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濕地

鏡泊湖濕地

鏡泊湖距牡丹江市80公里,是五千年前歷經五次火山噴發,熔岩阻塞牡丹江古河道而形成的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是可供科研、避暑、遊覽、觀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動的綜合性景區。

簡介

鏡泊湖風光鏡泊湖風光

鏡泊湖是由四座火山噴發形成的牡丹江上的一個大型淡水湖泊。該湖長約40公里,寬約5公里左右,有深鋸齒狀湖岸,湖水來自發源於西北張廣才嶺山區和東南老爺嶺山區的許多河流。鏡泊湖距牡丹江市80公里,是五千年前歷經五次火山噴發,熔岩阻塞牡丹江古河道而形成的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湖面海拔350米,湖長45公里,水域面積約80平方公里。鏡泊湖景區總體規劃面積為1726平方公里,由百里長湖景區、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區、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景區三部分組成。以湖光山色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質奇觀,及唐代渤海國遺址為代表的歷史人文景觀,是可供科研、避暑、遊覽、觀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動的綜合性景區。

生物資源

鏡泊湖風光鏡泊湖風光

這裡的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植物生長期在150天左右,生長迅速。風景區內植被覆蓋率在90%以上。主要樹種有紅松落葉松水曲柳杜松蒙古櫟等,這裡盛產人參猴頭蘑木耳細辛天麻等名貴山珍。鏡泊湖廣袤的森林地帶有野生動物四十餘種,包括梅花鹿金錢豹、馬鹿、黑熊、猞猁、狍子等。有鴛鴦、野雞、野鴨、蒼鷺等鳥類四十餘種。國家一類保護珍禽中國秋沙鴨每年也來鏡泊湖歇息。在鏡泊湖遼闊的水域盛產紅尾魚、鰲花魚、大白魚、湖鯽、鯉魚等四十多種魚類。其中的鏡泊湖鯽魚,早在清朝時期就已成為宮廷貢品。

氣候

鏡泊湖風景區位於中緯度亞洲大陸東岸,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這裡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因其群山環繞,森林密布,水域遼闊,自成體系,形成了小氣候特徵。5月—9月份平均氣溫為10攝氏度至20攝氏度,是度假避暑的最佳溫度,受鏡泊湖水域、森林的影響,這裡的空氣特別潔淨,負離子含量高。所以人們常以“冬有三亞灣、夏有鏡泊湖”來形容鏡泊湖獨特的不可比擬的避暑環境。也正因為此,鏡泊湖管委會決定從今年起把每年的八月定為鏡泊湖避暑節,歡迎廣大中外遊客到鏡泊湖避暑度假,品山水文化,游鏡泊勝景。

交通

鏡泊湖景區交通便捷,東接國家一類口岸綏芬河市,南通吉林省天池風景名勝區,西靠省會哈爾濱市,北連牡丹江,距牡丹江市僅80公里。景區依託城市牡丹江市,民航已開通北京、上海、大連、青島、廣州及韓國首爾和俄羅斯海參崴等7條航線;鐵路有通往北京、天津、哈爾濱、濟南、瀋陽、大連、圖門、長春等直達列車;高速公路201、301國道貫通鏡泊湖景區。鏡泊湖旅遊區位優勢明顯,處於東北東遊線的黃金地段,與吉林長白山,俄羅斯的海參崴形成東北東遊線的“名山、名湖、名城”金三角。來鏡泊湖旅遊,不僅可以遊覽“名山名湖”,還可以體驗便捷的名城出境游,是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的最佳組合。

景區概況

景區風光景區風光

鏡泊湖於1982年被國務院首批審定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8年被國際休閒產業協會、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中國國際名牌協會評為中國十佳休閒旅遊勝地。

鏡泊湖的吊水樓瀑布名震中外,是國內流量最大的瀑布,汛期最大幅寬達300多米,每秒流量為4000立方米,從南西北三個方向以排山倒海之勢從熔岩壁頂直灌黑龍潭。奔騰咆哮、氣勢磅礴、聲如奔雷,可震十里之外。火山口地下森林神奇壯闊,奇峰險峻,怪岩迷離,古樹參天,12個火山口千姿百態,國內罕見。2006年世界教科文組織的德國專家來鏡泊湖景區驗收地質公園,當他們登上火山口的齊天亭,俯瞰壯觀的火山口原始森林,脫口說到:“從來沒見過這么美的景觀。”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渤海國遺址,透過它現存的殘垣斷壁,追溯它斑駁的興衰史,便可深切地感受到鏡泊湖景區厚重的歷史文化。

