:高新區中小企業科技園A區、B區、C區、雪花工業園、山推重工科技園、楊村工業園。已建成區面積5平方公里,區內基礎設施“七通一平”。高新區中小企業科技園A區、B區、C區已建成1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

·配套的產業

生物醫藥、機電加工、汽車零部件、木業板材、金屬容器與輕鋼網架、紡織紡紗等主導產業已基本形成,區域內工業年產值達到110億元。

王因鎮王因鎮
·良好環境

山東省文明鄉鎮,山東省平安建設先進鄉鎮、山東省最適宜人居鄉鎮,全面建設“經濟強鎮、特色園區、生態城鎮、和諧王因”。

硬體環境: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配套齊全,價格優惠。區內擁有13.5萬千伏安的熱電廠,日供水量15萬噸的水廠,3萬千伏安的變電站,日供氣量2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站。以崇文大道、黃王路、濟微路、中心路等集綠化亮化、給排水於一體的“五縱五橫”,交通路網日益完善。

生態環境:森林覆蓋率30%以上,鎮駐地行政商務區、林蔭綠地、楊村城市居住區、仁美城市居住區、崇文城市居住區、泗河生態休閒觀光帶等城鎮建設已全面展開。

人文環境:幹部民眾支持項目建設已形成一種社會風氣。

新農村建設

王因鎮王因鎮
濟寧市高新區王因鎮充分利用濟寧市區邊緣鄉鎮的優勢,嚴格按照城區高標準規範,推進城鎮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

高起點規劃,引導合理布局。該鎮按照王因作為濟寧市東城區的定位,結合高新區總體發展規劃,確立了鎮駐地商貿居住區和仁美商貿居住區兩個集中居住區,修訂完善片區控制性詳規和專項規劃。以鎮駐地六村合一,劉村五村合一,仁美四村合一,張村、戲樓等集中居住區為基礎,穩步推進舊村改造。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全鎮59個村主要街道進行了高標準綠化,安裝了路燈,採取“集中整治與日常管理”相結合,以清理清除村內“三堆”、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為重點,實行村級垃圾定點存放、統一清運,淨化了村內環境。2003年以來,鎮黨委、政府把秸稈還田作為階段性重點工作,財政補貼260餘萬元用於農機補貼和政策兌現,連續四年確保秸稈還田率100%,徹底解決了焚燒秸稈、污染環境的問題。

紮實推進“一新兩改”。該鎮把推廣太陽能,農戶改廚、改廁,作為當前和今後新農村建設,改變民眾生活方式的重點,在深入調研,充分考慮民眾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制定政策,以點帶面,有序推進。對安裝太陽能的戶,每戶補助500元;對改廁的戶,每戶補助300元;對改廚的戶,每戶補助100元,各村也根據經濟狀況,相應給予適當補助,提高了民眾的積極性,目前,全鎮太陽能用戶達3000餘家,改廁戶達到1200餘家,改廚戶數達到7000餘家。形成了以道路為主,以村居為重的綠色長廊

