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

千佛洞

千佛洞是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的天然岩洞,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群所包括的顯聖池、拉稍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

基本信息

簡介

千佛洞千佛洞
千佛洞是位於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的天然岩洞,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群所包括的顯聖池、拉稍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

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岩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為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洞內原有七窟,現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清秀,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是研究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重要資料。水簾洞石窟已架設了懸崖棧道,加固了河堤護坡,並對遊人開放。

行佛洞高約20米,深約500米,主要有三廳(千佛聚會廳萬年國畫廳八仙醉樂廳)和五室(吉祥室、聚會室、仙壁室、寶劍室和醉仙室)組成。“千佛聚會廳”由千餘尊形似小石佛的畫面組成,“萬年國畫廳”由三大幅10米見方的壁畫組成,一幅如江河奔騰,一幅如天馬行空,另一幅則有山有水,有亭榭樓閣,色彩、層次均搭配得當,天工巧作,令人叫絕。

千佛洞建築呈東西向的長方形,東面有山門。正殿坐西朝東,土木結構,南北兩則建有配房,磚木建築。正殿為一有斗拱的硬山頂建築,分前、中、後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許高的釋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闊三間,繪有佛說法圖,18羅漢等塑像;後堂塑有臥佛一尊;三部分緊密相連,構成一個整體。寺院的西南搭有戲台,供廟會組織的戲班所用。

西千佛洞

千佛洞千佛洞
敦煌境內還有一石窟,它位於鳴沙山的西端,莫高窟的西端,敦煌城的西端,也開鑿在黨河河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因此,被稱之為西千佛洞。從敦煌市西南行至陽關途中,道左不遠處即為黨河,河床北岸為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南岸是逶迤蛇曲的沙山,西千佛就位於沙山盡頭的河床北岸陡崖上。

西千佛洞規模雖小,但風光綺麗,環境幽雅。這裡白楊參天,松柏蒼翠,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如同世外桃源。洞窟前邊的黨河古道雖已乾涸,但有一條晶瑩清澈的涓涓小溪,叮叮咚咚,在窟前纏綿而去,好像為古老的石窟彈奏著美妙的樂曲。石窟內艷麗奪目的壁畫、妙趣橫生的故事、神態逼真的佛像,更給這世外桃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西千佛洞是敦惶佛教藝術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存北魏至宋代17個洞窟。其中一至三窟為唐代窟,四至八窟為魏代窟,十六窟為晚唐窟,其他洞窟因風化模糊,時代難以辨認。其洞窟形制及壁畫藝術風格與莫高窟同時作品相同。開鑿年代因無紀年題記和確切記載,故無從考知。但從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圖經》卷所記佛龕之文中推斷,西千佛洞的創建年代至少與莫高窟為同一時期。北魏一石窟內南壁西段繪“眩子故事”和東段繪“牢度叉斗聖變”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沒有,體現出它的獨特藝術價值。

西千佛洞在近一千年的歲月里,受到了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使這座古老的藝術寶庫損失慘重。直到80年代初,這裡依然荒涼破敗,有的洞窟搖搖欲墜,隨時都會坍榻。近年來,在各級部門的關注下,對洞窟進行了全面的修繕和加固,現有6個洞窟開放,成為遊人在敦煌至陽關旅遊線上重要的參觀內容。

段落標題

棋盤千佛洞

千佛洞棋盤千佛洞
位於葉城縣西南棋盤河谷的砂崖上,當地有人稱為“姑娘洞”。相傳古代有個皇后生了個公主,算命先生說姑娘紅顏薄命,必須到山洞裡才能避災,於是皇帝在棋盤河谷的砂崖上開鑿了十來個洞子,讓姑娘住在洞裡生活,“姑娘洞”由此得名。

這僅僅是一種傳說,其實,從洞窟的形制和洞內殘存的壁畫來看,這是一處古代留存下來的佛教遺址,開鑿時間至遲在10世紀以前,距今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棋盤千佛共有10餘個洞窟,大小不一。是分布於我國最西部的千佛洞之一。高低錯落,洞窟均為單室,構造比較簡單,呈方形或長方形,最大的洞窟,長4.4米,寬3.9米,最小的僅2平方米。洞內四壁平整,高3―3.5米。頂部為拱狀或覆斗狀。洞內遺蹟遺物已經不多,在有的洞內可以看到殘缺不全的佛龕,佛座和用紅、綠、藍、黑、赭等色繪製的壁畫。這處千佛洞對研究佛教東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附近曾出土鐫有漢文阿拉伯文的銅錢、單耳罐、雙耳紅陶罐和石磨盤等

