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縣大佛寺

彬縣大佛寺

大佛寺舊名慶壽寺,位於彬縣城西十公里的涇河南岸,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大佛窟平面呈半圓形,徑約21米,高30米,窟內有石雕佛像三尊,大佛依岩跌坐居中,高24米,上體穿窟室中心而上。兩旁為脅侍菩薩,身高5米左右。造型優美生動,雕刻精細。窟壁鑿小佛龕各種造像400個。大佛洞﹑千佛洞﹑羅漢洞是其中保存有造像的主要洞窟。

基本介紹

大佛寺,原名慶壽寺,其建築始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為慶賀其母親六十大壽,派尉遲敬德監修的,故取名“慶壽寺”。這裡的石窟造像除寺樓內的大是唐代雕刻外,其他石佛大多數均為北朝時期的作品。
大佛寺在唐代為應福寺,後改稱慶壽寺。石窟造像主要雕造於唐初至唐文宗時期的 200年間,元以後曾大事裝修。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陝西省彬縣城以西12公里的清涼山上,下臨涇河,依山開窟,迤邐約300米。共有109個大小窟室,造像龕268個,大小造像1568身,碑刻13方,題刻170餘處。

歷史發展

大佛寺在唐代為應福寺,後改稱慶壽寺。石窟造像主要雕造於唐初至唐文宗時期的 200年間,元以後曾大事裝修。

詳細描述

彬縣大佛寺彬縣大佛石窟
彬縣石窟中最主要的是大佛窟,鑿於貞觀二年(628)。窟平面呈半圓形,徑21米,高約30米。穹頂。造像組合為一佛二菩薩。本尊高約24米,結跏趺坐,作無畏印。二脅侍菩薩,立姿,頭戴寶冠,纓絡華麗,各高約5米左右。這3尊大像均經後世重新裝鑾,菩薩下部漫漶,衣紋與體態關係不清楚,而背光部分浮雕保存完好,佛背光刻蓮瓣、寶相花、火焰紋,內有坐佛7尊,飛天19身,雕刻精美。飛天身軀豐滿、露足,腰部上折,具有明顯的至初唐時期的造型特點。窟內四周有造像龕70個,造像1001身。最小者高僅20厘米。內容多為一佛二菩薩、地藏菩薩像等。由於砂岩質松,風化很嚴重。大窟前壁門洞上部有2層明窗,窟外建5層樓閣,可以登臨眺望。大佛窟側為千佛洞,以3個並列的石窟組成;西側有羅漢洞窟群,主要窟室有4個。在大佛寺西邊,依山還有不少佛龕與摩崖造像,多風化。
大佛寺石窟依山而,寺有亭樓3層,高50多米,其樓門洞上有“明鏡台”3字。登台眺望,這裡川流橫列,山峰對峙,地勢狹長如廊,徑河自“佛洞”前婉蜒東流,風光旖旎,環境優美。窟前5層樓閣屹立。這是陝西省境內規模最大的佛教石刻造像群。1956年鹹陽地區文管會對大佛寺進行了全面勘察。大佛寺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61個,其中洞窟107個,佛龕254個,內有造像的洞窟共19個,造像1498尊。東部87窟稱之為“東窟”;中部12窟稱之為“中崖”,即“明鏡台”;西部8窟稱之為“西崖”。東崖和中崖洞窟比較密集。開鑿較早、規模最大和保存最為完整的是“大佛洞”。其次,是“千佛洞”和“羅漢洞”,大約開鑿於唐高宗執政時期。窟前有磚木結構的5層護,原為唐建,現存建築是明代嘉靖年間重修,經清代修建而成的,樓高32米。第一、二層用條磚“一順一丁”平砌。台基為方形,頂部為六角的攢尖式頂。第一層門楣上刻“覺路”二字。第二層壘砌3個拱形門洞,正中門洞上刻“明鏡台”3個字,3個門洞與大佛洞相通,大佛洞內光線明朗,便於禮佛者站在洞內瞻仰洞內所有的群像,使大佛洞內諸造像以最好的光線和最佳的角度呈現在禮佛者面前。自第三層之上全部成為木構建築,各層面闊與高度,自下而上逐漸減小,整體輪廓為方塔形,每層辟有門窗,造有欄桿,拾級而上,可以登臨眺望。
