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Maiji Mountain Grottoes):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始建於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麥積山風景區由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五個子景區180多個景點組成,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類型和物種,被稱為“隴上林泉之冠”。2014年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麥積山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位於甘肅天水市東南,因該山形似麥堆而得名。始鑿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後又經歷代開鑿修建,共有洞窟194個。現存歷代泥塑石雕像7200餘件,壁畫1300餘平方米。其中最有價值的洞窟有牛兒堂、萬佛堂、天堂沿、123窟、84窟等。

中國佛教石窟大約如於公元三世紀,盛行於5~8世紀,16世紀以後開鑿的數量就較少了。現在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古代的西域)、甘肅西部(古代河西地區)、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地區,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從規模或藝術成就而論,敦煌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堪稱中國四大石窟。

麥積山石窟,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位於秦嶺西端北側,距城區28公里。鑿於十六國後秦時期,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僅次於敦煌莫高窟的中國第二大藝術寶窟,現存194個洞窟,泥塑、石雕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崖閣8座,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被譽為“東方藝術雕塑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朵藝術奇葩,與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麥積山石窟則以獨特的泥塑藝術獨樹一幟。

中國大型石窟群之一,"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藝術古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甘肅天水縣麥積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北支小隴山前山區的孤峰,相對高度142米。峰頂呈圓錐狀,紅色砂礫岩層略近水平,因岩體形如農村麥垛而得名,為隴原上麥垛式丹霞地貌。

歷史沿革

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
石窟創建於十六國姚秦時期(約384),大興於北魏太和元年(477)以後,西魏再修崖閣寺宇,北周造七佛閣,隋初建舍利塔,又於七佛閣下雕出高達15米的摩崖大石佛三身,為麥積山最大雕像。

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天水一帶發生大地震,崖面中部塌毀,分窟群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即五代時所謂東閣和西閣。

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增建重修。東崖以涅□窟、千佛廊、散花樓、上七佛閣、中七佛閣和牛兒堂等最為重要,規模宏大;西崖共140窟,最重要的三大窟中以萬佛堂最大,天堂洞次之,127號窟最小,皆開鑿於6世紀。石窟高峻驚險,凌空鑿於20~80米的懸崖峭壁上,星羅棋布,層層相疊。有崖閣、摩崖窟、摩崖龕、山樓、走廊及不同類型的窟形與窟龕等,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及建築結構演變發展的重要依據。石窟以精美泥塑藝術著稱於世,還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國歷代雕塑藝術特點。現存窟龕194個,塑像7800身;壁畫1100平方米,僅占原有壁畫3/10。

麥積山早為隴右名山,歷代著名學者詩人多有賦詩題銘者。石窟實為雕塑藝術博物館,為研究中國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1953年成立文物保管所。

1955年修成天水市-麥積山直達公路。

1973年以後加固整修,成為全國旅遊勝地。

組成部分

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在東崖保存有洞窟54個,西崖140個。

東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樓上的七佛閣等最為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頭有蓮瓣形的浮雕,柱頂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寶珠”,設計構思極其巧妙,這座崖閣是北魏晚期建築的,是石窟寺建築中的珍品。千佛廊長32米,崖壁上分兩層整齊地排列著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西崖聚集著萬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價值的洞窟。萬佛堂又叫“碑洞”,跨進門,迎面是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雙目微合,雙手作接引之姿。窟內現存泥塑30多件。前壁的左上側留有影塑的千佛千餘身。窟龕中有許多製作精巧的彌勒、沙彌、供養人的雕塑。天堂洞是兩崖上最高的石窟,窟內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間一尊,高1.95米,左右兩尊,高1.28米,每尊像約有二、三噸重。

