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始祖

程氏始祖

當年,周武王死後,兒子年幼,無力主持國政,便有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來攝政當國,史稱“周公攝政”。 這個時期,我之宗君伯符就跟隨著周公一起東征,東征平叛是一場十分艱苦的戰爭,在周公親自指揮下,在伯符等將士齊心協力的勇猛拼打下,經過三年鏖戰,叛亂終於平息。 這個時候,我之宗君程伯符在修和周郊過程中,是朝中“修和”代表,到全國各地安撫諸侯,並獲“三異之瑞”,他通過周公向周王獻之。

程氏始祖程伯符,為程氏開宗始祖,一名喬伯,又名二和,他生活在商末周初,(公元前1000年前後),和周公姬旦、周日正幫助周成王定鼎郊溽,修和周郊。
當年,周武王死後,兒子年幼,無力主持國政,便有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來攝政當國,史稱“周公攝政”。這種現實,霍叔、管叔、蔡叔(史稱“三監”)深為不滿,他們和被周武王封在原商都朝歌的商紂王之子武庚串通起來,,聯合東方商的舊屬國奄(曲阜一帶)蒲姑(山東博興一帶)和徐夷、淮夷等方國部落,舉兵反叛,兵鋒直指新建立的西周王朝。這時,朝中的召公,姜尚等人,也被敵人的宣傳所蠱惑,懷疑周公真要廢幼主而自立。周公耐心的地向召公、姜公等人表白自己的心跡,然後以成王的名義下令出兵平叛。
這個時期,我之宗君伯符就跟隨著周公一起東征,東征平叛是一場十分艱苦的戰爭,在周公親自指揮下,在伯符等將士齊心協力的勇猛拼打下,經過三年鏖戰,叛亂終於平息。這場戰爭征服了大小方國至少有五十多個,周王朝的勢力擴展到東至黃河下游,南到淮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周公東征勝利之後,將分封制進一步擴大,他以成王的名義,把周王室的子弟、親戚、少數功臣分封到所有勢力能達到的地方,大約71個國。功臣伯符封到廣平(一說今河北永年一帶,一說在西安附近),謂之程國,並以國為姓。(非顯赫之功臣也不會封國)周公攝政7年,還政於成王,成王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實行富民政策,他敬老慈少,禮賢下士,採取懷柔政策,修和周郊。這個時候,我之宗君程伯符在修和周郊過程中,是朝中“修和”代表,到全國各地安撫諸侯,並獲“三異之瑞”,他通過周公向周王獻之。“三異之瑞”其中一異為井中之璞(山洞裡的玉石,傳說和氏璧乃此石所做),二異為泰山之車器,(可能是上山用的獨輪車,在當時是較先進的),三異為異畝之禾(是兩個穗的優種玉米)。成王見了大喜,尤其是對雙穗之禾,特別感興趣,特令周公做《嘉禾》篇詞,還把這些寶物分給魯等諸侯,用以推廣發展生產。成王賜伯符蒲璧,在朝中做“程典令”,這使我之始祖在朝野之中很顯赫,很威風。司馬遷的《史記》對程伯符有記載。伯符是重黎之後,重乃為南正官管天,黎乃為北正官管地,重黎為顓頊之後,顓頊為黃帝之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