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山

鄭維山

鄭維山(1915—2000),湖北省麻城縣乘馬區第四鄉屋脊窪村(現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泗店鄉泗店村屋脊窪)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並被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0年5月9日1時10分鄭維山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基本信息

大事年表

鄭維山鄭維山

1927年,黃麻起義後,加入童子團,任分隊長,站崗放哨查路條。

1929年加入少年先鋒隊,任中隊長。

193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3月,任赤衛隊副指導員,6月,帶70餘名赤衛隊員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師,後調紅四方面軍總部通信隊。

歷任班長、分隊長、指導員,參加了花園、新集、雙橋等戰鬥和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及黃安、商(城)潢(川)、蘇家埠、潢(川)光(山)四大進攻戰役。

1932年秋,隨主力西征,參加了棗陽、新集、漫川關等戰鬥。

1933年春,參加了反敵三路圍攻作戰。同年秋,調任紅9軍27師81團政治委員。參加了儀(隴)南(部)、營(山)渠(縣)等戰役。年底,剛滿十八歲的鄭維山升任27師政治委員。

1934年春,調任紅30軍89師政治委員,參加了反敵六路圍攻的西線中部防禦作戰。

1934年11月,紅30軍為加強突擊力量,將本軍三個有榮譽稱號的主力團;即“能攻鋼軍”第263團、“夜老虎”第265團、“能守鋼軍”第268團,編為第88師,鄭維山調任該主力師任政委,先後率部參加了廣元昭化、陝南、強渡嘉陵江、北川土木、江油中壩等戰役。

6月,奉命率兩個團過雪山迎接中央紅軍。在達維率先與中央紅軍先頭部隊會師。

鄭維山鄭維山

8月,隨主力過草地北上,率部參加包座戰鬥。後隨紅四方面軍返回草地南下,先後參加綏靖、崇化、丹巴、懋功戰役和天全、蘆山、名山、雅安、邛崍、大邑戰役及百丈關決戰。

1936年4月,奉命率一個團西出絨壩岔藏民區,執行迎接紅二方面軍的任務,最先與任弼時賀龍紅二方面軍實現會師。同年8月,第3次過草地長征北上。10月,在甘肅會寧再次與中央紅軍會師。

1936年10月下旬至1937年3月,西渡黃河,隨30軍編為西路軍,血戰河西走廊。西路軍失敗後,隻身討飯回延安,入抗大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晉察冀軍區軍政學校主任教員、抗大二分校副校長、教導團政委、教導團團長兼政委、第四軍分區副司令員兼行唐指揮所總指揮、司令員,領導該區軍民參加了百團大戰和歷次反“掃蕩”等抗日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任張家口衛戍司令員、察哈爾軍區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兼石家莊市衛戌司令員、第19兵團第63軍軍長。參加了張家口、保(定)北清風店、石家莊、淶水莊町、察南、冀東熱西、察綏、平津、太原等戰役。華北解放後,奉命第十次進軍大西北,參加了扶眉、蘭州、寧夏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副司令員。

抗美援朝戰爭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副司令員,1951年2月率部出國赴朝作戰。參加第5次戰役、開城保衛戰等。

1952年調任第20兵團代司令員,組織指揮了兵團1952年秋季和1953年夏季反擊作戰。

鄭維山鄭維山

在金城反擊戰中,親自策劃指揮三千人敵前大潛伏,開創了現代化條件下白天大規模潛伏作戰的範例,為金城戰役勝利,迫敵全面停戰,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兩枚。

1955年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司令員、黨委第一書記。同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文革”時期遭迫害,被幽禁8年。

平反後,於1982年第三次進大西北,出任蘭州軍區司令員、黨委第一書記。

1985年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被增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87年在中共十三次代表大會上繼續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先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是第三、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中央委員。一九八五年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被增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2000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軍事特點

戰鬥作風:近、快、猛、狠

戰術:聲東擊西;隱蔽接敵、突然攻擊、猛插分割;出奇制勝,主要手段是大潛伏。

敢於擔當:在關鍵時刻、危急關頭,他敢於挺身而出,大膽負責。

革命歷程

鄭維山鄭維山

大別山人的骨頭硬,大別山人的膽子大!出生在大別山的鄭維山,從小就開始接受血與火的洗禮。他當政委後的第一仗——夜襲隴南五里墩,打垮敵4個團,俘敵300餘人,殺出了威風,部隊傳頌“新來的政委是個膽子特別大的猛將”。接著,他又先後到30軍89師和紅四方面軍的主力88師任政委,在黃貓啞戰鬥中,殲敵14000人,他率“夜老虎”團夜襲二郎山,全殲川軍“王老虎旅”,使88師形成了“近、快、猛、狠”的戰鬥作風.

