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明帝

魏孝明帝

北魏孝明帝元詡(510年―528年),河南洛陽人,鮮卑族。北魏王朝第九位皇帝(515—528年在位),宣武帝元恪次子,母為宣武靈皇后胡氏。 元詡幼年繼位,權臣元叉、母后胡氏相繼擅權亂政,大失人心,北方爆發六鎮起義,國勢日衰。武泰元年(528年),元詡不滿胡太后專權,密詔晉陽軍閥爾朱榮進京勤王。密詔外泄,胡氏閱後大怒,元詡遂被其毒殺,時年十九歲,諡號孝明皇帝,廟號肅宗,葬於定陵。 爾朱榮聞訊後,追查孝明帝的死因,擁立長樂王元子攸為帝,興兵攻入洛陽,殺死胡太后、小皇帝和宗室大臣,史稱河陰之變,成為北魏崩潰的開端。

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

元詡是孝文帝元宏之孫,宣武帝元恪的第二個兒子,母為宣武靈皇后胡氏,永平三年三月十四日(510年4月8日),元詡出生於宣光殿東北部,據說元詡出生時有光照於庭中。

延昌元年(512年)十月十八日,年僅三歲的元詡,被父親宣武帝立為皇太子。

繼位為帝

延昌四年正月十三日(515年2月12日),宣武帝去世,當日晚上,時年六歲的皇太子元詡即皇帝位 ,是為孝明帝,改年號為熙平。下詔讓太保、高陽王元雍入居西柏堂,決斷處理政務。又下詔任命任城王元澄為尚書令,百官調度聽從二王。 尊奉嫡母皇后高氏為皇太后,生母胡充華為皇太妃。

英年早逝

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528年3月31日),因胡太后及其男寵鄭儼、徐紇投毒,元詡暴死於顯陽殿,時年十九歲。 三月二十七日,給元詡上諡號為孝明皇帝廟號為肅宗。三月二十八日,葬於定陵。

主要成就

熙平元年(516年)四月,因瀛州百姓發生饑荒,下詔開倉濟民。 十二月,元詡下詔讓洛陽、河陰及各部曹雜人七十以上、鰥寡貧困不能自養的,加上年少而因病殘廢、窮苦不濟的,核查清楚以後一一上報。

熙平二年(517年)正月,元詡下詔派大使巡察四方,問民疾苦,體恤孤寡,黜幽升明。又下詔說:“選部用人,務在得才,必須廣求野棲之人,共同治理國家。州郡城防,各令加固。聚集的齋會,要懲治那些參與的妖人。監獄都要造屋,枷鎖務必輕小。能工巧匠,不得隱藏技能。絹布彩緞,長短合式。假冒軍功的,必須全部淘汰。籍貫不實的,普使糾查按察,聽其投案,違抗加罪。”

神龜元年(518年)春正月,下詔以氐酋楊定為陰平王。壬申,詔給京畿及諸州老人板郡縣各有差,及賜鰥寡孤獨粟帛。庚辰,詔以雜役戶或冒入清流,所在職人,皆令五人相保。無人任保者,奪官還役。乙酉,秦州羌反。幽州大飢,死者三千七百九十人。詔刺史開倉振恤。二月己酉,詔以神龜表瑞,大赦,改元。東益州氐反。三月,南秦州氐反。十二月辛未,詔曰:“人生有終,下歸兆域。京邑隱振,口盈億萬,貴賤攸憑,未有定所。今制乾脯山以西,擬為九原。”是歲,東夷、西域、北狄十一國並遣使朝貢。

神龜二年(519年)春正月,下詔曰:“皇太后捴挹自居,稱號弗備。宜遵舊典,稱詔宇內,以副黎蒸元元之望。”冬十二月庚申,大赦。詔除淫祀,焚諸雜神。是歲,吐谷渾、宕昌、嚈噠等國並遣使朝貢。

人物評價

•魏收《魏書》:“魏自宣武已後,政綱不張。肅宗沖齡統業,靈太后婦人專制。委用非人,賞罰乖舛。於是,釁起四方,禍延畿甸,卒於享國不長。抑亦淪胥之始也,嗚呼!”

