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里園鎮

十五里園鎮

十五里園鎮地處黃河下游,位於陽穀縣東南部,西距縣城10公里。駐地明初建村,因張姓居民於此經營菜園,而且此處東距張秋鎮、西距壽張鎮、南距台前縣梁集、北距范海鎮閆莊各15華里,故名。1941年建成十五里元區,1957年改為十五里園鄉,1958年撤鄉設鎮。轄64個自然村,53個行政村,轄區面積55.7平方公里,4.5萬人,耕地4.8萬畝。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十五里園鎮交通、通信、電力設施十分便利,同時鎮內交通也非常便利,形成了“四縱四橫”“八大出口”的公路格局,鎮內柏油路里程已達138公里,完全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同時開通了國際信息網際網路,完全可以滿足投資商交通、用電、通訊的要求。

農業經濟

十五里園鎮蓮藕
農業發展方面:堅持走特色農業產業化之路,充分發揮櫻桃山莊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擴大示範基地規模,先後建立水稻蓮藕示範基地3處,特色農業產業化布局得到進一步完善;在經濟發展上,確立了“一條紅線(即招商引資)、四項重點(即民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城鎮開發、公路建設)”的工作思路,發揮自身優勢,圍繞經濟成長、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的目標,積極培植互為聯動的經濟成長點,提高一、二、三產業的關聯度。文化建設方面:該鎮以龍山文化豐厚底蘊為依託,全力打造“蚩尤故里”旅遊品牌,積極推進旅遊名鎮建設步伐,先後開發了集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萬畝櫻桃園、萬畝荷花園,蚩尤民族風情園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之中。在經濟發展、農業增產增收、文化事業空前繁榮的同時,該鎮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也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主要表現為:綜合治理工作紮實有效。計畫生育連續三年列全縣前三名。九鑫工具、亨利肉類、誠信釺具等一批規模企業脫穎而出。“陽工工具”也走上了國際市場,成為享譽全球的品牌。

產業特色

十五里園鎮小尾寒羊
牛羊經濟富百姓

十五里園鎮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積極發動和組織農民民眾飼養魯西黃牛、小尾寒羊,收益頗豐。該鎮因勢利導,大力扶持了8000多名民眾發展畜牧業,並提供全方位服務。截至目前,該鎮魯西黃牛、小尾寒羊存欄量達到了30000多頭(只),牛羊銷往遼寧、吉林等省市,部分良種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農民民眾年人均增收400多元。

鄉村建設

十五里園鎮十五里園鎮
整治“空心村”增地2000畝

為了緩解農村用地供需矛盾,陽穀縣十五里園鎮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了“空心村”、磚瓦窯廠、廢棄地、亂占耕地四項整治活動,通過整治,共新增耕地2000多畝。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逐步推進,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積極性的廣泛調動,對有限耕地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保護耕地的壓力越來越大。而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土地荒廢、浪費現象,耕地挖掘空間很大。陽穀縣十五里園鎮通過調查了解到,各村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的“空心村”、閒置磚瓦窯、廢棄地、超占宅基地等現象,僅超占宅基地,就有500多畝。

為了統籌解決土地供需矛盾,十五里園鎮經過認真研究論證,出台措施,在全鎮範圍內開展“空心村”、磚瓦窯廠和廢棄地、亂占耕地四項整治活動。該鎮已實施四項整治項目263個,共清理出耕地2000多畝。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新農村建設用地不足的局面,節約了土地資源,而且最佳化了村莊布局。

五個一幫扶民眾

十五里園鎮組織機關黨員幹部通過“結一個對子、問一聲貧苦、看一戶病殘、解一個民憂、辦一件實事”的“五個一”幫扶活動,深入村戶,走訪了解困難家庭和困難民眾的基本情況,進行扶貧幫扶。該鎮已與60戶貧困民眾結成幫扶對子,解決民眾困難100多件。

