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湖濕地

呼倫湖濕地

呼倫湖(達賚湖)是我國第五大淡水湖,位於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大草原中部,呼倫湖及其濕地被稱為呼倫貝爾“草原之腎”。在呼倫貝爾草原的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呼倫湖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西部,橫跨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滿洲里市行政區域,北距滿洲里市中心40km,地處大興安嶺西麓、蒙古高原東側,南與蒙古國接壤。區內的呼倫湖水域面積達2339km2,在其水系內有大小河流80條。達賚湖保護區濕地占32.53萬hm2,草甸占40.83萬hm2,沙地占0.64萬hm2。保護區的保護類型是內陸濕地及水域生態系統,主要保護對象是濕地生態系統和以鳥類為主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呼倫湖保護區屬典型的內陸濕地,主要濕地類型包括永久性河流、湖泊、灌叢濕地等,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5、6、7、8,該濕地正常狀況下維持了20000隻以上水禽。1986年經新巴爾虎右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1990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自治區(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經中、蒙、俄三國政府商定,由中國的達賚湖自然保護區、蒙古國的達烏爾自然保護區、俄羅斯的邦達烏爾斯克自然保護區共同組成“CMR——達烏爾國際自然保護區”。呼倫湖保護區還與美國俄勒岡州瑪洛爾國家野生動物庇護地結成了姊妹保護區。2002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同年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准納入“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

物種資源

呼倫湖是亞洲中部乾旱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湖中水生生物資源極其豐富。湖泊、河流、葦塘、沼澤濕地、草甸和草原等構成了保護區複雜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區內有哺乳動物13科35種;鳥類304種;兩棲爬行類2科2種;魚類6科30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鶴、白頭鶴、黑鸛、大鴇、金雕、玉帶海雕、白肩雕、遺鷗等9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有白枕鶴、灰鶴、大天鵝等4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羊在保護區內也有分布。
鳥類中夏候鳥和留鳥是主體,占種類總數的80%。蓑羽鶴、紅腰杓鷸、小杓鷸和白頭鷂等世界瀕危種在保護區內均有分布。達賚湖濕地是我國東部內陸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東北亞—澳洲遷徙水禽停歇的驛站。保護區有植物653種,其中藥用植物150餘種。達賚湖保護區位於海洋性與大陸性氣候的交錯帶,為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溫度在-1.3℃~0.4℃之間,極端最高氣溫40.1℃,極端最低氣溫-42.7℃;10℃有效積溫2336~2675℃;無霜期110~160天;年均降水量為247~319mm,年均蒸發量為1636mm。本地區全年以西北風為最多風向,主要災害性天氣有乾旱、大風、白災(雪災)、黑災(冬季無雪)、冷雨濕雪、暴風雪。

保護特點

呼倫湖保護區自然景觀具有典型草原向草甸草原過渡的特點,具有典型性的和代表性。呼倫湖土壤類型主要包括草甸土和沼澤土。呼倫湖地區屬於呼倫貝爾高平原的一部分,為呼倫貝爾高平原上的唯一低地,在蓄洪、滯留沉積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地質構造上是東亞巨型多字型構造體系的內陸華夏沉降帶的一部分。地貌可劃分為湖盆,低山丘陵、湖濱平原和衝擊平原、沙地、河漫灘及高平原幾種類型。達賚湖水系包括達賚湖、哈拉哈河、貝爾湖、烏爾遜河、烏蘭諾爾、克魯倫河、達蘭鄂羅木河等。河流總長度為2374.9km,總流域面積(國內部分)37214km2。呼倫湖的蓄水量為138.5億m3,滲透壓力大,對地下水的補充有著重要作用。呼倫湖水體邊緣生長有許多蘆葦及水生生物,且水域面積大,生物降解能力強,對水質保護也有重大意義。呼倫湖濕地還是疣鼻天鵝和鴻雁在中國的重要繁殖地之一。

作用意義

呼倫湖濕地為保持和改善本地區氣候條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增加空氣濕度,增加降水量,保持地下水位,維持呼倫貝爾草原的可持續利用。呼倫湖濕地也是研究草原和濕地生態系統及動植物的重要研究場所,並以其完整的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環境保護教育的重要基地。

