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帕海濕地

納帕海濕地

雲南納帕海濕地,林業部門管理的省級自然保護區。納帕海是金沙江流域雲南西北高原低緯度高海拔的季節性沼澤濕地,有著若爾蓋高原濕地和中國北方濕地所不具備的特點,為中國濕地的獨特類型。納帕海濕地可以調節冰雪融水、地表徑流和河流水量,控制土壤侵蝕,對長江下游水位和水量均衡起著重要作用;調節局地氣候,為動植物群落提供複雜而完備的特殊生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由於其兼有水體和陸地雙重特徵,為許多珍稀瀕危物種提供了棲息繁衍地;同時也由於其特殊的多樣性和天然牧場的重要地位,為當地人民的生存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具有了較高的社會價值。

基本信息

濕地簡況

納帕海濕地納帕海濕地

雲南納帕海濕地,林業部門管理的省級自然保護區。納帕海是金沙江流域雲南西北高原低緯度高海拔的季節性沼澤濕地,有著若爾蓋高原濕地和我國北方濕地所不具備的特點,為中國濕地的獨特類型。

納帕海藏語的意思為“森林旁的湖泊”,這裡是黑頸鶴等珍稀物種的理想棲息地。在不同的季節里,納帕海都呈現出不同的美景,春季綠草茵茵,夏季草海起伏,秋季一片金色,而冬季則是白雪皚皚,雪山靜靜傲立在遠方,珍禽、雪山、草原、牛羊織成了納帕海永遠的風景。

雲南納帕海濕地(簡稱納帕海濕地)屬內陸型濕地,主要濕地類型包括草本泥炭地、高山濕地和時令湖,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1、2、3、4、5、6。1984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建立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雲南納帕海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地理位置

納帕海濕地納帕海濕地

北緯27º47′—27º55′,東經99º35′—99º40′,平均海拔3,568米,面積3434公頃。地位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距香格里拉縣城8公里。管理機構為雲南納帕海省級濕地保護區管理所。

納帕海地處雲南最西北,位於橫斷山系的核心部位,長江上游、植物多樣性三大中心之一的生物地理區域核心部位,與青藏高原相連,形成高原淡水湖泊沼澤濕地與周圍的森林植被組成的濕地生態系統。由於海拔高差明顯,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植被類型。常見的重要群落類型是亞高山沼澤化草甸植被、挺水植物群落、浮葉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納帕海是高原特有鶴類、國家I級保護瀕危動物黑頸鶴的重要越冬棲息地,已被雲南省政府定為“黑頸鶴越冬棲息自然保護點”。屬低緯度、高海拔,由草甸、沼澤、水面和湖周森林構成的喀斯特型季節性沼澤濕地。

價值作用

納帕海濕地納帕海濕地

納帕海對青藏高原金沙江上游流域發揮濕獨的水文價值,在承接冰雪融水、保持水土和控制洪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納帕海濕地季節性積水從湖底落水洞漏走,潛流10公里後露出地面流入金沙江,對長江中下游的水量均衡和水位調節有著重要作用;納帕海為喀斯特濕地,出水口與地下河相連,形成了地下水、泉水系統的組成部分,並與地表流水及冰雪融水和地表出露的泉水一起共同支持著這一濕地,維持著該濕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納帕海濕地為季節性淹沒的天然濕草地自然漫灘系統;納帕海濕地對區域性氣候調節和穩定具有重要的水文影響,表現為具有碳沉積的泥炭類型。納帕海位於越冬候鳥遷徙線路上,是許多珍稀瀕危越冬候鳥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定期棲息的赤麻鴨、綠頭鴨、斑頭雁、針尾鴨等雁鴨類統計數據。同雲南其他濕地一樣,納帕海濕地孤立而分散,濕地之間沒有水道相通,因而造就了豐富的生物特有現象,從而也決定了其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具有了特殊的生態意義和科研價值。納帕海濕地可以調節冰雪融水、地表徑流和河流水量,控制土壤侵蝕,對長江下游水位和水量均衡起著重要作用;調節局地氣候,為動植物群落提供複雜而完備的特殊生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由於其兼有水體和陸地雙重特徵,為許多珍稀瀕危物種提供了棲息繁衍地;同時也由於其特殊的多樣性和天然牧場的重要地位,為當地人民的生存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具有了較高的社會價值

