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恭帝

西魏恭帝

西魏恭帝拓跋廓(537年―557年),漢名元廓,西魏文帝元寶炬第四子,廢帝元欽之弟。554年即位,557年禪位於北周孝閔帝宇文覺,西魏滅亡,不久被殺。

拓跋廓 拓跋廓
西魏恭帝拓跋廓( 537年 - 557年 ) 鮮卑族 ,漢名元廓,魏文帝第四子;代北人(今 山西代縣 )。北朝時期西魏政權末位皇帝恭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554~558年為期四年,終年歲數待考。即位前封齊王, 魏廢帝 三年農曆1月即皇帝位,去年號,稱元年,恢復原姓拓跋氏。公元557年農曆12月,宇文泰之侄宇文護逼迫魏恭帝拓跋廓讓位於 宇文覺 (宇文泰嫡子),改封拓跋廓為宋王,後又尋個理由殺之,至此 西魏 政權滅亡。

人物簡介

拓跋廓 恭帝拓跋廓金印
姓名:拓跋廓
諡號:恭帝
政權: 西魏
在世:537年-557年
在位:554年-556年
拓跋廓,鮮卑族,漢名元廓, 魏文帝 第四子;代北人(今山西代縣)。北朝時期 西魏 政權末位皇帝恭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554~558年為期四年,終年歲數待考。
即位前封齊王, 魏廢帝 三年農曆1月即皇帝位,去年號,稱元年,恢復原姓拓跋氏。
公元557年農曆12月,宇文泰之侄宇文護逼迫魏恭帝拓跋廓讓位於宇文覺(宇文泰嫡子),改封拓跋廓為宋王,後又尋個理由殺之,至此 西魏 政權滅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授予太學助教。西魏恭帝三年(557年)掌握軍事大權的宇文護廢掉西魏恭帝,立 宇文覺 為帝建立北周政權。

政治統治

拓跋廓 西魏恭帝時期疆域
西魏恭帝時期,繼續沿 東漢 末年的州 郡縣制 。當時因北方戰亂,大批北人舉族南徙長江中下游定居避亂,其聚居區仍沿用北方原西魏官員籍的州郡縣舊名,於是各地出現大量僑州、 僑郡 、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亂。
西魏政權建立後,頒布二十四條新制,後又增加至三十六條,稱為“ 中興永式 ”。其主要內容是:嚴禁貪污﹑裁減官員﹑置立正長(正即 閭正族正 ,長指保長。保﹑閭﹑族為地方基層組織名稱)﹑實行 屯田 ﹑制定計帳(預計次年賦役的概數)和戶籍等制度。關中大族出身的 蘇綽 把漢族封建統治的經驗總結為六條:清心,敦教化,盡地利,擢賢良,恤獄訟,均賦役。
西魏恭帝時期,權臣 宇文泰 對這些統治經驗非常重視,頒行為“六條詔書”,作為施政綱領。並專門組織中下級官吏學習,規定不通曉這六條及計帳的人,不能當官。十六年,又正式建立由八柱國分掌禁旅的府兵制。府兵共有兵力約五萬,除宇文泰和 宗室元 欣外,分別由六個柱國大將軍統領。此制的建立,對 軍隊 進行統一指揮和訓練,有利於中央政權的加強。繼續推行均田制。根據敦煌文書 《西魏大統十三年計帳》 可知,均田制下的授受雖已實行,但授田不足額卻是普遍的現象。當時最普遍的一種力役為“ 六丁兵 ”,即每個丁男在六個月內為政府服役一個月,一年內要服役兩個月。
西魏恭帝時期,社會較為安定,國力日趨強盛,有效地抗擊了 東魏 的多次進攻,而且於廢帝二年(553)取得 南朝 梁的蜀地,次年又奪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覺廢西魏恭帝自立為帝,即孝閔帝,建立北周。