中國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濃江-沃里蘭河濕地 | 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 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 鏡泊湖濕地 | 長吉崗濕地 | 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 湯旺河流域濕地 |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 嫩江源頭區濕地 | 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 呼瑪河濕地 | 龍江哈拉海濕地 | 五大連池濕地 | 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 松花湖濕地 | 龍沼沼澤濕地 | 月亮泡濕濕地 | 查乾湖濕地 | 莫莫格濕地 | 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鴨綠江濕地 | 遼河三角洲濕地 | 密雲水庫濕地 |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 天津古海岸濕地 | 天津北大港濕地 | 灤河河口沼澤區 | 白洋淀濕地 | 北戴河沿海濕地 | 滄州南大港濕地 | 張家口壩上濕地 | 衡水湖濕地 | 青銅峽水庫濕地 | 三門峽庫區濕地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 南四湖區濕地 | 北五湖濕地 | 榮成濕地 |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 廟島群島濕地 |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 宿鴨湖濕地 | 鹽城濱海濕地 | 洪澤湖濕地 | 高郵湖濕地 | 崇明島濕地 | 金山三島濕地 | 長興島和橫沙島 | 太湖地區濕地 | 石臼湖濕地 |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巢湖濕地 | 升金湖濕地 | 網湖濕地 | 梁子湖群濕地 | 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 洞庭湖濕地 | 鄱陽湖濕地 | 千島湖濕地 | 庵東沼澤區 | 靈崑島東灘濕地 |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三都灣濕地 | 福清灣濕地 |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 浙江西溪濕地 | 洋縣朱䴉棲息地 | 丹江口水庫濕地 | 紅楓湖濕地 | 威寧草海濕地 | 滇池濕地 | 撫仙湖濕地 | 異龍湖濕地 | 洱海濕地 | 程海濕地 | 瀘沽湖濕地 | 碧塔海濕地 | 納帕海濕地 | 麗江拉市海濕地 | 昭通大山包濕地 | 會澤黑頸鶴棲息地 | 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 九龍江河口濕地 | 東山灣濕地 | 深滬灣濕地 | 深圳后海灣濕地 | 珠江三角洲濕地 |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 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 洋浦港濕地 | 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 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西沙群島濕地 | 欽州灣濕地 | 澄碧河水庫濕地 | 山口紅樹林區 | 北倫河口濕濕地 | 淡水河河口 | 蘭陽溪河口 | 大肚溪河口 | 台南北門濕地 | 台東大坡池濕地 | 日月潭濕地 | 米埔沼澤地及深圳灣 | 烏梁素海濕地 | 岱海濕地 | 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 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 達里諾爾濕地 | 烏拉蓋沼澤區 | 科爾沁濕地 | 呼倫湖濕地 | 紅鹼淖濕地 | 居延海濕地 | 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 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 博斯騰湖濕地 | 巴里湖濕地 | 巴音布魯克濕地 | 賽里木湖濕地 | 艾比湖濕地 | 克拉瑪依湖濕地 | 瑪納斯湖濕地 | 喀納斯湖濕地 | 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 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 布倫口湖群濕地 | 葉爾羌河流域中的濕地 | 阿克蘇濕地 | 渭乾河流域濕地 | 伊犁河濕地 | 烏魯木齊河濕地 | 鯨魚湖濕地 | 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 若爾蓋高原沼澤區 | 尕海自然保護區 | 九寨溝沼澤濕地 | 青海湖濕地 | 茶卡鹽湖濕地 | 冬給措納湖濕地 | 鄂陵湖濕地 | 扎陵湖濕地 |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濕地 | 依然錯濕地 | 多爾改錯濕地 | 卓乃湖濕地 | 庫賽湖濕地 | 哈拉湖濕地 | 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 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 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 尕斯庫勒湖濕地 | 瑪多湖濕地 |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 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 美馬錯濕地 | 美卓雍錯濕地 | 大加錯濕地 | 馬河沼澤區 | 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 班公湖濕地 | 大竹卡河沼澤區 | 聶榮、安多沼澤 | 那曲沼澤 | 班戈湖群沼澤 | 色林錯沼澤 | 馬泉河流域沼澤 | 烏馬曲沼澤 | 羊八井沼澤 | 納木錯沼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