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縣[山東省聊城市下轄縣]

高唐縣[山東省聊城市下轄縣]
高唐縣[山東省聊城市下轄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唐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屬聊城市,東與德州的禹城市和齊河縣為鄰,西與臨清市、夏津縣接壤,南連茌平縣境,北接平原縣界,面積960平方公里,人口50萬。 高唐縣東距濟南國際機場70公里,邯濟鐵路穿境建高唐站,距京九鐵路聊城站、臨清站均50多公里,距京滬鐵路德州站各60公里,有“二十分鐘上火車、一個小時登飛機、四個小時進京城到港口”的便捷,青銀高速公路、山東西外環高速在縣內穿過。 高唐境內地勢平緩、土地肥沃,東部有徒駭河、西部有馬頰河經向貫穿縣境,傳統農業發達,物產豐富,尤以盛產棉花聞名全省,“貨以木棉、甲於齊魯”,素有“金高唐”之稱。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堯、舜、夏、商時代,高唐屬兗州之域。

西周時,文王分封諸侯,高唐被封為姬姓的用國。

春秋時,高唐屬齊國西界,稱高唐邑。

秦朝時,高唐屬東郡。

西漢時,劃分郡、縣,始置高唐縣,隸屑青州刺史部平原郡。東漢時高唐屬冀州部清河國。

三國時,高唐屬魏國冀州平原郡的侯國。

西晉時,高唐縣屬冀州平原國。

劉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僑置高唐縣於今章丘縣水寨村附近,屬僑置冀州東平原郡。

北魏皇興三年(公元469年)將劉宋僑置冀州更名齊州,僑置高唐縣又屬齊州東平原郡。

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復置高唐縣,屬濟州南清河郡。

高唐縣 高唐縣

北齊公元550年,廢除清河郡及靈縣,高唐又改屬於濟州部清河郡。

隋朝時,高唐屬冀州部清河郡。開皇十六年(公元598年)屬博州,統轄高唐、聊城、堂邑三縣。同時,將劉宋僑置之高唐更名章丘。

唐貞現元年,高唐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時改國號為周,因忌諱"唐"字,遂於長壽二年(公元693年)改高唐縣為崇武縣。

神龍元年公元(公元705年),唐中宗即位,恢復唐朝國號,復名高唐縣。唐末,高唐屬魏博節度使,又屬天雄軍。

後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改高唐縣為魚邱縣。

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復名高唐縣。

公元936年,石敬瑭建後晉,因"瑭"與"唐"同音,是年改高唐縣為齊城縣。

後漢乾祜元年(公元948年)復名高唐縣,屬博州。宋朝廢道,分天下為十五路。高唐屬河北東路博州。

公元1023年,高唐屬河北東路博平郡。

金時,高唐縣屬山東西路博州博平郡。

元朝,高唐初屬大名路,後屬東平路。至元三年改博州為東昌,轄高唐等六縣。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於高唐屬高唐州,直屬中書省。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高唐縣治所移於今地。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高唐稱州,統恩縣、夏津、武城三縣。高唐州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

清初,高唐州屬東昌府,雍正八年升高唐州為直屬州,轄禹城、臨邑、平原、陵縣。雍正十二年復歸東昌府。

民國元年撤州設高唐縣,屬山東東臨道。

民國17年直隸山東省府,25年屬第六行政公署。

民國27年高唐淪陷,屬偽山東東臨道,同屬國民黨第四行政公署。

1945年高唐解放,人民政權屬冀南第二專署。

1941年初將高唐縣分為唐北縣和唐南縣,同年秋又合二為一,復名高唐縣。

1949年,高唐縣屬平原省聊城專員公署。

1952年,平原省撤銷,改屬山東省聊城專署。

1950年將茬平縣侯橋等11個村莊劃歸高唐縣。

1956年3月撤銷清平縣後,將其舊城鎮劃入高唐縣;同時將茌平縣琉璃寺鄉劃歸高唐縣。

1958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禹城縣全境併入高唐。

1961年10月恢復禹城縣。高唐縣仍轄原境。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高唐縣轄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9鎮、3個街道,145個行政村、43個社區。