彬縣大佛寺彬縣大佛石窟
走進石窟,窟壁嵌滿了造像,仔細一數共有70龕,造像1001尊。釋迦牟尼端坐正中,二菩薩倚靠兩邊。抬頭仰望這尊高達24米、肩寬13米、手指長達2米的陝西最大的釋迦牟尼佛像,倚岩盤膝端坐在六角蓮花座上。上體穿窟中心而上,披衣袒胸,腰下繫結佩帶,面部豐圓,鼻連線埠正,兩耳下垂,彎眉細眼,眼目稍向下凝視,胸脯微凸,端莊慈祥,對每個進來的遊客都微笑相迎。大佛頭部的周圍,有浮雕坐佛7尊,邊緣圍繞19個飛天,是十分富有裝飾性的精美雕刻。大佛兩側的脅侍菩薩,高約5米,俗稱“丈八佛”,頭戴玉冠,衣著華麗的瓔珞,下著羊腸大裙,姿態自然可親。另外窟壁上還有很多佛龕,雕刻著大大小小的佛及菩薩約400多個。大佛身軀之大,俗謂“一指之大兒為腰”,參觀者只能在窟底仰視,或者登樓層層眺望。摩崖大龕式的大佛造像流行於盛唐,大佛寺亦因摩崖大佛而得名。我國現存的唐代摩崖大佛應首推四川樂山大佛,其次有河南洛陽龍門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甘肅敦煌千佛洞的大佛等。在這些大佛中,彬縣大佛寺的大佛建造年代是比較早的,它開鑿的成功經驗對以後依山鑿佛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彬縣大佛寺彬縣大佛寺
彬縣民眾有個順口溜:“邵州有個大佛寺,把天頂得咯吱吱。”並流傳“丈八佛見大佛”的故事。相傳;大佛的名聲遠揚,傳到了甘肅徑川縣丈八佛的耳朵里,他很不服氣,要與彬縣大佛比試比試。丈八佛一見大佛,果然名不虛傳,自己矮了多半截,只好甘拜下風。大佛請他參觀了各處洞窟,還讓他品嘗當地的名產邵州梨、晉棗。丈八佛決心做大佛的侍從。以後便在石窟西邊的“應福寺”坐禪,為了表示對佛的尊敬,丈八佛一直站著,直到如今。沿著西側狹窄的石階梯,抬級而上,便來到“應福寺”,果見“丈八佛”依然侍立在那裡。經過一個小門,走出去不遠,又由另一寺門進去,便來到俗稱“羅漢洞”的窟群。這裡共有4個面北排列著的小石窟,各窟的形狀、深度和高度都不一致,除西起第3窟內,在壁上雕刻有浮雕佛經故事60餘幅,並留有唐宋以來遊人的銘刻,其餘3個窟內,各有立體雕佛像及菩薩像數尊,造型生動,雕工精緻。再由羅漢洞窟群,繞過大佛寺樓二層的“明鏡台”前空場走100餘米,再轉一個彎,又來到另一窟群,即“千佛洞w”。千佛洞由東西向排列的3個石窟組成,外表儼然如同一座一明兩暗的舊式廳堂,正中稍小,平面為方形,東西兩套間進深較大,故平面均呈長方形。窟內除少數雕刻成為立體的佛像和菩薩外,其他都是壁間浮雕造像,約300多幅,還雕刻有人物畫像,造型真實,栩栩如生。”
彬縣大佛寺彬縣大佛石窟刻像
大佛寺塑像和石雕反映了我國初唐時期精湛的藝術和造型風格,這些是古代能工巧匠藝術的結晶,其中大佛尤為突出。大佛寺還保存了自唐宋以來歷代遊人留下的題刻177幅,碑碣6通。詩文優雅,書法中草、隸、篆皆有,遊人觀摩,無不讚嘆。清末葉昌熾曾輯錄考證彬州石窟題刻,編《州石室錄》,收錄刻共103方,其中,唐22方,宋64方,金1方,元16方。並有宋代名臣韓琦、范堯夫,畫家文同等人的題名。

