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石窟寺

鞏縣石窟寺

中國北魏至宋代佛教石窟寺。位於河南省鞏縣孝義鎮東北九公里的寺灣村東。創建於北魏,原名希玄寺。據唐龍朔二年 (662)《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創建伽藍。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載:“自後魏宣武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嗣後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唐等各代相繼增鑿龕像,歷經四百多年。現存石窟前的木構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修。寺南臨洛水,背依大力山。山的上部為厚4.50米的黃土層,下為岩石層,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開鑿在岩石層上。現有主要洞窟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及歷代造像龕328個。總計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題記及其他銘刻186則。造像題記包括北魏3則、東西魏10則、北齊29則、北周2則、唐代85則、宋代2則、時代不詳的30則。鞏縣石窟具有布局嚴整、內容豐富、雕飾精備、設計統一等特點,是中原地區的一處重要佛教石窟。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鞏縣石窟寺

正文

座洞窟皆南向平列。分為東、中、西 3個區。第1、2窟為西區,第 3、4、5窟為東區,在 2窟和 3窟之間長約27米的岩壁中段,1977年清除積土,發現40個小龕,劃為中區。窟的外壁均有摩崖雕像。5個窟平面均近正方形。第 1、2、3、4窟為有中心柱的塔廟窟,第5窟為無中心柱的佛殿窟。其中第 2窟僅鑿出窟的雛形即中輟。5個洞窟中以第 1窟最大。長、寬各6.5米,高6米。開鑿時間也最早,相當北魏孝明帝時期;第5窟最小,長、寬各3.2米,高3米,開鑿時間也最晚,約當北魏末年。各窟門外兩側多雕有高大的力士像,窟內中心柱四面及四壁雕釋迦多寶、維摩文殊、三世佛和千佛等。壁腳刻神王、怪獸、伎樂,姿態各異,造像面型方圓,表情寧靜,衣紋簡潔疏朗。窟頂平棊飾精緻的忍冬紋和蓮花化生。第 5窟平頂中心雕一盛開蓮花,四周圍繞六體飛天並填以各種裝飾圖案,十分華麗。在第 1、3、4 窟門內兩側都雕有“禮佛圖”的供養行列,其中以第 1窟“禮佛圖”浮雕最為精美,東面的 3幅是以男像為首的供養人像,西邊是以女像為首的供養人像,各以僧尼為前導,侍從環拱,傘扇雜陳,作行進狀,場面盛大,儀容肅穆,真實反映了北魏統治階級的出行情形與宗教活動。多幅“禮佛圖”的雕造,構成鞏縣石窟的一個特色(見圖)。
鞏縣石窟寺鞏縣石窟寺
在石窟群的最東邊,還有個唐乾封年間(666~668)開鑿的千佛龕,高 1.5米,寬2.12米。龕口兩側刻二天王,龕內中間刻 1尊較大的優填王倚坐式像和造像記,其餘各壁均刻排列整齊的小佛,共 999尊,加上中間的倚坐像,恰為1000尊,俗稱千佛洞。為研究初唐雕刻的重要資料。
鞏縣石窟的主要洞窟是繼洛陽龍門石窟之後開鑿的,上承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雕造遺風,簡雅洗鍊,成為北魏晚期風格的典型,而且還孕育著北齊、隋代雕刻藝術的萌芽,在中國古代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各窟被盜嚴重。第 3、4、5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1954年清理了各窟內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1973年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1954年起由石窟寺國小負責保護。1987年建立鞏縣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配圖

相關連線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