•李延壽《北史》:“宣武之後,繼以元成,孝明沖齡統業,靈後婦人專制,任用非人,賞罰乖舛。於是,釁起宇內,禍延邦畿。卒於享國不長,抑亦淪胥之始也。”

•唐代某“公子”(可能是唐太宗)問:“孝明之謚,符於行耶?”虞世南說:“古人之立謚者,將以戒夫後代,隨行受名,君親無隱。今之臣子,不論名實,務在崇高,斯風替也久矣。孝明衰運之時,無夙成之德,奸臣擅命,女主臨朝,魏之宗社,因斯而墜,立名之義,不亦乖乎?”

親屬成員

父母

父親:宣武帝元恪

母親:宣武靈皇后胡氏(胡太后)

兄弟

元昌,元詡兄長。

元詡還有一位兄弟,早夭,未取名。

姐妹

太原公主,下嫁裴詢。

建德公主

陽平公主,下嫁宇文測。

永泰公主

后妃

胡皇后,胡太后侄女、冀州刺史胡盛之女。

充華:潘外憐,寵妃。

充華:盧令媛,范陽盧道約的女兒。

左昭儀:胡明相,為胡太后的同族侄女。

爾朱嬪:爾朱英娥,軍閥爾朱榮的長女。後被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娶為皇后,又被東魏高歡納為妾。

高嬪,宣武帝妃子司馬顯姿的外甥女。

王嬪,宣武帝妃子王普賢的侄女。

張嬪,權臣元叉(胡太后的妹夫)的外甥女。

鄭世婦

崔世妃,吏部尚書崔孝芬的女兒。

李世妃,隴西李瓚的女兒。

女兒

元姑娘,元詡僅有的骨血,潘充華所生,曾被胡太后詐立為皇帝。

史籍記載

《魏書·卷九·帝紀第九》

《北史·卷四·魏本紀第四》

藝術形象

尹天照版孝明帝 尹天照版孝明帝

1986年電視劇《少林英雄》:尹天照飾演元詡 ;

1999年電視劇《菩提達摩傳奇》:章玉善飾演元詡;

2002年電視劇《有情鴛鴦無情劍》:季磊飾演元詡。

2016年電視劇《拐個皇帝回現代2》:王少雍飾演元詡。

中國歷代皇帝之北朝皇帝

王朝 廟號 諡號 姓名 年號 統治時間
北魏 太祖
(初謚烈祖)
道武皇帝
拓跋圭 登國 皇始 天興 天賜 386年—409年
太宗 明元皇帝 拓跋嗣 永興 神瑞 泰常 409年—423年
世祖 太武皇帝 拓跋燾 始光 神麚 延和 太延 太平真君 正平 424年—452年
南安隱王 拓跋余 承平 452年
高宗 文成皇帝 拓跋濬 興安 興光 太安 和平 452年—465年
顯祖 獻文皇帝 拓跋弘 天安 皇興 466年—471年
高祖 孝文皇帝 元宏 延興 承明 太和 471年—499年
世宗 宣武皇帝 元恪 景明 正始 永平 延昌 500年—515年
肅宗 孝明皇帝 元詡 熙平 神龜 正光 孝昌 武泰 516年—528年
元釗 建義 528年
敬宗 孝莊皇帝
(初謚武懷皇帝)
元子攸 建義 永安 528年—530年
長廣王 元曄 建明 530年—531年
節閔皇帝 元恭 普泰 531年—532年
安定王 元朗 中興 531年—532年
孝武皇帝
(出皇帝)
元修 太昌 永興 永熙 532年—534年
東魏 孝靜皇帝 元善見 天平 元象 興和 武定 534年—550年
北齊 顯祖
(初謚高祖)
文宣皇帝 高洋 天保 550年—559年
濟南閔悼王 高殷 乾明 559年—560年
孝昭皇帝 高演 皇健 560年—561年
世祖 武成皇帝 高湛 大寧 河清 561年—565年
高緯 天統 武平 隆化 565年—577年
高延宗 德昌 576年
高恆 承光 577年
西魏 文皇帝 元寶炬 大統 535年—551年
廢帝 元欽 551年—554年
恭皇帝 拓跋廓 554年—556年
北周 孝閔皇帝 宇文覺 557年
世宗 明皇帝 宇文毓 武成 557年—560年
高祖 武皇帝 宇文邕 保定 天和 建德 宣政 561年—578年
宣皇帝 宇文贇 大成 579年
靜皇帝 宇文衍 大象 大定 579年—581年