主要洞窟

135窟 北魏晚期(516-534)開鑿,為西崖三大窟之一。俗稱“天堂洞”,既王仁裕《玉堂閒話》中稱之為“天堂”者。橫長方形平頂窟,其獨特之處是前壁上部開三個明窗。全窟共有造像17身。正壁中龕泥塑一佛二菩薩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薩,都是形神兼備的優秀作品。壁畫約保存50平方米。正壁上部繪涅槃變,其右側的八王爭舍利,構圖準確,描繪真切,表現了激烈的爭戰場景。
142窟 北魏晚期(516-534)開鑿,窟內塑三世佛及菩薩、弟子。壁面又有貼影塑佛、菩薩、飛天及供養人等。布局嚴謹,形式多樣,是內容最豐富的洞窟之一。
37窟 龕內塑坐佛一身,右側一脅侍菩薩。主佛高2.10米,頂作低平螺鏇髻,略有殘損,面形方圓,著通肩架裟,善跏趺座於方形座上,中踩半圓蓮台,體軀健美,神態安詳。右脅侍菩薩,高1.85米,頂蓄高髻,戴華髻冠,面容豐滿,形體修長,雙手自然交叉於胸際,姿態優美,表現手法簡練、生動,是麥積山隋代造像的精品。
127窟 大型頂窟,平面橫長方型,頂高4.5米,四周高3.95米,面闊8.60米,進深5米,窟頂正中為橫長方形藻井,其四周有四個梯形披,窟內正壁、左壁、右壁各開一淺龕,四壁和整個窟頂繪滿壁畫。
44窟 建造於西魏。正壁龕內塑坐佛一身,龕外塑左右脅侍菩薩各一身,左、右兩壁後側塑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渦紋高肉髻,內穿僧祗支,胸前繫結,外披通肩袈裟,結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殘存彩繪痕跡,覆於佛座前的懸裳衣褶俱呈圓轉的線條,質感厚重,層次分明,富有裝飾趣味。佛面形方園適中,端莊典雅、微微俯視、和藹可親,集中體現了西魏造像的美感。龕外脅侍菩薩高1.30米,頭戴冠,發呈三縷,披於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繞肩。佩項飾,下著裙,側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質樸。
第123窟 建造於西魏。平頂方形窟,頂高2.47米,面闊2.45米,進深2.35米,其四周又鑿高寬各30厘米的低壇基,正左右三壁各開一圓拱形淺龕,左右壁龕前的壇基上做方形佛座。
165窟 位於西崖中層東端。建於西秦或北魏早期,存造像均為南宋。原造像全毀,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內正壁塑交腳彌勒菩薩一尊,內著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結跏跌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養人一尊,高髻花冠橢圓臉。眉彎長與鼻相通,眼角上翹,小嘴,著當時世俗女式服裝,外著交領長衣,右邊腰中系帶,長裙蓋足露腳尖,右手握拳上舉、左手下垂、衣紋線條自然流暢、身材窈窕、俏麗潤秀、個性鮮明、為當時上層社會年輕貴婦的真實寫照。左壁菩薩、頭頂方巾、額有毫光、袒胸、內穿斜領小衣,外著開領長衫、兩手重疊於腹前、手心向上、作觀音相。右壁菩薩頂束高髻,面形與左菩薩相同。左、右壁菩薩面目端莊秀麗、儀態典雅、肌膚細膩、怡然自得、溫婉可親,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徵。
5窟 位於東崖西側最高處,上七佛閣左側。建於隋代、初唐、經宋、明重修。中窟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薩。雖經後代重修,仍保持著隨末到唐初的造像風格。中窟外兩側各開一圓拱形大龕,每龕內各塑一佛二菩薩。菩薩花蘿高冠,面目端莊秀麗,胸部半袒、雙臂外露、肌膚豐腴。但姿態服飾有別,體形微呈型扭動曲線,婀娜多姿,後人形象地稱唐代的菩薩如宮娃,具有“豐滿圓潤”的藝術風格。
4窟 上七佛閣,也稱散花樓。位於東崖三大佛上方最高處,距地高約70米,為麥積山規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也是最輝煌壯觀的殿堂式大窟。窟內原塑一佛二弟子六菩薩或一佛八菩薩像,歷經唐、宋、元、明不斷修繕,造像已非初始原貌。諸龕外部浮雕帳幔帷幕上飾火焰紋、寶珠、鱗片網路花飾及流蘇等。
121窟 位於西崖上層西端。建於北魏晚期,宋重修。三壁龕內各塑一佛。正龕內左、右壁中門內兩側塑二力士。佛上半身為宋代重塑,下身衣裙搭於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結跏跌坐於方台上,弟子穿袈裟,下著裙。左弟子塔螺鏇髮髻。菩薩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菩薩與弟子緊緊相依,面帶笑意,雙手合掌於胸前,作拍手狀,似在竊竊私語,會心交談,猶如現實生活中一對親姐弟一般,充滿著青春活力與動人的情感,使人位感自然與親切。力士頭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著裙,披巾於腹部穿圓、交叉,左手持金剛桿而立,右手提風帶,右力士著寬袖上衣,下著長裙,垂手而立,身穿護身鎧甲,剛健雄武,具有一種威嚴震懾的氣魄。此窟為北魏晚期代表性重要沿窟之一。