在長征途中,他三爬雪山、三過草地、九死一生,三次參加紅軍主力會師。在迎接紅二方面軍時,他不懼張國燾的淫威,向任粥時、賀龍、關向應詳細匯報了張國燾鬧分裂時情況,表達了自己和部隊的困惑和不解,並將張國燾以中央名義發的檔案交給他們,以當時所能採取的方式進行了維護黨的團結的鬥爭。在第一次過草地後,他在包座之戰中率部打援,採用隱蔽接敵、突然攻擊、猛插分割的戰術,經半日激戰即殲敵一個整師,為打開紅軍北上通道起了重要作用。

鄭維山1936年年底隨西路軍西征。他帶領的88師作為主力,始終處於最艱險的戰鬥中。在他參加指揮的四十里舖、永昌、八壩、水磨關、倪家營子等多次大血戰,最後,他奉30軍首長的命令,把師里所有能參加戰鬥的人員組織起來,在梨園口、康隆寺以死阻敵。他身先士卒、浴血奮戰,直至部隊被打散,他自己頭部負傷昏迷。——這是鄭維山一生無論如何也不能忘記的。他和副師長熊得臣在祁連山下的一個小村子裡,被三兄弟救下,給了他們吃的,還把他們藏在一個山洞裡,逃過馬家軍的搜捕,他們才得以討飯回延安。

激戰新保全

鄭維山鄭維山

遼瀋戰役結束後,當時在北平的傅作義面臨三種選擇:一是按蔣介石的想法,南撤,但傅作義一直擔心被蔣介石吞併。二是西撤綏遠,然而那裡地瘠民窮,兵源枯竭,補給困難,終非長久之計。堅守北平?堅守的前景也不看好,不過,北平、天津、張家口、唐山地區人多地豐,交通便利,守撤迴旋餘地大;遼瀋戰役剛結束,東北野戰軍不可能馬上入關,正值隆冬嚴寒,難以遠征,即便要打,自己具有以主待客、以逸待勞的優勢,可以爭取勝利。幾經考慮,傅作義終於作出“暫守平律,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變”的基本方針。因此,他的56萬兵力,收縮在東起北寧路的灤縣,西至平綏路的張家口,長達1200華里的地帶,以北平、天津、塘沽、唐山、張家口為重點,擺開一字長蛇陣。

毛澤東針對傅、蔣之間的矛盾,和博作義是撤、還是守的躊躇難決的心理,制定了將敵“抑留華北,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作戰方針。考慮到淮海戰役一旦打響,徐州告急,傅作義極有可能南撤或西退。毛澤東審時度勢,決意在平津張一線打大仗。於是開始了緊張的調兵遣將——此時的華北部隊,第1兵團在圍困太原;第2兵團粉碎傅作義突襲石家莊陰謀後,在河北省曲陽地區休整,準備開太原參加會戰;第3兵團遠在歸綏。中央軍委果斷決定:1.第3兵團回師張家口,以防傅作義率嫡系撤;2.緩攻太原,以免過早攻克,使傅作義感到孤立;3.令東北野戰軍迅速隱蔽入關;4.派人與傅作義联系,穩住他。

鄭維山鄭維山

1939年,晉察冀軍區教導團政治委員鄭維山 (右)和軍區參謀長兼團長唐延傑(中)、朱良才(左)

毛澤東命第3兵團必須於11月25日由現地發,以6天時間到達張家口附近,以抓住張家口敵不使往東逃掉為原則。並特彆強調,抓住、包圍敵人之後,攻擊,以吸引北平之敵西援,然後協同第2兵團和東北野戰軍遣兵團,把傅作義主力分割包圍於平綏線上。11月29日夜,隨著一陣猛烈的炮火,第3兵團包圍張家口戰鬥打響,井迅速形成對張家口的包圍態勢。平津戰役從此拉開序幕。