街道
魚邱湖街道辦事處人和街道辦事處匯鑫街道辦事處

梁村鎮尹集鎮清平鎮
固河鎮琉璃寺鎮三十里舖鎮
趙寨子鎮楊屯鎮姜店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唐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位居濟南、德州、聊城三大城市構成的“金三角”中心,版圖面積960平方公里。古有“居中原衡衢”,有官馬大道“南通吳會,北拱神州”之說。

地質地貌

高唐縣的地貌是微波起伏、類型不同的黃泛沖積平原。總趨勢是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坡降為1/7000-1/9000。平均海拔27米,最高點在清平鎮張莊西、海拔32.1米;最低點在涸河鎮三甲王村西北,海拔22.6米。

氣候

高唐縣屬暖溫帶半乾旱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大陸度為65.7%。主要氣侯特徵是:季節季風變化顯著,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量較少。春季,降水少,風速大,氣候乾燥;夏季,溫度高,濕度大,降水多。降水期一般集中在7—8月份;秋季,氣溫急降,天氣涼爽,降水量少,天多晴朗,風和光充足;冬季,低溫寒冷,雨雪稀少。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高唐縣地處魯西北平原,地勢平坦,全縣耕地面積60563公頃,人均占有耕地2.2畝。

水資源

地下水的來源有大氣降水、灌溉回歸水和渠系滲透水。在現有引黃條件下,總儲量21.4億立方米。其中淡水1949億立方米,鹹水1.9億立方米,可利用量0.95億立方米。在無引黃條件下,總儲量21.1億立方米,地表水平均徑流深39.5毫米,年產水量3.5億立方米,年徑流量0.38億立方米,地表徑流可利用量0.02億立方米。過境客水主要是馬頰河、徒駭河的徑流,總水量3.50億立方米。引用黃河水主要是利用的位山—、二乾渠。

生物資源

高唐有經濟價值的生物品種資源440多種。

經濟

2008年上半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92.8億元,同比增長14.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29元,增長2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015元,增長16.6%。

2013年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10億元,同比增長9%;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95億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億元,增長12%;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34.5億元、貸款餘額121.9億元,分別增長21.7%、1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00元,分別增長13%、12%。高唐縣在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民眾滿意度測評中名列第一。

工業

2013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87家,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00億元、利稅121億元、利潤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22%、21%。2014年一季度,高唐完成工業投資38.7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9.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0億元,增長23.2%;實現利稅30.6億元,增長31.9%;利潤22.6億元,增長32%。高唐共確定投資過千萬元的重點工業項目81個,總投資840億元,年度計畫投資252億元。“兩大千億”產業園項目進展順利,時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實施項目20個,完成投資12億元,泉林循環經濟產業園實施項目6個,完成投資10.7億元。時風集團圍繞新能源汽車實施了3個項目,分別是總投資10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續建項目,總投資5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5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泉林集團圍繞資源綜合利用及循環經濟產業,建設了總投資106億元的年處理150萬噸秸稈製漿造紙綜合利用項目。藍山集團圍繞發展壯大非轉基因大豆深加工產業及延伸產業鏈條,建設了總投資108億元的山東信萊公司生物科技產業園項目。此外,奧克特化工圍繞生物化工,建設了總投資2億元的植酸酶和氨基丙酸項目。

固定投資

2008年,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6.6億元,增長6.5%。

其他

2008年,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71.6億元,增長19.8%;貸款餘額64.1億元,增長2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4億元,增長22.6%。

社會

教育

高唐縣學校 高唐縣學校

截至2014年,高唐有各級各類學校176所,其中高級中學2所,初級中學16所,私立學校1所,職業學校1所,技校1所,特校1所,國小及其他154所。在校生76296人,教職工4649人,教師獲得高級職稱的為225人,中級職稱為2130人,初級職稱為222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高中為80%,國中為90%,國小為98%。全縣國小適齡正常兒童入學率達100%,國中適齡正常兒童入學率達到98%以上,國中畢業生接受高中、中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比率達到90%以上,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為85%。2004年參加聯考人數為2987人,本科錄取776人,專科錄取1363人,錄取率達71.61%。

科技

高唐縣 高唐縣

2000年以來,全縣共取得科技成果11項,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23項,其中泉林集團“重塗高檔銅版紙”項目獲200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市級科技進步獎20項。自2000年以來全縣累計申請專利81項。全縣現有各類科技人員7347人,其中高級職稱361人,中級職稱2833人。2000年時風集團設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01年中央研究院通過了省級技術開發中心驗收。2002年泉林集團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01年神盾公司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高唐縣在1996年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1999年,被省政府定為科技體制改革試點縣。