近年來鏡泊湖景區旅遊建設、開發長足發展,鏡泊湖景區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不斷得到挖掘和開發,一大批長久以來隱蔽在閨中的秀美景觀陸續展現給世人,它們正以新鮮的姿態準備迎接各方遊客。比如酷似毛澤東同志仰臥在《紀念堂》的形象的毛公山,是1993年7月18日哈爾濱“友誼宮”總經理畢德昌同志來湖,在1號元首樓別墅平台上,扶欄遠眺,欣賞鏡泊湖的湖光山色時發現的。它鴻姿巨相,雄偉壯觀,不僅在遊人心中留下了深奧莫測的玄念,也為秀山麗水平添了一個千古不變的生命造型。近幾年發現的琉璃世界,俗稱佛像砬子,經考證,早在很多年前就被當時的居民當作是朝拜的聖地,現被中國佛教協會會長釋一誠大和尚認定為“東方淨琉璃世界”,是藥師琉璃光王七佛的天然道場,不僅在佛教界,而且在廣大人民民眾中,產生了轟動效應。鏡泊湖諸如此類的優秀景觀不勝枚舉。目前已開發和發現的景觀132處,其中百里長湖景區96處,火山口地下森林景觀29處,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景區7處。

鏡泊湖的秀美風光引起世人的矚目,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對鏡泊湖格外關注、惜愛有加。自60年代起相繼有劉少奇、朱德、葉劍英、董必武、賀龍、鄧小平、江澤民、李鵬、李瑞環、喬石、李先念、朱鎔基等百餘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光臨鏡泊湖檢查指導工作。1964年葉劍英曾給予鏡泊湖“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國風光勝江南”的讚譽。1983年鄧小平同志親臨鏡泊湖視察,親筆提寫了“鏡泊勝景”四個大字。

近年來,在國家、省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鏡泊湖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億元,建設了一大批基礎、環保和旅遊服務設施。新開闢的鏡泊湖夜遊航線和近期通航的高檔豪華遊輪為鏡泊湖憑添了新的靚麗風景。核心景區現有賓館、休(療)養院所77家,其中三星級以上標準的十餘家,有床位10000餘張,一次性就餐人數可達萬人。大小旅遊船艇有150餘艘,旅遊觀光車60餘輛。安置就業職工7000多人。近三年來,景區年均接待中外遊客80萬人次。鏡泊湖景區已經成為東北旅遊的熱點,成為黑龍江省的龍頭景區和重要的接待基地。

文化

紅色旅遊文化
鏡泊湖連環戰
神炮手張祥
抗日將領李荊璞
東北抗日聯軍(陳翰章將軍)
李延祿在鏡泊湖一帶的抗日鬥爭
周保中與蓮花泡突圍戰

鶯歌嶺文化
鶯歌嶺將軍
肅慎文化
鶯歌嶺與鏡泊湖

渤海國文化

渤海國文化渤海國文化

故事傳說
小龍頭
珍珠門的傳說
“響水”的由來
湖底的金鏡子
紅羅女的傳說

民族文化

滿族概況

滿族風情滿族風情

滿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7000千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1][2]。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滿洲,都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後漢書·挹婁傳》:“無君長,其邑落各有大人。”《魏書·勿吉傳》“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隋書·靺鞨傳》“邑落具有酋長,不相總一”。

唐朝的文獻中將其稱為“靺鞨”,宋朝、元朝及明時期的漢語文獻中稱其為女真。

遼朝(相當於北宋)時期,女真人在現中國東北地區分別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黃龍府女真,順化女真,長白山女真等等,除語言風俗接近外,這些女真部族之間並不相互統屬。其中生女真的完顏部逐漸強大,建立金國,消滅遼國和北宋占據中原地區。金朝繼承了北宋和遼國的君主制政體,遷入中原的金國人在文化和血統上也逐漸和中原民族融合。

經過金朝的發展,女真的概念比起前代變得更加明確起來,但是隨著金國被蒙古帝國所滅,女真這一稱謂再次籠統化。女真人除了一部份在戰爭中死亡,有一部份被漢化,如部份完顏部的人改為漢姓,元朝蒙古人將在中原地帶已經逐漸被漢化的契丹、女真和漢族的後裔統稱為漢人,而將南宋後裔統稱為南人。而部份沒有進入中原的女真人和退回東北的女真人繼續在遼寧附近地區聚居,亦有其它新的部落遷入。