8日下午,鄭維山收到了兵團急電:軍委已嚴令責備我們到達太遲,致敵35軍得以東突,影響整個作戰計畫。現要我們確實包圍著敵35軍於現在地區,並隔斷與懷來的聯繫。如果跑掉,由我們負責。我們已對軍委負了責。因此,我們亦要求你們嚴格而確實地執行我們的一切命令,誰要因疏忽或不堅決而放走敵人,是一定要追究責任的。這樣的電令是很少見的。作為一軍之長的鄭維山感到肩上的擔子格外沉重。他想到的是另一個問題:35軍回撤受阻時,傅作義會不會派兵接應或支援呢?如果傅作義命令位於懷來的第104軍西出接應,第104軍、第35軍兩軍會合,將對整個戰局造成不堪構想的後果。

鄭維山鄭維山

鄭維山接到偵察分隊的報告,說沙城以西地區有零星槍聲,鄭維山就初步判定可能是敵104軍開始行動了。他抄起電話問防守在新保全城東的4縱:“你們4縱在沙城地區有沒有部隊?”回答是:沒有,我們的任務是阻止35軍東逃。鄭維山很快接到偵察小分隊的再次報告。敵人大股部隊沿洋河北岸土路向西運動。鄭維山一聽,證實了他的判斷——敵104軍前來接應第35軍,且已相距不遠。

鄭維山立即命令前衛團就地展開,命令團長張文軒設法捕獲俘虜,弄明敵情。緊接著,他在鹼灘一個房子裡,主持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作出了非常大膽的決定:第7旅(欠1個團),在鹼灘、馬圈地區構築3道阻擊陣地,從正面阻擊敵人;第8旅進至沙城東南側,從敵人側後配合第7旅的正面阻擊;負責圍城的第9旅抽出1個團部署在馬圈與新保全之間,作為第2梯隊。

鄭維山鄭維山

1948年12月9日天剛蒙蒙亮,戰鬥打響,東西兩面敵人同時向3縱隊陣地發起攻擊,十幾架飛機輪番轟炸。此時,第3縱隊陷入三面受敵的危境之中。對於戰鬥的殘酷、激烈,早在鄭維山的意料之中。他所未料到的是,電台與兵團聯繫上後,一封急電送到鄭維山手中,大意是:“中央軍委並告鄭維山:鄭維山擅自將3縱隊圍城部隊主力調至沙城地區,如35軍逃跑,鄭要負完全責任。”鄭維山自然能掂量出這份電報的分量,對兵團所強調的包圍住35軍的任務,他是清楚的。而自己的指揮,也正是為了更好地圍住35軍。但此時不可能作更多的解釋,他立即給兵團回電,簡單說明情況,並向兵團求援:“現在我這裡情況嚴重,處境困難,望令4縱增援我1至2個團。”

安春山指揮的部隊,很有了幾分瘋狂,他們在飛機大炮的支援下,連續發起多批次的集團衝鋒。馬圈、鹼灘陣地硝煙瀰漫。第3縱隊依託臨時工事,頑強阻擊,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他們的進攻。一個小小的陣地都是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從天亮打到中午,敵軍只攻占了兩三個村莊,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在鄭維山指揮部隊與敵激戰的同時,毛澤東已指揮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迅速突進,插向康莊、懷來,徹底切斷了援敵退路。

鄭維山鄭維山

1951年4月,志願軍十九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李志民、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鄭維山等在篤莊洞指揮所指揮強渡臨津江戰鬥。左起:李志民、餘震、鄭維山、康博纓、楊得志

1952年7月,彭德懷點將鄭維山到二十兵團接替回國養病的楊成武,出任代理司令員。這個黑瘦精悍的司令很快轉遍了二十兵團的陣地。當時他就看到了金城這塊突入志願軍陣地的“楔子”——它寬約20公里,縱深9公里,且居高臨下,如果能見度好的話,他可以將二十兵團縱深十幾公里的動作看得很清楚。“這個楔子不拔,仗不好打。”鄭維山對隨行的參謀說。

由於政治和軍事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這個“楔子”在十多個月後才得以拔除。根據志願軍總部的命令,二十兵團用近一年的時間進行防禦作戰和戰術反擊。在1952年的秋季攻勢中,鄭維山指揮部隊打得有聲有色,兩個月殲敵萬餘人,奪取陣地50多處。毛澤東稱他們的打法為“零敲牛皮糖”,給予極高評價。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城地區的反擊作戰戰機出現了。志願軍首長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決定開展1953年夏季攻勢。此時,志司將主要攻擊方向和任務交給二十兵團。並將新入朝的第十四、第二十一軍調歸二十兵團指揮,同時又從第九兵團方向抽調炮兵第七師第二十團、總炮兵預備隊第二師第二十九團加到二十兵團作戰,交給鄭維山指揮。