王因鎮王因鎮
搭建“三個平台”,構築“五道保障”。為提高農富水平,培訓新型農民,該鎮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民信息化教育,民眾文化性活動”三個平台,並精心構築“低保、養老、醫保、防疫、征地補償”等五道保障。推進農民就業培訓,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平台。立足於全區經濟快速發展,勞動力需求增大,王因油罐、鋼構傳統產業的實際,投資20餘萬元組建了新型農民就業培訓學校,聘請技校、職業技術學校的教授、老師授課,免費進行崗前技術培訓,130人的電氣焊和180人的遠程教育微機培訓班圓滿結束。今後,還將根據企業用工的需要,相繼舉辦生物發酵、機械製造、紡織等培訓班,力爭人人都有一技之長。加快村村通寬頻、通有線電視,實行“三網合一”,建立農民信息化教育網絡平台。鎮財政每年投入20餘萬元,實施了遠程教育、寬頻、有線電視“三網合一”,建立了完善的鎮村兩級遠程教育信息化網路。對入戶率達到50%以上新開通有線電視的村,免除初裝費及一年的收視費,提高了民眾積極性,全鎮入戶率達到70%以上。全鎮廣大幹群上網學習、上網了解致富信息蔚然成風,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提高了素質。狠抓鎮村文化陣地建設,建立民眾文化活動平台。目前,全鎮建成高標準、開放式村級廣場3處,村村建有文化大院,配備了文體設施,劉村、柳溝等村成立了腰鼓隊、秧歌隊等,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科學、健康、向上”的村風民風。實行貧困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動態管理,農村困難民眾實現了“應保盡保”。投入100餘萬元建設了高標準的敬老院,從2007年起,為全鎮75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發放30元的養老金,投入150萬元,推行了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7%。由鎮財政補貼,成立了120餘人的衛生醫療和80餘人的畜牧防疫專業隊伍,制定預算,增強了突發性事件的防控能力。全鎮工業占地、建設占地做到即征即補、及時兌現。

村名來歷

王因鎮王因鎮
劉台莊:本村原名中郯莊,清代順治年間劉姓發展成大戶族,出了個進士劉布春,村名改稱劉家郯莊,後訛為劉家台莊。1964年“四清”時改名劉家村。1980年因與他處重名,命名為劉台莊。

晏家村:本村歷史悠久。據傳晏姓於宋代來此建村。此村原稱晏家郯莊,轉音為晏家台莊。後因泗河決口,多次被淹,逐漸衰落,晏姓僅存兩戶人家,習稱晏家村。

梁家營:據傳明初梁、路兩家表親同由山西遷來落戶,始建此村。因系兩姓,稱兩家營,亦稱梁路營,後梁姓繁盛,改稱梁家營。

前侯家營:據村內明崇禎九年(1636)創建娘娘廟碑記載:此村原名劉者營,後來劉家地權轉賣給侯家,村名改為侯家營。與北面的後侯家營相對稱前侯家營。

北許:本村許姓祖居南部距此二公里的許家莊。清朝中期,泗河發水被淹。有幾戶遷此居住,周圍築了土堰,始建此村。因地處北部,稱北許家莊。今簡作北許。

東郭家營:此村臨近泗河,過去經常決口。明、清時駐有防汛的兵營,帶兵的將領姓郭,故村得名郭家營。1980年地名普查時,因與黃屯鎮的郭家營同名,更名為東郭家營。

南許:據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重修廟碑記載,明成化年間(1465—1487)許姓最早來此定居,村名許家莊。到了清代中期,一部分人家遷至北邊重新建村,稱北許家莊,此相對稱南許家莊。今簡為南許。

後韓家堂:本村原名韓家堂。韓姓於明初由鄒縣韓寨村遷來,系唐代文學家韓愈後裔。建有家祠,稱韓家祠堂,村以此得名。後分出一支於南邊立村,此村相對稱後韓家堂

前韓家堂:村內原有三聖堂廟宇一座,明崇禎三年(1630)建。廟碑記載,此村系由後韓家堂分支而來,因在南,稱前韓家堂。

程家街:據村內《程氏家譜》程氏始祖於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由泗河東遷此落戶。村中只有一條主要街道,故村得名程家街。

呂家廟:據本村清代康熙年間(1736—1795)立“關聖帝君廟碑”記述,呂姓於清初最早來此居住,並出資建了一座關帝廟,故村得名呂家廟。

王因鎮王因鎮
周莊:本村原名周家柳溝。周姓於明末由曲阜地初遷至本市今黃屯鎮蒜園村,再遷至此村。村名改稱周家莊,今簡為周莊。

西仁美莊:此村始建於宋代。明代明嘉靖、萬曆年間出了任瀛等父子三進士,明朝末期,任姓遷走、村內讀書人根據《論語·里仁》篇的句子:“里仁為美”,改村名為仁美莊。後分為四個村委會。本村居中西部,稱西仁美莊。

