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紅樹林區

山口紅樹林區

廣西山口紅樹林,屬海洋部門管理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緯21°28′—東經109°43′,面積4,000公頃,隸屬廣西北海市合浦縣管轄,距合浦縣城77公里,北海市105公里。管理機構為廣西山口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簡介

山口國家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是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首批(5個)國家級海洋類型保護區之一,1993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1994年被列為中國重要濕地,1997年5月與美國佛羅里達州魯克利灣國家河口研究保護區建立姐妹保護區關係,2000年1月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

地理位置

山口紅樹林區山口紅樹林區
山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地處亞熱帶,位於廣西合浦縣沙田半島東西兩側,海岸線總50公里,總面積8000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個國家級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它由該半島東側和西側的海域、陸域及全部灘涂組成。東側是火山灰發育的土壤,灘涂淤泥肥沃,紅樹林生長特別茂盛。西岸灘涂全為淤泥質,適宜紅樹林生長。而且保護區所處地理位置光熱條件較好,冬季低溫影響小,海灣侵入內陸,封閉性好,風浪、潮汐、余流的作用較弱,岸灘比較穩定,海水污染程度很低,水質潔淨,是紅樹林大面積分布和生存的理想區域,構成良好的生態系統。

自然環境

北海山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海岸外層為海漫淤泥,淤泥沙質,局部為玄武岩,陸地土壤新圩北界村為玄武岩磚紅壤,土層深厚肥沃,其餘大部分是淺海沉積磚紅壤,土層深厚,有機質少,肥力較差。濱海地帶為沙地,潮間帶為鹽潰淤泥、半沙半泥或泥。氣候特點是光熱資源豐富,雨量充沛,年均溫22.9℃,極端高溫37.4℃,終年無霜,年均降水量1663毫米,相對濕度82%,年平均風速3.4米/秒,常出現7~10級颱風或大風。

植物資源

山口紅樹林區山口紅樹林區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及河口潮間帶特有的森林植被,由紅樹林科和其它有相似生境要求的植物種類組成。紅樹林生態系統是世界上最富多樣性、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之一。
保護區現有紅樹林700公頃,宜林灘涂3000公頃。紅樹林有3科5種,有紅樹科的紅海欖、木欖、秋茄樹,紫金牛科的桐花樹,馬鞭草科的海欖雌。其中紅海欖占50%,木欖占8%,秋茄樹占2%,桐花樹占37%,海欖雌占3%。紅樹林群落由內到外,顯現出木欖、秋茄樹、紅海欖至海塗外緣的桐花樹和海欖雌的分布序列。紅海欖林分布在東西兩岸淤泥較深厚的灘涂,群落外貌綠色,總覆蓋度80%,植株一般高2~3米,最高達6米,組成種類中紅海欖占絕對優勢,其主莖退化,支柱根發達。秋茄樹、桐花樹林分布在平緩的海灘上,土壤為重粘壤土,群落外貌分布上下兩層,下層為海桐花,上層為秋茄樹。桐花樹林成帶狀或塊狀分布於灘涂水溝兩旁,土壤表層鬆軟淤泥,群落結構簡單,有時還雜生有海欖雌、木欖等樹種。
木欖林多分布近海提的地段,往往形成寬窄不一的木欖林帶,也有小面積片林。多生長於海塗地勢較高,高潮水期海水能達到地方,土壤為重粘壤土。漲潮時紅樹林浸泡于海水之中。除海塗紅樹林外,陸上人工林面積600多公頃,林木畜積量16883立方米,窿緣桉占16203立方米,這些森林資源的存在,對保護紅樹林有巨大的作用。紅樹森素有“海口森林”之稱,為熱帶海岸獨有的地理景觀,與其它海岸風光比較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別致風情。
陸上還保存少量的熱帶雨林樹種,如箭毒木、鋸竹葉節樹,以及大青、刺葵、露兜樹、假茉莉、水黃皮及海漆等灌木。此外,有人工營造的台灣相思、窿緣桉、大麻黃、濕地松林和村莊附近常見的苦楝樹、黃槿、細葉榕、倒吊筆、龍眼、木鳳梨等。