1953年5月的一天,鄭維山召集作戰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二十兵團的各軍的領導,還有三兵團的司令員許世友,副政委杜義德以及李天佑、李成芳等人。二十兵團作戰室大掩蔽部里坐滿了人。鄭維山先分析了當前敵我態勢,隨後端出了他反覆思考過的的方案。他說,我們以兩個軍(二十一、五十四)作兩翼保障,兩個軍(六十、六十七)正面突擊,一個軍(六十八)作總預備隊,攻取敵當面兩個團的陣地,即883.7、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座首洞南山)。這三點分別位於金城以東、東南,是敵穩固金城地區防禦的三個強點(另一點為轎岩)。打下這三點,等於砍掉敵三條牛腿,使敵金城地區防禦失去平衡,有利於我向縱深發展,擴大戰果,為第三階段收復金城地區作準備。

除了志願軍已作了長期充分的準備外,我看有四個有利條件:一,剛才說到的幾個點,敵人認為他強我弱,不會料到我從這裡下手,可以出其不意。二、883.7高地陡坡下有一開闊地,在敵人看來,似乎是我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礙。但該地樹叢茂密,地表植被完好,我可將部隊提前潛伏在這裡,戰鬥打響後,直接發起衝擊,減少傷亡,節省體力,在進攻衝擊的距離和時間上出其不意。三、六十軍已有兩條坑道挖在949.2、883.7高地的山腿上,可囤積彈藥和二梯隊。四、883.7高地和949.2高地與我陣地前沿之間有一片雜木林,可將炮兵臨時發射陣地隱蔽於此。這不僅可增加我炮火射程和準確性,而且由於該區距敵前沿近,不易受到敵縱深炮火的壓制,利於發揮我火力。”鄭維山講完,補充一句:“現在請大家提意見,如果有更好的方案,也請提出來。”此時,近50多人的大掩蔽部里鴉雀無聲,出現長時間的冷場。

鄭維山鄭維山

1952年4月,志願軍副司令員楊得志和二十兵團代司令員鄭維山在前線

他就進攻的方法,使用的兵力、火器,成功的有利條件、不利條件作了客觀分析論證,對戰鬥打響後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解決的辦法、應變措施一一作了說明。他說:“此次作戰,主要是出奇制勝,其主要手段是大潛伏。3000多人在敵人手榴彈能砸到的地方潛伏一夜,是敵人連想都不敢想的,我們敢想,而且能做到。對於這一問題,自從六十軍接防以來,我們根據鄭司令員的指示,進行了探索演練。先後組織對敵連以下目標反擊26次,反擊達到全殲守敵的目的,其中有21次都採取了大小不同的潛伏手段,班排連營都搞過。時間從幾個小時到兩晝夜都演習過,全部取得成功,使用兵力敵我對比基本是1:1到1:3。也就是說,此次反擊,殲敵一個團的目標,我用3500人的兵力,只要潛伏成功,就夠了。”

6月9日,鄭維山來到兵團在龍門山坑道里開設的前進指揮所。這裡與六十軍指揮所相距不到百米,與敵前沿陣地直線距離12000米左右,潛伏區、敵前沿陣地均在眼界內。——這也是他的特點,每次大戰,他都設法把自己的指揮位置放得離前沿很近。當敵人集中力量向六十軍陣地反撲之時,鄭維山又向右翼的六十七軍發出一道命令:“你們立即向十字架山發起攻擊!火力要猛,動作要快。”六十七軍的將士們早就等著動手的命令,現在時候到了。座首洞南山(十字架山)頓時槍炮聲大作,六十七軍一鼓作氣衝上山頭,敵第八師第二十一團大部被殲。六十七軍突然迅猛的攻勢,使美軍司令官泰勒的指揮部里亂成一團,泰勒匆忙調兵遣將,企圖阻止六十七軍擴大戰果。他哪裡知道,鄭維山用的是聲東擊西之計!此時,鄭維山準備的兵團二梯隊兩個師分別從東西兩側同時加入戰鬥,向敵第五師949.2高地和敵第二十師六十二團1089.6陣地同時發起猛烈攻擊。敵第五師招架不住,退至第二道防線,打到15日零時,敵第五師的部隊開始向南潰逃。炸毀了北漢江上的六座橋樑和大量渡河器材,混亂中不少人掉入江中,丟棄重型裝備到處可見。