經濟發展

拓跋廓 西魏經濟史料記載
西魏恭帝時期在進行改革的同時,並沒有完全拋棄過去封建王朝有關恢復生產、安定人民生活的好的作法。如天子親 五銖錢 耕籍田、下勸農詔、災年開倉濟貧以及各種類型的蠲賑、罷苑弛禁等等。其中的一條重要措施,就是均田制及其相關制度的頒行。
均田制 的施行,可能自西魏初即開始,但正式頒行,大約是在西魏恭帝時期。《隨書·食貨志》稱:“太祖作相,創製六官”。緊接著就記載均田、租調、榷鹽諸法。掌握這些政令實施的長官如“載師”、“ 司均 ”、“司倉”、“司賦”、“司役”、“掌鹽”等,為“六官”(天、地、春、夏、秋、冬)中“地官”下屬。而史載宇文泰直至廢帝三年才自任“ 太師 ”、“大冢宰”、“初行周禮,定六官。”因而其各部職掌及有關制度的正式頒行,大致當在此時。
西魏恭帝時期的均田制,參照了 北魏 制度,也有一些創新。其主要內容有:有室(已婚丁男)者授田120畝,未婚丁男授田100畝;租調量為有室者每年納租5斛,絹10匹,綿8兩,未婚者納半數;凡民18—64歲皆納賦,每年具體所征又視年成而定:畝收4釜(fǔ,音斧, 容器 。一釜合6.4斗,一說合10斗)為上年,全賦;畝收3釜為中年,半賦;畝收2釜為下年,征1/10;官吏俸祿的發放比例,與征賦額相同。百姓服役年齡為18—59歲,豐年服役1月,中年20天,下年10天;凡徵發徭役,家出1人,不得超過。此外,對各種情況下的 免賦 、免役,也作了具體規定。
拓跋廓 西魏拓跋廓經濟狀況
由於以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的實施, 均田制 的頒行,西魏北周的經濟發展得比較快。 農業 方面,除了關中地區較快地得到了恢復以外,隨著益州、荊州及關東地區的產糧區相繼併入北周版圖,寺院經濟的剷除,農業勞動人口、耕地面積猛增,農業基礎更為雄厚。 屯田 規模也擴大了。大統(公元535—551年)初,西魏為滿足戰爭需要,“欲大置屯田”,任命 薛善 為司農少卿,管理同州 夏陽縣 (今陝西韓城南)二十屯。
西魏恭帝時期的 手工業 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冬官”之下,設有工部、 匠師 、司金、司水、 司玉 、司皮、司色、司織等大小50多個部門,較之北魏,分工更為詳盡。一些官手工場,規模巨大,如夏陽諸山的鐵冶,營造軍器,擁有工匠8000人;一些 工藝品 ,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西魏文帝時造的“仙人”、“水芝”二欹器,精巧絕倫,令人嘆為觀止。此外, 北周 的鹽業十分興盛,有海鹽、池鹽、 井鹽 ,還有製成虎形,以供祭祀和接待賓客之用的“形鹽”和作藥用的“ 飴鹽 ”。政府壟斷鹽業,凡百姓取用,都要徵稅。

西魏恭帝時期,由於戰爭較頻繁,對整個社會生產影響較大,修宮室、築長城等土木工程,給人民帶來的徭役還是相當深重;官吏聚斂、貪污之事也時有發生;周武帝滅齊後,有窮兵黷武的苗頭出現。然而,無論如何,從大的方面看,西魏北周緊緊抓住了長期以來影響中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即豪強、僧侶地方隱佔土地、戶口,與國家爭奪勞動力;編戶的逃亡失散和奴婢雜戶的存在這三大問題。

