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濱海濕地

鹽城濱海濕地

鹽城因濕地遼闊而盛傳,其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濕地,面積680多萬畝,占江蘇省灘涂總面積的7/10,全國的1/7,已列入世界重點濕地名錄,被譽為“東方濕地之都”。

基本信息

地理狀況

鹽城黃海濕地高清組圖 鹽城黃海濕地高清組圖

鹽城市位於江蘇省沿海中部蘇北江淮平原東部,全市下轄東台、大豐、射陽、濱海、響水、建湖、阜寧、鹽都區、亭湖區9個縣和江蘇省鹽城經濟開發區,面積約45.3萬公頃,人口近800萬。鹽城海岸線總長582千米,擁有的天然濕地類型包括沿海灘涂、湖泊、河流和蘆葦沼澤等,灘涂面積占江蘇省灘涂總面積近70%,為丹頂鶴這樣的珍稀物種提供了絕佳的生活環境。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面朝南黃海,背靠蘇北平原,是淤泥質平原海岸的典型代表。區內河流眾多,沼澤濕地眾多,生物資源豐富,核心區的生態系統基本處於原始狀態。

發展

鹽城濱海濕地 丹頂鶴 鹽城濱海濕地 丹頂鶴

1992年,該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1996年又被納入“東北亞鶴類保護區網路”,1999年被納入“東亞-澳大利亞遷徙涉禽保護網路”,2002年被指定為“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這裡主要保護對象為灘涂濕地生態系統和以丹頂鶴為代表的多種珍禽,保護區的建立對丹頂鶴等遷徙性珍禽的保護和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自然資源

濕地 濕地

鹽城濱海濕地還有長200公里、寬140公里近岸淺海區的輻射沙洲,面積10多萬畝的海濱林場和遼闊的海濱草原,集藍天、大海、海塗、森林、草原、珍稀動物等於一體,具有與基岩海岸和砂質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濱風光。
鹽城的海岸線綿延580多公里,占江全長的2/3,海岸灘涂面積達45萬多公頃,有379種鳥類、281種魚(貝)類、590種昆蟲,47種哺乳類動物,還有490種各類植物。灘涂上的丹頂鶴、黑鸛、金雕和麋鹿、獾、獐等67種珍禽奇獸被列為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據初步測算,鹽城的濕地面積約占鹽城總面積的20%。

重要作用

鹽城濱海濕地高清組圖 鹽城濱海濕地高清組圖
鹽城濱海濕地風光4高清組圖 鹽城濱海濕地風光4高清組圖

此外,濕地作為生產力最高的天然生態系統,還為其周邊的居民提供著各種寶貴資源。目前,濕地的這一功能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2006年2月2日全球濕地日的主題便是:“濕地與當地居民的生計”。

 濕地保護:根據保護程度和可持續發展程度不同,鹽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劃分為數個不同的區域:核心區位於射陽縣,大豐和射陽縣各設一個緩衝區,另外在響水、濱海和東台也設有實驗區。核心區內禁止人類活動干擾,對商業活動進行嚴格限制。緩衝區圍繞著核心區,只允許進行有限的、不會干擾到核心區的商業活動。私人和政府的合作開發始於試驗區,而且所有合作必須遵循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生態保護的原則。
原核心區面積為1.74萬公頃,緩衝區面積為4.67萬公頃,實驗區為38.89萬公頃。2007年初,經國務院批准,鹽城自然保護區的邊界得到調整。調整後的保護區總面積為28.42萬公頃,其中,核心區為2.2萬公頃,緩衝區5.6萬公頃,實驗區20.66萬公頃。

此外,濕地作為生產力最高的天然生態系統,還為其周邊的居民提供著各種寶貴資源。目前,濕地的這一功能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2006年2月2日全球濕地日的主題便“濕地與當地居民的生計”。 濕地資源鹽城沿海灘涂及其近海海域內有豐富的各種資源,此地的居民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主要有:曬鹽、捕撈、近海養殖(主要為紫菜)、內陸養殖、貝類採集和蘆葦收割等。這些生產方式中以漁業(包括水產業)占大部分比例。 然而,在人口和經濟的壓力之下,保護區內的實驗區已經大部分被開墾為魚塘或農田,緩衝區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為干擾,目前只有核心區仍然保留著大片原生濕地。同時,過熱的經濟開發活動也在不斷導致灘涂濕地的資源遭到破壞。過度開發、捕撈幼魚、採集幼貝、大面積圍墾濕地進行水產養殖和農業種植,不僅使漁業產量逐年下降,更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一系列嚴重後果。此外,魚藥和飼料的使用以及附近的工業污染也導致水質下降和赤潮,對濕地生態系統和水產業都造成了致命的威脅。 這裡還是全國第一個沿海灘涂型自然保護區。遊客至此,可以領略到“自古逢秋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睛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的意境。保護區內的珍禽馴養場已取得了丹頂鶴等人工孵化及越冬半散養的經驗,因而現在隨時都可以看到這類珍禽。 鹽城丹頂鶴保護區為中國最大的海岸濕地丹頂鶴保護區保護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最重要的越冬地,地處江蘇中部沿海,轄東台、大豐、射陽、濱海和響水五縣(市)灘涂。歷史上古黃河和長江都曾在保護區南北兩端入海。灘涂北窄南寬呈帶狀分布,寬處可達15千米。