6月15日晚,鄭維山正指揮兵團第二梯隊向前推進,實施全部收復金城時,接到志願軍總部和朝鮮人民軍聯合簽發的命令:“敵方已答應我方提出的全部條件,停戰談判全部達成協定,戰線將按照雙方現已占領的實際控制線重新劃定。簽署停戰協定在即。”同時,志司還指示鄭維山,立即派人將我部現已占領的陣前沿坐標圖送往板門店,以便驗證界定軍事分界線。命令還規定:“從6月16日起,各部隊一律停止主動向敵攻擊,但對敵向我發動的任何進攻,則應堅決地給予打擊。”

歷時5天6夜的金城反擊作戰第二階段遂告結束。二十兵團所屬部隊攻占金城以東及東南地區949.2、973、902.8、883.7、1089.6、870、760、938和座首洞南山9個要點,攻殲敵兩個團的陣地,共斃傷俘敵28382人,收復土地54平方公里。當人們歡慶勝利的時候,卻不見了代司令鄭維山的影子。後來有人看見他竟然在作戰室的桌子上睡著了——五天來他幾乎沒有合過眼。高度緊張過後,他睡得十分香甜。

人物軼事

敢於擔當

鄭維山18歲就任紅88師政委。這支部隊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鐵拳。二過草地,兩翻雪山,再取懋功,西征“二馬”……凡大戰、險戰、惡戰,戰戰離不開鄭維山和他的部隊。特別是在關鍵時刻、危急關頭,他敢於挺身而出,大膽負責。

在圍殲敵35軍戰役中,按命令,鄭維山的“任務是在新保全的西面圍堵,東面、東南面如有敵人不歸他管”。但當時敵104軍西進接應敵35軍,他果斷下令分兵東進阻敵,斷其兩軍會合。這不僅要兩面受敵,且屬“自作主張”、“擅自行動”,一旦有什麼閃失,“要擔負違令抗命的罪責”。但鄭維山說:“殺頭殺我的!”

在朝鮮金城反擊戰中,鄭維山先打“883·7”高地的主張不符合“志司”意圖。他又是那句話:“殺頭殺我的!”“錯了我一個腦袋頂著!” 時任志願軍政委、代司令員鄧華知道情況後,立即電告鄭維山:“打‘883·7’高地的條件不成熟。我們的意見是不要打。” 他回答:“決心已定,錯了我負責。”

事實證明,鄭維山是對的。

嚴格教子

他的二兒子鄭偉衛所在部隊將要赴邊參戰,父子倆作了一次長談。鄭偉衛告訴他:“個別人,知道要打仗,老早就通過關係往外調。”鄭維山告訴兒子:“臨戰脫逃,應該槍斃!大丈夫為國盡忠,天經地義。不要說調走,連這個念想都不能有!”此言足以證明什麼是軍人的血性。

病危時他拒絕治療,說:“針別打了,那么貴,省下來造軍艦比用在這兒強。印度還有兩艘航母呢,我們到現在連一艘都沒有啊!”對於軍隊思想建設更是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1996年,已經81歲的鄭維山,對新任師長的大兒子鄭勤清講了很長一段怎樣當好指揮員的話:“第一,帶兵的人首先要愛兵,嚴就是愛。第二,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光喊‘給我上’不行,必須敢喊‘跟我上’。不然,部隊不會有戰鬥力。”他還對孫子的“將有五德”發了一番議論,認為平時患得患失、怕負責任、總想給自己留條後路的指揮員,戰時就會猶豫不決,失去戰機,總是被動。這些話凸顯了鄭維山對於軍隊建設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這也是他一生帶兵的經驗總結,對於如何治軍將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笑對重病

1998年4月,鄭維山將軍在例行檢查時,發現肺部有一塊陰影,經過反覆檢查,確診為肺部腫瘤,需要做切除手術。開始人們不想告訴他病情,他說:“有什麼關係,大不了是個死,我們這些人要死也早死過幾回了,不要跟我打什麼埋伏。”人們只好把病情告訴他,他不僅沒有精神負擔,反而能吃能睡,體重增加。當時,他已年過八旬,手術開始前他又提出要求,不要全身麻醉,以免日後影響記憶和恢復。進手術室前,他還談笑風生,說:“戰鬥就要打響了,集中兵力、集中精力,按計畫打下去就是了。”他還說:“只要從手術台上下來,勝利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了。”手術後三天,他奇蹟般地下床了。第五天出現在走廊里,把工作人員嚇了一跳。三個多月後,他來到老部隊軍史館的開館儀式上發表講話。

