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塔海濕地

碧塔海濕地

雲南碧塔海濕地 (簡稱碧塔海濕地) 位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中甸縣城東部,距香格里拉縣城 30km。海拔最高點“彌里塘”4159.1m, 最低點為洛吉鄉的“河岔溝”3180m。碧塔海濕地以碧塔海為中心, 東、 南、 北三面與中甸縣洛吉鄉相鄰,西部與大中甸鄉接壤, 南北長約 60km, 東西寬約14km。碧塔海濕地屬內陸濕地,主要濕地類型包括湖泊濕地、高山濕地和草本泥炭地,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 1、2、3、4、7、8。1984 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5 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

類型

碧塔海濕地屬內陸濕地,主要濕地類型包括湖泊濕地、高山濕地和草本泥炭地,為原始的高山和亞高山寒溫性針葉林森林生態系統涵養的高山冰漬湖濕地獨特類型,也是我國獨特濕地類型的濕地。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1、2、3、4、7、8。1984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是高原湖泊、草甸,以及特有的中甸重唇魚、黑頸鶴等珍稀動物及湖周寒溫性針葉林生態系統。納帕海的依存靠的是時令湖的調節、冬春為草甸、夏秋為湖泊;而碧塔海濕地依存靠的是四周茂密的森林,而蘊藏的水量保證了碧塔海的清澈。濕地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保護級別

雲南碧塔海濕地,原為林業部門管理省級自然保護區,“升級”後的4塊重要濕地受保護總面積為8402公頃,全部位於長江上游,保護著黑頸鶴、黑鸛等眾多國際珍稀水禽,直接影響到江河下游的生態環境建設,因此,碧塔海濕地由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一躍而成為國際重要濕地。

地理位置

碧塔海濕地位於我國植物多樣性三大中心之一的橫斷山生物地理區域的核心部位,是雲南緯度最北、海拔最高,保存較為完整的封閉型高原淡水湖泊濕地,北緯27º46′~27º57′,東經99º54′~100º08′,平均海拔3,568米,面積2000公頃,位於雲南東北迪慶州香格里拉縣城東部,距離縣城約30公里。

氣候

碧塔海濕地內海拔相對高差979m,具有山地溫帶和山地寒溫帶兩種主要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5.4℃,最熱月份(7月)月均氣溫13.2℃,最冷月(1月)月均氣溫-3.8℃。湖面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有冰雪封凍,山地積雪每年達7~8個月。受南北向排列山地和大氣環流的影響,全年盛行南風和南偏西風。乾濕季分明,11月至次年5月為乾季,晴天多、光照充足,占全年日照時數的69%,但該季幾乎全為積雪期;5~11月為濕季,陰雨天多,日照時數占全年的12%。碧塔海濕地還具明顯的高原氣候特徵,太陽輻射強,年日照時數平均為2180.3h,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長冬無夏,春秋短。雖具高原氣候特徵,但由於湖泊和湖周森林的調節,氣候與同海拔相比較為溫暖濕潤。碧塔海濕地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三江縱谷區東部,為鑲嵌於橫斷山系高山峽谷區斷陷盆地中的高原沼澤濕地,地質構造上屬滇西地槽褶皺系,古生界印支槽褶皺帶,中甸劍川岩相帶,在東部出口處分布有少量石灰岩,其他為大量分布的砂岩、板岩、千枚岩以及玄武岩,以及第四系沖積、洪積、冰磧、湖積、坡積和殘積物等。主要土壤類型為沼澤土和泥炭土,由於冷涼氣候及厭氧條件下有機物質難於分解,形成的沼澤土和泥炭土有機質含量較高。碧塔海屬金沙江水系。湖水補給的主要來源為降雨和降雪,大量降水形成於6月初,湖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00mm,為湖水水量補充的重要來源。湖水的另一來源是湖西岸流入湖中的泉水。

濕地資源

分布著大量的沼澤化草甸、高原湖泊,是國家I級保護動物碧塔海特有魚類中甸葉須魚,以及黑頸鶴、中甸重唇魚為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碧塔海作為青藏高原的重要匯水區,承接著冰雪融水和降雨後的徑流,在有效防止和控制洪水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碧塔海蓄積的湖水對其下岩漿岩含水層的補給有著重要意義;碧塔海出水口與地下河流相連,形成了地下水文、泉水系統的組成部分,並支持地面濕地;碧塔海濕地對區域性氣候調節和穩定具有重要的水文影響,表現為具有碳沉積的泥炭系統;碧塔海是一保存較完整的封閉的高原淡水湖泊,其濕地生態系統和湖周森林生態系統基本保持了原始狀態,人為干擾較小,對維持高水質標準起主要作用。因碧塔海位於越冬候鳥遷徙線路上,是許多珍稀瀕危越冬候鳥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最重要的是碧塔海為高原特有鶴類黑頸鶴的重要越冬棲息地。碧塔海濕地生態系統與湖周森林生態系統提供的特殊環境孕育了象雲冷杉林(油麥吊雲杉-國家II級保護)與松茸(國家II級保護)這樣的稀有群落;碧塔海濕地的特徵是魚類區系具有很高的特有性;同時碧塔海支持著中甸葉須魚種群的基本生態過程。碧塔海保存了完整的封閉型高原淡水湖泊,作為長江河流源地之一,承接著冰雪融水和降雨後的徑流,且湖水補給穩定,在有效防止和控制洪水以及對長江中下游的水量均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蓄積的湖水除對其下含水層進行補給組成了地下水文系統外,透明度高和較好的湖水水質,形成了觀賞價值極佳的高原湖泊景觀。

