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石窟

龍山石窟

龍山石窟位於山西太原西南20千米的龍山山頂,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道教石窟群。主窟開鑿於元代太宗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234~1239年)。共8窟,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石窟內有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雲龍8條以及雙鳳藻井、仙鶴等諸多石雕。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龍山石窟龍山石窟
龍山石窟位於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之巔。開鑿於元太宗六年(1234年),由全真道士披雲子宋德芳主持建設的道教石窟。石窟共存三層九窟,因窟內供奉的雕像不同,分為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天大法師龕、玉帝龕、七真龕、辨道龕,共有雕像87尊。現存玄真龕、三天大法師龕內石雕像髮髻突起,衣飾簡煉,體形修長,尚存金代風韻;其餘幾龕內雕像面相方圓,衣紋厚重,皆為元初風格。第8龕記憶體有明清泥塑三皇、關羽等像。龍山石窟雕像風格粗獷,刀法簡潔,且造像題材皆為道教諸神和玄門列祖,是十分罕見的道教石窟。可惜雕像頭部大多於抗日戰爭時期被外國掠強盜運國外,但軀體基本完好,是研究道教石窟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石窟分布

龍山石窟龍山石窟
石窟自上而下,由西向東分為三組,虛皇龕位於龍山之頂,洞內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兩壁20尊諸虛皇道君神像;三清龕位於虛皇龕之下,龕中正面居中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石雕坐像,通高1.5米,兩壁6尊真人和6尊侍者雕像;臥如龕位於三清龕東側,洞中石台上雕披雲子宋德芳臥像,神態自然,泰然安詳,後有2侍者作肅立狀,龕頂雕有4龍盤鏇,乃為道教全真龍門派修道用氣之法“玉龍盤體法”的寫實性雕塑。自西向東巨石之間三天大法師龕內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其子張衡、孫張魯石雕塑像,各高1.35米,另有8侍者像作肅立狀。其雕像形態、技法均具有唐代特徵。玄真龕內有雕像3尊,主像玄真子張子和為道教正一派中著名人物,其雕法、形態與三天大法師像相同。無鑿辯道龕內雕有披雲子與其師弟李志全、門人秦志安講經論道的3尊石像,龕右側小門有一持書童子側面而立聽道不忍離去的情景,極富生活情趣。龕壁有保存完好的讚頌披雲子功績的讚詞和自贊詩的題記,完全是元代道教徒修行生活的真實寫照。龍山石窟中最有遊覽和探古價值的是七真龕,也稱玄門列祖龕。有9尊雕像,門側各雕青龍、白虎、仙鶴、雲龍,既象徵神山仙境,又真實地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講經論道的情景。

各窟介紹

龍山石窟龍山石窟
元代以前龍山即已有道教造像兩窟,為宋德芳游太原西山時所發現。宋德芳重建昊天觀,並開鑿三洞石窟。現存第四、第五兩窟,面型衣飾、線條手法,極富宋風,似為宋人開鑿,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五窟面型方圓,衣飾厚沉,皆為元初風格。第八窟規模甚小,石雕軀體之外敷以泥塑,為後人補造。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窟,實則一窟三層,與第六、第七兩窟同為宋德芳所主持開鑿。

第一窟名虛皇龕,窟平面圓形,正面雕龕,龕內雕有元始天尊坐像,頭已不存,衣飾披垂於座上,自然流暢,兩旁各雕有侍者像十尊,腳下流雲纏繞,頭上刻有光環,似為道府諸神作朝拜儀式。洞頂雕盤龍兩條,已風化。

第二窟叫三清龕,是龍山諸窟之最大者,中為玉清元始天尊,左為上清靈寶天尊,右為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正面主像,左右有真人和侍者像。面型端莊,衣著沉厚,雙手捧圭拱於胸前,開鑿年代與第1窟相同。

第三窟為臥如龕,窟內左右雕碣龕各一,正面雕一長方形高台,台上側身臥像一尊,頭東足西,長一米八,與其人略同,傳說是披雲子坐化之所,其實應是全真道人修煉仙丹時仿佛教涅槃而雕的模擬像。

第四窟三天大法師龕,窟平面扁方形,三面雕像,每面雕尖拱形龕各一,主像各一尊。各像髮髻凸起,衣飾流暢,侍者身材修長,側身微曲,極富宋風。第五窟為玄真龕,內雕石像三尊,主像結跏而坐,侍者立於兩側蓮台之上,衣飾、手法及造像風格與第四窟同,為宋代作品。

