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庫區濕地

三門峽庫區濕地

三門峽庫區濕地屬於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珍禽白天鵝、鶴類等的棲息地,不僅成為國內外遊客觀光旅遊的休閒勝地;而且成為庫區周邊地區人民生活和生產用水的重要來源。

濕地簡介

三門峽黃河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陝西、山西三省交界處,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陸縣之間。南、北、西三面環山,黃河橫亘在山地丘陵上,海拔350-900米,河道成沼澤、沙堤及季節性淹水沼澤地,平均寬3公里,某些地域可達5公里。1995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為3000公頃,是河南省最大的濕地自然保區。

三門峽黃河庫區沼澤濕地中生長有大量蘆葦、白茅,伴生有香蒲曼佗羅蒼耳等。丘陵山地上生長有灌叢及稀疏的刺槐、楊、柳、泡桐等人工林。生境主要有4種類型。庫心開闊水面區包括庫區水面及其附屬水體。淺水嫩灘沼澤區為夏季瀉洪後形成的沼澤和草甸濕地。老灘雜草農牧區是大堤外常年不被水淹的地帶,河灘鹽鹼地還被大量開墾為農田。黃土塬及大堤內的丘陵山地。

三門峽庫區濕地三門峽庫區濕地

三門峽黃河庫區是水禽繁殖、越冬的良好棲息地。珍貴、瀕危鳥類有丹頂鶴等國家I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大天鵝、小天鵝、普通鵟、白尾鷂、鵲鷂、紅腳隼、紅隼、灰鶴、雕鴞等國家II級保護動物。常見或易見鳥類還有小鸊鷉、蒼鷺、豆雁、赤麻鴨、斑嘴鴨、綠頭鴨、綠翅鴨、鵲鴨、青頭潛鴨、普通秋沙鴨、骨頂雞、海鷗、銀鷗、灰背鷗、岩鴿、家燕、麻雀、金翅、紅嘴山鴉、禿鼻烏鴉等。

到三門峽黃河庫區可以乘火車到三門峽市下車,然後租車或步行2—3公里即可到達黃河岸邊。在沿黃河的庫區濕地一帶均可自由觀鳥,主要地點有大壩、王官村、風景區、橋頭村、辛店、後地、稠桑、東古驛、大禹渡、南寨、北寨等。如果只有1天時間,可以在三門峽庫區附近觀鳥。如果時間充裕,再開車或租車到較遠的地方。
在三門峽市內有較好的食宿條件,吃、住、行均無問題。庫區附近也已經開展旅遊活動,普通遊客較多,對觀鳥活動有一定的干擾,有時間可以到遠離普通遊客的地帶觀鳥,但要注意安全。

河南省三門峽市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大天鵝之鄉”稱號。
上世紀80年代末,第一批來自西伯利亞的白天鵝遷徙至黃河三門峽水庫越冬。此後的20多年間,三門峽市不斷加大對白天鵝保護力度,改善庫區濕地生態環境,並動員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愛護、保護白天鵝的各項公益活動,使“身居異鄉”的白天鵝在這裡找到了“回家”的感覺。目前,每年到三門峽水庫越冬的白天鵝已近萬隻,占整個河南省越冬天鵝數量的95%以上。

保護區的建立及資源狀況

1995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先後黃河濕地三門峽及孟津段建立“三門峽庫區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洛陽孟津水禽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199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又批准建立了“洛陽吉利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使黃河的生態環境得到初步改善,黃河相對較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珍稀水禽繁殖、停歇和越冬。為更好地保護好黃河濕地資源,在河南省林業廳協調下,決定在以上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基礎上,申請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國務院批准建立了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橫跨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四個省轄市,東西長301公里,總面積6.8萬公頃。保護區三門峽段位於河南西部的豫、晉、陝三省交界處,西接陝西省,東與新安縣交界,北與山西省隔河相望,南依三門峽市黃土塬地,東西長205公里,總面積2.85萬公頃,涉及靈寶、陝縣、湖濱區、澠池四個縣(市)區,18個鄉鎮。

三門峽庫區濕地三門峽庫區濕地

區內有植物743種,動物867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有黑鸛白鸛大鴇等10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有大天鵝灰鶴等31種。常見濕地水禽還有:蒼鷺、池鷺、白鷺、大白鷺、夜鷺、豆雁、灰雁、綠頭鴨、斑嘴鴨、綠翅鴨、赤麻鴨、斑頭秋沙鴨、普通秋沙鴨等。
大天鵝是保護區三門峽段的主要保護物種,每年的十一月至翌年三月,白天鵝從寒冷的北方飛到三門峽越冬,主要棲息在靈寶的後地、馮佐,陝縣張灣橋頭村,湖濱區雙龍湖、三水廠、王官等水面寬闊的保護區內。由於近幾年來我們加大了保護區的管理、保護力度,周遍民眾保護意識也不斷增強,白天鵝在保護區越冬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從90年代以前的幾十隻、幾百隻,增加到現在的上萬隻,占在河南越冬白天鵝的95%以上。大天鵝的到來,為三門峽增添了一處亮麗的風景,三門峽也因此被譽為“天鵝城”。