觀賞價值

碧塔海是迪慶高原著名的高山湖泊。湖畔四周,蒼松古櫟,遮天蔽日,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環抱,像一顆鑲嵌在群山中的“綠寶石”。

動物

碧塔海濕地內分布著許多珍稀物種,是中甸葉須魚、中甸重唇魚等珍稀魚類的棲息地,也是多種珍稀鳥類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黑頸鶴等3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獼猴、猞猁、雲豹、金貓、黑麂、馬麂、毛冠鹿、林麝、藏馬雞、綠尾紅雉等14種。還有黑熊、藏鼠兔、鼯鼠、紅腹松鼠、竹鼠、綠頭潛鴨、麻鴨以及鸚鵡和多種畫眉等經濟動物和觀賞性動物。碧塔海魚類資源十分豐富,被生物學家稱為“碧塔重唇魚”的高山裸鯉為迪慶特有,屬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古生物,魚身圓直,無鱗似鰍,肉質細嫩,大者一條可達十幾千克,當地藏民視之為“神魚”,從不觸犯。

植物

碧塔海濕地位於我國種子植物特有屬種高度集中的三大中心之一的川西—滇西北中心,其生物多樣性地位在我國乃至世界上都極為特殊和重要。有草甸植被、湖泊水生植物、硬葉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溫性針葉林和灌叢6個植被型;常見的群落類型是亞高山草甸和亞高山沼澤化草甸;植物區系以溫帶成分為主,兼有熱帶成分,溫帶成分的植物達362屬,占濕地內植物總屬數的70.2%。植物區系的另一特點是特有屬高度集中,高達21屬,占中國特有屬的8.64%,特有種多達1232種,占碧塔海濕地種子植物總數的54.2%,特有屬中的葶花屬植物僅分布在該區。世界廣布的亮葉眼子菜群落、水蔥群落、絲草群落、蘆葦群落以本帶為分布的上限,杉葉藻群落以本帶為其分布的下限。

景觀

碧塔海屬典型的溶蝕構造湖,由一條東西向主斷層構成,南北兩岸有大片的石灰岩出露,湖中心則形成溶蝕殘丘小島,高出湖面30m。“湖中之島”像一頂綠色的禮帽點綴在湖面上,島上長滿雲杉、冷杉和杜鵑,春夏之際,杜鵑花破蕾綻放,紅白爭艷,像一個極其艷麗的花環鑲嵌在小島上。在風清日麗的時候,蕩舟於湖中,靜觀水面,能看到10m以下的水底,成群結隊的“重唇魚”在水中嬉戲暢遊,甚至連魚身上的花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碧塔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稱,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塔狀的小山和一湖清明寧靜的水。傳說這裡是格薩爾王傳中所提及的毒湖——姜嶺大戰至碧塔海,因冰天雪地,湖光朦朧,嶺國的騎士們追敵誤入湖中而被淹沒,轉敗為勝的姜國認為這是碧塔山神護佑的結果,便在小山上建廟祭奠。

碧塔海特有的水、特有的花和動物構成了奇異的“杜鵑醉魚”和“老熊撈魚”景觀。每年農曆五月端午前後,湖畔連片杜鵑花盛開,微風輕拂,落英繽紛。杜鵑花瓣飄落於水中,引來游魚爭相搶食,魚兒吞食花瓣後,如喝醉一般先在水裡搖晃,後又漂浮於水面,有的不久就醒來,搖頭擺尾地游來游去,有的則依然“酣睡”。科學家測定,杜鵑花瓣含有微量毒素,吞食多了就會昏迷甚至中毒死亡。醉魚和杜鵑就這樣形成了湖面的奇特景觀。據說林中饞嘴的老熊會趁月色來撈食昏醉之魚。

碧塔海作為青藏高原的重要匯水區,承接著冰雪融水和降雨後的徑流,對長江中下游蓄水防洪、調節水量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碧塔海濕地為動植物群落尤其是狹域分布的特有種中甸葉須魚等提供了複雜而完備的特殊生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另外,碧塔海濕地生態系統人為干擾較小,基本保持了原始狀態,蓄積的湖水除對其下含水層進行補給組成了地下水文系統外,透明度高和較好的湖水水質形成了亮麗、觀賞價值極佳的高原湖泊景觀。

