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回族鎮

張魯回族鎮

張魯回族鎮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莘縣,是山東省5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是聊城市唯一的回族鎮,也是山東省唯一的回族中心鎮,轄51個行政村,53200人(其中回民6500人),72860畝耕地。民族英雄馬本齋司令員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張魯回族鎮處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便利。張魯回族鎮農業種植以果業為主,養殖業也有一定發展,該鎮各項社會事業均有全面發展。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張魯回族鎮位於莘縣西部,距縣城1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5º31´,北緯36º14´。

(圖)張魯回族鎮 張魯回族鎮在中國的位置
(圖)張魯回族鎮 張魯回族鎮在山東省的位置

歷史沿革

明朝永樂年間,張姓和魯姓在此定居,故取名張魯。1987年3月改稱張魯回族鎮。

概況

(圖)張魯回族鎮馬本齋出生於張魯回族鎮

張魯回族鎮土地總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7.28萬畝;鎮總人口5.4萬人,其中回族6500人,轄51個行政村,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4億元,比上年增長13.3%,財政收入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人均收入3200元,比上年增長18%,2007年財政收入840萬元。我鎮處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已形成三省交界的區域中心,莘岩(莘縣—河北大名)公路橫穿全境,臨觀(臨清—觀城)公路,縱貫全鎮,兩條公路在鎮駐地交匯,使張魯處於重要的交通樞紐地位,便利的交通條件,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全鎮形成了牛羊肉、雞、屠宰、冷藏、油棉、化工、食用菌、蔬菜大棚、種桑養蠶等支柱產業。

張魯回族鎮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依京九,西近京廣,北靠濟邯鐵路、濟聊館高速公路,菩大、臨觀公路在此交匯。這裡交通便利、水電充足、政通人和、物阜民豐。民族英雄馬本齋司令員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本齋陵園”成為當地最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

氣候

(圖)張魯回族鎮張魯回族鎮的馬本齋陵園

張魯回族鎮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該鎮黨委、政府全力發展高值田,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果園10000畝,冬暖式大棚3600個,玫瑰園2000畝,桑園3000畝,棗杏雜果2000畝。張魯回族鎮在發展壯大傳統養殖項目的基礎上,發展種鴿10萬多對。魯西黃牛、小尾寒羊波爾山羊年可宰殺600多萬公斤,為此鎮被指定為山東小尾寒羊、波爾山羊繁育調撥基地。

經濟發展

張魯回族鎮重視高新技術的發展,2000年在省農科院專家教授的具體指導下精選優質蘋果樹,運用強化胺基酸絡合硒,通過生物化合形成含“硒多糖”的高富硒優質蘋果,國家商標局註冊為“一品翠”,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綠色食品“稱號。現已發展到5000多畝,該蘋果投放市場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張魯回族鎮民營企業發展迅速。偉隆影印紙箱廠、勝達化工廠工藝茶盒廠馬北榨油廠等已初步形成規模,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聊城市縣級以下行政區劃

聊城市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東昌府區古樓街道柳園街道新區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鳳凰街道北城街道侯營鎮沙鎮鎮堂邑鎮梁水鎮斗虎屯鎮鄭家鎮張爐集鎮於集鎮許營鄉朱老莊鄉
臨清市青年路街道新華路街道先鋒路街道大辛莊街道松林鎮老趙莊鎮康莊鎮魏灣鎮劉垓子鎮八岔路鎮潘莊鎮煙店鎮唐園鎮金郝莊鄉戴灣鄉尚店鄉
陽穀縣博濟橋街道僑潤街道獅子樓街道閻樓鎮阿城鎮七級鎮安樂鎮定水鎮石佛鎮李台鎮壽張鎮十五里園鎮張秋鎮郭店屯鄉大布鄉西湖鄉高廟王鄉金斗營鄉
莘縣莘亭街道振興街道雁塔街道東魯街道張魯回族鎮朝城鎮觀城鎮古城鎮大張家鎮古雲鎮十八里舖鎮燕店鎮董杜莊鎮王奉鎮櫻桃園鎮河店鎮妹冢鎮魏莊鄉大王寨鄉俎店鄉張寨鄉徐莊鄉王莊集鄉柿子園鄉
茌平縣振興街道信發街道樂平鋪鎮馮官屯鎮菜屯鎮博平鎮杜郎口鎮韓屯鎮洪官屯鄉肖莊鄉賈寨鄉韓集鄉廣平鄉胡屯鄉溫陳鄉楊官屯鄉
東阿縣銅城街道新城街道劉集鎮牛角店鎮大橋鎮高集鎮姜樓鎮顧官屯鎮姚寨鎮單莊鄉陳集鄉
冠縣冠城鎮賈鎮桑阿鎮柳林鎮清水鎮東古城鎮北館陶鎮斜店鄉梁堂鄉定遠寨鄉辛集鄉范寨鄉甘官屯鄉蘭沃鄉店子鄉煙莊鄉萬善鄉
高唐縣魚邱湖街道匯鑫街道人和街道梁村鎮尹集鎮清平鎮固河鎮三十里舖鎮琉璃寺鎮楊屯鄉趙寨子鄉姜店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