軍事統治

拓跋廓 西魏軍隊
南北朝時期,西魏恭帝元年(梁承聖三年,554年),西魏軍攻克 江陵 (今湖北 荊沙 ),俘殺 梁元帝 蕭繹的戰爭。梁太清三年(549),侯景攻陷梁都 建康 ,長江下游江北諸郡,多為 東魏 占領。駐守長江中上游地區的梁宗室諸王割據自立,並藉助西魏力量互相攻擊,爭奪帝位。
據襄陽的梁雍州刺史、岳陽 王蕭 詧進攻荊州刺史、湘東王 蕭繹 ,兵敗投靠 西魏 ,被立為梁王。大寶三年(552),蕭繹於江陵稱帝(是為梁元帝)。請西魏出兵攻占梁、益二州,剪除已在成都稱帝的梁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承聖三年, 梁元帝 遣使向西魏索還所占之地,言辭頗為傲慢。
552年9月,西魏大丞相 宇文泰 派柱國於謹總領中山公宇文護、大將軍 楊忠 等將率兵5萬進攻梁都江陵。十月,西魏軍自長安(今西安西北)進至樊(今湖北襄樊)、鄧(今河南鄧州)一帶,蕭詧率軍助戰。梁元帝聞訊,下令戒嚴,調兵抵禦西魏軍。十一月,西魏軍渡漢水, 宇文護 、楊忠奉命率精騎先據江津(今荊沙東南),切斷江路,使梁守軍東退無路,下游援軍也無從得渡。
梁元帝遣將分扼江陵要點,樹木柵於外城。于謹軍至,下令築長圍,隔絕內外。 梁信州 刺史徐世譜、 晉安王 司馬任約等率軍於江陵南岸馬頭築壘,遙為聲援。時梁各處所徵兵馬未至,西魏軍多路攻城,初受挫,後猛攻,並在內應相助下入西門,克外城。 梁元帝 退保內城,當晚命屬官焚圖書14萬卷,次日出降,後被殺。十二月,于謹回師,將被俘的梁王公、百姓數萬人驅往長安。西魏立 蕭詧 為梁主。此後,長江中上游的荊、雍、梁、益諸州,全為西魏所有。
拓跋廓 西魏戰爭壁畫
西魏恭帝元年甲戌(554)正月,戊子朔(2月18日)。十二月,梁元帝被魏人殺,年四十七歲。魏立 梁王 嵒為梁主。
是年, 魏加尉遲 迥督六州,加以前共為十八州,自劍閣以南,得承制、封拜及 陟黜 。尉遲迥在其區內明賞罰、布恩威,綏輯新民,經略未歸附之地。境內華、夷皆懷之。尋魏詔大都督 宇文貴 代尉遲迥鎮蜀。隆州人開府李光賜反於鹽亭。率其黨帛玉成、寇食堂、譙淹、薄皓、 馬術 等圍 隆州 (治今閬中),州人李灊亦聚眾反,開府張遁舉兵應之。 宇文貴 乃命開府叱奴興救 隆州 ,又令開府成亞擊灊及遁。勢不能敵,遂降。械送京師。加宇文貴都督益潼等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再加小司徒。蜀多盜,宇文貴乃以任俠傑健者,署為游軍廿四部,令其督捕,由是乃安靖。
西魏恭帝二年乙亥(555)正月,壬午朔(2月7日)。梁主嵒改元大定。五月,丙午(廿七日,7月1日),梁陳霸先迎立貞陽侯淵明入 建康 即皇帝位,改元天成。以晉安王為皇太子,陳霸先為侍中。十月,梁貞陽侯淵明遜位,出就藩邸。己酉(初二,11月1日),晉安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紹泰。以淵明為司徒,封建安公。遣使告齊云:“僧辯陰圖篡逆,故誅之,仍請稱臣於齊,永為藩國。”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9%AD%8F%E6%81%AD%E5%B8%9D
[2] 華夏網 http://search.huaxia.com/s.jsp?iDocId=480619
[3] 搜狐部落格 http://xieyongyu.blog.sohu.com/100435976.html
[4]華夏經緯 http://big5.huaxia.com/gate/big5/search.huaxia.com/?sText=-ifbase4-base64-JUNEJUQ4JnNCdXR0b249MSZzSW5kZXg9aHhyd2smaVBvc2l0aW9uPWV4dHZhbHM~

中國歷代皇帝之北朝皇帝

王朝廟號諡號姓名年號統治時間
北魏太祖
(初謚烈祖)
道武皇帝
拓跋圭登國 皇始 天興 天賜386年—409年
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永興 神瑞 泰常409年—423年
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燾始光 神麚 延和 太延 太平真君 正平424年—452年
南安隱王拓跋余承平452年
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興安 興光 太安 和平452年—465年
顯祖獻文皇帝拓跋弘天安 皇興466年—471年
高祖孝文皇帝元宏延興 承明 太和471年—499年
世宗宣武皇帝元恪景明 正始 永平 延昌500年—515年
肅宗孝明皇帝元詡熙平 神龜 正光 孝昌 武泰516年—528年
 —元釗建義528年
敬宗孝莊皇帝
(初謚武懷皇帝)
元子攸建義 永安528年—530年
長廣王元曄建明530年—531年
節閔皇帝元恭普泰531年—532年
安定王元朗中興531年—532年
孝武皇帝
(出皇帝)
元修太昌 永興 永熙532年—534年
東魏孝靜皇帝元善見天平 元象 興和 武定534年—550年
北齊顯祖
(初謚高祖)
文宣皇帝高洋天保550年—559年
濟南閔悼王高殷乾明559年—560年
孝昭皇帝高演皇健560年—561年
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大寧 河清561年—565年
高緯天統 武平 隆化565年—577年
高延宗德昌576年
高恆承光577年
西魏文皇帝元寶炬大統535年—551年
廢帝元欽551年—554年
恭皇帝拓跋廓554年—556年
北周孝閔皇帝宇文覺557年
世宗明皇帝宇文毓武成557年—560年
高祖武皇帝宇文邕保定 天和 建德 宣政561年—578年
宣皇帝宇文贇大成579年
靜皇帝宇文衍大象 大定579年—581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