名字含義

藏語稱碧塔海為“碧塔德錯”。“碧塔”意為牛毛毯,“德”為魔,“錯”為海,藏語的意思是櫟樹成氈的地方。碧塔海位於濕地核心部位,湖面海拔3529m,是雲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東西長約3000m,南北寬700m,最寬處約1500m,平均水深20m,最深處約40m。水域面積15.9hm2,湖形好似一隻活潑的小鹿。

管理機構

碧塔海濕地的管理機構為雲南碧塔海省級濕地保護區管理局。

中國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濃江-沃里蘭河濕地 | 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 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 鏡泊湖濕地 | 長吉崗濕地 | 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 湯旺河流域濕地 |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 嫩江源頭區濕地 | 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 呼瑪河濕地 | 龍江哈拉海濕地 | 五大連池濕地 | 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 松花湖濕地 | 龍沼沼澤濕地 | 月亮泡濕濕地 | 查乾湖濕地 | 莫莫格濕地 | 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鴨綠江濕地 | 遼河三角洲濕地 | 密雲水庫濕地 |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 天津古海岸濕地 | 天津北大港濕地 | 灤河河口沼澤區 | 白洋淀濕地 | 北戴河沿海濕地 | 滄州南大港濕地 | 張家口壩上濕地 | 衡水湖濕地 | 青銅峽水庫濕地 | 三門峽庫區濕地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 南四湖區濕地 | 北五湖濕地 | 榮成濕地 |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 廟島群島濕地 |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 宿鴨湖濕地 | 鹽城濱海濕地 | 洪澤湖濕地 | 高郵湖濕地 | 崇明島濕地 | 金山三島濕地 | 長興島和橫沙島 | 太湖地區濕地 | 石臼湖濕地 |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巢湖濕地 | 升金湖濕地 | 網湖濕地 | 梁子湖群濕地 | 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 洞庭湖濕地 | 鄱陽湖濕地 | 千島湖濕地 | 庵東沼澤區 | 靈崑島東灘濕地 |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三都灣濕地 | 福清灣濕地 |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 浙江西溪濕地 | 洋縣朱䴉棲息地 | 丹江口水庫濕地 | 紅楓湖濕地 | 威寧草海濕地 | 滇池濕地 | 撫仙湖濕地 | 異龍湖濕地 | 洱海濕地 | 程海濕地 | 瀘沽湖濕地 | 碧塔海濕地 | 納帕海濕地 | 麗江拉市海濕地 | 昭通大山包濕地 | 會澤黑頸鶴棲息地 | 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 九龍江河口濕地 | 東山灣濕地 | 深滬灣濕地 | 深圳后海灣濕地 | 珠江三角洲濕地 |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 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 洋浦港濕地 | 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 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西沙群島濕地 | 欽州灣濕地 | 澄碧河水庫濕地 | 山口紅樹林區 | 北倫河口濕濕地 | 淡水河河口 | 蘭陽溪河口 | 大肚溪河口 | 台南北門濕地 | 台東大坡池濕地 | 日月潭濕地 | 米埔沼澤地及深圳灣 | 烏梁素海濕地 | 岱海濕地 | 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 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 達里諾爾濕地 | 烏拉蓋沼澤區 | 科爾沁濕地 | 呼倫湖濕地 | 紅鹼淖濕地 | 居延海濕地 | 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 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 博斯騰湖濕地 | 巴里湖濕地 | 巴音布魯克濕地 | 賽里木湖濕地 | 艾比湖濕地 | 克拉瑪依湖濕地 | 瑪納斯湖濕地 | 喀納斯湖濕地 | 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 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 布倫口湖群濕地 | 葉爾羌河流域中的濕地 | 阿克蘇濕地 | 渭乾河流域濕地 | 伊犁河濕地 | 烏魯木齊河濕地 | 鯨魚湖濕地 | 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 若爾蓋高原沼澤區 | 尕海自然保護區 | 九寨溝沼澤濕地 | 青海湖濕地 | 茶卡鹽湖濕地 | 冬給措納湖濕地 | 鄂陵湖濕地 | 扎陵湖濕地 |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濕地 | 依然錯濕地 | 多爾改錯濕地 | 卓乃湖濕地 | 庫賽湖濕地 | 哈拉湖濕地 | 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 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 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 尕斯庫勒湖濕地 | 瑪多湖濕地 |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 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 美馬錯濕地 | 美卓雍錯濕地 | 大加錯濕地 | 馬河沼澤區 | 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 班公湖濕地 | 大竹卡河沼澤區 | 聶榮、安多沼澤 | 那曲沼澤 | 班戈湖群沼澤 | 色林錯沼澤 | 馬泉河流域沼澤 | 烏馬曲沼澤 | 羊八井沼澤 | 納木錯沼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