第五洞為三天大法師龕。

第六窟為五帝龕,主像一等,端莊凝坐,左右待者謙恭微謹,右角雕婦人半掩門,面目衣飾與第一窟同,為元初所鑿。

第七窟為七真龕,又名玄門列祖洞,分內外兩室,內室雕王重陽七大弟子像,外室雕有龍白虎像,被盜鑿。雕像分三面排列,

正面三尊,兩側各二,並有侍者像。

第八窟為辨道龕,規模甚小。現存為明、清泥塑三皇、關羽等像。八個窟現存道教造像七十八尊。

藝術特色

龍山石窟龍山石窟
山石窟規模雖不大,但雕鑿技術奇特,面型方圓。衣飾沉厚,線條簡練,風格粗獷,生活氣息濃郁。我國石窟造像多為佛教題材,此窟甚異,內容全為道府諸神和立門列祖,截至目前所知,尚屬海內孤例,亦可稱之為元代道教雕像的代表作。一九五七年公布為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道教石窟群。

石窟淵源

山西是南宋、元之際歸蒙古族統治較早的地區之一,也是道教的一支全真道早期得到較大發展的地區之一。龍山石窟造像題材,除少數道教普遍敬奉的三清尊神外,大多是該支派尊為開山祖師的造像。在丘處機住持的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前身)等元代造像久已不存的今天,龍山石窟相當完整地保存著具有全真道特色的雕刻品,是很可寶貴的。

石窟文化

石窟文化石窟文化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古老宗教,它與儒、佛並立於封建社會,合稱為“三教”。道教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的社會聲勢及其信奉人數不及儒、佛,但它以獨特的宗教文化體系頑強地生存了近2000年,並向國外傳播,影響深遠。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歷史搖籃。山西的名勝古蹟中,不乏道教名山、名觀、名跡。

道教歷來崇尚自然,崇拜名山大川,山西山多,備受道家青睞。主峰位於山西省渾源縣的恆山,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氣勢雄偉,道教稱第五小洞天叫“北嶽常山洞”,人稱北嶽,又稱太恆山、元岳等,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齊名天下。中國歷代帝王對恆山的祭祀十分重視,唐宗、宋祖等都曾到過恆山巡視、祭奠,或差使臣到恆山朝聖。這裡不僅是國家級著名遊覽風景名勝區,更是歷史悠久的重要道教活動場所。

五台山號稱“華北屋脊”,被譽為“清涼勝境”,是馳名中外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五台山早期為道家所據。五台山別名紫府山,是道教對五台山的尊稱。

在五台山最早活動的宗教是道教,留有豐富的道教文化遺存,演繹出許多道教神話傳說。佛教傳入五台山後,佛、道兩教為了各自的發展,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最後佛教獲得了勝利,統治了五台山。對道教予五台山的美稱“紫府”,佛教採取了保留與改造的辦法,使之披上了佛教的色彩。紫府也就成了佛、道共認的五台山之別名。

武當山,又名真武山,位於呂梁山脈中段,方山縣境內。其陡壁懸崖上只有一條千級石蹬如天梯般直達峰頂。沿途廟宇,各抱態勢。靈官廟懸於崖畔,魯班亭立於老母窪廟頂端。至南天門,“武當山”三字躍然入目,穿過南天門即是北武當山峰頂。每逢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這裡香火繚繞,遊人雲集。隋唐時就是華北、西北頗有影響的道教聖地。相傳湖北武當山真武大帝出巡至此,將行宮選建在這裡,始名真武山,後按“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改為武當山。為不與湖北武當山混淆,故名為北武當山。它以奇險俊秀而馳名,素稱三晉名山。

山西在宋元時期是全真教龍門派的重要基地,是道教文化傳播的重要地區之一。南宋時,山西所處的北方為金朝所統治,其間主要有全真道、大道教、太一道等。至元明時代,全真派與南方的正一派並列為道教北南對峙的兩大道派。丘處機開創的全真龍門派最為盛行,累代不衰。丘處機十八弟子均受封為“真人”,弟子李志常所撰《長春真人西遊記》,對丘處機西去雪山見成吉思汗事記述頗詳。位於山西最南部的芮城縣城北2.5公里龍泉村五龍廟附近的著名道觀永樂宮,就是龍門派弟子們在上述背景下創立的業績,相傳是八仙之一呂洞賓的故里。