管理機構建設情況

2005年5月,經三門峽市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了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管理處下設靈寶、陝縣、湖濱和澠池4個管理站,管理站下建保護監測點。保護區管理處及各管理站主要職責是負責保護區內濕地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管理工作,承擔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2003年,市政府投資8000餘萬元,修建了青龍澗河大壩;2004年又投資3600萬元建成了蒼龍澗河大壩。兩個大壩的建設,改善了城市生態狀況,擴大了濕地面積,三門峽因此新增濕地面積7000餘畝,為白天鵝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棲息環境。

三門峽庫區濕地三門峽庫區濕地

2006年,保護區管理處實施了一期工程建設。共建成管理站業務用房4處,共828.28平方米;保護點10處,共632.24平方米;修建巡護步道62.7公里;製作界牌20個,製作限制性標牌31塊,製作大型宣傳牌62個;設立大天鵝、濕地植被、野生動物、濕地鷺類、速生楊等5個類型的固定觀測樣地15個;建成瞭望塔1座;架設供電線路24.56公里;架設通訊線路16.9公里;併購置了相應儀器設備。管理處業務用房和科研宣教用房正在建設當中。一期工程建設,基本滿足了保護區開展保護管理工作的需要。目前保護區二期工程初步設計已經通過評審審批,即將組織開工建設。

主要工作

1、認真開展巡護工作

為了加強對保護區的管理和保護,在保護區管理處統一指導下,各管理站開展了巡護工作。四個管理站根據區域的實際情況設定了固定的巡護路線,落實了巡護人員,加強了對重點區域的巡護和管理,並認真做好巡護記錄。
為了強化社區共管,提高民眾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保護區管理處還聘請一些居住庫區較近的、熱愛野生動物的社區居民作為義務巡護員,開展宣傳、保護、救護工作。義務巡護員為加強保護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2、認真開展野生動物救護工作
每年冬季由於到三門峽黃河濕地越冬的白天鵝等候鳥很多,白天鵝等濕地鳥類受傷、生病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市保護區管理部門和野生動物救護站工作人員,總是積極開展救護工作。近幾年救護的白天鵝等濕地鳥類數量已達百餘只。
每到冬季,黃河河面大面積結冰,也正是白天鵝在庫區越冬的時間,由於岸邊和河面被封凍,白天鵝尋食困難,我們就組織工作人員到黃河岸邊為白天鵝撒食,緩解白天鵝缺食的困難。通過政府行為帶動,現在已有一些單位和個人自發到白天鵝聚集區為天鵝撒食。

三門峽庫區濕地三門峽庫區濕地

3、嚴格開展執法工作
我市林業部門森林公安局、保護區管理處,近幾年通過依法開展執法工作,嚴厲懲處和打擊了破壞濕地、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分子,震懾了犯罪分子,教育了廣大民眾。近幾年來,全市共查處破壞野生動物案件140多起,其中,逮捕判刑7人,行政處罰38人,收繳、放生動物達480餘只。去年,發生在山西一側的毒殺白天鵝的犯罪分子目前已被我市森林公安全部抓捕歸案,其中1人,已被判13年。
4、認真開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
保護區三門峽段是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點,保護區還設有靈寶、陝縣2個省級監測點及雙龍湖、鼎湖灣等6個市級監測點。為了切實加強對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止禽流感在保護區傳播、擴散,保護區管理處根據上級精神,不斷加強監測站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監測能力。2006年我們設立了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疫源疫病監測站,配備了2名專職工作人員負責監測信息收集、報告工作。各管理站落實20餘名巡護人員開展監測工作。監測站設在風景區三門峽城建苗圃園內,設有辦公室、觀察室、處置室和倉庫。監測站配備了電腦、傳真機等必要的辦公設備,購置了防護服裝、手套、膠鞋、口罩、農用噴霧器和必要的藥品、藥械。
在監測過程中,我們按照上級的要求,堅持日報告制度,對可疑死亡的野生動物均按程式送畜牧部門進行了鑑定,沒有發現野生動物疫情。在國家林業局組織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督查及省政府組織的禽流感防控檢查中,管理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的組織領導、應急預案制定、站務建設、業務工作開展、檔案管理等工作受到了一致好評。