五台山千佛洞

千佛洞千佛洞
千佛洞又稱佛母洞,位於南台東南的山脈。從台懷寺廟集群區沿公路南下二十里到白雲寺,轉向西入溝登山路五里,就到了千佛洞。一座屏障似的山崖,在接近山頂處有一段岩壁,右側有天然大山洞。據《清涼山志》載:“嘉靖末,道方者,夜遊至此,見神燈萬點,既出鏇入。方隨入,見玉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迥,進里許,飄然聞波濤,悚怖不能出。念觀音名,願造像,忽見一燈,尋光得出,乃造石佛於洞口。”後人又因石洞、石佛建殿堂,取名叫千佛洞。這個天然的石灰岩山洞,分內洞與外洞,外洞闊大,洞口有石雕佛像,進深幽暗,洞後有扁圓五孔,與內洞相通。石孔剛剛穿一人通過,而且必須一條胳膊抬起緊貼頭,另一條胳膊拖下去緊貼腰,使肩膀傾斜,才能鑽進內洞,從內洞往外鑽的姿勢也是如此。內洞為葫蘆形狀,可容六、七人,有乳石石筍多種,如五臟脊骨形狀,所以入洞稱為“投佛母胎”,出洞稱為“佛母重生”。按照佛家的說法,“佛母重生”能夠洗掉以往所犯的“罪過”,獲得“新生、千佛洞的這個“佛母洞”,是佛教信徒,特別是蒙藏佛教信徒和海外佛教信徒朝拜五台山的必到之地,不少遊人也到此賞玩。

克孜爾千佛洞

千佛洞克孜爾千佛洞
位於新疆自治區拜城縣東南約60公里處。克孜爾維吾爾語的譯音,是“紅色”的意思。洞窟開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達格山的峭壁之間。現存洞窟有編號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較為完整、壁畫遺存較多的約占三分之一。根據洞窟的形制特點、壁畫的題材和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並經放射性碳素斷定時代,石窟主要是四至八世紀的遺存,可大致分為早、中、晚三期,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十九世紀初,清代學者徐松在他的《西域水道記》中曾對克孜爾石窟做了一些記載。1903年,日本人渡邊哲信和崛賢雄,到克孜爾石窟切割壁畫,盜掘文物。1913年日本人野村榮三郎、吉川小一郎對石窟進行調查。1906年和1913年,德國人格林韋德爾和勒科克又進行了長時間的測繪、記錄、拍照,劫去了大量精美的壁畫、塑像和龜茲文文書等珍貴的文物。此外,俄國人奧爾登堡、法國人伯希和、英國人斯坦因等都先後到過這裡。1928年,中國學者黃文弼對克孜爾石窟的140個洞窟進行了編號,並測繪、清理了部分洞窟。1953年西北區文化局新疆文物調查組對石窟進行了全面的勘察和測繪。1973年克孜爾石窟文物保管所又發現了一座洞窟。

寧鄉千佛洞

位於寧鄉縣崔坪鄉的“千佛洞”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複雜,並有罕見的洞內峽谷,垂直高度近100米。 崔坪鄉位於距寧鄉縣城62公里處的西部山區,境內山清水秀,奇峰峻岭,石龍洞、峽溪、猴公大山,少年水庫四大景點黃同勾勒出崔坪的秀美和壯麗。石龍洞(原名十三洞)處於風景秀美的石龍山下。相傳由十三個連環洞組成,故名十三洞。石龍洞是長沙地區景觀最集中的石灰岩溶洞,據專家分析其全長達2300米,洞谷幽深,迂迴曲折,神秘莫測。洞洞相連,洞內有洞,大的洞可容納數千人,狹窄處僅容納一人通過。洞內的石鐘乳、石筍、石柱千姿百態,陰河、瀑布暗地橫生,奇景迭出。洞內冬暖夏涼,是供人避暑、休閒的好去處。從神奇的石龍洞出來,乘車1公里便進入懸崖壁立的天然峽谷——峽溪,溪長5.6公里,兩岸青山對峙,如刀削斧劈,瀑布飛流,似銀鏈直掛;溪間怪石奇異,美不勝收;其溪曲折迭宕,深谷幽潭,是漂流的好去處。穿峽溪,登林蔭石道,上猴公大山。其主峰海拔1100米,處寧鄉、安化、桃江三縣交界處,登上頂峰放目遠眺,頓感心曠神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境由然而生。自猴公大山西下便可達國家小一型水庫——少年水庫,其蓄水量為165萬立方米,庫內水清如鏡,魚類繁多,四周蒼松翠竹,倒映其中,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錫克沁千佛洞

千佛洞錫克沁千佛洞
錫克沁千佛洞,又稱“七個星明屋”,在焉耆縣城西南30公里處。“明屋”維吾爾語是千間房的意思,現在這裡只剩一處唐代寺院遺址,是當時的“伽藍(佛寺)”之一。錫克沁千佛洞遺址包括南大寺、北大寺,以及離寺院不遠的千佛洞石窟群三部分。

考古工作者在南大寺、北大寺發現不少泥塑佛頭。南大寺出土的佛頭細眉高鼻,面龐圓好,有犍陀羅風格,是6-7世紀的作品;北大寺的佛頭帶彩繪,柳眉方臉,表現出東方審美情趣,估計是8-9世紀的塑像。錫克沁千佛洞遺址緊靠公路,大寺遺址中部低凹處有一股清泉向路北流去。