現狀研究

由於其發育於生態脆弱的橫斷山石灰岩地區,地處長江上游,承接和調節著高原山區的冰雪融水、地表徑流和河流水量,控制著土壤侵蝕,對長江下游水位和水量均衡有著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不合理開發利用,使該區生態環境退化問題十分嚴重。探討了人為活動干擾對納帕海濕地環境的影響,結果表明:排水墾殖造田、過牧超載等人類活動的強烈干預對納帕海濕地發生髮展產生顯著影響,40年間湖面積減少了9/10,高原特有水生植物消失或減少,草場資源與牲畜放牧關係嚴重失調,超載率132.5%,土壤養分衰減下降,濕地嚴重退化

動物資源

納帕海濕地納帕海濕地

納帕海濕地的動物以東洋界西南區的種類為主,南北動物均在此交匯,垂直分化明顯,特有動物種類豐富,有許多橫斷山區的特有種或更狹窄範圍的特有種類,脊椎動物種群小,數量少,瀕危種類和重點保護種類多。在納帕海濕地重要動物區系中,鳥類占有重要位置,而鳥類區系組成中尤為突出的是豐富的橫斷山區特有成分和本地特有成分,許多都是珍稀瀕危物種,如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黑頸鶴、黑鸛、胡兀鷲、白尾海雕;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有白琵鷺大天鵝、白馬雞;中日候鳥及棲息地保護協定中的鳥類有赤麻鴨等重要水禽。納帕海具有不能脫離濕地水域生活的水鳥31種,且種群數量大,如廣布種中的綠頭鴨、小鷿鷈、斑頭雁、綠頭鴨,古北種中的赤麻鴨等雁鴨類就有近萬隻,表明納帕海濕地是高原重要的水禽越冬地和候鳥遷徙途中的補給站。黑頸鶴每年9月至次年3月在此停留半年。1984~1985年冬天出現63隻,1985~1986年冬天曾有過130隻的記錄。灰鶴少量出現,丹頂鶴曾記錄為迷鳥,也曾記錄到黑鸛。

地勢氣候

納帕海濕地納帕海濕地

納帕海波平如鏡,湖岸平坦、寬闊,水草豐茂,更由於高山阻礙,交通不便,遠離喧囂和污染,使這裡成為珍稀乃至瀕危鳥類越冬棲息的理想場所,也是康巴藏區重要的天然牧場

納帕海濕地由於海拔高差明顯,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植被類型。雖然納帕海濕地處於山地環境,海拔在3200m以上,不利於水生植被的全面發展,但水生植物群落類型及其區系組成卻比長江中下游湖泊濕地豐富。鄱陽湖面積比納帕海大百倍,海拔也較低,但納帕海的水生植物群落類型卻比鄱陽湖多了3個。另一方面,與長江中下游的湖泊相比,納帕海的水生植被群落也較為複雜,區系組成上以溫帶成分為主,包含了世界廣布、舊世界熱帶分布、北溫帶分布、東亞分布、極高山地理成分和淡水湖泊特有植物群落類型等6大地理成分,而且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比例高,不僅具有國內濕地大部分水生植物群落,還具有長江中下游平原濕地所不具有的北極-高山類型(杉葉藻群落)。世界廣布的亮葉眼子菜群落、水蔥群落、絲草群落、蘆葦群落以本帶為分布的上限,北極-高山分布的杉葉藻以本帶作為分布的下限。納帕海濕地屬寒溫帶高原季風氣候區西部型季風氣候。受南北向排列的山地和大氣環流的影響,全年盛行南風和南偏西風。乾濕季分明,11月至次年5月為明顯乾季,5~11月為明顯濕季。納帕海雖位於中亞熱帶水平氣候帶內,但由於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南延伸部分,而具明顯的高原氣候特徵,太陽輻射強,年日照時數平均2180h,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長冬無夏,春秋短,年均溫5.4℃,最熱月7月均溫13.2℃,最冷月1月均溫-3.7℃,10℃活動積溫1392.8℃,氣溫年較差平均16℃,氣溫日較差平均可達20℃,乾季時可達30℃。納帕海位於多雨區與少雨區的過渡地帶,年平均降水量620mm,每年有霜期約125天,9月至次年5月有雪。