明朝在今東北地區設立三個衛所,分別稱作:建州,野人和海西,分設督司受明總兵節制,因此東北的各民族以地域劃分為三部女真,稱作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實際上他們彼此之間不一定有血統關係。海西女真的葉赫部源自蒙古邊緣部落。野人女真與之前金朝的女真族有較近的血統關係,但其不少部落後來被排除在滿族之外,變成現在的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滿洲是建州女真其中一個部族的名稱。後來滿洲崛起,征服了東北各部族,統一稱謂為“滿洲”,其中包括了歸順滿洲的蒙古、朝鮮及遼東漢人。

朝鮮族風情朝鮮族風情

朝鮮族概況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其餘則散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濟南、西安、武漢等內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朝鮮族居民使用朝鮮語及其文字(現在絕大多數朝鮮族人都會使用朝漢雙語)。雜居地區的朝鮮族通用朝鮮語和漢語雙語。

朝鮮族通用語言為朝鮮語,一般認為屬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屬音位文字類型,有40個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寫時,把同一音節的音素迭成字塊構成方塊形文字。

朝鮮族主要從事農業,以擅長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著稱,生產的大米潔白、油性大,營養豐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被稱譽為“北方水稻之鄉”。延邊地區還是中國主要的烤菸產區之一。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長白山林區的特產人參、貂皮、鹿茸,被譽為“東北三寶”。

朝鮮族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之一,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中,角幣貳角的正面圖案就是土家族和朝鮮族。

1677年,清朝視長白山為民族發祥地,對鴨綠江,圖們江以北的長白山區實施了封禁令。並且持續了將近200多年。直到1905年日俄爭奪東北的戰爭結束後,搖搖欲墜的清廷才終於意識到人煙稀少對東北邊疆防衛的巨大不利影響,才於這一年正式徹底廢除了延續200多年的封禁令。事實上,這時清廷即使不讓漢人占據東北,東北也早晚會被日俄兩國給瓜分掉,所以清廷最後廢除針對漢人的封禁令,也是非常不情願的不得已之舉,由此可見由於清廷的這種極端自私的民族政策,致使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100多萬平方公里富饒領土都被俄羅斯給蠶食了,更使得中國從此徹底喪失了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給後世中國的發展造成了極大消極影響。在清朝對東疆的“封禁”時期,朝鮮人越江而至中國領土者仍屢見不鮮。公元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朝鮮肅宗二十三年)至1699年間,朝鮮全國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和瘟疫,致使其首都殭屍達3900餘,各道死亡者合25萬餘人。

在這種情況下,於公元1700年在朝鮮北部首次出現了攜家眷、牽牛馬而潛居我國東北謀生的現象。鹹鏡道鍾城人嚴貴玄,率妻子兒女並持牛馬入居於吾羅、寧古塔兩間站院,結果被清人發現,將其捉拿送到北京。此後,為了生計而潛越邊界者越來越多。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慶源、慶興、鍾城等地的朝鮮人因“歲飢涌聊生”,自阿山、阿吾地潛越圖們江,殺四人,並劫取人參、緞布、衣服等,朝鮮將金禮進等六人斬首,李友白等四人俱從寬免死,慶源、慶興府使和阿吾地萬戶俱革職。1741年(乾隆六年,英宗十七年)因年荒飢餓,朝鮮西嫩達伊牟等男女55名趁土門(圖們)江凍冰而潛入江北,餓死30人,其餘25人尋榛子、松子等物,或在河中打魚,各處覓食,被寧古將軍麾下清兵捉住,解送到奉天衙門,後來由朝鮮使臣回國時順便帶去。1832年(道光十二年,純宗三十二年),朝鮮張高麗等二人越圖們江挖參捕牲,因迷路在“山東人於蒿窩棚換衣剃髮”被清軍拿獲,於蒿交山東巡撫處理,將張高麗、張丫頭押送朝鮮甲山府“梟首警眾”。

從19世紀中葉開始,陸續有較多的朝鮮人從朝鮮半島遷入,這是中國朝鮮族的主要來源。由於當時朝鮮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壓迫,特別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難,一些苦難的朝鮮農民越過鴨綠江圖們江來到中國,在兩江沿岸一帶開墾,同漢族、滿族等人民雜居共處。但此時遷入人數還不很多,大多數春來秋去,居住尚不穩定。