動物資源

儒艮儒艮
枝繁葉茂的紅樹林不僅為海洋生物和鳥類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棲息環境,而且以大量的凋落物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從而形成並維持著一個食物鏈關係複雜,生產力高的生態系統。環境區內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區內魚類有鱸魚、真綢、鯔魚、梭魚、彈塗魚、狼牙蝦、虎魚、海龍、海馬黃鱔及鰻鱺等。蝦類有墨吉對蝦、長毛對蝦、脊尾對蝦、周民新毛蝦及中華管鞭對蝦等。蟹類有鋸緣青蟹、招潮蟹等。貝類有牡蠣、僧帽牡蠣、中國綠螂、藍蟲蛤及泥蚶等。紅樹林下泥灘底棲生物有沙蠶、蠕蟲和星蟲,以及蛇類等。棲居於紅樹林外側的儒艮是世界稀有珍貴的海洋哺乳動物。林內還棲居有貓頭鷹、樹鷂、白鶴等鳥類。
儒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哺乳綱、海牛目,儒艮科。體呈紡錘形,長1.5~2.7米,前肢呈鰭狀,無指甲,後肢退化。尾不呈圓形。頭骨厚大,口內有齒,雄性上門齒特別發達,舀齒呈圓筒形,無琺瑯質。皮膚灰白色,有稀少分散的毛。棲息海口或淺海灣內,以藻類或其他水生植物為食,年產一仔;哺乳時用前肢擁抱幼仔,頭部、胸部露出水面,宛如人在水中游泳,故有“人魚”之稱。

紅樹林

山口紅樹林山口紅樹林
紅樹林是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岸的一種特殊的植物群落,紅樹不是分類學上某種植物,而是指生活在較淺海灘上具有適應海潮浸淹生理機制的一類維管植物。大部分生長在較少受到風浪衝擊的平坦海岸、海灣淺灘,其基質是通氣不良、含鹽量很大的深厚淤泥,並且是受海水潮漲潮落的規律性浸淹的環境。紅樹林群落一般分為兩大類型:大陸海岸型和海洋島嶼型。大陸海岸型的最大特點是受到河流淡水入海的影響,其在組成種類上明顯受鹽分濃度梯度影響而變化,其組成種類的分布常與海岸線形成平行的帶狀分布,其耐鹽特性由海岸邊向外逐漸增大;而海洋島嶼型的紅樹類植物則主要受到因大雨降水與強烈的蒸發作用所引起的鹽分深度在時間的改變的影響。
紅樹植物的特殊的生活環境,使其形成獨特的生態特徵:因經常受到海水的浸淹,土壤中的含鹽量很高一般在4.6~27.8‰之間,因而紅樹植物絕大部分屬於鹽生植物,具有排除或分泌鹽份的結構,能將吸入體內的鹽份分別經過莖、葉表面分布的鹽腺排出,排在莖、葉表面的鹽分晶體被雨水等淋洗掉;都具有相應的耐乾旱的結構特徵,如它們的葉片呈革質且葉表皮光亮,這樣有利於將強烈的陽光反射掉;海欖雌等的葉背面生有短而密的茸毛,可阻止海水進入到氣孔內部去,以適應潮水的浸淹;大部分紅樹植物具有特殊的呼吸根,這些呼吸根的外表生有粗大的皮孔並和內部的海綿狀通氣組織相連,有利於通氣和貯存一些空氣;這些呼吸根的再生根的再生能力很強,當其下端部分被打折之後,其斷面的基部能很快生出新的呼吸根;海欖雌的指狀呼吸根密布於植株四周的淤泥中,當潮水退後,呼吸根像手指般伸出在淤泥外暴露在空氣之中;紅海欖具有極發達的支持根,尤其是在群落四周的支持根最為發達、常交織成網狀扎入在淤泥之中,使植物體能抵抗強烈的風浪衝擊而不倒下。
紅樹林植物適應海岸邊生活的另一個重要的生態特徵是以“胎生”方式進行繁殖。這種方式在紅樹科植物中最為普遍,例如紅樹、秋茄、木欖、還有紫金牛的桐花樹等。當他們的果實還沒有脫離母樹時,其內的種子已經成熟並且開始萌發。首先發育形成綠色桿狀的胚軸,從果實中伸出懸掛在果實的下端,這實際已是一個幼苗了。胚軸的下端是胚根部分,粗而重;胚軸的上端是胚芽部分,比較細而輕。這樣懸掛著的幼苗在外力作用下,如風雨、海浪的衝擊而脫離果實墜落時,胚根部分總是在下而胚芽向上、或直接落在淤泥之上,或落於海水中隨海潮漂浮散播到遠處,在退潮之後分布在淤泥上。一般在12小時內胚根部分立即長出根來,伸入到淤泥中固定而不會被下一次的潮水沖走。
山口紅樹林山口紅樹林
北海山口紅樹林
紅樹林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範圍內,中南美洲和東亞是兩個主要的分布中心。尤其以東亞的紅樹林更為繁茂良好,如在馬來半島及其相領近的島嶼上生長的紅樹林最為繁茂,建群的種類也最豐富。這些地區的紅樹林大都是由嗜熱性的紅樹科的種類組成,形成高大的喬木。但一般因為紅樹植物的特殊生境條件,加上組成紅樹林的建群種類很少,因而大多數的紅樹林群落的外貌看上去整齊,而內部結構層次比較單一。這和大陸上熱帶雨林的豐富樹種、複雜的層次結構相距甚遠。紅樹資源相對豐富的印度洋——太平洋沿岸的紅樹林群落,也只有大約40種紅樹植物,而在西半球只能找到約8種,並且常見的只有3種。

