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乾湖濕地

查乾湖濕地

查乾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西部地區,東經124°10'~124°32',北緯45°10'~45°21',跨大安、乾安和前郭三縣(市),主體部分位於前郭縣境內。保護區屬於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總面積為506.84平方公里,另設外圍保護帶面積為146.66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查乾湖濕地查乾湖濕地
查乾湖水域面積為420平方公里,由查乾湖、新廟泡、雲字泡等湖泊組成,蓄水量7億立方米,是中國七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
保護區是典型的以保護半乾旱地區湖泊水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珍稀、瀕危鳥類為主要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查乾湖濕地是湖泊、沼澤、沼澤化草甸多種不同濕地生態系統複合體,是溫帶草甸草原以淺水湖泊為核心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東北地區重要湖群濕地之一。保護區濕地顯著特點是地表多水;水多導致土壤潛育化,有明顯潛育層;受多水的影響,生長有濕生植物、沼生植物、水生植物或喜濕的鹽生植物,屬於高適宜性濕地。
保護區劃定核心區3處(辛甸泡、高家、廟東),面積為155.31平方公里,占保護區面積的31%;緩衝區3處,面積193.34平方公里,占保護區面積38%;其餘為實驗區,面積為158.19平方公里,占保護區面積的31%。

物種資源

查乾湖濕地查乾湖濕地
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呈現物種多樣性、珍稀性及及生境的典型性等重要特徵。在保護區棲息繁衍及過往停歇的鳥類共有239種,占全省鳥類總數的73%。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頭鶴、白鶴、金雕、白尾海雕、大鴇等8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大天鵝、白枕鶴、灰鶴、白琵鷺、白額雁、鴛鴦等35種;Ⅰ、Ⅱ級重點保護鳥類共43種。陸上野生動物有狼、狐、貉等25種,兩棲爬行類9種,魚類46種,昆蟲446種,植物200種,其中具有藥用價值的149種。隨時近幾年的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呈現物種的多樣性、珍稀性及生境的典型性等重要特徵,特別是東方白鸛、白頭鶴、白鶴、丹頂鶴、黑鸛、大鴇、金雕、白尾海雕,大天鵝、灰鶴、白琵鷺等國際瀕危物種、國家Ⅰ、Ⅱ級保護動物的種類、數量,在保護區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倍受世界關注的黑臉琵鷺在區內被發現,充分顯示了查乾湖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性。
查乾湖年產鮮魚5500噸,其中,胖頭魚年產量為3000噸。現有胖頭魚、名優野生雜魚和分割魚三大系列商品魚總計22個品種。2002年11月,查乾湖胖頭魚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AA級綠色食品認證;2003年4月,查乾湖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為國家AA級綠色食品生產基地;2003年7月10日以來,查乾湖胖頭魚連續三年獲得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簡稱COFCC)有機食品認證。“查乾湖胖頭魚”已成為吉林省著名商標和中國名牌農產品,查乾湖漁業實現了傳統漁業向生態漁業、綠色漁業和有機漁業的轉變。