從史書的諸多記載可知,在19世紀中葉以前潛越邊界的朝鮮人,無論何種原因,一經發現,皆被遣還回國,朝鮮大多將其處以重刑。當然,亦有越江後藏匿起來的。留在中國境內的朝鮮人皆剃髮易服,被漢、滿民族所同化。1885年,清國的“封禁”令廢止,使更多朝鮮人進入東北。

隨著日本在朝鮮侵略的加劇,大批居民為尋找生路,不顧朝鮮政府禁令,紛紛徙入中國東北邊疆地區定居下來,據統計,1870年在鴨綠江北岸一帶已有28個朝鮮族聚居鄉。清光緒七年(1881)延邊地區朝鮮族已達1萬多人。1883年在集安、臨江、新賓等縣的朝鮮族居民已有3.7萬多人。同一時期,烏蘇里江沿岸一帶也移入為數不少的朝鮮族農戶。

19世紀50~60年代,清政府對入境的朝鮮農民尚採取封禁政策。後來改行招民開墾政策.1881年在吉林設定荒務局,在南崗(琿春)、延吉、東溝等地設定招墾局,招募移民,凡應募移入者,均為中國臣民。1885年清政府將圖們江北岸長約700里、寬約50里的地區劃為朝鮮族農民專墾區,更便於朝鮮農民大批移入東北地區定居。

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不堪忍受帝國主義殘酷壓迫和剝削的朝鮮人民和部分抗日愛國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國東北各地,到1918年已達36萬多人。
朝鮮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06年日本侵入朝鮮族聚居區以後,朝鮮族人民便開始了抗日活動,從自發的到有組織抗日活動層出不窮。抗日知識分子在各地普遍建立了朝鮮族私立學校作為據點,不斷宣傳抗日思想。

1919年3月13日,在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朝鮮“三一運動”的影響下,朝鮮族人民大規模的抗日鬥爭終於在延吉縣龍井(今龍井縣)爆發。此後,各地普遍建立抗日武裝組織,並於1920年開始聯合。與此同時,延吉道立中學、吉林省立一中、吉林毓文中學等學校的朝鮮族學生,同漢族和其他各族學生一起,積極回響五四運動的號召,舉行罷課遊行示威。

20世紀20年代初期,馬列主義部分經典著作和介紹社會主義的書刊陸續從上海、北京和蘇聯、朝鮮傳入朝鮮族聚居地區,先進的知識分子秘密組織了“讀書會”等馬列主義研究小組,在朝鮮族中產生了早期的共產主義者。在他們的領導下,出現了“延吉運輸組合”、“龍井建設者同盟”等工人團體和“農民會”、“青年會”等農村民眾組織。

1927年10月,中國共產黨滿洲省臨時委員會成立時,在朝鮮族地區也先後建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朝、漢聯合抗日游擊隊在各地建立起來。

1930年5月1日,延吉縣龍井工人舉行總同盟罷工,接著數千名國小師生也罷課罷教。同年5月26日,和龍縣藥水洞人民經過鬥爭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同年8月,舉行了規模和影響更大的以敦化、額穆兩縣為中心的“八一吉敦暴動”。1931年秋至1932年春,東滿朝鮮族人民掀起了秋收、春荒鬥爭。

1932~1933年,汪清、延吉、和龍、琿春、饒河,珠河(現尚志)、密山等地先後建立抗日游擊隊。1932年4月,在中共盤石中心縣委領導下,由李紅光(朝鮮族)等人組織朝、漢等族人民舉行了蛤螞河子暴動,並建立了“東北工農義勇軍”。

1935年春,東北各抗日武裝部隊統一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後,至1937年先後建立11個軍,第二軍中朝鮮族戰士占絕大多數,第一、七軍中朝鮮族戰士約占半數,其他各軍也有朝鮮族戰士。

在抗日戰爭中,朝鮮族人民不僅以物資支援抗日聯軍,而且先後有10多萬人參加了戰鬥。數以萬計的朝鮮族戰士在抗日戰場上捐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的抗日詩篇。

