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梢寺摩崖造像

拉梢寺摩崖造像

拉梢寺摩崖造像是國北周佛教摩崖造像。拉梢寺又稱大佛崖,位於甘肅省武山縣城東25公里魯班峽響河溝北岸。原有崖前寺院建築,現已不存。崖面險陡,高60餘米。其上有北周巨大的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薩一鋪。佛結跏趺坐,高近40米,低平肉髻,面相渾圓,眉寬眼大,鼻闊唇厚,頸短肩方;身著緊窄的通肩袈裟,施土紅色,繪石綠色田相紋,雙手疊於腹前作禪定印。佛兩側脅侍菩薩立像,高髻寶冠,寶繒垂肩,著綠緣紅色僧□支,披巾繞肩穿肘而下,腰束裙,跣足,雙手捧蓮枝供養。佛、菩薩像兩側畫成排的弟子、菩薩和力士等群像。方形佛座分上下6層浮塑仰蓮、臥獅、臥鹿大像,中間開一尖拱楣淺龕,龕內塑一立佛二菩薩。這鋪造像上方築木構風雨檐,右方有上下2層塑像,上層為5立佛,下層為10立佛,大部已殘,又開圓券龕8個,其餘崖面滿繪說法圖、千佛、飛天等壁畫。

簡介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大佛左脅侍左側造像銘,可知營造時間約在公元559 年間。佛座中間龕內造像經宋代重修。壁畫少量為唐至元代補繪,余皆為北周原作。

拉梢寺摩崖造像規模巨大,運用浮塑手法,簡練概括,形象塑造顯示出北周佛教藝術莊重、樸實的獨特風格。大佛莊嚴,菩薩慈藹,佛座裝飾精美,整體效果宏偉壯麗。

拉梢寺氣勢雄偉、古樸壯觀,因有我國和亞洲之最的、高40多米的摩崖高浮雕大佛造像而聞名於世。據傳,建寺時自崖腳積木至巔,功畢逐次拆木而下,故名拉梢寺。
拉稍寺創建於北周,與水簾洞隔山相對,寺內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藝術作品。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中間的大佛高達40餘米,兩旁是手持蓮花躬身肅立的脅侍菩薩。佛坐蓮台上,蓮瓣間層刻有獅、鹿、象,或站或臥,排列對稱,雕琢古樸,形象生動,造型藝術水平較高。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兩旁是手持蓮花躬身肅立的脅侍菩薩。佛坐蓮台上,鐫有鹿、象3排,上層6獅,中層9鹿,下層9象,周圍諸多佛龕佇立著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突出,又加築風檐以蔽風雨,檐端雕刻飛雲走獸,懸掛銅鈴,微風過處,叮鐺作響。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跡,在我國石窟藝術中實屬罕見。

拉梢寺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國北周佛教摩崖造像。拉梢寺又稱大佛崖,位於甘肅省武山縣城東25公里魯班峽響河溝北岸。原有崖前寺院建築,現已不存。崖面險陡,高60餘米。其上有北周巨大的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薩一鋪。佛結跏趺坐,高近40米,低平肉髻,面相渾圓,眉寬眼大,鼻闊唇厚,頸短肩方;身著緊窄的通肩袈裟,施土紅色,繪石綠色田相紋,雙手疊於腹前作禪定印。佛兩側脅侍菩薩立像,高髻寶冠,寶繒垂肩,著綠緣紅色僧□支,披巾繞肩穿肘而下,腰束裙,跣足,雙手捧蓮枝供養。佛、菩薩像兩側畫成排的弟子、菩薩和力士等群像。方形佛座分上下6層浮塑仰蓮、臥獅、臥鹿大像,中間開一尖拱楣淺龕,龕內塑一立佛二菩薩。這鋪造像上方築木構風雨檐,右方有上下2層塑像,上層為5立佛,下層為10立佛,大部已殘,又開圓券龕8個,其餘崖面滿繪說法圖、千佛飛天等壁畫。

據大佛左脅侍左側造像銘,可知營造時間約在公元559年間。佛座中間龕內造像經宋代重修。壁畫少量為元代補繪,余皆為北周原作。

拉梢寺摩崖造像規模巨大,運用浮塑手法,簡練概括,形象塑造顯示出北周佛教藝術莊重、樸實的獨特風格。大佛莊嚴,菩薩慈藹,佛座裝飾精美,整體效果宏偉壯麗。

故事傳說

拉梢寺摩崖造像武山拉梢寺
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筆者來到甘肅省武山縣拉梢寺大佛崖下。凸現在眼前的是,1400年前先民在大佛崖上創作的摩崖造像、壁畫、浮雕。觀賞這些歷史遺珍,你會想到那個時期,社會與人、自然與人的主題變奏曲,人在那個物質極其困難情況下的生存欲望、意志和力量的生命體驗。生命哲思都是宗教的主題:人的主題。你會感到生命的成長、生命的頑強、生命的負重與拼搏,無不透露著宗教象徵藝術的力量。
北朝時期,僧侶藝術家在封建王朝不斷更迭的年代,在“欲登太行雪暗天,欲渡黃河冰塞川”,有家難投,有國難奔之際,冒著生命危險,來到拉梢寺大佛崖下“砍盡北山柴,修起大佛崖”。那種為佛教藝術獻身的氣魄,實在令人欽佩。