藝術特點

“大佛洞”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該寺最大的洞窟。大佛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他指揮的彬州淺水原大戰和五龍極大戰中陣亡將士而建,初名應福寺,完工於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是我國現存唐太宗時期規模最大﹑最為精美的一所洞窟,因其中雕刻的高達20米的大坐佛而得名。北宋仁宗為其養母劉太后慶壽時改名慶壽寺。大佛窟中大佛依岩跌坐,身高二十四米,造形雄偉、雕飾富麗,髮式作螺髻形,雍容端莊,耳垂、披衣、袒胸、盤膝端坐在蓮座上,體態自然豐滿,頗顯唐代風格。佛身健碩雄偉,所謂“一指之大幾為腰”,大佛寺亦因此而得名。大佛洞還保存了當年華麗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環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飛天伎樂拱衛著彌勒佛寶閣﹐呈現出了一派西方極樂世界的歡樂景象。被譽為陝西絲綢之路第一大佛。

附屬石窟

彬縣大佛寺彬縣千佛洞
千佛洞中保存的大小造像龕共有一百七十五所﹐有十幾所龕包含著明確的銘文發願題記﹐大部分是在武則天執政的武周朝雕造出來的。這個時期的造像都具有健美的身材﹑婀娜多姿的體態﹐體現了大唐帝國中最為純正的佛教造像藝術。我們之所以確認它的純正性﹐就是因為它基本上保留了大唐首都長安城的佛教藝術風尚﹐特別是在千佛洞中還保存了一所與真人等高的一佛二菩薩造像龕﹐這所等身像龕的佛與菩薩像﹐是集人體的寫實美﹑誇張美於一體的雕刻藝術﹐也是千佛洞武則天時期雕刻的代表作品﹐是最為典型的初唐長安風格的造像藝術。
大佛窟東側為“千佛洞”窟群,洞內共有175個龕,1001尊造像,最大的高27米,最小僅2厘米。窟內主像為西方三聖,即一佛二菩薩,南壁阿彌陀佛,西壁觀世音菩薩,東壁大勢至菩薩。3尊造像均為石泥塑彩繪。阿彌陀佛,原高27米,現高19米,寬10米,僅佛的手指長2米,軀體巨大壯觀。大佛髮式作螺髻狀,面方,耳垂,披衣袒胸,腰下繫結佩帶兩滿,面相端嚴,頗顯唐代風格
千佛洞和羅漢洞的開條,盤腿端坐在蓮台之上;佛的左手著膝,右臂上彎,手掌向內,手指微屈,作說法狀。全身姿態自然,肌肉豐鑿,大約是在唐高宗執政時期,大佛窟西側為“羅漢洞”窟群,一字形排列4個小石窟,各窟大小不一。西起第三窟壁上浮雕經變故事60餘幅,並留有唐、宋以來遊人題刻;其餘3窟,各有立體石佛及菩薩造像數尊不等,亦都優美、生動,雕工細緻。其東為另一窟群“千佛洞”,東西向排列3窟,中略小,為方形,另兩窟較大,均呈方形。壁間浮雕300餘幅,另有少量佛造像和菩薩,栩栩如生