喪事從簡

一年後,病情發生變化,他不得不又住進了北京軍區總醫院進行化療。2000年4月19日,根據他的病情,領導和醫學專家都要他從北京軍區總醫院轉到301醫院。那天他只提了一個條件:一定要回一趟家。醫生和家人怎么也勸不了,他說,我有重要事情,一定要回去一趟。人們不知道,他是要回去寫遺囑。那天他寫下的遺囑大意是:死後喪事從簡,不搞遺體告別儀式,不開追悼會,屍體火化,骨灰撒在大別山、祁連山和河西走廊。

轉到301醫院後的一天,他對秘書說:“那次回家,寫了個遺囑,現在看還不行,要重寫。除了三不外,還要加上一條,遺體交醫院解剖,還有,撒骨灰要給蘭州軍區找麻煩,你和幾個孩子把它撒在老家村後的大山上就行了。”又過了幾天,他把在部隊當副軍長的大兒子叫到床邊,他口述,秘書記錄,寫下了給黨組織的最後一封信。

親屬成員

父親:鄭國麒,曾是村蘇維埃農協主席,參加過黃麻暴動。

妻子:孫景波曾任262醫院政委。

兒子:鄭勤、鄭偉。

主要著作

著有《從華北到西北》

人物評價

鄭維山鄭維山

鄭維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中國新聞網:革命前輩鄭維山將軍是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高級將領,被譽為“鐵血戰將”、“霹靂戰將”。

毛澤東主席曾盛讚“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

周恩來說:“鄭維山是個紅小鬼,十四五歲參加紅軍,一直在前方作戰,是有戰功的”。

聶榮臻賦詩稱讚鄭維山“打仗心細如繡花”。

鄧小平對鄭維山說:“你去蘭州軍區當司令,我是放心的。”

李先念說:“鄭維山不是能不能打仗的問題,是能打大仗、打惡仗的問題!”

將軍亭上的一幅長聯精闢地概括了鄭維山將軍的一生:

十三歲革命出生入死歷經百戰功勳赫赫垂青史

十五歲入黨赤膽不改一身正氣忠心耿耿昭後人

個人榮譽

中將軍銜

一級八一勳章

一級獨立自由章

一級解放勳章

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一級國旗勳章

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人物紀念

鄭維山將軍故居鄭維山將軍故居

後世紀念

人物紀念人物紀念

《一代名將鄭維山》

《筆記開國將帥》

《鄭維山回憶錄:從華北到西北》

《鄭維山作戰筆記:從土地革命到抗美援朝》

《快馬加鞭未下鞍——鐵血戰將鄭維山的傳奇人生》

註:人物紀念圖冊來源

將軍故里

鄭維山將軍故居及將軍石遊覽區:新縣泗店鄉

鄭維山故居位於新縣泗店鄉泗店村屋脊窪,有磚木結構的普通民居三間和一個70餘平方米的院落,占地158平方米。2003年將軍故居被公布為信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位處屋脊窪自然村東南面,北靠山脊,面臨一口大池塘,公路由門前沿伸至“將軍石”山上。

將軍故里有將軍故居、將軍石、將軍亭、藏槍池、碑林、點將台、訊息樹、紅軍洞、蝴蝶洞、太平寨、花氏寨等。

將軍石遊覽區位於新縣泗店鄉西南部的獅峰頂山麓。一條山脊自巍巍將軍石綿亘而下,地勢開闊,氣象雄渾。兩邊秀林蔥翠,泉水叮咚,鳥語啁啾,山花爛漫。立於將軍亭,向東南瞭望,清風拂袖,白雲盪胸,楚豫相接,田疇盈野,新樓蔚起,炊煙裊繞,令人心潮起伏,思緒騰飛。