文化事業

書畫—畫家邱漢橋作品 書畫—畫家邱漢橋作品

截至2014年,高唐縣有圖書館、文化館各一處,有電視台一座、廣播電視台一座,家庭電視普及率達90%以上,全縣安裝閉路電視2萬多戶。全縣擁有書畫家100多人,書畫協會會員500多人,書畫收藏愛好者達萬人以上。1997年被評為全國書畫藝術之鄉。有書法家、美術家兩個協會,建有美術館、書畫院、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工人文化宮、離退休職工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遊樂場等文化娛樂設施。

醫療衛生

截至2014年,全縣有各類醫療機構17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915人,平均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0人,每萬人擁有病床位15張。縣醫院、縣中醫院為二級甲等醫院,其中縣醫院為聊城市規模最大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擔負全縣及周邊地區的醫療保健,被山東省衛生廳授予部頒標準“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被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醫院占地面積3.8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000餘萬元,有衛生技術人員345人,萬元以上設備100台。

通訊

截至2014年,高唐縣電信局有11萬門程控交換機,可提供國內國際電話服務及電報、傳真、信息數據傳輸業務,各項通訊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城區範圍內固定電話可做到按需裝用,並提供網路服務。線路敷設方式在城區為電纜,行動電話已達到無縫覆蓋。

交通

高唐縣東距濟南國際機場70公里,邯濟鐵路穿境建高唐站,距京九鐵路聊城站、臨清站均50多公里,距京滬鐵路德州站各60公里,有“二十分鐘上火車、一個小時登飛機、四個小時進京城到港口”的便捷,青銀高速、山東西外環高速在縣內穿過。

名人

春秋時期音樂家綿駒,齊國大將盼子,東漢魯相乙瑛,三國魏相華歆,唐代大思想家、著名學者呂才,清代三省總督朱昌祚等歷史名人輩出。當代國畫大師李苦禪,山水畫巨匠孫大石,著名畫家謝家道、韓靜霆、李燕等都是高唐文化藝術的傑出代表。

華歆(157-231),字子魚,高唐縣涸河鄉人,東漢末年舉孝廉,授朗中職。大將軍何進輔政時,華歆為尚書郎。

呂才(600-665),高唐縣清平鎮人,唐代著名學者。製造的管樂器“只八”,並著有勘正《陰陽書》。

杜潛(1522-1566),高唐人。明朝進士,初為戶部主事,後升為山西左布政使,任薊洲兵備道員時期,領兵抗擊倭寇,鎮守今河北省長城以內、東至山海關、西至居唐關之間的天津市以北地區。

楊順天(1866一1899),高唐縣張大屯鄉後楊莊人。義和拳著名領袖。氣功好,並擅長書法,後去北京受戒遂成為名僧。

王立言(1862-1900),高唐縣琉璃寺鄉王莫莊人。義和拳運動時,為拳眾出謀劃策,人稱“王宰相”。

於清水,義和拳早期領袖之一,高唐縣琉璃寺鄉郝莊人,死時年僅30歲。

李苦禪(1899-1983),原名李英,號勵公,高唐縣三十里舖鄉李奇莊人,當代傑出的書畫藝術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在國內素有“南潘北李”之稱,在國際上也頗有盛譽。

孫瑛(1919-),名大石。高唐縣三十里舖鄉河崖孫莊人,愛國歸僑。著名山水畫家。

名優特產

老豆腐,高唐老豆腐又稱豆腐腦。其特點是: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豆香、油香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食後回味悠長。

老王寨驢肉,高唐驢肉出名,尹集老王寨驢肉更負盛名,他們加工驢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進獻朝廷。

羅漢餅,高唐羅漢餅屬糕點類,似月餅,無餡。因其層層疊疊,借“疊羅漢”之意而得名。清時羅漢餅為貢餅。特點是綿軟酥鬆,層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膩。

清平空心面,清平鎮生產的空心面,又稱墜面,因麵條均勻空心而得名。始產於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栝蔞,高唐特產栝蔞。葫蘆科,王瓜屬,多年生草本雌雄異株攀援植物。名貴中藥,多生於白沙壤土中。因高唐所產,含粉率高,故曰高花粉。有清熱生津之功能,主治熱病,亦可清渴。近有用鮮根制針劑者,可用於引產。