道教全真道派尊呂洞賓為北宗五祖(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之一,奉為純陽祖師,世稱呂祖。他是八仙中影響最大、民間神話傳說故事最多的仙人。唐代時就將他的故居改建為呂公祠,金朝末年改祠為觀。元代重建擴建後,改稱大純陽萬壽宮,因地處永樂鎮,故又稱為永樂宮,與天都天長觀(明以後稱白雲觀)、終南山重陽宮齊名,成為元代以後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1958年,因國家在黃河上修建三門峽水庫,位於黃河北岸的永樂宮正處在水庫蓄水區。從保存這一珍貴文化遺產出發,經國務院決定,自1959年開始,至1965年結束,將永樂宮全部建築及其壁畫,歷時7年從原永濟縣永樂鎮遷移到芮城縣新址,按原貌復原,為中國美術增添了令世界矚目的光彩。

永樂宮是我國古代一座藝術寶庫。除宮門外,在500米長的中軸線上聳立著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規模宏大的元代殿宇。整個修建工程和壁畫的繪製,前後費時約100餘年,據壁畫題記所示,到至正十八年(1358年)才全部完工,差不多與元代共始終。永樂宮的元代道教壁畫,滿布在四座元代建築物里,總面積達960平方米,其中以三清殿的值日神像及純陽殿的“純陽帝君仙遊顯化圖”最為精美。它題材豐富,畫技高超,繼承了唐宋沿流下來的道教人物畫優秀傳統,又進行了大膽變革和創造性的發揮。600多年前藝術匠師們的精心傑作,堪稱中國美術史中精美絕倫的精品,不能不令當今中外畫師嘆為觀止。

三清殿三清殿
三清殿,又名無級殿,面闊七間深四間,建築規模最大,為永樂宮的主殿,是供奉道教“三清”的神堂,原來殿中央台上的塑像早已毀壞。“三清”是道教崇拜的至高無上的尊神。道教有“一氣化三清”之說,指“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純陽殿,又名混成殿,俗稱呂祖殿,面闊五間深三間,是為奉祀呂洞賓而建。分布在純陽殿東、西、北三面壁上畫的是“純陽帝君神遊顯化圖”。從呂洞賓降生起,擇取有關他的傳說故事,繪成組畫52幅,合起來構成一部畫傳。

明萬曆和清乾隆嘉慶年間先後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建擴建,形成了沿中軸線布置主要建築宮門、呂祖殿、方形單間迴廊亭、靈寶洞、玉皇閣等,一連四進院落。道教常有“仙人好樓居”之說,木結構建築體系的樓閣成為道教建築的特點之一。該院落建築群非同一般傳統習慣布局,而是按道教“天宮瓊宇”藝術構思而設計的。形式奇巧別致,風格獨特絕妙,道教建築藝術特色極其鮮明,是我國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

道教為多神教,所信仰的神祗很多。玉皇大帝是民間(漢民族)崇拜的最高神,故在道觀中無觀不在。山西省內奉祀玉皇大帝比較著名的有晉城玉皇廟、長治玉皇觀、汾陽太符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東13公里金村鄉府城村后土崗上的玉皇廟,以300尊道教諸神塑像藝術地展現了我國道教神仙系統而聞名中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有三處院落,殿堂樓閣廂房110餘間。其中,藝術成就最高的是十二元辰真君塑像和二十八宿星君塑像,是我國僅存水平極高的元代雕塑珍品。這些塑像和歷代碑刻是研究道教史和道教雕塑藝術的寶貴資料。

位於山西洪洞縣城北17公里霍山腳下的霍泉水神廟,是傳說中霍泉水神的祀祠。始建於唐,元大德七年(1303年),洪洞一帶大地震,水神廟被震塌,延祐六年(1319年)重建,至今保存完好。水神廟內主體殿宇大郎殿,亦稱明應王殿。殿堂上復重檐,下繞迴廊,氣勢雄偉。殿內供霍泉水神大郎李冰塑像,殿下有4位侍臣立像。殿內的元代壁畫是元泰定元年(1324年)的作品,繪畫技法非常嫻熟,人物游逸生動,線條流暢有力,構圖章法巧妙,至今完好無損。其規模雖不如永樂宮壁畫宏大,但它的藝術價值卻不相上下。是研究元代社會水利、煤炭、冷藏、戲劇史的珍貴資料。

關帝廟關帝廟
提起關聖帝君、盪魔真君或伏魔大帝,知道者可能不多,一說關公、關羽或關雲長,那就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不過後者是人,而前者是神。眾所周知,文廟即孔廟,武廟則為祭祀關公的廟,常稱為關帝廟、關聖廟、關王廟、關聖帝君廟。解州關帝廟,位於關羽故里,即山西運城市以西20公里處的解州鎮,是國內規模最大、最為壯觀、保存最完好的關帝廟。始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進行擴建,後又經歷代多次增建或重建,恢復、保持了隋代的形制。前後兩院自成格局,並有100多間廊房連線,布局嚴謹,排列對稱,主次分明,氣概非凡,是一座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宮殿式廟宇建築群。