5、努力推動科研工作

為了逐步開展保護區科研工作,為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我們主動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積極爭取高校在保護區開展科研工作。通過努力,河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將和保護區管理處聯合開展“黃河河南段越冬水鳥多樣性及保護對策研究”,同時課題組組長、河師大教授王文林還決定在保護區開展“大天鵝數量研究”“大天鵝食性研究”“大天鵝行為研究”“大天鵝分布研究”四個課題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將為我們保護區制定大天鵝保護方案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6、認真開展宣傳工作
我市林業部門和保護區管理部門,通過報紙、電視、電台等媒體和採取宣傳進社區、進校園等形式,不斷宣傳保護濕地、保護野生動物的知識和有關法律、法規,宣傳保護區取得的保護成效。通過多年的宣傳,提高了我市人民保護濕地、保護野生動物特別保護白天鵝的自覺意識,現在我市市民已經把白天鵝看作是我市人民特有的驕傲,在白天鵝等野生動物受傷、生病時總有熱心市民主動救護,並及時向我市林業部門或保護區管理部門聯繫。通過多年的宣傳,也提高了我市保護區的知名度,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綠色時報、河南日報、河南電視台等媒體先後多次到保護區採訪,對三門峽保護白天鵝的人物事跡和取得成效進行了播報,三門峽保護白天鵝的文章更是被幾十家網站轉載,有力的提高了保護區的影響力。

中國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濃江-沃里蘭河濕地 | 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 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 鏡泊湖濕地 | 長吉崗濕地 | 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 湯旺河流域濕地 |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 嫩江源頭區濕地 | 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 呼瑪河濕地 | 龍江哈拉海濕地 | 五大連池濕地 | 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 松花湖濕地 | 龍沼沼澤濕地 | 月亮泡濕濕地 | 查乾湖濕地 | 莫莫格濕地 | 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鴨綠江濕地 | 遼河三角洲濕地 | 密雲水庫濕地 |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 天津古海岸濕地 | 天津北大港濕地 | 灤河河口沼澤區 | 白洋淀濕地 | 北戴河沿海濕地 | 滄州南大港濕地 | 張家口壩上濕地 | 衡水湖濕地 | 青銅峽水庫濕地 | 三門峽庫區濕地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 南四湖區濕地 | 北五湖濕地 | 榮成濕地 |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 廟島群島濕地 |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 宿鴨湖濕地 | 鹽城濱海濕地 | 洪澤湖濕地 | 高郵湖濕地 | 崇明島濕地 | 金山三島濕地 | 長興島和橫沙島 | 太湖地區濕地 | 石臼湖濕地 |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巢湖濕地 | 升金湖濕地 | 網湖濕地 | 梁子湖群濕地 | 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 洞庭湖濕地 | 鄱陽湖濕地 | 千島湖濕地 | 庵東沼澤區 | 靈崑島東灘濕地 |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三都灣濕地 | 福清灣濕地 |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 浙江西溪濕地 | 洋縣朱䴉棲息地 | 丹江口水庫濕地 | 紅楓湖濕地 | 威寧草海濕地 | 滇池濕地 | 撫仙湖濕地 | 異龍湖濕地 | 洱海濕地 | 程海濕地 | 瀘沽湖濕地 | 碧塔海濕地 | 納帕海濕地 | 麗江拉市海濕地 | 昭通大山包濕地 | 會澤黑頸鶴棲息地 | 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 九龍江河口濕地 | 東山灣濕地 | 深滬灣濕地 | 深圳后海灣濕地 | 珠江三角洲濕地 |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 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 洋浦港濕地 | 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 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西沙群島濕地 | 欽州灣濕地 | 澄碧河水庫濕地 | 山口紅樹林區 | 北倫河口濕濕地 | 淡水河河口 | 蘭陽溪河口 | 大肚溪河口 | 台南北門濕地 | 台東大坡池濕地 | 日月潭濕地 | 米埔沼澤地及深圳灣 | 烏梁素海濕地 | 岱海濕地 | 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 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 達里諾爾濕地 | 烏拉蓋沼澤區 | 科爾沁濕地 | 呼倫湖濕地 | 紅鹼淖濕地 | 居延海濕地 | 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 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 博斯騰湖濕地 | 巴里湖濕地 | 巴音布魯克濕地 | 賽里木湖濕地 | 艾比湖濕地 | 克拉瑪依湖濕地 | 瑪納斯湖濕地 | 喀納斯湖濕地 | 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 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 布倫口湖群濕地 | 葉爾羌河流域中的濕地 | 阿克蘇濕地 | 渭乾河流域濕地 | 伊犁河濕地 | 烏魯木齊河濕地 | 鯨魚湖濕地 | 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 若爾蓋高原沼澤區 | 尕海自然保護區 | 九寨溝沼澤濕地 | 青海湖濕地 | 茶卡鹽湖濕地 | 冬給措納湖濕地 | 鄂陵湖濕地 | 扎陵湖濕地 |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濕地 | 依然錯濕地 | 多爾改錯濕地 | 卓乃湖濕地 | 庫賽湖濕地 | 哈拉湖濕地 | 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 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 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 尕斯庫勒湖濕地 | 瑪多湖濕地 |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 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 美馬錯濕地 | 美卓雍錯濕地 | 大加錯濕地 | 馬河沼澤區 | 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 班公湖濕地 | 大竹卡河沼澤區 | 聶榮、安多沼澤 | 那曲沼澤 | 班戈湖群沼澤 | 色林錯沼澤 | 馬泉河流域沼澤 | 烏馬曲沼澤 | 羊八井沼澤 | 納木錯沼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