1938年秋,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在強大敵人面前,射完最後一顆子彈,砸碎武器,縱身跳入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光榮犧牲,譜寫了著名的“八女投江”的悲壯抗日詩篇。1945年11月,中共延邊地委成立。勞動同盟、農民同盟、青年同盟、婦女同盟等民眾團體分別合併為“民主大同盟”(延邊地區)、“民主同盟”(牡丹江地區)、“民主聯盟”(遼寧、哈爾濱、通化等地區)。1946年,朝鮮族人民又積極參加和支援解放戰爭,僅延邊參軍的朝鮮族就達5萬人。韓戰爆發後,大批朝鮮族青壯年回響“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普遍開展愛國捐獻運動和擁軍優屬工作,為韓戰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1952年9月3日,成立吉林省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第一任主席為朱德海。1955年改稱自治州。1958年成立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雜居在各地的朝鮮族也先後建立了幾十個民族鄉。文革時期,毛遠新到延邊挑撥民族爭端,迫害了數千名無辜的朝鮮族幹部與人民。

朝鮮族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民族,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朝鮮族為抗擊日寇和解放祖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俄羅斯族概況

俄羅斯族風情俄羅斯族風情

“俄羅斯”(Русские)一詞起源於歐洲古代一個東斯拉夫部落的名稱“羅斯”,俄羅斯族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歐洲東部,公元1世紀時被羅馬史家稱為“維勒底人”,他們居住在維斯杜拉河及波羅的海南岸,從事農牧業,公元6世紀時,已有羅斯之稱。10世紀,羅斯大公奧列格控制了以基輔為中心的周圍部落,13世紀,基輔羅斯被蒙古人吞併,歸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元朝文宗皇帝時,曾徵調金帳汗國境內的1萬名羅斯軍人入大都充扈衛親軍,並賜給土地令其耕種,這是歷史上俄羅斯人大批進入中國的最早記載,中國的史書中稱他們為色目人。從14世紀起,俄羅斯人脫離古代羅斯部族,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以莫斯科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

在種族分類上,俄羅斯族屬於歐羅巴人種(白種人)。人體特點是膚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藍色,鼻高、唇薄、細軟黃髮、身材高大,第三類毛髮(鬍鬚、腋毛等)中等發達。中國的俄羅斯族由於與周圍民族通婚,體質逐漸變化,具有黃種人特徵。

中國的俄羅斯族早在18世紀初從沙皇俄國遷來的,18世紀後期,由於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殘酷統治,大批俄羅斯人遷來中國,尤其是在19世紀末和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從西伯利亞等地湧入我國新疆北部地區、東北各地和內蒙古東北地區。俄國十月革命後,又有一些人為躲避戰爭,進入中國。那時他們被稱為“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俄羅斯族,被確認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力。我國俄羅斯族的生活習俗、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相同。

由於俄羅斯族遷來我國的時間不長,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前蘇聯國家還有自己的親友。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之間又恢復了關係,不少人要求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50年代,經中蘇兩國政府協商同意、並幫助他們陸續遷回家鄉。此外,也有部分俄羅斯族遷往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因為那裡也有他們的親族,因此,中國現有俄羅斯族的人口數量已經不多了。

俄羅斯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使用俄語俄文,使用斯拉夫基里爾字母,共有33個字母,有印刷體和手寫體的區別。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在社會上,他們都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中,在與本民族人交往時,他們也講俄語,使用俄文。俄羅斯族語言的特點是:分為元音和輔音兩種。輔音又分為清輔音(聲帶不振動)和濁輔音(聲帶震動)。此外,俄語的輔音還可以分為軟輔音和硬輔音,二者發音動作基本相同,區別主要在於發軟輔音時,舌中部需要向上顎抬起。名詞分單數和複數,有詞性的變化,有格的變化,動詞有式、時、人稱、體的範疇。

蒙古族概況

蒙古族風情蒙古族風情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

蒙古族是東北亞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除蒙古國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一千萬人,語言為蒙古語。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國境內.

