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彬縣大佛寺

鹹陽市彬縣大佛寺

彬縣大佛寺初建於唐貞觀二年(即公元628年),是唐太宗為紀念在抗擊薛舉薛仁杲大戰中陣亡的將士們而修建,原名“應福寺”,明代景泰年間因寺內大佛而被當地人稱為“大佛寺”,遂沿用至今。寺廟與古絲綢之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東漢時期佛教經由絲路傳入中原,隋唐時期發展到鼎盛,而大佛寺石窟就是這一時期佛教造像藝術的典範之作,其石雕,彩繪,泥塑均表現出鮮明的西域乃至印度佛教藝術風格,並與中原造像傳統相融合,因此大佛寺石窟成為佛教在西域與中原的傳播和融合的歷史的鮮活見證。

景點簡介
大佛寺石窟群開鑿於涇河南岸的崖壁之上,窟外風光如畫。石窟群現存大小石窟,石龕361個,其中佛龕254個,洞窟107個,內有造像的石窟19個,造像總計1498尊。石窟分為三部分,東部87窟為“千佛洞窟群”,中部12窟為“大佛洞”,洞前修建有一座三層磚木結構樓宇名曰“明鏡台”,西部8窟為“羅漢洞窟群”。

歷史發展

大佛寺在唐代為應福寺彬縣千佛洞
,後改稱慶壽寺。石窟造像主要雕造於唐初至唐文宗時期的200年間,元以後曾大事裝修。

詳細描述

大佛寺石窟開鑿在涇河南岸的石崖峭壁上。這裡川流橫列,山峰對峙,地勢狹長如廊,涇河自“佛洞”前蜿蜒東流,風光旖旎,環境優美。窟前5層樓閣屹立。這是陝西省境內規模最大的佛教石刻造像群。1956年鹹陽地區文管會對大佛寺進行了全面勘察。大佛寺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61個。

其中洞窟107個,佛龕254個,內有造像的洞窟共19個,造像1498尊。東部87窟稱之為“東窟”;中部12窟稱之為“中崖”,即“明鏡台”;西部8窟稱之為“西崖”。東崖和中崖洞窟比較密集。開鑿較早、規模最大和保存最為完整的是“大佛洞”。其次,是“千佛洞”和“羅漢洞”,大約開鑿於唐高宗執政時期。窟前有磚木結構的5層護樓,原為唐建,現存建築是明代嘉靖年間重修,經清代修建而成的,樓高32米。第一、二層用條磚“一順一丁”平砌。台基為方形,頂部為六角的攢尖式頂。第一層門楣上刻“覺路”二字。第二層壘砌3個拱形門洞,正中門洞上刻“明鏡台”3個字,3個門洞與大佛洞相通,大佛洞內光線明朗,便於禮佛者站在洞內瞻仰洞內所有的群像,使大佛洞內諸造像以最好的光線和最佳的角度呈現在禮佛者面前。自第三層之上全部成為木構建築,各層面闊與高度,自下而上逐漸減小,整體輪廓為方塔形,每層辟有門窗,造有欄桿,拾級而上,可以登臨眺望。

寺廟一景寺廟一景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該寺最大的洞窟。窟平面成半圓形,徑約34米,高31米。窟內有一佛二菩薩石胎泥塑像3尊。阿彌陀佛(俗稱大佛)倚崖居中,高20米,肩寬13米、手高4.5米、指長2米,寶石藍髻護頂,秀眉慈目,跌坐於蓮台之上。大佛頭像後有2道圓形雕刻花邊、7尊浮雕坐佛,附近散布著19個飛天,構成富麗祥和的背光。侍立於兩側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均身高15.6米,頭戴寶冠,著華麗瓔珞,神態恬靜。此外,窟內佛龕尚有造型各異小造像400餘尊。此窟規模宏大,造像雄偉、雕刻精緻,是古代造型中的一大寶庫。“大佛洞”保存了當年華麗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環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飛天伎樂拱衛著彌勒佛寶閣,呈現出了一派西方極樂世界的歡樂景象。被譽為陝西和絲綢之路第一大佛。

藝術特點

“大佛洞”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該寺最大的洞窟。大佛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他指揮的彬州淺水原大戰和五龍極大戰中陣亡將士而建,初名應福寺,完工於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是我國現存唐太宗時期規模最大﹑最為精美的一所洞窟,因其中雕刻的高達20米的大坐佛而得名。北宋仁宗為其養母劉太后慶壽時改名慶壽寺。大佛窟中大佛依岩跌坐,身高二十四米,造形雄偉、雕飾富麗,髮式作螺髻形,雍容端莊,耳垂、披衣、袒胸、盤膝端坐在蓮座上,體態自然豐滿,頗顯唐代風格。佛身健碩雄偉,所謂“一指之大幾為腰”,大佛寺亦因此而得名。大佛洞還保存了當年華麗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環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飛天伎樂拱衛著彌勒佛寶閣﹐呈現出了一派西方極樂世界的歡樂景象。被譽為陝西和絲綢之路第一大佛。

附屬石窟

千佛洞中保存的大小造像龕共有一百七十五所﹐有十幾所龕包含著明確的銘文發願題記﹐大部分是在武則天執政的武周朝雕造出來的。這個時期的造像都具有健美的身材﹑婀娜多姿的體態﹐體現了大唐帝國中最為純正的佛教造像藝術。我們之所以確認它的純正性﹐就是因為它基本上保留了大唐首都長安城的佛教藝術風尚﹐特別是在千佛洞中還保存了一所與真人等高的一佛二菩薩造像龕﹐這所等身像龕的佛與菩薩像﹐是集人體的寫實美﹑誇張美於一體的雕刻藝術﹐也是千佛洞武則天時期雕刻的代表作品﹐是最為典型的初唐長安風格的造像藝術。

大佛窟東側為“千佛洞”窟群,洞內共有175個龕,1001尊造像,最大的高27米,最小僅2厘米。窟內主像為西方三聖,即一佛二菩薩,南壁阿彌陀佛,西壁觀世音菩薩,東壁大勢至菩薩。3尊造像均為石泥塑彩繪。阿彌陀佛,原高27米,現高19米,寬10米,僅佛的手指長2米,軀體巨大壯觀。大佛髮式作螺髻狀,面方,耳垂,披衣袒胸,腰下繫結佩帶兩條,盤腿端坐在蓮台之上;佛的左手著膝,右臂上彎,手掌向內,手指微屈,作說法狀。全身姿態自然,肌肉豐滿,面相端嚴,頗顯唐代風格。阿彌陀佛雕像面部特點:由於唐李初期及以前和周、魏等北方少數民族的國家貴族的歷史淵源,無形地滲透入當時北方少數民族人群的特點額寬、面方、唇厚及眼裂大的特點;又由於建像的官員匠人對帝王的崇尚,可能人為地凝入了太宗李世民的面相特點,總之雕塑眉宇間的雄偉、大氣及慈善形象渾然而成,和洛陽佛像的秀麗、圓潤等特點作對比,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風格。

千佛洞和羅漢洞的開鑿,大約是在唐高宗執政時期,大佛窟西側為“羅漢洞”窟群,一字形排列4個小石窟,各窟大小不一。西起第三窟壁上浮雕經變故事60餘幅,並留有唐、宋以來遊人題刻;其餘3窟,各有立體石佛及菩薩造像數尊不等,亦都優美、生動,雕工細緻。其東為另一窟群“千佛洞”,東西向排列3窟,中略小,為方形,另兩窟較大,均呈方形。壁間浮雕300餘幅,另有少量佛造像和菩薩,栩栩如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