石窟特點

麥積山石窟的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

麥積山石質不宜於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自隋至明清,歷朝都有塑像,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這裡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朝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

文化

宗教文化

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塑作
以佛教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淨土等內容,從壁畫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傳故事是佛教文學的一 種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涅槃等。通過對佛、菩薩飛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對現實世界的精神啟迪。

藝術文化

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藝術家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審美取向。

(1)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著對恐怖現實的蔑視,對人生榮辱的淡忘和超脫世俗之後的瀟灑與輕鬆;

(2)西魏、北周造像的溫婉和淳厚,沉醉於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對佛國世界的嚮往;

(3)隋唐造像豐滿細膩;

(4)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面貌莊重。

建築文化

麥積山石窟建造在二、三十米至七、八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之上,石窟的形制是中國民族建築的傳統形式,方形、平頂、前壁開門、兩側開龕的房屋建築為崖閣式,龕窟之間都是用架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相連線的。《太平廣記》記載說:“其青雲之半,峭壁之間,佛石成費,萬龕千室,雖自人力,疑是神功”,盛讚了麥積山石窟的規模和建造的艱難和程度。

文物保護

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

1、山體加固工程 

2、滲水處理工程 

3、臨摹塑像和壁畫 

4、文物修復工作 

5、寺院的重新維修工程及廣場路基鋪設 

6、退耕還林的景區保護

申報世界遺產

2007年6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確定列為“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中華人民共和國段文化遺產預備名單”,8月下旬,國家文物局已確定絲綢之路整體申報世界遺產的首批正式備選名單,麥積山石窟成為其中一個申報點。

2009年將申報世界遺產文本提交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的世界遺產中心,但在2010年未能成功入選。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麥積山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臨摹搶修

由於多雨潮濕的環境影響,麥積山石窟洞窟多數洞窟內外的壁畫輪廓模糊,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有的被煙火燻黑了一片,有的殘破龜裂,有的甚至被刻下了模糊難辨的字句。許多壁畫歷經上千年的氧化風蝕開始褪色,這給研究造成了極大困難。

為了讓這些“國寶”永久保存於世,向世人重現南北朝壁畫巔峰輝煌,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借鑑敦煌研究院的成功經驗,對壁畫展開了長期細緻地搶救性臨摹。壁畫臨摹作品可以作為文物副本永久保存,延續文物遺存的生命,當地希望儘可能多地把麥積山石窟壁畫臨摹保存下來。

截止至2012年12月,按照1∶1比例,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相繼完成127窟和135窟等特級洞窟《西方淨土變》、《子本生》、《七佛圖》、《薩垂那捨身飼虎》、《東王公西王母遨遊太空》、《涅槃經變》和《維摩經變》、《一佛二菩薩》等200餘平方米的經典畫作。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一)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盤點絲綢之路上的城邦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和洛陽為東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

甘肅天水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