東婁莊:本村歷史較悠久。此村為北魏婁昭攻打瑕丘屯兵之處。此村農曆一、六日有定期集市。村內久無婁姓。村近置集市,後改為婁莊集,今簡為婁莊。

河口:本村李姓於明代末年來此建村,原稱李家河口。因地處泗河向西轉彎的地方,過去有通往鄒縣的渡口,故名。今簡稱河口。

業莊:本村建於清初。相傳當時有個南方人買藥,留居此地,四鄉民眾都來買藥,稱此村為“藥莊”。因“藥”、“業”音近,後漸訛為業莊。

招商引資

王因鎮王因鎮
濟寧高新區王因鎮黨委、政府把招商引資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創新招商策略,拓展引資空間,全方位、多層次開展以商招商、築巢招商、以情招商、扶持招商,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招商引資項目9個,契約利用外資9億元,投資過億元的項目5個,過千元的項目10個,外資項目3個。

以情招商。濟寧無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技術力量雄厚、市場前景廣闊的電子生產企業,為引進該項目,鎮領導數十幾次上門洽談,公司的決策層倍受感動,決定在王因鎮投資過億元,建設總占地面積100多畝的鋰電子正極項目。現該項目即將動工,年底即可投產。

築巢招商。2007年投資1000萬元新建科技工業園機電一期占地100畝計2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重點引進高科技產業,起龍頭帶動作用且無污染的企業進駐。2008年以來,濟寧科大科技有限公司的礦山機電設備項目已在1#車間投產運行;濟寧方園礦山機電有限公司的礦山、電氣、機械設備的維修、製造項目在2#車間已試運行。兩家企業的入駐為該鎮帶來近300萬稅收,安置就業人員60多人。該鎮把一此停產、倒閉和廢棄資源重新包裝成“鳳巢”,吸引鸞鳳來棲。

以商招商。通過已在王因安家落戶的客商聯繫其他客商來鎮實地觀摩、座談、聯誼,使其先“熱身”後投資。今年5月份簽約的山東聯誠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與法國法雷尼公司合資組建鍛造項目,是通過聯誠公司董事長努力下促成的,該項目總投資1000萬歐元,項目投產後預計將生產工程機械等行業用鍛件10000噸,年銷售額2億元人民幣。

扶持擴商。繼續堅持代辦制服務,全力協助企業辦理相關手續,為企業投資者提供政策、環境、投資程式等諮詢服務,建立投資項目分賬。2008年該鎮幫助嘉隆鑄造公司協調資金用地等事宜,使之在長年投資1000萬元的基礎上又新投資1000萬元,兩條生產線同時開工,年產汽車零配件100萬件,年產值6000萬元。

特色村屯

王因鎮王因鎮
沙河村

沙河村位於王因鎮東南部,兗州、鄒城、濟寧三市結合部,北依五嶽之首的巍巍泰山,南臨魚米之鄉的微山湖畔,東連聖人之地孔孟之鄉,西靠水運樞紐京杭古運河。日菏高速從肩頭穿過,京滬、新石鐵路有舉步之遙,是濟寧大都市發展規劃的重心位置,有著“禮儀之邦”的美稱。

沙河村現有552戶,2000多口人,耕地面積3200畝,2001年全村實現總收入1.37億元,人均3848元,曾先後被濟寧、兗州命名為“明星村居”、“個體企業明星村”、“兗州經濟十強村”、“五好村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為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村支部、村委確立了“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以領導搞好服務為保障”的發展工作思路,加快了沙河村的建設步伐。目前,小康樓群已具規模,排排聳立,村內鋪設了水泥街道,即寬闊又整潔,夜晚路燈通明。“四通一有”(通水、通電、通郵、通公路、有洗澡堂)工程提前實現,農業生產由村統一服務,全部實現機械化,在企業上對新增加的項目優惠扶持,大開綠燈,通過努力,沙河村社會治安好,社會風氣正,村民安居樂業,經濟欣欣向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