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1000萬人。

中國的蒙古族人口為581萬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國少數民族人口裡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餘散布於河南四川貴州、北京和雲南等地。鄂溫克族(2萬7千人)和土族(24萬人)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國的總人口大約有280萬人(2006年7月統計265萬人,),其中80%是喀爾喀蒙古人。

俄羅斯有大約90萬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亞的布里亞特蒙古人(約40萬人)、鄂溫克族(在俄國被認為是蒙古人的一支)(約3萬人在俄國)、衛拉特人(含卡爾梅克人17萬和杜爾伯特人(Dörbed))。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萬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亞其他民族的混血後代。

其中雲南有1.3萬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隨忽必烈征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族後裔。通海蒙古族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歷史。700多年來,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憑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杞麓湖之濱、鳳凰山之麓建設成了魚米之鄉。

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現以農耕為主。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遊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四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製,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彝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膳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
蒙古族的起源。據《史記》記載,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外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舊唐書》記載:蒼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們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間。然後共同渡過騰汲思,在斡難河源頭、不兒罕山前開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這裡所說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實,蒼狼和白鹿在蒙古語中分別讀為:勃兒帖赤那和豁埃馬蘭勒,只是漢譯為蒼狼和白鹿。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問題上,現、當代多數學者認為蒙古族出自東胡。東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號的大小部落的總稱。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4世紀中葉,鮮卑人的一支,自號“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帶。居於興安嶺以西(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一支,稱為“室韋”。室韋,始見於《魏書》,作失韋。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北史》卷94《室韋傳》)。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恆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又分為若干分支。

按語言學家從語系方面的推論,活動在蒙古地區的諸部分為蒙古語系和突厥語系兩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稱室韋為“達怛”(韃靼)。公元732年在斡爾渾河右岸建立的《闕特勒碑》文中,記有三十姓達怛。三十姓達怛可能是緊鄰突厥的一個強大的室韋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名稱,突厥人用這一名字稱呼所有的室韋部落。

後來,達怛又成為蒙古諸部的總稱。因為“他們在遠古的大部分時間內,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區的征服者和統治者,偉大、強盛和充分受尊敬”“由於(他們)極其偉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儘管種類和名稱各不相同,也逐漸以他們的名字著稱,全都被稱為韃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冊)。由於蒙古部的強大,“達怛”一名逐漸又被“蒙古”所代替,成為室韋諸部的總稱。文字記載蒙古之稱謂,始見於《舊唐書》,稱作“蒙兀室韋”,是大室韋的一個成員,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以南地區。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當時與他們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遊牧在今貝加爾湖周圍的塔塔兒部,住在貝加爾湖東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活動在貝加爾湖西區和葉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這3部都使用蒙古語族語言。另外,還有三個信奉景教的突厥貴族統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據回鶻汗庭故地周圍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蠻部,和靠近陰山地區的汪古部。

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發展水平,大致分為“草原遊牧民”與“森林狩獵民”兩類。第一類包括久住原地過遊牧生活的突厥諸部,和後來遷入接受突厥影響,完成向遊牧生活過渡的蒙古諸部;第二類是留居森林地帶,主要從事狩獵的諸部。

隨著畜牧業生產的發展,出現了階級分化;階級對立代替了氏族的平等關係。富裕者從氏族中分離出來,成為叫作“那顏”的遊牧貴族,他們占有眾多的牧畜,握有支配牧場的權力,一些強有力的遊牧貴族還在身邊聚集一批稱為“那可兒”的軍事隨從。一般牧民稱為“哈剌出”,由原來有平等權利的氏族成員變為向貴族納貢服役的依附者。還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淪為奴僕地位被叫作“孛斡勒”的人。有人根據納貢服役和人身依附現象,認為當時的蒙古社會性質是封建牧奴制;也有人根據俘掠他人為奴的現象認為是奴隸制。這兩說還在討論之中。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察合台、欽察、伊兒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東北至今烏蘇里江以東,西南包括雲南,都納入元朝國家的行省建置。元朝設定宣政院,首次對西藏進行直接管轄。又設澎湖巡檢司管澎湖和台灣。元朝對確立現代規模的中國版圖作出了貢獻。

由於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眾被徵調各地,因此,蒙古族的分布散及全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滅亡,殘餘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為東西兩部:東部蒙古遊牧於漠北和漠南,其首領為元室後裔,被視為蒙古的正統;遊牧於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稱為西蒙古,與東蒙古有姻親關係。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係。俺達汗駐地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湊,成為漠南蒙古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朝為了掃除後方的威脅,大舉用兵,花了一個半世紀的時間統一了蒙古各部,實施盟旗制度。加強了對蒙古族的統治,保證了蒙古族地區的穩定與發展,但清朝在蒙古地區推廣喇嘛教,實行“蒙禁”,導致蒙古族人口減少、人口素質下降。