歷史文化

經歷數十年不遇的大關中大地銀裝素裹,如同童話的世界。位於彬縣城西十公里的312國道旁的彬縣大佛寺石窟在皚皚白雪中,肅穆中更增添幾分聖潔。彬縣大佛寺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雨蒼桑,雖然受到了人為的、自然的多種破壞,但仍不失為中國唐代佛教藝術的典範之作,它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的石刻藝術明珠。
千年石窟見證絲路風雲
彬縣大佛寺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原名“應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抗擊薛舉薛仁杲大戰(彬州淺水塬)中陣亡將士應福所建。北宋仁宗皇帝為其養母劉太后舉國慶壽時,改名“慶壽寺”。人們因其佛像高大雄偉,從明景泰年間俗稱大佛寺並沿用至今。大佛寺石窟是陝西境內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國現存初唐時期和盛唐時期規模最大、最為精美的石窟群,被譽為陝西和古絲綢之路第一大佛。
大佛寺石窟地處絲綢之路北道的主幹線上。東漢時期,佛教經絲綢之路傳入,南北朝時逐漸達到高峰,隋唐時達到鼎盛。大佛寺石窟反映的就是這一鼎盛時期的造像狀況。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繪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徵,大佛寺石窟理所應當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亮點。大佛寺石窟對於研究中國佛教發展史、雕塑史、建築藝術史,以及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在陝西的傳播具有重要價值。
大佛寺石窟,南依青翠巍峨的清涼山,北傍蜿蜒東流的涇河水。鑿岩為室,雕石成像,錯落綿延在400米長的奇峭崖面上,共有大小石窟130多所,造像1980多尊,歷代題刻170多幅。分五個部分,即大佛窟、千佛洞、羅漢洞、丈八佛窟和修行窟。大佛寺石窟是祖國的珍貴文化遺產。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大佛寺石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07年進入中國和中亞五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名單。
大佛窟展現佛國威嚴
大佛窟是全寺規模最大的洞窟,雄居石窟群的中心。窟前有護樓,曰“明鏡台”,高70米,為五層三檐六角攢尖頂式結構,是明嘉靖20年(公元1541年)重新修建的。台上築樓,雕樑畫棟,飛檐挑角,雄偉壯麗,勢入雲端。大佛窟內有佛像1001尊,佛龕70餘處。它的平面近似凸字型,橫寬34米,進深18米,高24米。洞窟上部的總體構造是穹窿型的。窟內的主尊大佛就是自古被稱為“關中第一奇觀”的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他結跏趺坐於蓮台上,高20米,頭高5.2米,手高4.5米,手指高2米,指甲蓋半米,大佛右手著膝,左手施無畏法印,全身姿態自然豐滿,螺髻罩頂,兩眉鳳眼,直口闊。特別是那雙眼睛,在又細又長的柳眉下,微微睜著,似在深情無限地俯視著茫茫世界和芸芸眾生。仰觀金光燦燦的豐腴面態,慈祥中透出威嚴,威嚴中又見慈祥,虔誠凝觀,一股撼人的力量,透徹心扉。大佛兩邊分別站了兩尊脅侍菩薩,高17.6米,左側的是觀世音菩薩,她以救苦救難大慈大悲深得民間老百姓的信奉。右邊的是大勢至菩薩,她擁有無上的智慧,她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兩尊菩薩也是非凡的藝術雕刻。各持法相,面相豐圓,含蓄恬靜。所著錦衣,流暢自如,其形其神,無不透射出天國里的至善至美。
在大佛背光的左下側,刻著“大唐貞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銘文,其中的時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執政的第二年,即公元628年。現在窟內的巨型一佛二菩薩的表面都是經過後代重新塑做的,而大佛背後的頭光與背光還仍然保留著開窟時的雕刻內容與造型。在大佛象徵神聖的身後光環表面,刻著火焰紋、花卉和卷草紋圖案,其中還穿插了眾多的飛天伎樂和坐佛形象的浮雕,展現出一派佛國世界裡和諧、歡快的氣氛。這些背光間的小坐佛卻有著低平的髻、方圓的面龐,豐滿而敦厚的身軀,保留了很多北周以來的造像特徵。
千佛洞的“東方維納斯”