地質水源

納帕海濕地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三江縱谷區東部,為鑲嵌於橫斷山系高山峽谷區斷陷盆地中的高原沼澤濕地,地質構造上屬滇西地槽褶皺系,古生界印支槽褶皺帶,中甸劍川岩相帶,分布有從寒武紀到三疊紀各時代的石灰岩,以及大量的冰磧物及河流相沉積物、第四系沖積、洪積、冰磧、湖積、坡積殘積物等。納帕海地貌形態較為複雜,具有冰川地貌、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喀斯特地貌、構造地貌等地貌類型及其組合特徵,四周山嶺環繞。湖盆發育在石灰岩母質的中甸高原上,湖盆一側為中甸主斷裂帶,另一側具有寬闊的淺水帶,呈簸箕形,南北長12km,東西寬6km,受喀斯特作用的強烈影響,納帕海湖盆底部被蝕穿形成落水洞。主要土壤類型為沼澤土和泥炭土,pH8.02,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85.30g/kg,全氮含量平均2.71g/kg,水解氮含量平均324.76mg/kg,速效磷含量3.7~5.7mg/kg,速效鉀含量平均124.81mg/kg,屬於較肥沃的土壤。納帕海是季節性天然湖泊。由一系列淡水池塘、沼澤組成,由周圍山裡的8條小河供水。湖水從西北隅溶洞匯入地下河,再經溶洞流往尼西鄉湯姆堆排出,注入金沙江。納帕海水量補給主要依靠降雨、地表徑流、冰雪融水和湖兩側沿斷裂帶上涌的泉水,年均產水量25700m3。受西南季風影響,6月初形成大量降水,源自雪山森林的納曲河、奶子河等十餘條溪流匯於湖中,湖面水漫上千公頃,水深可達4~5m;但由於石灰岩漏水,8月後湖水退落,10月前後由於秋季季風退縮再次產生降雨,湖水再次上漲使湖面增至3125hm2,並於11月後退落,湖水退落後湖面大幅度縮小,湖水從西北角的9個落水洞泄入地下河,穿過北部小背斜,潛流10km後出露形成支流匯入金沙江,匯水流量變小,湖面縮小至500hm2左右。

自然美景

每年5~6月,納帕海濕地野花競相開放,成群的牛羊隨草海起伏,一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秋冬季節,納帕海濕地一片金黃,遠處皚皚雪峰倒映在湖中,此時雲集於此的黑頸鶴、黃鴨斑頭雁等在草叢中、水面上嬉戲漫遊,使廣闊空靈的納帕海濕地別具一番詩情畫意。當地人們熱愛鳥類,從來不傷害它們,特別是黑頸鶴,千百年來得到了人們的保護,與人十分親近,常在村舍旁、帳篷邊落腳過夜,人與鳥和諧共處的景象隨處可見。