清徐千佛洞

清徐千佛洞清徐千佛洞
石窟為我國佛教早期造寺立佛之地。它最早出現在我國東漢後期(約公元200年)。南北朝時期,鑿岩造窟之風最為盛行。北魏時期,西北地區大肆開鑿石窟,如敦煌莫高窟(366年),大同雲崗石窟(460年),洛陽龍門石窟(493年)相繼開鑿。隋唐時期,鑿岩造窟之風遍及全國各地,我縣都溝石窟就屬此時後期之作。

都溝石窟(又名千佛洞),在縣城西7公里處的都溝村北山上,與岩香寺(今廢)渾然一體。該石窟開鑿於唐末會昌年間(841——846)。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石窟開鑿在山腰上半部,現共存五窟。一號、二號窟坐北朝南,其它三窟為坐東朝西一字排開。一號窟存摩崖石刻力士坐像兩尊(坯模未成),雕鑿之跡清晰可辨。二號窟謂之千佛洞,在一號窟東側5米處,窟門為長方形,高1.5米,寬1米,外崖由四根抹凌石柱頂立以防坍塌。窟內面闊7米,進深3.6米,高4米,呈馬蹄形。窟內正中存摩崖石刻造像一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通高2米有餘。釋迦為螺鏇髻發,圓臉,身披袈裟,袒胸寬衣,形態自若肅穆,金光燦燦。兩側各有侍佛一尊(右侍佛早廢),左有手持寶劍、身騎麒麟的文殊菩薩,右為身騎白象的普賢菩薩。他們神態飄然,栩栩如生。體態窈窕、衣紋飄逸的侍女像各立兩旁。造像高1.5米,組成9尊一鋪的“華嚴三聖”格局,顯然是佛教華嚴宗的道場。窟壁四周布滿小佛龕1200餘尊,均以蓮花纏枝相連,至今色彩絢麗,金碧輝煌。

都溝千佛洞的摩崖石刻造像,藝術價值極高。其雕鑿之精細、著色之艷麗、造型逼真是其它石窟無法與之媲美的,美中不足的就是規模小了一點。它的石刻藝術作品處處體現出淳樸、豐滿、俊美、活潑的唐代風格,真是唐代的代表傑作。讓人遺憾的是,該石窟除主佛刻造像外,大部分菩薩及侍女的頭像早已被劫(據鄉人講,這批石佛像在抗戰前就被日本商販劫走)。窟門外左側存力士雕像一尊,右存放羊牧童像及臥羊一尊,這是其它石窟、寺廟、殿堂未曾有過的。流傳至今的“洞門幾時開”的牧童成道的美麗神話故事即發生於此。故事講的是在很早以前,都溝村北有一牧童每天起早貪黑上山放牧,有一天,牧童趕著羊群經過此地時,聽到山裡有叮叮噹噹的雕鑿之聲,以後天天如此。日子久遠牧童也就習以為常了。又過了一些日子,當牧童趕著羊群回家路過此地時,聽到山裡有人在向他問話:“洞門洞門幾時開?”牧童非常驚奇,又不知該回答什麼為好,也就沒有答理。當晚回到家中,便給他媳婦講了一遍,小媳婦聽這事新鮮,便不加思索地對丈夫說:“明天再問你時,就說現在就開,看他還有什麼說的!”第二天,正好是農曆七月十五,牧童照常趕著羊群上山放羊,路過山崖時,像往常一樣,山裡頭又有人問他:“洞門洞門幾時開?”這一次,牧童大聲答道:“現在就開。”誰知話音剛落,轟隆一聲,對面的山壁塌了下來,牧童和羊一下子被岩石砸在裡面。而一座金碧輝煌的千佛洞塌露了出來。同時洞外還有牧童和羊的石刻造像。可惜人和羊的面目模糊不清,還沒雕鑿成型,鄉人都為他惋惜,認為牧童不該聽他媳婦的話,洞門再遲開幾天,雕像就全部鑿好了。從此,放羊的牧童也成了神仙。

石窟為我國佛教早期造寺立佛之地。它最早出現在我國東漢後期(約公元200年)。南北朝時期,鑿岩造窟之風最為盛行。北魏時期,西北地區大肆開鑿石窟,如敦煌莫高窟(366年),大同雲崗石窟(460年),洛陽龍門石窟(493年)相繼開鑿。隋唐時期,鑿岩造窟之風遍及全國各地,我縣都溝石窟就屬此時後期之作。

附近景點

千佛洞千佛洞

·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麥積山植物園[甘肅天水]
·甘谷大象山[甘肅天水]
·天水伏羲廟[甘肅天水]
·石門山[甘肅天水]
·街亭溫泉度假村 ·曲溪[甘肅天水]
·仙人崖[甘肅天水]
·天水南郊-南廓寺[甘肅天水]
·天水旅遊

相關詞條

千佛洞千佛洞
禪定寺

海市蜃樓

永靖炳靈寺

松鳴岩國家森林公園

卦台山

民勤沙生植物園

李廣墓

臨夏紅園

臨汾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