自元代以來,蒙古族人民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天文歷算、文化藝術、醫學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了9個自治州、縣: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54年9月10日)
甘肅省北蒙古族自治縣(1950年7月29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12月5日
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1日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7日

中國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濃江-沃里蘭河濕地 | 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 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 鏡泊湖濕地 | 長吉崗濕地 | 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 湯旺河流域濕地 |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 嫩江源頭區濕地 | 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 呼瑪河濕地 | 龍江哈拉海濕地 | 五大連池濕地 | 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 松花湖濕地 | 龍沼沼澤濕地 | 月亮泡濕濕地 | 查乾湖濕地 | 莫莫格濕地 | 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鴨綠江濕地 | 遼河三角洲濕地 | 密雲水庫濕地 |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 天津古海岸濕地 | 天津北大港濕地 | 灤河河口沼澤區 | 白洋淀濕地 | 北戴河沿海濕地 | 滄州南大港濕地 | 張家口壩上濕地 | 衡水湖濕地 | 青銅峽水庫濕地 | 三門峽庫區濕地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 南四湖區濕地 | 北五湖濕地 | 榮成濕地 |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 廟島群島濕地 |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 宿鴨湖濕地 | 鹽城濱海濕地 | 洪澤湖濕地 | 高郵湖濕地 | 崇明島濕地 | 金山三島濕地 | 長興島和橫沙島 | 太湖地區濕地 | 石臼湖濕地 |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巢湖濕地 | 升金湖濕地 | 網湖濕地 | 梁子湖群濕地 | 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 洞庭湖濕地 | 鄱陽湖濕地 | 千島湖濕地 | 庵東沼澤區 | 靈崑島東灘濕地 |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三都灣濕地 | 福清灣濕地 |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 浙江西溪濕地 | 洋縣朱䴉棲息地 | 丹江口水庫濕地 | 紅楓湖濕地 | 威寧草海濕地 | 滇池濕地 | 撫仙湖濕地 | 異龍湖濕地 | 洱海濕地 | 程海濕地 | 瀘沽湖濕地 | 碧塔海濕地 | 納帕海濕地 | 麗江拉市海濕地 | 昭通大山包濕地 | 會澤黑頸鶴棲息地 | 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 九龍江河口濕地 | 東山灣濕地 | 深滬灣濕地 | 深圳后海灣濕地 | 珠江三角洲濕地 |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 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 洋浦港濕地 | 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 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西沙群島濕地 | 欽州灣濕地 | 澄碧河水庫濕地 | 山口紅樹林區 | 北倫河口濕濕地 | 淡水河河口 | 蘭陽溪河口 | 大肚溪河口 | 台南北門濕地 | 台東大坡池濕地 | 日月潭濕地 | 米埔沼澤地及深圳灣 | 烏梁素海濕地 | 岱海濕地 | 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 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 達里諾爾濕地 | 烏拉蓋沼澤區 | 科爾沁濕地 | 呼倫湖濕地 | 紅鹼淖濕地 | 居延海濕地 | 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 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 博斯騰湖濕地 | 巴里湖濕地 | 巴音布魯克濕地 | 賽里木湖濕地 | 艾比湖濕地 | 克拉瑪依湖濕地 | 瑪納斯湖濕地 | 喀納斯湖濕地 | 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 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 布倫口湖群濕地 | 葉爾羌河流域中的濕地 | 阿克蘇濕地 | 渭乾河流域濕地 | 伊犁河濕地 | 烏魯木齊河濕地 | 鯨魚湖濕地 | 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 若爾蓋高原沼澤區 | 尕海自然保護區 | 九寨溝沼澤濕地 | 青海湖濕地 | 茶卡鹽湖濕地 | 冬給措納湖濕地 | 鄂陵湖濕地 | 扎陵湖濕地 |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濕地 | 依然錯濕地 | 多爾改錯濕地 | 卓乃湖濕地 | 庫賽湖濕地 | 哈拉湖濕地 | 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 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 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 尕斯庫勒湖濕地 | 瑪多湖濕地 |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 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 美馬錯濕地 | 美卓雍錯濕地 | 大加錯濕地 | 馬河沼澤區 | 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 班公湖濕地 | 大竹卡河沼澤區 | 聶榮、安多沼澤 | 那曲沼澤 | 班戈湖群沼澤 | 色林錯沼澤 | 馬泉河流域沼澤 | 烏馬曲沼澤 | 羊八井沼澤 | 納木錯沼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