將軍石周圍是一代虎將鄭維山幼年放牛,少年站崗、放哨之地,也是將軍投鞭從戎、縱橫天下的起點,最後,還是將軍英靈歸宿之地,即骨灰撒放處。

那巍巍高聳的將軍石,就是將軍忠魂鐵骨的象徵。

如今,這裡更是遊人魂牽夢繞、心馳神往的拜謁之地、遊覽之處。

從泗店啟程,輕車沿著逶迤起伏的瀝青路面飛行,約摸20分鐘,就來到將軍的故里——群山環抱的屋脊窪。

首先撲入眼帘的是古典牌坊式的大門,門上是全國書協主席、著名書法家沈鵬的題聯。鄭維山將軍的故居就座落於大門後碧波蕩漾的水塘旁,明潔而潤爽,靜謐而安詳。水塘又名藏槍池,據鄉老回憶,少年鄭維山幫助父親 和一些革命者在塘中藏槍千餘支。這批武器為後來組建紅二十八軍立了大功。

塘埂上,還有一棵極富神秘色彩的小檀樹。原來,長有一棵老檀樹,蒼勁蓊鬱,濃蔭護地。“文革”期間,將軍橫遭林彪、“四人幫”迫害,身陷囹圄,老檀樹竟被活活氣死。將軍出來工作後,邊上又冒出一棵小檀樹,枝繁葉茂,長勢喜人。

故居保存完好,現在是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門上是全國書法協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家張海的題匾。

緩步走進陳列館,戰爭年代那人喊馬嘶、刀光劍影的氣氛仿佛撲面而來,將軍那橫刀立馬、叱吒風雲、無敵於天下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閃耀,一種敬重崇拜之情在心海澎湃著,洶湧著……

離開故居,驅車向西北方向迤邐而上,至停車場,舉步登階,須臾,登上主體景觀將軍石前的將軍亭。品味著亭上的一幅長聯:

十三歲革命出生入死歷經百戰功勳赫赫垂青史

十五歲入黨赤膽不改一身正氣忠心耿耿昭後人

這幅長聯精闢地概括了將軍的一生。

站在將軍亭,老遠就望見北京軍區在巨石上鐫刻的著名書法家李鐸所書“將軍石”三字,蒼勁有力,閃閃發光,和日月同輝,與山水齊年。久久巡視著將軍石周圍插有紅旗的景點——將軍童年和少年時曾活動過的紅軍洞、指揮所、點將台、訊息樹、碧血石……最後,又久久注目著將軍石,掂量著將軍石的份量,掂量著將軍那堅如鋼、韌似鐵的磐石性格,至此,那忠勇剛烈、驍勇善戰,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機智果斷、縱橫捭闔,九死一生、百折不撓,赴湯蹈火、所向披靡,功勳赫赫、名揚天下的斷想,已連成一片了。

鄭維山將軍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里,把自己的一切都無私地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他是第9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第十二屆、十三屆中顧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他為民族的獨立、勞苦大眾的解放浴血奮戰、九死一生,成為廣為傳頌的傳奇人物。毛澤東主席曾盛讚“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

我們在將軍石下注目良久,思緒的戰馬追隨著將軍70年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飛得很遠很遠,然後,勒緊韁繩,才緩緩回到眼前的現實中來。拜讀著老領導、老首長——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遲浩田、張震,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漢生,國務院原副總理耿飈,原中央軍委委員王克,鬍子將軍孫毅,原中央軍委總政副主任史進前,原63軍政委任之通,著名軍旅作家魏巍——題贈在大別山奇石上的碑刻……

這些評價是恰如其分的,將軍 是當之無愧的。那鐫刻在高聳的巨石上的“將軍石”三字更是寓意深長,耐人尋思。

青山著意埋忠骨,巨石千秋唱大風。

安息吧,將軍!

您的英魂安息之所,如今既是紅色的教育基地,又是綠色生態的遊覽公園。

來這裡謁將軍石,登好漢石,探紅軍洞,飲將軍泉,攀點將台,拜訊息樹,悼就義石,可上一堂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課。

來這裡望花氏寨,探蝴蝶洞,登烽火台,眺瞭望台,觀老界石,踏青登高,尋古覓幽,可獲得心靈的淨化,視野的擴展,靈魂的升華。

來這裡登將軍石後的獅峰頂,東望黃毛尖,南俯太平寨,西拱三石門,更覺得曠遠遼闊,雲水茫茫。而獅峰頂的北麓,神態各異的大小獅峰緊隨其後,形成一個群獅會首拜將軍的威武雄壯的場面,你會倍感天地之靈氣,將軍之偉大。

開國中將(1)

他們馳騁疆場、屢建戰功、叱吒風雲的英姿已經存留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畫卷之中。他們每個人的戰鬥歷程,都是這個共和國經歷的一部分;他們的功績,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本任務將完善27位中將的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