濱海濕地的生境複雜性也決定了非
地帶性分布規律的普遍性。草甸、沼澤和水生
植被是發育在水分適中或是多水生境中的植被
類型。由於生態條件相對一致性的程度較大,
每種類型中生長的植物廣布種就較多,其分布
具有跨地帶性的特點,被稱為隱域植被或非地
帶性植被。其中,蘆葦沼澤是我國分布最廣、
面積最大的沼澤植被類型,從遼東半島至亞熱
帶海灘都有分布,並且能在淡水至半鹹水的水
域中生活。
鹽城濱海濕地 丹頂鶴 鹽城濱海濕地 丹頂鶴

中國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濃江-沃里蘭河濕地 | 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 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 鏡泊湖濕地 | 長吉崗濕地 | 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 湯旺河流域濕地 |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 嫩江源頭區濕地 | 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 呼瑪河濕地 | 龍江哈拉海濕地 | 五大連池濕地 | 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 松花湖濕地 | 龍沼沼澤濕地 | 月亮泡濕濕地 | 查乾湖濕地 | 莫莫格濕地 | 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鴨綠江濕地 | 遼河三角洲濕地 | 密雲水庫濕地 |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 天津古海岸濕地 | 天津北大港濕地 | 灤河河口沼澤區 | 白洋淀濕地 | 北戴河沿海濕地 | 滄州南大港濕地 | 張家口壩上濕地 | 衡水湖濕地 | 青銅峽水庫濕地 | 三門峽庫區濕地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 南四湖區濕地 | 北五湖濕地 | 榮成濕地 |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 廟島群島濕地 |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 宿鴨湖濕地 | 鹽城濱海濕地 | 洪澤湖濕地 | 高郵湖濕地 | 崇明島濕地 | 金山三島濕地 | 長興島和橫沙島 | 太湖地區濕地 | 石臼湖濕地 |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巢湖濕地 | 升金湖濕地 | 網湖濕地 | 梁子湖群濕地 | 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 洞庭湖濕地 | 鄱陽湖濕地 | 千島湖濕地 | 庵東沼澤區 | 靈崑島東灘濕地 |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三都灣濕地 | 福清灣濕地 |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 浙江西溪濕地 | 洋縣朱䴉棲息地 | 丹江口水庫濕地 | 紅楓湖濕地 | 威寧草海濕地 | 滇池濕地 | 撫仙湖濕地 | 異龍湖濕地 | 洱海濕地 | 程海濕地 | 瀘沽湖濕地 | 碧塔海濕地 | 納帕海濕地 | 麗江拉市海濕地 | 昭通大山包濕地 | 會澤黑頸鶴棲息地 | 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 九龍江河口濕地 | 東山灣濕地 | 深滬灣濕地 | 深圳后海灣濕地 | 珠江三角洲濕地 |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 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 洋浦港濕地 | 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 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西沙群島濕地 | 欽州灣濕地 | 澄碧河水庫濕地 | 山口紅樹林區 | 北倫河口濕濕地 | 淡水河河口 | 蘭陽溪河口 | 大肚溪河口 | 台南北門濕地 | 台東大坡池濕地 | 日月潭濕地 | 米埔沼澤地及深圳灣 | 烏梁素海濕地 | 岱海濕地 | 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 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 達里諾爾濕地 | 烏拉蓋沼澤區 | 科爾沁濕地 | 呼倫湖濕地 | 紅鹼淖濕地 | 居延海濕地 | 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 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 博斯騰湖濕地 | 巴里湖濕地 | 巴音布魯克濕地 | 賽里木湖濕地 | 艾比湖濕地 | 克拉瑪依湖濕地 | 瑪納斯湖濕地 | 喀納斯湖濕地 | 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 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 布倫口湖群濕地 | 葉爾羌河流域中的濕地 | 阿克蘇濕地 | 渭乾河流域濕地 | 伊犁河濕地 | 烏魯木齊河濕地 | 鯨魚湖濕地 | 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 若爾蓋高原沼澤區 | 尕海自然保護區 | 九寨溝沼澤濕地 | 青海湖濕地 | 茶卡鹽湖濕地 | 冬給措納湖濕地 | 鄂陵湖濕地 | 扎陵湖濕地 |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濕地 | 依然錯濕地 | 多爾改錯濕地 | 卓乃湖濕地 | 庫賽湖濕地 | 哈拉湖濕地 | 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 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 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 尕斯庫勒湖濕地 | 瑪多湖濕地 |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 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 美馬錯濕地 | 美卓雍錯濕地 | 大加錯濕地 | 馬河沼澤區 | 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 班公湖濕地 | 大竹卡河沼澤區 | 聶榮、安多沼澤 | 那曲沼澤 | 班戈湖群沼澤 | 色林錯沼澤 | 馬泉河流域沼澤 | 烏馬曲沼澤 | 羊八井沼澤 | 納木錯沼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