據傳說:他們把武山洛門鎮北山周圍樹木都砍下來,堆積得同大佛崖前的山峰一樣高,當作腳手架。然後從上而下,用鑿刀、色彩、泥巴在陡峭的懸崖絕壁上辛苦勞作,開始了這一浩大工程。他們積年累月地用辛勞和汗水宣洩根植於他們心靈深處蓬勃的生命活力和虔誠的宗教激情。這無形之中給拉梢寺摩崖石刻及塑像,賦予了濃郁的宗教情調和寫實的抒情風格。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不知何年何月,善男信女們功德圓滿,金碧輝煌的大佛崖終於大功告成,然後把堆積得如山的樹梢從上而下地拉走,由此得名:“拉梢寺”。拉梢寺系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使持節柱國大將軍、隴右大都督、秦州刺史尉遲迥與比丘某某合建。其中保存了北周至元代各時期佛教藝術作品,並保存有北周明帝宇文毓三年(公元559年)陰刻楷書題記。

在拉梢寺大佛崖上部有浮雕3尊。中間一佛為釋迦牟尼,高約41米,占崖面2/3,趺坐於蓮台之上。一足外露,足正中有一佛冠的線雕,坐勢顯得十分柔順隨意,飄然有升騰之狀。兩邊是脅侍菩薩,身高50餘米,頭部略低於佛頭,身肢貫通於上下兩部,手持蓮花,纓絡垂珠,赤腳站立,滿面笑容,仿佛在為遠道而來的香客祈禱,祝福他們在西行的路上平安吉祥。造像剛健淳厚,和炳靈寺169窟(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的造像風格略同,是研究我國早期石窟的重要資料。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大佛蓮座下系第二個單元的構圖。蓮台下的浮雕用大蓮瓣相隔,有獅、鹿、象三排。在早期佛教藝術中迴避了佛陀的形象,而採用各種動物、花木圖案,用借代的手法暗示某些宗教寓意。鹿被認為是吉祥如意的化身。仔細觀賞形態各異,引人入勝,給人以美感。三排浮雕既有細節的交待,又保持了總體的統一、和諧,塑造手法及線條疏密,吸收了我國傳統文化,講究對稱美的裝飾風格,形象的刻畫體現了健陀羅藝術造型拙樸的情趣。浮雕、線雕等手法結合一體,自由、凝練,既發揮了雕刻的藝術美,又保持了岩石的自然美。其形象逼真,活躍崖上,為其它石窟所罕見。如果說拉梢寺保存的北周明帝三年(公元559年)宇文毓陰刻楷書題記,是大佛崖的創建年代,那么這三排優美的浮雕就可以證明:北周(公元557—581)這個歷史較短的王朝,開啟了中原西方文化交流的先河。

形態描述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佛學研究網天水訊拉梢寺又稱大佛崖,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武山縣城東25公里魯班峽響河溝北岸。原有崖前寺院建築,現已不存。崖面險陡,高60餘米。其上有北周巨大的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薩一鋪。佛結跏趺坐,高近40米,低平肉髻,面相渾圓,眉寬眼大,鼻闊唇厚,頸短肩方;身著緊窄的通肩袈裟,施土紅色,繪石綠色田相紋,雙手疊於腹前作禪定印。佛兩側脅侍菩薩立像,高寶冠,寶繒垂肩,著綠緣紅色僧□支,披巾繞肩穿肘而下,束裙,跣足,雙手捧蓮枝供養。佛、菩薩像兩側畫成排的弟子、菩薩和力士等群像。方形佛座分上下6層浮塑仰蓮、臥獅、臥鹿大像,中間開一尖拱楣淺龕,龕內塑一立佛二菩薩。這鋪造像上方築木構風雨檐,右方有上下2層塑像,上層為5立佛,下層為10立佛,大部已殘,又開圓券龕8個,其餘崖面滿繪說法圖、千佛、飛天等壁畫。