南北朝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宋孝穆帝劉翹興寧陵江蘇省丹陽丹徒區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江蘇省南京市麒麟門外
宋少帝劉義符江蘇省南京市
宋文帝劉義隆長寧陵江蘇省江寧蔣山
宋孝武帝劉駿景寧陵江蘇省江寧岩山
宋前廢帝劉子業江蘇省江寧龍山
宋明帝劉彧高寧陵江蘇省江寧幕府山
宋後廢帝劉昱蒼梧王墓江蘇省江寧壇西
宋順帝劉準[南宋皇帝]遂寧陵江蘇省江寧
齊宣帝蕭承之萬安陵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齊高帝蕭道成泰安陵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齊武帝蕭賾景安陵江蘇省丹陽建山鄉
齊文帝蕭長懋崇安陵江蘇省江寧金牛山
鬱林王蕭昭業鬱林王墓江蘇省丹陽
海陵王蕭昭文海陵王墓江蘇省丹陽
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齊明帝蕭鸞興安陵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東昏侯蕭寶卷東昏侯墓江蘇省丹陽
齊和帝蕭寶融恭安陵江蘇省南京黃山
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南梁]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梁武帝蕭衍修陵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梁簡文帝蕭綱莊陵江蘇省丹陽蕭梁河
梁昭明帝蕭統安陵江蘇省南京市
梁元帝蕭繹江蘇省江寧
梁宣帝蕭察平陵湖北省江陵紀山
梁孝明帝蕭巋顯陵[西梁]湖北省江陵紀山
陳景帝陳文贊瑞陵
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江蘇省江寧上坊鎮
陳文帝陳蒨永寧陵江蘇省南京市甘家巷
陳廢帝陳伯宗臨海王墓
陳宣帝陳頊顯寧陵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
陳後主陳叔寶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魏道武帝拓跋珪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明元帝拓跋嗣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太武帝拓跋燾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文成帝拓跋浚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獻文帝拓跋弘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孝文帝元宏長陵[北魏]河南省孟津邙山
魏宣武帝元恪景陵[北魏]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魏孝明帝元詡定陵[北魏]河南省登封嵩山
魏孝莊帝元子攸靜陵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安定王元朗河南省安陽野馬崗
魏孝武帝元修雲陵陝西省富平
魏孝靜帝元善見河南省安陽漳水
魏文帝元寶炬永陵[西魏]陝西省富平
齊神武帝高歡義平陵河南省臨漳漳水
齊文襄帝高澄武寧陵河南省臨漳南鼓山
齊孝昭帝高洋文靖陵
齊武成帝高演 永平陵
齊後主高湛陝西省安康
周文帝高緯成陵陝西省富平宮裡鄉
周閔帝宇文泰靜陵陝西省富平
周閔帝宇文覺昭陵
周武帝宇文邕孝陵[北周]陝西省鹹陽底張鎮
周宣帝宇文贇定陵[北周]
周靜帝宇文闡恭陵

北魏時期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魏道武帝金陵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
魏明元帝金陵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
魏太武帝金陵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
魏文成帝金陵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
魏獻文帝金陵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
魏孝文帝長陵[北魏]河南省孟津邙山
魏宣武帝景陵[北魏]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魏孝明帝定陵[北魏]河南省登封嵩山
魏孝莊帝靜陵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安定王河南省安陽野馬崗
魏孝武帝雲陵陝西省富平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