千佛洞是一所平面近似於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有造像696尊。由於窟內不太高,而中心柱又比較寬大,只有中心柱正面的幾個大龕似乎有一些規劃,而其正壁面的佛龕都是大小不一,雜亂無章的排列著,這是洞窟鑿成後不斷補刻的結果。從造像龕間的一些銘文題記來看,大部分應該是武則天執政時期的作品。佛龕的造像起材有單尊佛像、雙尊佛像、一佛二菩薩、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單尊的菩薩像和佛裝的地藏菩薩像等。有的在弟子、菩薩一組造像中還加入了天王和力士。這些佛像共有的時代風格就是都具有鼓胸、細、寬、頭身比例適度、身軀豐滿健康的體形特徵。這是集人體健與美於一身的造像藝術,是從北周的豐滿型佛像發展而來的新型藝術,體現了大唐帝國中最為純正的佛教造像藝術。特別是有的立菩薩像,清晰顯現出女性般的優美身體輪廓,再加上向一旁扭動的胯部,如舞蹈動作般的風姿,完美地刻畫出了菩薩的嫵媚與婀娜。這是大唐盛世帶來的積極向上精神在出世的佛教藝術中的體現,從中充分能領略到大唐時自由、活潑、開放的社會風尚。這些造像,多次被國外遊客冠以“東方維納斯”美稱。
羅漢洞古樸精緻
羅漢洞位於大佛洞西側,這裡共有4個面北排列著的小石窟,各窟的形狀、深度和高度都不一致,西起第3窟內,在壁上雕刻有浮雕佛經故事60餘幅,並留有唐宋以來遊人的銘刻,其餘3個窟內,各有立體雕佛像及菩薩像數尊,造型生動,雕工精緻。主尊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身披通肩式大衣,雙手施禪定印,高1.7米,石胎泥塑。主佛兩邊分別是弟子、菩薩、力士。羅漢洞的開鑿,大約是在唐高宗執政時期,當時並沒有按期完工,但在武則天時期就已經開始補刻造像了。羅漢洞的造像除了年代較早的武則天時代的作品之外,還保存了一大批唐玄宗開元紀年以後的雕刻,其中以唐代宗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雕造的騎獅文殊菩薩與崑崙奴像為代表。引人注目的是文殊菩薩塑像,文殊菩薩坐於雄獅背上的蓮花座上,氣勢十分威武,獅子造型極富魅力,獅頸系鈴,獅尾擺動,給人以長嘶奔騰的動感。除此之外,窟內還有多尊大小不等、高低各異佛或菩薩造像,高度在1—2米之間。
丈八佛的美麗傳說
丈八佛窟區位於大佛窟西100米處。主窟為丈八佛窟,窟內有依山雕刻的一佛二菩薩站立像,主佛高8.2米,面部豐圓,右手施無畏印,左臂彎曲,身披通肩式袈裟。兩邊的脅侍菩薩身高6米,頭戴花冠,上身袒露,下身著裙,飾有項圈瓔珞,身呈婀娜多姿,既顯豐腴,又具窈窕之態。彬縣民眾有個順口溜:“邵州有個大佛寺,把天頂得咯吱吱。”並流傳“丈八佛見大佛”的故事。相傳大佛的名聲遠揚,傳到了甘肅涇川縣丈八佛的耳朵里,他很不服氣,要與彬縣大佛比試比試。丈八佛一見大佛,果然名不虛傳,自己矮了多半截,只好甘拜下風。大佛請他參觀了各處洞窟,還讓他品嘗當地的名產。丈八佛決心做大佛的侍從。以後便在石窟西邊的“應福寺”坐禪,為了表示對佛的尊敬,丈八佛一直站著,直到如今。
在丈八佛窟的兩側,還有幾處洞窟,內有造像多尊,為唐代不同時期的作品。造像的細微處已風化模糊不清,但神韻依舊清晰。肅穆莊重、俊美優雅。十分鮮明地表現出了初唐時期典型的北周時期的佛教造像藝術特色。
修行窟盡現古代僧侶生活
修行窟位於千佛洞的東邊,共有大小洞窟98所,層層疊疊,十分密集,窟內均無造像,也無題刻文字。大多數洞窟呈方形,也有個別是圓形或橢圓形的。有的洞窟里是一窟兩室,有的是一窟四室。最小的窟兩米見方,最大的長寬在10米左右。進入這些僧房窟群,猶如到一個十分神秘別致的空中迷宮。上下左右,或以豎井相通,或以石廊相連,或以崖面上鑿出的石台階相連。從一些窟外保存的榫眼和殘留木樁看,許多洞窟之間歷史上還以棧道形式相連。這種龐大而連貫的僧房窟群在全中國範圍內是極少見的。它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古代僧侶們曾經使用過的結構嚴密的崖中佛寺景觀。
大佛寺石窟石雕造像反映了我國初唐和盛唐時期精湛的藝術和造型風格,這些是古代能工巧匠藝術的結晶,同時還保存了自唐宋以來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題刻177幅,碑碣6通。詩文優雅,書法中、草、隸、篆皆有,遊人觀摩,無不讚嘆。
1940年,周恩來任弼時鄧穎超蔡暢等老一輩革命家從蘇聯回國途經蘭州經平涼返回西安時,參觀了大佛寺,發出了“只有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才能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的感慨!
如今的大佛寺石窟,已經作為陝西省境內最大的佛教造像群體,全人類的一份珍貴的古代文化遺產,煥發出了新的活力,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1988年,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宿白先生參觀了彬縣大佛寺之後,讚譽這處石窟群為我們推想大唐長安的佛教藝術提供了實物依據。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局長讚美大佛寺石窟造像“堪與巴黎聖母院媲美”。
大佛寺石窟是我國佛教藝術史上的一盞明燈,是唐宋史佛學史的真實寫照,是研究絲綢之路歷史的實物寶庫。大佛寺正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觀,大佛寺將成為古絲綢之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二)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

鹹陽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