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千佛洞

寧鄉千佛洞

寧鄉千佛洞,形成於3億6千萬年前,國家AAA級景區。千佛洞是長沙溈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其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黃材鎮崔坪鄉,它東接長沙,西通漣源,北鄰桃江、安化,有橫雷線東西貫通,黃月線直抵桃江,黃祖溈旅遊專線群山環繞,交通十分便利。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溶洞奇觀

千佛洞猴公山千佛洞猴公山

千佛洞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

它擁有大自然賦予千佛洞風景區清奇俊秀的岩溶風貌。其位於玉龍山下,早在五、六世紀就有了文字記載。1973年,被當地農民所發現,2005年5月1日正式向社會開放。千佛洞相傳由十三個連環洞組成,洞內有洞,洞洞相連,故原名十三洞。之後因相傳公元800年前偽仰宗的創始人靈佑禪師曾在此閉關修煉,洞內天生數千尊靈佛,佛像栩栩如生,遂更名為千佛洞。據專家分析其全長達2300米,洞谷幽深,迂迴曲折,神秘莫測。洞內的石鐘乳、石筍、石柱千姿百態,陰河、瀑布暗地橫生,奇景迭出。且洞內冬暖夏涼,擁有著大自然最寶貴的空調。千佛洞由山體水景組成,山水相依,組成了一幅絕好的溶洞風光,配以周圍的山水田園自然風景,可謂內秀外雅、妙趣天成,有極高的觀賞、遊覽、科研、歷史和文化價值。因此,千佛洞——溈山風景區內最美的溶洞,是供人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洞中景點

寧鄉千佛洞寧鄉千佛洞

千佛洞原是一段地下河道,後來地殼上升,原來的河道露出地面,變成現在的岩洞,岩洞露出地面後,雨水沿洞頂的縫隙不斷地滲入,溶解了許多石灰鹽類岩石,並在洞內結晶,形成了許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千姿百態,象一條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的地下畫廊。據說裡面洞連洞,綿延至益陽桃江金沙洲。但由於它神秘莫測,至今人們只能涉足前六個洞。第一洞景點是乘船遊覽,第二、三洞景點是步行遊覽,第四、五、六洞則是深受孩子們喜歡的主題遊樂區溈山恐龍宮。

寧鄉千佛洞寧鄉千佛洞
寧鄉千佛洞寧鄉千佛洞

千佛洞是寧鄉溈山風景游區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一處景致高度集中、景物極盡造化的神奇遊覽佳境。在這個奇妙的岩洞 中,琳琅滿目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擬人狀物擬佛,惟妙惟肖,構成了三十多處景觀,有千佛塔、送子觀音、寒天雪、大仙浴足、流金台、藏寶閣、菩提花開、、高峽飛瀑、一線天等,可謂移步成景,步移景換。整個岩洞猶如一座用寶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宏偉、壯麗的地下宮殿。這些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是由於地下水的作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鈣,再經過上百萬年的沉澱堆積結晶而形成的,所有的景觀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沒有加一點人工修飾,因此,千佛洞被長沙人們譽為"大自然藝術之宮"、"天下第一天然佛像溶洞"。

千佛洞因秀外慧中,形神兼具,而避免了虛華浮艷,產生了深長的審美意境。具體言之,她憑繁複絢麗,顯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萬千氣象,透出了山水靈秀豐盈之精神,進而催人聯想。她屬天造地設,自然生成,不假人工,不待修飾,因而氣韻純真,一派天然,就像一個天生麗質的姑娘,不靠衣衫提身價,不靠粉黛增顏色。千佛洞美得雅致,美的雋永,美得自然,美的親切,美得純粹。實屬富麗絢爛這一類審美對象中的佼佼者。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寧鄉千佛洞寧鄉千佛洞

寧鄉千佛洞景區門票價格90元/人。優惠門票價:對身高不足1.3米的兒童、

對符合《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的殘疾人、70周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或《老年人優待證》實行免票。對身高1.3米以上的學生憑學生證享受優惠,對現役軍人、烈士直系家屬及持有民政部門頒發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的人員憑有效證件享受優惠。此外在特定日期對特定群體(如教師節對教師,建軍節對軍人等)實行優惠。)

特色特產

寧鄉千佛洞寧鄉千佛洞

寧鄉擁有口味蛇、臘肉蒸紅薯乾等特色美食,其土特產品素

負盛名。聞名中外的名貴茶——湘茶,味醇可口。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構圖優美,繡藝精湛;湖南瓷器,歷史悠久,被人贊為“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此外,鴨絨製品、竹刻等都是比較有名的特產。湘繡、中國紅瓷器和菊花石雕被稱為“長沙三絕”。

交通信息

自駕線路:長沙(長益高速)——寧鄉(寧橫公路)——橫市鎮(省道)——黃材鎮——千佛洞。

公交線路:長沙西站到寧鄉千佛洞坐車到寧鄉南站、再坐車到黃材、黃材坐車去千佛洞。

周邊景區

寧鄉千佛洞寧鄉千佛洞

千佛洞山頂,即使石林公園。方圓千畝,奇石密布。在這裡,依稀可以找到海洋生物的化石,聽它們講那遙遠的故事。

千佛洞景區周邊有天紫漂流(原峽溪漂流)、溈山漂流、龍泉漂流、響水洞漂流等眾多漂流期待我們的黃材之旅,夢幻之旅。

穿峽溪,登林蔭石道,上猴公大山。其主峰海拔1100米,處寧鄉、安化、桃江三縣交界處,登上頂峰放目遠眺,頓感心曠神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境由然而生。

寧鄉千佛洞寧鄉千佛洞

自猴公大山西下便可達國家小一型水庫——少年水庫,其蓄水量為165萬立方米,庫內水清如鏡,魚類繁多,四周蒼松翠竹,倒映其中,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觀溈山山腰、毗盧峰下建立的一座規模宏大,氣度不凡的禪寺,那便是密印寺,始建於公元807年,是漢傳佛教禪宗之首偽仰宗的祖庭。其大雄寶殿四壁嵌有12988尊金佛,為世界佛寺奇觀;矗立在平安廣場的千手觀音聖像,為亞洲之最的金身聖像,令人嘆為觀止。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

回龍山白雲寺,始建於公元858年,為全國百大名寺之一,是國內著名的“諸天道場”。清代名將左宗棠題“南楚靈山”,國民黨元老於右任題“回龍望祖”,民間流傳“南嶽山的香,回龍山的燭”。現為國家AAA級景區。

花明樓劉少奇故里為全國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

,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紅色旅遊“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

寧鄉千佛洞寧鄉千佛洞

灰湯溫泉馳名中外,溫泉水溫90℃左右,為“中國三大複合高溫溫泉”之一,素有“湯泉沸玉”之美名、“天然藥泉”之盛譽。已列入“中國旅遊業面向21世紀優先發展項目”,正全力創建“國家旅遊度假區”。

時光流逝,斗轉星移,古老而又美麗的黃材承載了它的光輝燦爛和蒼海桑田。這裡曾出土舉世聞名的“四羊方尊”和重達221.5公斤的“商代大銅鐃”以及“編鐘”等數十件青銅器,被譽為“南中國青銅器之鄉”。這裡曾為新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提供了核原材——鈾;這裡是寧鄉西部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輻射周邊相鄰鄉鎮的30多萬人口;這裡有令中外遊客留連忘返的清洋湖,碧波蕩漾,風光旖旎,還有巧奪天工、秀麗挺拔的“三關門”(關山),曾令許多中外遊客留連忘返,嘆為觀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