山西交城卦山著名的天寧寺大雄寶殿,一旁建有關帝廟,另一旁為觀音殿,意味著關帝與觀音可平起平坐。佛教許多寺院中將關羽列為伽藍(寺廟護法神)。道教把關羽奉為“盪魔真君”“伏魔大帝”,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乃至招財進寶、庇佑商賈等多種法力。歷代統治者為了維護封建秩序,很樂意用集忠、孝、節、義於一身的關羽來教化臣民,這也是武廟遍天下的原因所在。此外,蒲縣的東嶽廟、平遙縣的清虛觀、柳林縣的玉虛宮、介休縣的后土廟、新絳縣的稷益廟等都是著名的道教建築遺存。

宋、元以來至明朝以後,統治階級為了調和宗教矛盾,提倡三教歸一。道教全真教主張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恰恰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要。因此,三教合一成為我國明清時期宗教文化發展的趨向。

位於北嶽恆山入口處的翠屏峰東側絕壁上的懸空寺,是北嶽恆山的第一奇觀。全寺建築均為木結構,共有大小殿閣20多處。既有佛教的觀音殿、地藏殿、五佛殿,又有道教的三官殿、純陽殿,其中著名的三教殿,內塑釋迦牟尼、老子、孔子像,佛、道、儒三教鼻祖共居一室,完全體現了“三教歸一”的宗教思想。為了適應社會需要和自身的完備,佛、道彼此之間不斷相互融攝,相互協調,取長補短。佛教融吸道教的養生、長生之術,道教則融吸佛教因果業報、生死輪迴及心性之理論。道教是在不斷吸收佛教及儒家的理論及儀典中逐步完善起來的。石窟寺的開鑿是佛教經由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傳入我國的一種宗教藝術,到宋以後,隨著泥塑彩塑的發展,石窟寺的開鑿逐漸式微。位於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石窟,是我國稀有的一處以道教內容為題材的石窟。石窟的主要部分為元代全真教道士披雲真人宋德方主持建設。

龍山道教石窟著重描寫了道教祖師、道教神仙的形象。這些雕像有坐、有臥、有動、有靜,個別石窟內的石雕造像表情含蓄,耐人尋味,有著誘人的藝術魅力。造像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具有濃郁的漢民族風格。這些石雕,風格樸實、莊重,手法凝鍊,衣帶雕飾簡潔、素靜。三層窟洞層疊及在窟頂部大量套用龍鳳雲紋和蓮花圖案雕飾,與佛教石窟的雕塑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兩側及前壁還保留著許多元代道家的題詞和鏤書,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山西道教活動及傳播歷史悠久,名勝古蹟及文化遺存豐富多彩,在古代建築、繪畫、雕塑、石刻等領域有獨特的成就,為我們研究道教文化和藝術及其發展史提供了大量實物例證和寶貴的資料。它澆灌了華夏古代文明,是一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的文化遺產。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二)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

太原市主要旅遊景點

太原市積澱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晉祠”園林,稱得上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建於明代的永祚寺,“凌霄雙塔”是我國雙塔建築的傑出代表;龍山石窟是我國最大的道教石窟,被專家譽為“世界之最”,此外還有隋未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剎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宮純陽宮、多福寺等文物古蹟。一代文豪郭沫若在遊覽太原後曾有《頌太原》一詩,首句便是“遠望太原氣勢雄,汾河兩岸稻田豐”。如今來到汾水之畔,無論是遠觀、近望,每一個旅遊者都會不虛此行。
太原市主要景點列表:

晉祠| 崇善寺| 崛圍山 | 督軍府| 竇大夫祠 | 汾河公園 | 龍山道教石窟 | 山西省博物館| 西山大佛| 太山寺|傅山書法碑林公園| 晉陽湖| 張氏祖祠台駘廟| 東緝虎營| 金剛堰| 馬道坡| 七府墳| 天地壇| 五一廣場| 西華門| 杏花嶺|大佛寺淨因寺)| 多福寺| 晉竇大夫祠| 純陽宮|晉府 | 南十方院白雲寺)|三國演義城| 凌霄雙塔| 雙塔烈士陵園| 雙塔寺永祚寺)| 太原動物園| 迎澤公園| 開化寺連理塔| 天龍山石窟| 童子寺燃燈塔| 豫讓橋| 漫山閣| 多幅寺 | 聖壽寺| 中國煤炭博物館| 天龍山| 晉陽古城遺址| 碑林公園| 汾河二庫風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