文教衛生

文教衛生方面:所屬中學、聯校升學率連年攀升;農村合作醫療在全鎮範圍內全面鋪開,參合人數、參合率均名列全縣前矛。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最佳化,鎮、村班子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強。信訪工作成績突出,連續三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信訪工作“三無”鄉鎮。

旅遊資源

十五里園鎮皇姑冢遺址
十五里園鎮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境內皇姑冢遺址,被中國社科院鑑定為仰韶文化遺址。同時也是清朝王倫起義的故鄉。開放的十五里園鎮形成了“東崗西樓南堤北莊”旅遊圈。東崗:東靠國家AAA級旅遊區,武松打虎勝地景陽岡1公里。西樓:西近獅子樓、仿宋一條街,北莊:北有座落在該鎮的占地千畝,集高科技農業推廣與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櫻桃山莊和休閒娛樂勝地景陽岡度假村。南堤:南望金堤、黃河。圈內的旅遊開發呈現勃勃生機,具有較強的發展後勁。同時,該鎮是一個古老的商品集散地輻射周邊8個分鎮、23萬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活動的中心,為進一步擴大商貿優勢,鎮政府又投資興建了能容納商戶千餘家、景致優美、設施配套、齊全的現代化商貿一條街。5個專業商品交易市場此外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萬畝儲水庫座落在我鎮之內、04年即將開工建設,屆時,鎮內旅遊與景陽岡景點連成一體基本形成了一庫(萬畝水庫)一塘(千畝荷塘)一莊(櫻桃山莊)一村(景陽岡度假村)一冢(皇姑冢)一址(王倫起義故址)一岡(景陽岡)。

地方名人

王傳明,男,1959年2月10日生,山東省陽穀縣十五里園鎮十里井村人。蘭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中國古典詩詞,創作詩詞千餘首,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甘肅省詩詞學會副會長。一直任教於蘭州大學中文系。為人厚道,淡泊名利,潛心問學,平生所好者,唯書。讀書,藏書,教書,埋頭經史,吟詩作賦,頗有古賢之風。

張金光,男,1939年3月生,山東陽穀縣十五里園鎮張街村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兼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先秦史、秦漢史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在《漢學研究》(台灣)、《中華文史論叢》、《中國史研究》、《文史哲》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一次,二、三等獎多次。

十五里園鎮蚩尤
歷史人物——蚩尤

蚩尤作為中華三始祖之一,重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在中華文明史上有著重大的貢獻。然而蚩尤主體墓在哪裡?是學術界苦苦求證的一個難題。2006年10月11日到14日在山東陽穀舉辦的“2006山東陽穀蚩尤文化研討會”邀請了包括北京大學貴州省苗學會在內的全國多年從事蚩尤研究的專家和學者,就這一難題展開了激烈的學術討論。專家們就蚩尤冢達成共識——蚩尤的主體墓就是位於陽穀縣十五里園鎮葉街村村旁的“皇姑冢”。

中華民族形成,始於上古時代。那時有三大部族和三位始祖領袖:炎帝、黃帝和蚩尤。三大集團間曾先後爆發戰爭,黃帝相繼打敗了炎帝和蚩尤,統一了各部落,為中華民族的融合和形成奠定了基礎。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三始祖之一的蚩尤一直被視為反面歷史人物。然而,蚩尤後裔和他活動地區的人們,則一直將他作為先祖祭祀,當成英雄崇拜。商代末年,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打敗殷紂王后,封到齊地,封蚩尤為兵主神,在魯西壽張蚩尤墓建祠堂,供人祭祀。