中國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濃江-沃里蘭河濕地 | 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 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 鏡泊湖濕地 | 長吉崗濕地 | 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 湯旺河流域濕地 |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 嫩江源頭區濕地 | 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 呼瑪河濕地 | 龍江哈拉海濕地 | 五大連池濕地 | 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 松花湖濕地 | 龍沼沼澤濕地 | 月亮泡濕濕地 | 查乾湖濕地 | 莫莫格濕地 | 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鴨綠江濕地 | 遼河三角洲濕地 | 密雲水庫濕地 |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 天津古海岸濕地 | 天津北大港濕地 | 灤河河口沼澤區 | 白洋淀濕地 | 北戴河沿海濕地 | 滄州南大港濕地 | 張家口壩上濕地 | 衡水湖濕地 | 青銅峽水庫濕地 | 三門峽庫區濕地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 南四湖區濕地 | 北五湖濕地 | 榮成濕地 |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 廟島群島濕地 |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 宿鴨湖濕地 | 鹽城濱海濕地 | 洪澤湖濕地 | 高郵湖濕地 | 崇明島濕地 | 金山三島濕地 | 長興島和橫沙島 | 太湖地區濕地 | 石臼湖濕地 |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巢湖濕地 | 升金湖濕地 | 網湖濕地 | 梁子湖群濕地 | 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 洞庭湖濕地 | 鄱陽湖濕地 | 千島湖濕地 | 庵東沼澤區 | 靈崑島東灘濕地 |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三都灣濕地 | 福清灣濕地 |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 浙江西溪濕地 | 洋縣朱䴉棲息地 | 丹江口水庫濕地 | 紅楓湖濕地 | 威寧草海濕地 | 滇池濕地 | 撫仙湖濕地 | 異龍湖濕地 | 洱海濕地 | 程海濕地 | 瀘沽湖濕地 | 碧塔海濕地 | 納帕海濕地 | 麗江拉市海濕地 | 昭通大山包濕地 | 會澤黑頸鶴棲息地 | 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 九龍江河口濕地 | 東山灣濕地 | 深滬灣濕地 | 深圳后海灣濕地 | 珠江三角洲濕地 |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 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 洋浦港濕地 | 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 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西沙群島濕地 | 欽州灣濕地 | 澄碧河水庫濕地 | 山口紅樹林區 | 北倫河口濕濕地 | 淡水河河口 | 蘭陽溪河口 | 大肚溪河口 | 台南北門濕地 | 台東大坡池濕地 | 日月潭濕地 | 米埔沼澤地及深圳灣 | 烏梁素海濕地 | 岱海濕地 | 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 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 達里諾爾濕地 | 烏拉蓋沼澤區 | 科爾沁濕地 | 呼倫湖濕地 | 紅鹼淖濕地 | 居延海濕地 | 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 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 博斯騰湖濕地 | 巴里湖濕地 | 巴音布魯克濕地 | 賽里木湖濕地 | 艾比湖濕地 | 克拉瑪依湖濕地 | 瑪納斯湖濕地 | 喀納斯湖濕地 | 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 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 布倫口湖群濕地 | 葉爾羌河流域中的濕地 | 阿克蘇濕地 | 渭乾河流域濕地 | 伊犁河濕地 | 烏魯木齊河濕地 | 鯨魚湖濕地 | 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 若爾蓋高原沼澤區 | 尕海自然保護區 | 九寨溝沼澤濕地 | 青海湖濕地 | 茶卡鹽湖濕地 | 冬給措納湖濕地 | 鄂陵湖濕地 | 扎陵湖濕地 |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濕地 | 依然錯濕地 | 多爾改錯濕地 | 卓乃湖濕地 | 庫賽湖濕地 | 哈拉湖濕地 | 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 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 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 尕斯庫勒湖濕地 | 瑪多湖濕地 |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 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 美馬錯濕地 | 美卓雍錯濕地 | 大加錯濕地 | 馬河沼澤區 | 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 班公湖濕地 | 大竹卡河沼澤區 | 聶榮、安多沼澤 | 那曲沼澤 | 班戈湖群沼澤 | 色林錯沼澤 | 馬泉河流域沼澤 | 烏馬曲沼澤 | 羊八井沼澤 | 納木錯沼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