清平黑棗,又稱窖棗,用大棗精心熏制而成,黑紫光亮,花紋精緻,甘甜可口,營養豐富,有強身健脾功能。

布袋雞,色澤黃中透紅,全雞完整,內藏八寶,食之香爛味濃不膩,風味獨特。

陳井饊子,三十里舖鄉陳井村自清代以來就開始創作饊子,食時酥脆香鹹,油而不膩,物美價廉,遠銷北京及東北三省。

小屯糖藕,有數百年歷史,製作流程嚴格,製品精美可口,酥脆、香、甜。

舊城涼粉,是夏季魯西北地區主要冷食之一,主要原料是綠豆涼粉形如冰塊,白如玉,配以佐料,味酸辣鹹香,清涼可口。

旅遊

高唐城區內的魚丘湖是華北地區最大的縣級城 區湖,岸線總長約10公里,2006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沿湖建有李苦禪藝術館、孫大石美術館、魚丘聖景古玩城、柴府花園、大覺寺等景點。境內有歷代的進京要道“官道”、戰國齊盼子墓、三國華歆墓、固河漢墓群、唐槐宋塔、清平古城迎旭門等歷史遺存。還有全國獨有的民間“花姑節”。

義和廣場

義和廣場位於高唐縣管道街中段西側,廣昌懸掛一面“替天行道”的錦旗,錦旗的圍欄上雕刻著《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三打高唐州”的故事。義和廣場因廣場上有黑鏇風李逵和小鏇風柴進的石雕像而得名。

書畫一條街

書畫一條街位於魚邱湖南湖景區北側,北臨鼓樓路,東靠李苦禪藝術館和大覺寺,與書畫一條街隔南湖湖心路相望。占地面積11.6畝,總建築面積7717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

書畫一條街的樓房均為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採用古建築中單檐歇山式建築樣式。均為殿頂,樓體最高處,為十字架頂。整體建築高度不一。整體建築因是明清式風格,柱、梁、門窗塗漆及繪製彩畫多用紅、綠、黃色,另配以藍色。同時以清式建築風格為主,明式為輔。

固河墓群

固河墓群位於高唐縣固河鎮涸河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布在固河村西半部,在東西寬約1.5公里,南北長約3公里的範圍內保存有許多古代墓葬,過去曾有七十二冢的說法。墓群中保留兩座封土高大的古墓及眾多小型墓葬,其中最大的要數“盼子墓”,俗稱大冢,為眾墓之首。

齊盼子墓

齊盼子墓是固河漢墓群中大墓之一。在固河村西南200米處,距縣城17.5公里,民眾稱為“大冢”。該墓過去封土高大,因坍塌流失,封土逐年縮小,現封土高4米,直徑20米。在盼子的“大冢”的周圍尚有王子墳和小冢3個,雙冢2個。高唐舊址固河鎮,盼子墓保存較為完好。

華歆墓

華歆墓位於高唐縣城東固河鎮大華村北200米處,距縣城20公里。現存封士高3米,直徑7米。墓葬保存完整,墓室頂部有1平方米的洞。從頂部缺口能看清墓室,此墓為磚室結構,上為圓形拱頂,底部呈八邊形。據當地民眾歷代相傳,此墓為華莊華姓祖墳,所以,古墓至今保存完整。據《高唐州志》記載,此為三國時期魏臣華歆之墓。

清平文廟

清平文廟始建於金大定十三年,是古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現為市級重點文物。2009年7月3日動工維修。

大覺寺

大覺寺為唐貞觀年間創建,寺內建塔,塔高三十六丈,平面八邊形。大覺寺方丈院是2006年經市民宗局批准籌備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2011年大覺寺被省宗教局批准為寺觀教堂。大覺寺占地約70畝,方丈院占地3.5畝,北面是主殿,供有釋迦牟尼佛像,二侍者和十八羅漢像;南面是法堂,供有辟盧支那佛;東面是齋堂,供有天冠彌勒佛;西面是客堂,供有彌勒佛像。山東省佛協副會長兼秘書長覺映師父任大覺寺方丈院主持,常住僧人5人。

