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店鄉

俎店鄉

俎店鄉位於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境中西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2.1萬,耕地4.2萬畝。寧馬、燕五公路過境。農業以種養為主,大力發展以養牛為主的食草型畜牧業生產,連續八年被山東省、聊城市評為“畜牧業生產先進鄉”,享有“中國雙孢菇之鄉”的稱號。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各項事業順利進展,百姓生活安居樂業。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莘縣轄鄉。1949年屬莘縣第五區,1956年改為大宋莊區,1958年劃歸范縣,1961年復歸莘縣,1964年改為俎店區,1971年改為董杜莊公社,1982年更名為俎店公社,1984年改鄉。

地理位置

(圖)俎店鄉在中國位置 俎店鄉在中國位置
(圖)俎店鄉在山東省內位置 俎店鄉在山東省內位置

行政區劃

俎店鄉下轄村:

劉營村華營村寧安州村豆村村紀莊村姜屯村曹村村
前爐村大宋莊村王安州村韓樓村王樓村李樓村蔡營村
徐集村陳集村東路滿村許村村前馬屯村天齊廟村店董莊村
西延營村吳宋莊村西路滿村占海村後馬屯村俎店村東延營村
周辛莊村李安州村宋莊村楊安州村林樓村

經濟建設

(圖)俎店鄉俎店鄉

改革開放以來,俎店鄉黨委、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依靠豐富的農作物秸桿等資源優勢,採取重點扶持,推廣科學飼養的辦法,大力發展以養為主的食草型畜牧業生產,黃牛存欄從1987年的8600頭,猛增到1995年的1.64萬頭,全鄉戶均3.2頭,全鄉畜牧業人均收入占農業收入的40%,連續八年被省、市評為“畜牧業生產先進鄉”。馳名中外的魯西黃牛體肥肉美,適用於各種深加工,是聊城的特產。

該鄉大拼棚早春晚秋黃瓜1500餘畝,發展雙孢菇大棚2000餘個,種植面積達40萬平方米,新種殖草菇面積達20萬平方米。瓜菌菜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又一主導產業。

被譽為“中國雙孢菇之鄉”的俎店鄉年產鮮菇7600噸,草菇、雙孢菇、杏鮑菇大量種植。並引進黃背木耳雞腿菇等優良品種。為精細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資源。

棚菜生產已經成為俎店鄉發展副業的主導方向,現已建成大型蔬菜市場一處。蔬菜的主要品種有黃瓜豆解、西紅柿、冬瓜白菜甘藍辣椒等四季可供。在蔬菜大棚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洋香瓜的種植面積已形成規模,並且這一產品的銷售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優良的西瓜品種已在俎店鄉大量種植,俎店鄉政府引進了名優稀特的果品,根據規模相對集中的原則已經在人均土地面積較大的村莊發展、杏、梨、葡萄等十餘個新品種。

廉政建設

(圖)俎店鄉俎店鄉
俎店鄉黨委標本兼治,綜合治理,著力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該鄉全面加強了對鄉村幹部的思想道德教育,與14個鄉直部門和33個行政村的負責人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時時敲響黨風廉政建設警鐘。同時,該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關財務、事物管理和不稱職幹部處理規定等廉潔勤政規章制度,及時開展了“抓作風促落實”教育整頓活動,把各項重點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與鄉村幹部工資掛鈎。

文化教育

俎店鄉黨委、政府注重對落榜回鄉青年的科技培訓,引導和培養他們走科技致富的路子。全鄉已有300名落榜青年紮根農村,憑藉掌握的科學技術投身家鄉經濟建設,人均年收入過萬元。每年高、中考結束後,該鄉黨委、政府便及時組織幹部到落榜生家中做工作,並邀請科委、農業專家來鄉辦班授課,並推薦落榜生報名參加農函大、農廣校進行系統學習,鼓勵落榜生學習農村實用技術,並把學到技術套用到實踐中,使全鄉90%以上的落榜青年普遍掌握了2-3門實用技術,並逐步成為養殖狀元,種植能手。

聊城市縣級以下行政區劃

聊城市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東昌府區古樓街道柳園街道新區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鳳凰街道北城街道侯營鎮沙鎮鎮堂邑鎮梁水鎮斗虎屯鎮鄭家鎮張爐集鎮於集鎮許營鄉朱老莊鄉
臨清市青年路街道新華路街道先鋒路街道大辛莊街道松林鎮老趙莊鎮康莊鎮魏灣鎮劉垓子鎮八岔路鎮潘莊鎮煙店鎮唐園鎮金郝莊鄉戴灣鄉尚店鄉
陽穀縣博濟橋街道僑潤街道獅子樓街道閻樓鎮阿城鎮七級鎮安樂鎮定水鎮石佛鎮李台鎮壽張鎮十五里園鎮張秋鎮郭店屯鄉大布鄉西湖鄉高廟王鄉金斗營鄉
莘縣莘亭街道振興街道雁塔街道東魯街道張魯回族鎮朝城鎮觀城鎮古城鎮大張家鎮古雲鎮十八里舖鎮燕店鎮董杜莊鎮王奉鎮櫻桃園鎮河店鎮妹冢鎮魏莊鄉大王寨鄉俎店鄉張寨鄉徐莊鄉王莊集鄉柿子園鄉
茌平縣振興街道信發街道樂平鋪鎮馮官屯鎮菜屯鎮博平鎮杜郎口鎮韓屯鎮洪官屯鄉肖莊鄉賈寨鄉韓集鄉廣平鄉胡屯鄉溫陳鄉楊官屯鄉
東阿縣銅城街道新城街道劉集鎮牛角店鎮大橋鎮高集鎮姜樓鎮顧官屯鎮姚寨鎮單莊鄉陳集鄉
冠縣冠城鎮賈鎮桑阿鎮柳林鎮清水鎮東古城鎮北館陶鎮斜店鄉梁堂鄉定遠寨鄉辛集鄉范寨鄉甘官屯鄉蘭沃鄉店子鄉煙莊鄉萬善鄉
高唐縣魚邱湖街道匯鑫街道人和街道梁村鎮尹集鎮清平鎮固河鎮三十里舖鎮琉璃寺鎮楊屯鄉趙寨子鄉姜店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