黃帝打敗蚩尤後,蚩尤被擒殺,其所屬一部分南遷江南,一部分留在山西,一部分被俘為奴,即所謂“黎民”,也就是社會最下層人群。今天北方的闞姓、鄒姓、屠姓等居民都是其後裔。依據歷史記載分析,蚩尤被殺後,他的部下偷偷地將屍體運回故地魯西地區,頭葬在壽張,身葬在巨野。據考證,壽張,戰國時為齊地壽邑,西漢置壽良縣,東漢改名為壽張。唐曾置州,後一直為縣,1946年撤縣為鄉,曾先後劃歸梁山縣和東平縣,現歸陽穀縣管轄。目前經過專家認定,陽穀境內的“皇姑冢”就是人們尋求已久的蚩尤冢。《漢書地理志》載:“壽張,蚩尤祠在西北洓上”;《皇覽·冢墓記》載:“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十三州志》載:“壽張有蚩尤祠。”宋代詩人王奕曾與申屠伯驥同飲壽張蚩尤冢上。據悉,皇姑冢地域與《皇覽》、《水經注》中蚩尤冢地域一致;蚩尤生活在龍山文化時期,而皇姑冢也屬於龍山文化遺址;皇姑冢也具備了《皇覽》中描述蚩尤冢的內在條件和外部特徵。

黃河下游的魯西地區是兵主神蚩尤的故鄉,是他長眠之地,也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我國著名軍事家孫臏生於阿(東阿)鄄(鄄城)之間,吳起生於曹州徐勣生於東明,王仙芝生於鄄城,黃巢生於菏澤,宋江和晁蓋生於鄆城。戰國時的齊魏桂陵戰役、馬陵戰役和宋代水泊梁山農民起義都發生在這一地區。受歷史的影響,現在梁山、鄆城、陽穀、東平、鄄城等民眾習武成風,幾乎家家習武,人人練拳。蚩尤冢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又為魯西平原增添了寶貴的旅遊資源。

聊城市縣級以下行政區劃

聊城市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東昌府區古樓街道柳園街道新區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鳳凰街道北城街道侯營鎮沙鎮鎮堂邑鎮梁水鎮斗虎屯鎮鄭家鎮張爐集鎮於集鎮許營鄉朱老莊鄉
臨清市青年路街道新華路街道先鋒路街道大辛莊街道松林鎮老趙莊鎮康莊鎮魏灣鎮劉垓子鎮八岔路鎮潘莊鎮煙店鎮唐園鎮金郝莊鄉戴灣鄉尚店鄉
陽穀縣博濟橋街道僑潤街道獅子樓街道閻樓鎮阿城鎮七級鎮安樂鎮定水鎮石佛鎮李台鎮壽張鎮十五里園鎮張秋鎮郭店屯鄉大布鄉西湖鄉高廟王鄉金斗營鄉
莘縣莘亭街道振興街道雁塔街道東魯街道張魯回族鎮朝城鎮觀城鎮古城鎮大張家鎮古雲鎮十八里舖鎮燕店鎮董杜莊鎮王奉鎮櫻桃園鎮河店鎮妹冢鎮魏莊鄉大王寨鄉俎店鄉張寨鄉徐莊鄉王莊集鄉柿子園鄉
茌平縣振興街道信發街道樂平鋪鎮馮官屯鎮菜屯鎮博平鎮杜郎口鎮韓屯鎮洪官屯鄉肖莊鄉賈寨鄉韓集鄉廣平鄉胡屯鄉溫陳鄉楊官屯鄉
東阿縣銅城街道新城街道劉集鎮牛角店鎮大橋鎮高集鎮姜樓鎮顧官屯鎮姚寨鎮單莊鄉陳集鄉
冠縣冠城鎮賈鎮桑阿鎮柳林鎮清水鎮東古城鎮北館陶鎮斜店鄉梁堂鄉定遠寨鄉辛集鄉范寨鄉甘官屯鄉蘭沃鄉店子鄉煙莊鄉萬善鄉
高唐縣魚邱湖街道匯鑫街道人和街道梁村鎮尹集鎮清平鎮固河鎮三十里舖鎮琉璃寺鎮楊屯鄉趙寨子鄉姜店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