作用價值

查乾湖濕地查乾湖濕地
查乾湖歷史上曾是嫩江主河道的一部分,由於地殼運動,氣候變遷,河流擺動淤積等原因,致使嫩江河道改道,東移至大安台地以東,留下了大安古河道。支流霍林河水逐漸減少,河道逐漸淤積,出口被堵塞,形成了盲尾河。由於查乾湖周邊區域地勢平坦,排水不暢,在被稱之為“八百里翰海”的吉林省西部地區,形成了自然湖泊——查乾湖。20世紀60年代初期,由於查乾湖上游的主要水源霍林河斷流和連年乾旱,致使入湖的水量逐年減少。到70年代初期,查乾湖水近於乾涸,鹽鹼泛起,風沙肆虐,魚葦絕跡,並殃及周圍大面積農田和草原。1976年,前郭縣委、縣政府從國計民生的長遠利益出發,做出“引松入湖”決策。在幾乎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全縣各族人民靠手抬肩挑,經過先後兩期、歷時八載的艱苦奮鬥,於1984年挖通了長53.85公里、底寬50米的人工運河——引松渠,使乳汁般的松花江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查乾湖。查乾湖以其獨特的草原湖泊生態系統和濕地功能,為增加周邊區域空氣濕度,增大降雨量,緩解區域旱情,延長無霜期,減少風沙天氣,促進農作物生長,保護生物多樣性,抬高區域地下水位,減輕土地沙化、鹼化進程,汛期蓄洪滯洪,發展漁業、蘆葦業、旅遊業、養殖業,提高當地的經濟收入發揮著重要作用。
查乾湖保護區連同我國東北(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各地的自然保護區群,構成我國東北地區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半島等地鳥類遷徙重要通道。既是國際重要濕地,又是國家重點濕地,在世界和國內珍稀、瀕危鳥類保護戰略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中國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濃江-沃里蘭河濕地 | 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 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 鏡泊湖濕地 | 長吉崗濕地 | 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 湯旺河流域濕地 |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 嫩江源頭區濕地 | 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 呼瑪河濕地 | 龍江哈拉海濕地 | 五大連池濕地 | 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 松花湖濕地 | 龍沼沼澤濕地 | 月亮泡濕濕地 | 查乾湖濕地 | 莫莫格濕地 | 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鴨綠江濕地 | 遼河三角洲濕地 | 密雲水庫濕地 |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 天津古海岸濕地 | 天津北大港濕地 | 灤河河口沼澤區 | 白洋淀濕地 | 北戴河沿海濕地 | 滄州南大港濕地 | 張家口壩上濕地 | 衡水湖濕地 | 青銅峽水庫濕地 | 三門峽庫區濕地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 南四湖區濕地 | 北五湖濕地 | 榮成濕地 |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 廟島群島濕地 |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 宿鴨湖濕地 | 鹽城濱海濕地 | 洪澤湖濕地 | 高郵湖濕地 | 崇明島濕地 | 金山三島濕地 | 長興島和橫沙島 | 太湖地區濕地 | 石臼湖濕地 |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巢湖濕地 | 升金湖濕地 | 網湖濕地 | 梁子湖群濕地 | 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 洞庭湖濕地 | 鄱陽湖濕地 | 千島湖濕地 | 庵東沼澤區 | 靈崑島東灘濕地 |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三都灣濕地 | 福清灣濕地 |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 浙江西溪濕地 | 洋縣朱䴉棲息地 | 丹江口水庫濕地 | 紅楓湖濕地 | 威寧草海濕地 | 滇池濕地 | 撫仙湖濕地 | 異龍湖濕地 | 洱海濕地 | 程海濕地 | 瀘沽湖濕地 | 碧塔海濕地 | 納帕海濕地 | 麗江拉市海濕地 | 昭通大山包濕地 | 會澤黑頸鶴棲息地 | 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 九龍江河口濕地 | 東山灣濕地 | 深滬灣濕地 | 深圳后海灣濕地 | 珠江三角洲濕地 |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 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 洋浦港濕地 | 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 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西沙群島濕地 | 欽州灣濕地 | 澄碧河水庫濕地 | 山口紅樹林區 | 北倫河口濕濕地 | 淡水河河口 | 蘭陽溪河口 | 大肚溪河口 | 台南北門濕地 | 台東大坡池濕地 | 日月潭濕地 | 米埔沼澤地及深圳灣 | 烏梁素海濕地 | 岱海濕地 | 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 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 達里諾爾濕地 | 烏拉蓋沼澤區 | 科爾沁濕地 | 呼倫湖濕地 | 紅鹼淖濕地 | 居延海濕地 | 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 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 博斯騰湖濕地 | 巴里湖濕地 | 巴音布魯克濕地 | 賽里木湖濕地 | 艾比湖濕地 | 克拉瑪依湖濕地 | 瑪納斯湖濕地 | 喀納斯湖濕地 | 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 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 布倫口湖群濕地 | 葉爾羌河流域中的濕地 | 阿克蘇濕地 | 渭乾河流域濕地 | 伊犁河濕地 | 烏魯木齊河濕地 | 鯨魚湖濕地 | 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 若爾蓋高原沼澤區 | 尕海自然保護區 | 九寨溝沼澤濕地 | 青海湖濕地 | 茶卡鹽湖濕地 | 冬給措納湖濕地 | 鄂陵湖濕地 | 扎陵湖濕地 |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濕地 | 依然錯濕地 | 多爾改錯濕地 | 卓乃湖濕地 | 庫賽湖濕地 | 哈拉湖濕地 | 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 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 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 尕斯庫勒湖濕地 | 瑪多湖濕地 |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 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 美馬錯濕地 | 美卓雍錯濕地 | 大加錯濕地 | 馬河沼澤區 | 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 班公湖濕地 | 大竹卡河沼澤區 | 聶榮、安多沼澤 | 那曲沼澤 | 班戈湖群沼澤 | 色林錯沼澤 | 馬泉河流域沼澤 | 烏馬曲沼澤 | 羊八井沼澤 | 納木錯沼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