據大佛左脅侍左側造像銘,可知營造時間約在公元559年間。佛座中間龕內造像經宋代重修。壁畫少量為唐至元代補繪,余皆為北周原作。

武山水簾洞

拉梢寺摩崖造像武山水簾洞
武山水簾洞石窟群由水簾洞拉梢寺千佛洞顯聖池四個部分組成。甘肅武山縣響河峽谷中,有一處名叫“水簾洞”的地方。而保留至今的北周摩崖浮雕,以42.3米的高度成為亞洲第一。亞洲第一摩崖浮雕隱身山中從蘭州坐火車或是乘汽車出發,只需3小時即刻到達,所以相距300公里的路程並不覺得遙遠,而水簾洞就坐落在距武山縣洛門鎮向北10公里的響河峽谷中。據武山縣誌記載,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就是方圓百里善男信女禮佛聖地。至今保留有北周開鑿的顯聖池、水簾洞、拉梢寺和千佛洞4個單充元,有歷代造像百餘尊,壁畫2000多平方米,建築物10餘座,舍利塔8座,並有10餘筒題記碑刻。1963年2月公布為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絲綢之路上觸人文景觀與天然風光於一體的尚未大規模開發的旅遊景點。

聞名於世的拉梢寺“一佛二菩薩”是水簾洞最具特點的浮雕造像,其身高42.3米,堪稱亞洲第一摩崖浮雕。該浮雕在青獅、白象、臥鹿和大面積壁畫的映襯下,氣勢雄宏,令人稱絕。其中水簾洞石窟中的壁畫,以造形準確生動、著色鮮艷亮麗、體態豐滿優美而被專家讚不絕口。

露天石窟寺全國少有:水簾洞石窟群,東鄰麥積山,西接炳靈寺,其造像風雖一脈相承,但又獨具特色。這種把浮雕、窟龕、懸塑、壁畫相結合、融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佛教文化於一體的露天石窟寺,在全國僅此一例。而有開有合的亭台樓閣,有的小巧玲瓏,有的雄偉氣派,也為水簾洞景觀增色不少。耐人尋味的“麻線姑娘”神話傳說,也吸引了不少善男信女,因此每年2月份的菩薩廟會規模之大,時間之長更是隴上一道風景。另外,顯聖池石窟除北朝的塑像殘痕和壁畫外,顯聖冰乳半年不融,是人們納涼避暑的頂好去處。千佛洞石窟棧道把壁畫塑像層層隔開,繪畫的飛天滿壁風動脫壁欲出,木骨泥塑弟子虔誠逼真,栩栩如生,充分體現出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卓越成就。
奇樹異草怪山鬼峰更顯神秘:神奇的“苕刷樹、火棍樹”盤根錯枝、姿態橫生,狀若飛龍,雖凌空生長几百年而不枯;茂密的山林植被,生生不息的無名小花小草,都給這座幽靜的山寺增添了瑩瑩生機和活力;特別是再加上因第三紀造山運動而形成的丹峽地貌,鬼斧神工般造出的一線天試斧山象鼻山蓮花峰筆尖山單乳峰等奇山怪石,以及不同季節?縵值畝撈鼐骯郟?都給水簾洞風景區增加了神秘色彩和文化品位。

“重病纏身”亟待保護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2006年8月18日記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位於甘肅省武山縣境內的水簾洞石窟群大部分壁畫和雕塑嚴重剝落和風化,自然破壞嚴重,保護現狀堪憂。
武山水簾洞石窟群由水簾洞、拉梢寺、千佛洞和顯聖池四個部分組成,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高達42.3米的亞洲最大的“一佛二菩薩”摩崖浮雕造像。摩崖浮雕建造於一塊向內凹陷的山體上,浮雕由西方獅子、羚羊、浮雕大佛、壁畫等5層組成。大佛及周圍的大部分壁畫和塑像已嚴重脫落或斷朽。

古代建造大佛時,採用木箍泥塑和石胎泥塑兩種技法,因為年代久遠,木頭因蟲蛀、腐朽極易損壞,壁畫也會因為風吹雨蝕而部分脫落。在拉梢寺石窟殘損嚴重的雕塑中,最具價值的“一佛二弟子”只剩下上半身,風化嚴重。位於泥塑佛左邊的菩薩塑像,造像豐滿,面帶微笑,雙目慈祥,被譽為“中國的維納斯”。然而,這件珍貴的藝術品也只剩頭部,隨時都有從摩崖脫落的危險。

水簾洞石窟保護研究所所長陳建平介紹說,水簾洞石窟群壁畫造像含有西魏遺風,是研究中國早期石窟藝術的珍貴資料。但2000多平方米壁畫全部裸露在外面,自然破壞嚴重,保護難度非常大。據悉,這批重點文物的嚴重破損已引起國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視。甘肅省文物保護部門已經做出前期保護的規劃方案。國家文物局也將對武山水簾洞石窟群進行搶救性保護。

相臨景點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甘谷石窟寺
·武山縣魯班
·拉梢寺及大佛崖
·千佛洞
·卦台山騎樓
·天水武山水簾洞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仙人崖危崖飛寺
·石門雲海
·天水玉泉觀飛檐殿
·麥積山石窟佛像
·伏羲廟太極殿
·伏羲廟來鶴軒

佛像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拉梢寺摩崖造像拉梢寺摩崖造像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一)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