中國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濃江-沃里蘭河濕地 | 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 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 鏡泊湖濕地 | 長吉崗濕地 | 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 湯旺河流域濕地 |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 嫩江源頭區濕地 | 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 呼瑪河濕地 | 龍江哈拉海濕地 | 五大連池濕地 | 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 松花湖濕地 | 龍沼沼澤濕地 | 月亮泡濕濕地 | 查乾湖濕地 | 莫莫格濕地 | 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鴨綠江濕地 | 遼河三角洲濕地 | 密雲水庫濕地 |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 天津古海岸濕地 | 天津北大港濕地 | 灤河河口沼澤區 | 白洋淀濕地 | 北戴河沿海濕地 | 滄州南大港濕地 | 張家口壩上濕地 | 衡水湖濕地 | 青銅峽水庫濕地 | 三門峽庫區濕地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 南四湖區濕地 | 北五湖濕地 | 榮成濕地 |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 廟島群島濕地 |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 宿鴨湖濕地 | 鹽城濱海濕地 | 洪澤湖濕地 | 高郵湖濕地 | 崇明島濕地 | 金山三島濕地 | 長興島和橫沙島 | 太湖地區濕地 | 石臼湖濕地 |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巢湖濕地 | 升金湖濕地 | 網湖濕地 | 梁子湖群濕地 | 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 洞庭湖濕地 | 鄱陽湖濕地 | 千島湖濕地 | 庵東沼澤區 | 靈崑島東灘濕地 |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三都灣濕地 | 福清灣濕地 |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 浙江西溪濕地 | 洋縣朱䴉棲息地 | 丹江口水庫濕地 | 紅楓湖濕地 | 威寧草海濕地 | 滇池濕地 | 撫仙湖濕地 | 異龍湖濕地 | 洱海濕地 | 程海濕地 | 瀘沽湖濕地 | 碧塔海濕地 | 納帕海濕地 | 麗江拉市海濕地 | 昭通大山包濕地 | 會澤黑頸鶴棲息地 | 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 九龍江河口濕地 | 東山灣濕地 | 深滬灣濕地 | 深圳后海灣濕地 | 珠江三角洲濕地 |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 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 洋浦港濕地 | 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 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西沙群島濕地 | 欽州灣濕地 | 澄碧河水庫濕地 | 山口紅樹林區 | 北倫河口濕濕地 | 淡水河河口 | 蘭陽溪河口 | 大肚溪河口 | 台南北門濕地 | 台東大坡池濕地 | 日月潭濕地 | 米埔沼澤地及深圳灣 | 烏梁素海濕地 | 岱海濕地 | 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 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 達里諾爾濕地 | 烏拉蓋沼澤區 | 科爾沁濕地 | 呼倫湖濕地 | 紅鹼淖濕地 | 居延海濕地 | 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 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 博斯騰湖濕地 | 巴里湖濕地 | 巴音布魯克濕地 | 賽里木湖濕地 | 艾比湖濕地 | 克拉瑪依湖濕地 | 瑪納斯湖濕地 | 喀納斯湖濕地 | 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 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 布倫口湖群濕地 | 葉爾羌河流域中的濕地 | 阿克蘇濕地 | 渭乾河流域濕地 | 伊犁河濕地 | 烏魯木齊河濕地 | 鯨魚湖濕地 | 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 若爾蓋高原沼澤區 | 尕海自然保護區 | 九寨溝沼澤濕地 | 青海湖濕地 | 茶卡鹽湖濕地 | 冬給措納湖濕地 | 鄂陵湖濕地 | 扎陵湖濕地 |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濕地 | 依然錯濕地 | 多爾改錯濕地 | 卓乃湖濕地 | 庫賽湖濕地 | 哈拉湖濕地 | 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 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 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 尕斯庫勒湖濕地 | 瑪多湖濕地 |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 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 美馬錯濕地 | 美卓雍錯濕地 | 大加錯濕地 | 馬河沼澤區 | 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 班公湖濕地 | 大竹卡河沼澤區 | 聶榮、安多沼澤 | 那曲沼澤 | 班戈湖群沼澤 | 色林錯沼澤 | 馬泉河流域沼澤 | 烏馬曲沼澤 | 羊八井沼澤 | 納木錯沼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