清乾隆帝過高唐駐大覺寺,留有《高唐懷古》和《十里園》詩兩首。乾隆在《高唐懷古》中寫道:“春風偶此經齊邑,行雨非關夢楚王;見說東風待金馬,何如盼子守高唐;玲瓏日影標穹塔,衛水流波簇遠檣;為憶綿駒能變俗,深慚刑措讓成康。”

李苦禪藝術館

李苦禪藝術館座落於高唐南湖景區,是高唐縣為紀念國畫大師李苦禪而修建的一座美術館。藝術館建築形象上採用中國傳統坡頂建築圖式,占地10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體設計。

藝術館主體大樓四面牆壁由三色磚砌成,樓頂覆以綠色琉璃瓦,樓體通高25.18米,東西長122.1米,南北寬41.2米。設書畫展覽廳9個,畫室5個,容100人報告廳一個,藏畫庫一個。常年展出李苦禪的生平業績資料和作品,承辦各種大型書畫展覽,拍賣,書畫筆會以及學術報告會和藝術經驗交流會等活動。

岳堂水月庵石塔

水月庵石塔,位於固河嶽堂村東南100米處。該塔通高3.6米,共分為9層,每一層都用一整塊青石雕刻而成,各層的形狀,雕刻,圖案都不同,有鼓狀、方塊狀、八角形狀,塔頂為葫蘆狀。表面圖案有花草,人物、動物等;建造年代,在塔的第六層有明確記載:莊示寂曾師祖曇瑞位翁塔,清乾隆四年歲次已未十月十五日立。

榮譽

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依法治縣先進縣、全省雙擁模範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全省社會文化建設先進縣、全省“四五”普法先進縣、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全省民政工作先進縣、“平安山東”建設先進縣、省級文明城、省級衛生城。

聊城市縣級以下行政區劃

聊城市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東昌府區古樓街道柳園街道新區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鳳凰街道北城街道侯營鎮沙鎮鎮堂邑鎮梁水鎮斗虎屯鎮鄭家鎮張爐集鎮於集鎮許營鄉朱老莊鄉
臨清市青年路街道新華路街道先鋒路街道大辛莊街道松林鎮老趙莊鎮康莊鎮魏灣鎮劉垓子鎮八岔路鎮潘莊鎮煙店鎮唐園鎮金郝莊鄉戴灣鄉尚店鄉
陽穀縣博濟橋街道僑潤街道獅子樓街道閻樓鎮阿城鎮七級鎮安樂鎮定水鎮石佛鎮李台鎮壽張鎮十五里園鎮張秋鎮郭店屯鄉大布鄉西湖鄉高廟王鄉金斗營鄉
莘縣莘亭街道振興街道雁塔街道東魯街道張魯回族鎮朝城鎮觀城鎮古城鎮大張家鎮古雲鎮十八里舖鎮燕店鎮董杜莊鎮王奉鎮櫻桃園鎮河店鎮妹冢鎮魏莊鄉大王寨鄉俎店鄉張寨鄉徐莊鄉王莊集鄉柿子園鄉
茌平縣振興街道信發街道樂平鋪鎮馮官屯鎮菜屯鎮博平鎮杜郎口鎮韓屯鎮洪官屯鄉肖莊鄉賈寨鄉韓集鄉廣平鄉胡屯鄉溫陳鄉楊官屯鄉
東阿縣銅城街道新城街道劉集鎮牛角店鎮大橋鎮高集鎮姜樓鎮顧官屯鎮姚寨鎮單莊鄉陳集鄉
冠縣冠城鎮賈鎮桑阿鎮柳林鎮清水鎮東古城鎮北館陶鎮斜店鄉梁堂鄉定遠寨鄉辛集鄉范寨鄉甘官屯鄉蘭沃鄉店子鄉煙莊鄉萬善鄉
高唐縣魚邱湖街道匯鑫街道人和街道梁村鎮尹集鎮清平鎮固河鎮三十里舖鎮琉璃寺鎮楊屯鄉趙寨子鄉姜店鄉

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轄2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濟南市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市南區 | 市北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嶗山區 | 城陽區 | 黃島區 | 即墨市 | 膠州市 | 膠南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淄博市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棗莊市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莊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煙臺市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濟寧市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萊蕪市萊城區 | 鋼城區
臨沂市蘭山區 | 羅莊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德州市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穀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濱城區 | 鄒平縣 | 霑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